•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实施湘西大开发战略促进农业发展

____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之七

(决策咨询18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5-03-23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在中央一号文件惠农政策的鼓舞下,2004年湘西地区农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决定,给湘西农业带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200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9.40亿元,比上年增长19.1%,粮食产量526.57万吨,增长10.3%。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产业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02.37元,比上年增加204.9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24.44元,增长10.9%;农民税费支出23.14元,比上年减少17.14元,减少42.3%。

   一、粮食丰收,畜牧业迅猛发展

   湘西地区积极宣传保护基本农田,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加大为农服务的力度,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农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保障了粮食安全。据统计,2004年湘西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27.9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5.3%,遏制了近年以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连年大幅下降的势头。同时加大了杂交稻、优质稻、超级稻等优良品种的推广,粮食出现恢复性增长。2004年粮食产量达526.57万吨,增长10.3%。

   2004年湘西地区主要畜牧业产品稳步增长。出栏肉猪1094.42万头,增长4.0%;出售和自宰的牛58.78万头,增长4.5%;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羊173.08 万头,增长5.3%;出售和自宰的家禽7955.53万头,增长3.1%。由于受牧业产品价格增长幅度较大的影响,牧业产值增长较快,达到了110.05亿元,增长25.8%。湘西自治州人工种草13.46万亩,扶持发展种草圈养示范户1406户,通过种草示范,养殖大户不断增加,目前全州有养猪专业户1200户,比上年增长11.5%,养牛专业户1026户,比上年增长12.6%。

   二、特色区域优势产业稳步发展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的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特色区域优势产业有新发展。年末经济作物面积307.45千公顷,以柑桔、猕猴桃为主的果业,以烤烟、药材、蔬菜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等支柱产业继续壮大,2004年湘西地区茶叶、药材、柑桔、猕猴桃分别达到0.65吨、18.53吨、72.18吨、1.39吨,分别增长5.5%、5.1%、7.5%、18.1%。湘西自治州国道沿线、河道沿岸、城市郊区的瓜菜和林果产业带以及中高海拔地区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呈现出一派新气象。怀化市瞄准市场需要,推进产业基地布局朝“一市一业、一市一品”方向发展,实行区域化布局,突出产业特色,形成了工业原料林、特色水果、中药材等基地。邵阳西部六县市拥有山地面积1000余万亩,其中优质牧草面积16.4万亩,万亩以上连片草山30余处,已建成的南山牧场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山地现代化牧场。隆回县金银花生产的迅猛发展,给隆回县财政注入了新的血液,为农民脱贫致富铺就了一条阳光之道。经多年来的不懈努力,迄今为止全县约1.8万户种植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年产干花近7300吨,产值逾8000余万元,生产规模成为全国第一,被国家林业总局授予“中国金银花之乡”称号。金银花已成为该县中药材生产中的支柱产业,全县约30万人藉此脱贫。

   三、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在狠抓农产品产量的同时,湘西地区稳步提高农产品质量,优质农产品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优质稻、优质烟、优质果、优质畜牧水产品的开发和标准化生产步伐加快,湘西黄牛、古丈毛尖、松柏大米、湘西植物油、湘西桐油等一批老品牌影响继续扩大,老爹果王素、湘西椪柑、湘西猕猴桃、茶多酚等一批新品牌逐步涌现。加快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是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原因。湘西自治州认证产品31个,怀化10个(水果),张家界47个,邵阳六县26个。湘西地区认定无公害面积达800多万亩,湘西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3地无公害畜产品认证400多万头,湘西自治州、张家界两地无公害水面认定20万亩。全地区无公害茶叶、无公害蔬菜、无公害水果、无公害水稻等均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计划任务。张家界有3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全年农产品农残率检测控制在6%以下,“瘦肉精”检出率为零; 湘西自治州蔬菜进行抽检的农药残留超标率为9.8%。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支撑点,如吉首市丹青镇、排绸乡、排吼乡、太平乡四乡镇连片万亩无公害椪柑基地通过认定后,吸引了大量外地客商前来购买,并与浙江客商达成了包销无公害“太田椪柑”的销售协议,有力的促进了果农收入的增加。

   四、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湘西地区实行了贴息、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湘西自治州州级以上龙头企业13家,怀化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张家界市省市级龙头企业14家。老爹公司、亿事达公司、正清集团等龙头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在为国家创造利税的同时,对产业和农户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如正清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产值5亿多元、利税7000万元的国家级龙头企业,直接牵动10万农户中药材生产,每年带动农户增收7000多万元。2004年,在湖南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农业博览会上,由湖南湘西老爹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与吉首大学共同开发生产的猕猴桃深加工系列产品——“果王素”等格外抢手。仅6天时间,该系列产品零售150多万元,签约4000多万元。

   五、发展合作组织,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湘西地区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产业发展的纽带来抓,到2004年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700多个。这些组织运用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将会员农户联结起来,为会员农户提供信息、种苗、物资、技术、产品销售等服务,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城步苗族自治县充分发挥和调动农民养奶牛积极性,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参加“城步苗族自治县奶牛养殖协会”,到2004年,入会的农户216户,带动奶牛养殖户1400多户,养殖奶牛12068头,有力带动了该县养牛业的发展。

   六、减负同增收相结合,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2004年在中央和省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支持下,湘西地区各市州县政府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出发,十分重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把减负同农民增收相结合,确保农民负担的进一步减轻。据省农经队对湘西地区的调查,2004年湘西地区农民人均税费支出23.14元,比上年减42.3%,其中湘西自治州农民直接承担的农业税及附加为1894.7万元,人平仅8.4元;全年共计减轻农民负担7339万元,人平减负32.9元,兑现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3934万元,人平增收17.7元,实现了“村村减负,户户受益”的目标。农业税减少,粮食及农产品价格增加,湘西地区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2004年湘西地区农民用于农业生产投入的资金人均为255.41元,比上年增长34.9%。其中,农业生产资料支出220.14元,增长38.0%;农业服务性支出35.28元,增长45.0%。

   七、农民收入渠道增多,收入增长加快

   2004年湘西地区为增加农民收入,实施一系列支农政策。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落实中央“三补一降”政策,农民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一)工资性收入增长7.9%。2004年农民人均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622.76元,比上年增长7.9%,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4.0%。在工资性收入中,外出从业收入为348.45元,增长9.8%;其中省外国内收入289.95元,增长11.0%,县外省内收入25.49元,下降2.6%;在本乡劳务收入为238.16元,增长8.2%。

   (二)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12.5%。2004年湘西地区农民家庭经营的纯收入人均为1253.99元,比上年增长12.5%,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7.8%。在家庭经营收入中,农业纯收入为805.02元,增长24.9%;林业纯收入为52.94元,下降18.9%;渔业纯收入为10.49元,下降11.9%;牧业纯收入219.25元,增长0.6%;通运输邮电业收入23.99元,下降3.4%;文教卫生业收入9.07元,增长1.4倍。

   (三)转移性和财产性纯收入增长15.6%。2004年湘西地区农民转移性和财产性的纯收入人均为125.62元,增长15.6%。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8.2%。

   八、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随着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湘西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稳步提高。2004年湘西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1176.66元,比上年增长8.1%。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增长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一)食品消费中高营养及高蛋白质的支出比重增加。2004年湘西地区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人均为443.85元,比上年增长11.9%。农民购买食品支出人均为306.07元,增长14.8%,在购买的食品消费支出中,食用油、肉禽蛋奶及制品、水产品及制品,分别比上年增长28.1%、26.1%、12.6%。三项总支出为165.02元,占农民购买食品支出的53.9%,比上年增长了4.46个百分点。

   (二)交通和通讯投入加大,与外界联系更加紧密。随着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湘西地区农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随之而来的农民的交通和通讯支出大幅增长,2004年人均支出89.75元,人均增长8.2%,其中,交通和通讯服务消费支出 70.54元,增长6.8%;购买交通和通讯用品支出19.21元,增长13.6%。

   (三)文化娱乐更加丰富,医疗保健更加健全。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娱乐费用、医疗保健费用也在增加。2004年,农民人均休闲娱乐费用支出3.57元,增长1.13倍;在丰富自己的文化娱乐生活的同时,农民更加注重医疗保健。2004年,农民医疗保健费用支出92.21元 ,增长7.9%。其中医疗保健服务消费支出56.58元 ,增长15.4%;医疗费 支出52.49元,增长17.5%。

   (四)家庭财产增加,生活条件改善。2004年湘西地区农村人平住房面积 29.1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钢筋混凝土结构14.7%,增长1个百分点,砖木结构58.7%,增长1.5个百分点。使用自来水比率为25.8%,增长2.1个百分点。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话34.13台、移动电话13.80台、冰箱5.22台、洗衣机10.69台、彩色电视机48.31台、彩色电视机47.7台,分别增长20.6%、54.5%、-2.34%、13.5%、22.5%、-4.0% 。 

   九、扶贫工作取得新成绩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落实国家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政府为民办“八件实事”的要求,从解决温饱、巩固脱贫、产业扶持、科技培训、劳务输出等方面着手,大力改善大湘西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推动湘西地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广大群众的综合素质,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明显。全年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4671.9万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1153个,通过项目的实施,全年减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贫困人口26.63万人,帮助13983户贫困户解决了住户困难,扶持乡镇卫生院94所,帮助73.22万贫困人口解决了就医难问题,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69个,受益群众118.27万人。

   (一)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各地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坚持水、路、电、山、林、田综合治理,社会经济及生死存亡效益协调发展努力改善大湘西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湘西自治州全年完成2003年度100万亩退耕还林任务,提前完成了2004年30万亩的退耕还林任务,共投入资金4132万元,新建沼气池38828个,建“两省灶”23238个,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6亿元,完成了4座中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州县筹措资金2000万元,全面完成了80座小Ⅱ型病险水库和100座位病险山塘的治理。投资500万元用于人饮工程,缓解了农村的饮水难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农民减负政策、农村户籍制度改革等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怀化市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完成基本农田水利建设320处,兴修和恢复灌溉水渠579公里,兴修农村人饮工程126处,兴修和维修村级公路795公里,11.6万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张家界市投入财政资金833万元,组织社会1750资金万元,投工207万个,新修整乡村公路462.6公里,修桥94座,修涵洞139个,解决了61个村3.66万人的行路难问题,新架和整修高低压线路52公里,新变电设备34台(套),解决了28个村1.76万人的用电难问题,新修整渠道107公里,整修水库、塘坝15座,改善扩大有效灌溉面积1.09万亩,新修饮水池174个7740立方米,铺设水管97千米,解决了38个村2.85万人的饮水困难。 

   (二)产业化扶贫初显成效

   各地紧紧围绕扶持农村产业,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大湘西地区农民增收。张家界市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47万元,小额信贷资金、中央扶贫贴息贷款5400万元,重点扶持产业化基地和龙头企业,全年新发展红薯基地5万亩,烤烟基地1.7万亩,带动贫困农户 4.2万户,扶持养殖专业大户360户,新增牛羊2800头只,扶持龙头企业14家,当年新增产值7000万元,新增利税1400万元。怀化市全年制定实施畜牧业、中药材种植与加工业、高效农业与林业等产业项目14个,投入项目经费4897万元,覆盖172个贫困村,10.3万贫困人口。

   (三)技能培训实现突破

   怀化市狠抓科技推广与劳务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人员素质,利用200万元专项资金,完成1080名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输出就业任务。张家界市全年共对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针纺织等8个专业819名学员,组织了10期培训。湘西自治州积极组织项目区农户参加学习,并聘请国家技术干部40多人,农业技术员323人,负责专业村和面上村的技术指导,州、县农业局还组织技术干部进行技术、物质、信息三配套跟踪服务。

   (四)对口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

   湘西自治州全年参与自治扶贫的企事业单位共917个,其中中直机关3个,省直单位32个,州直单位101个,县市单位774个,省辖6市继续对口扶持自治州6县。对口扶贫单位及省辖6市共为全州援助各类资金9340.98万元(含物质折价),协助引进资金9828.64尤元,免征或减免各种税费850万元,补入大小项目1038个,引进技术374项,引进人才559人,修建校舍96所,举办各种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1643期,培训了92420人次。今年以来,张家界市共有省市县工作组230个,工作组员636名,扎实开展对口扶贫工作,先后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100万元,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使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得到较大改善。

供稿:农经队
执笔:张纯钢
核稿:周碧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