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成效显著 价格运行态势良好
----上半年湖南消费价格回落趋势明显
(决策咨询36期)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和主要农产品价格平稳回落,湖南市场价格和全国一样呈现稳定回落趋势,今年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7%。
一、市场价格变动的主要特点
(一)消费价格总水平经两波“跳水”后,价格涨幅低于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水平
今年以来,全省消费价格总水平经过了两波“跳水”,第一波是上年底上涨4.1%降低到3.6%,降低0.5个百分点;第二波是由2月份上涨5.4%降低到6月份2.8%,降低2.6个百分点。目前居民消费价格的涨幅已经低于2003年8月份价格起涨时的上涨幅度,也就是近35个月以来的最低涨幅,商品零售价格是近30个月以来的最低涨幅。
(二)食品价格上涨是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且其主要为“翘尾”影响
上半年,全省食品价格上涨6%,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1个百分点,占全部价格涨幅的6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2.4%,肉禽及其制品上涨9%,鲜菜价格上涨22.1%,水产品、蛋品价格分别上涨8.6%、16.7%。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翘尾”影响,2004年3月份和8月份的粮食、油脂、肉禽蛋价格上涨对今年上半年食品价格产生“翘尾”影响,在6%的涨幅中,有4.8个百分点为“翘尾”影响,为食品价格涨幅的80%。
随着“翘尾”影响逐渐减弱,至6月份,全省粮食、油脂零售价格已经低于上年同期,肉食、水产品价格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禽蛋和鲜菜价格明显比上年上涨。
1、粮食、油脂价格已经低于上年同期
去年下半年以来,粮食、油脂价格持续小幅回落,到今年4月份,粮食、油脂价格指数由上涨转为下降,4-6月份,全省粮食价格同比分别下降4%、4.2%和3.9%,油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7%、1.4%和1%。
2、肉食、水产品价格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今年以来,肉食、水产品价格涨幅除2月份春节因素影响有所提高外,其他月份价格涨幅持续回落,1-6月份全省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9.4%、12.1%、7.9%、0.5%、0.1%、-1.5%,水产品价格涨幅急速回落,1-6月份同比涨幅分别为19.5%、23.1%、8.9%、2.4%、1.1%、1.3%,到6月份,全省猪肉和水产品价格与去年同月基本持平。
3、禽蛋和鲜菜价格明显比上年上涨
今年以来,禽蛋价格持续在高位上涨,同比价格指数也保持在高水平上,1-6月份,全省家禽价格上涨22%,各月份分别上涨12.8%、27%、29.7%、22.9%、21.1%、19.2%;鲜蛋价格上涨16.8%,各月份分别上涨11.9%、20.3%、19.8%、16.2%、17.2%、15.5%;鲜菜价格主要受2月份低温和5、6月份水灾影响涨幅较大,1-6月份,全省鲜菜价格上涨22.1%,各月份分别上涨7.2%、54.3%、24.2%、10.8%、10.9%、27.1%。
(三)工业消费品价格总体平稳,但部分商品开始上涨
在近两年的涨价过程中,尽管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幅度大,但工业消费品零售价格受市场供大于求影响难以上涨,有的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领域的工业品价格总体平稳,与上年同期相比呈“三涨四跌”态势,全省衣着类价格下降0.8%,烟酒及用品价格下降0.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1.3%,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4.6%,居住类价格上涨8.6%。
但近几个月来,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开始上涨。与上年12月份相比,全省调味品价格上涨2.7%,食糖价格上涨3.8%,奶及奶制品价格上涨5.5%,部分长期价格下降的商品转为上涨,家庭设备用品价格上涨0.8%,家庭日用杂品价格上涨0.7%,文化娱乐用品价格上涨0.6%。从具体商品来看,5月份普通加碘食用盐仅更换外包装,每500克由1元上涨到1.3元,上涨30%,长康酱油和加加酱油每瓶由4.5元和4.2元上涨到4.9元和4.8元,分别上涨8.9%和14.3%,步步高的227克双桥味精由2.9元涨到4.8元,上涨65.5%,南山即溶甜奶粉由每袋11元上升到12.80元,南山脑黄金袋装奶粉由24.50元上升到24.80元。
由于钢铁、有色金属、塑材等原材料的涨价,众多家电生产商已扛不住成本增加的压力,都不同程度地调高了产品价格。如长沙市格力空调KFR---33GW/JFD由每台2007元上涨到2070元,海尔洗衣机50——888型由每台2148元上涨到2243元,西门子冰箱KK29E26型由每台5230元上涨到5280元,恒热电热水器90L由每台2468元上涨到2556元;郴州市调查的冰箱(柜)四个规格品和空调三个代表规格品价格全部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电冰箱(柜)价格上涨幅度在8.3%至1.6%之间,空调器的上涨幅度在5.3%至3.6%之间。
(四)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大
上半年,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7%,为近几年以来的最高涨幅。上涨较大的几个类分别是,产品畜价格上涨22.5%,化学肥料价格19.9%,农用种子价格上涨18.5%,役畜价格上涨13.1%,饲料价格上涨10.6%,农机用油价格上涨9.8%,农药及农药械价格上涨5.9%。对农民生产支出影响最大的化学肥料价格大幅上涨,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16.2%、20.2%、34.3%、28.7%。
二、对当前市场价格运行情况的主要看法
(一)当前市场价格运行总体状况是好的,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价格环境
一是价格运行处在合理的波动区间。国家统计局根据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价格运行情况和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价格波动区间的经验,研究出我国消费价格(CPI)合适的波动区间为1%-5%,今年上半年,全国消费价格指数处在这一区间的中下部位,我省处在中上部位;二是国家对价格上涨调控成果显现,“翘尾”影响逐渐减弱,新涨价因素并未明显增强,通货膨胀压力不大。今年上半年影响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还是食品价格,随着下半年食品涨价“翘尾”影响消失,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还将回落,加上国家重点调控的房地产价格逐渐稳定,将影响上游工业品出厂价格趋稳,全局性的通货膨胀压力不大。
(二)工业品价格传导力度有所增强,但未形成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
今年上半年,工业品价格传导力度有所增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食用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如食盐、酱油、味精、奶及奶制品、啤酒和其他液体饮料价格上涨5%左右;二是日用杂品如酒具、餐具、茶具价格上涨;三是部分纺织品如棉布、涤棉混纺布、化纤布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四是家用电器价格明显上涨,这是数年以来首次出现多品种、广范围、大幅度上涨,包括彩电、冰箱、空调、消毒柜、电饭锅等。
尽管工业品价格传导力度有所增强,但未形成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依据一是食品价格是整体价格水平稳定的中坚力量,食品价格在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二是工业消费品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难以持续大幅度上涨,对价格总水平影响相对有限,如上半年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剔除其中的服务项目价格,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在1%左右。
(三)下半年消费价格涨幅将继续回落,但不会出现通货紧缩状况
目前,许多经济学家和专家对围绕下半年价格走势和可能出现的通货紧缩产生较大分歧,有的预测今年下半年消费价格将出现下降情况,并认为通货紧缩不可避免;有的认为不会出现通货紧缩状况。根据湖南省情况,我们认为如果不出现意外情况,消费价格将基本稳定在现有水平上,也就是说与上月相比的环比价格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其中粮食、肉禽蛋价格基本稳定,工业消费品价格小幅上涨。但由于上年三季度肉禽蛋价格大幅上涨“翘尾”因素影响消失,与上年同期相比的消费价格指数将出现第三波“跳水”,价格涨幅会回落到1%左右,不排除个别月份可能出现下降的情况。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到1%的水平,不能简单判断为出现通货紧缩状况,在使用消费价格指数的同时,应当更加注重使用核心消费价格变动情况,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因素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ore CPI),更能持久地反映通货膨胀趋势。2004年全国消费价格上涨3.9%,普遍认为出现了通货膨胀,但全国核心消费价格只上涨0.4%,说明通货膨胀趋势并不明显。今年下半年预测消费价格涨幅较低,但核心消费价格并没有下降,如湖南2004年核心消费价格上涨0.5%,今年上半年上涨1.1%,有扩大的趋势。
三、稳定市场价格的建议
(一)千方百计稳定好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
农产品价格是保证农民增收的关键,也是稳定市场价格的关键,其中粮食价格又是最为关键的农产品,中央出台的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能不能执行到位,关系到市场物价的稳定,但是目前我省部分地方早稻收购价格已经低于国家保护价,有的甚至比保护价低10%以上,其零售价格近期也有较大幅度下降,生猪收购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下跌,这对农民增收和价格稳定是一个不良信号,因此,切实落实保护价收购政策,避免农产品“卖难”情况再一次出现,是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利用有利时机适度调整服务项目收费价格
目前,湖南省消费价格涨幅已经连续三个月低于4%的水平,处在国家价格政策调整的控制“红线”之内,下半年的价格涨幅还将呈现回落态势,影响价格上涨的压力不大,有关部门应当利用有利时机,将过去一段时间积压的调价压力逐步释放出来,实行价格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
(三)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管理
尽管有关部门加强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管理力度,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其上涨幅度仍然是近十年来涨幅最大的时期。目前,部分地方反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已经再次突破最高限价,最高限价形同虚设,调控成果已经荡然无存。对此我们建议,一是改对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补贴为直接对农民的补贴,让农民得到看得见的实惠,并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确定其补贴增长的幅度;二是在面临晚稻生产用肥再次进入旺季的情况下,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管理力度,不致让其价格涨幅过高。
承办:城调队
执笔:彭建霞 陈 浩
核稿:周碧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