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培育消费热点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决策咨询43期)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央适时提出了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国家和湖南省相继出台了扩大消费、促进流通的相关政策,其最根本的目的是拉动消费,特别是最终消费需求,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往往通过一定时期的消费热点来实现。因此,如何因势利导,培育和把握消费热点,已成为当前扩大消费的关键所在。
一、消费热点与消费的关系
消费包括物质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物质性消费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物质产品消费,有吃、穿、用等各类物品;服务性消费是一种无形商品的消费,消费与生产同时发生,如旅游、运输、娱乐等。
所谓消费热点是消费需求或者购买力投放比较集中于某种或某类消费品(包括劳务) , 使人们对这种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追求出现一种热潮。它具有集中性、广泛性、示范性、主导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消费热点同任何事物一样,有产生、发展和消失的过程,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消费热点。
消费热点是消费市场的消费导向和繁荣的具体体现,它反映需求倾向、消费倾向, 反映购买力的投向。它不仅关系到需求结构、消费结构的合理化,也关系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合理化;不仅关系到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也关系到整个市场经济的合理运行;不仅关系到消费水平、消费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消费热点的培育和发展是刺激消费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几次消费浪潮都是由相关热点拉动的。另一方面,如果消费热点选择不当,引导不力,就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当前,在扩内需、保增长的过程中,培育和正确引导消费热点,对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湖南消费品市场的消费热点现状
在现阶段,由于服务性消费还未成为消费主流,物品消费能一定程度反映居民的消费水平,因此我们主要透过消费品零售市场结合居民支出结构反映湖南消费品市场的消费热点情况。
湖南消费品市场的消费热点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的老三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80年代的新三件(空调、冰箱、洗衣机)到90年代的手机、电脑、音响新新三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发生了巨大变化,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转型,最近几年的市场发展趋势表明,汽车、高档家电、餐饮等有望成为市场热点。到目前,湖南消费品零售市场经过了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零售额已突破4000亿元大关,2009年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85.02亿元,同比增长19%。从上半年零售市场的商品分类和居民支出结构看,汽车、家电、金银珠宝、餐饮等消费热点已初现端倪。
(一)汽车进入家庭速度加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开始进入家庭。特别是近几年进入家庭的速度有所加快,全省汽车销售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02年-2008年,限额以上企业汽车类零售额年均增长43%。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省汽车销售出现了下滑,但全年汽车零售额增长速度仍达到了23.1%。2009年年初开始,国家诸如燃油税改革、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购置税减半等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相继推出,刺激了购车需求的释放。上半年,湖南城镇居民人均购车支出125.92元,同比增长4.8倍,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达5.28辆,同比增加1.17辆;全省限额以上企业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20.71亿元,增长31.8%;汽车类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逐步上升,从2002年的1.2%上升到2008年的3.9%,再到今年上半年的5.3%。价格20万元以内的中低档汽车销售火爆,上半年限额以上企业共销售中低价位轿车77850辆,占全部轿车销售量的92.2%,实现零售额68.16亿元,增长24.9%。上半年全省私人汽车保有量为1194981辆,新增266040辆,私人汽车保有量占全省汽车保有量的75%。
(二)家用电器新一轮热销已经显现。2005年-2008年,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速分别为1.1%、20.4%、21.5%和15.3%,呈现一定的波动性。从2008年9月开始到今年年初,其零售增速出现下滑,由22%回落到今年2月的7.1%。随着国家“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及房地产开发投资回暖的影响,全省家庭设备用品市场日趋活跃,新型、性价比更好的产品如液晶电视、滚筒洗衣机、节能变频空调等成为居民更新换代的首选,新一轮热销又逐步显现。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369.83元,同比增长18.9%;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零售额37.3亿元,增长21%。“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截至6月30日,全省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已突破65万台,销售额突破11.84亿元,销售量、销售额一直在全国第二批启动的9个省市中稳居第一,全国排名第四。
(三)大众餐饮消费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居民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外出就餐的人越来越多。同时在政府的引导与鼓励下,各地餐饮业呈现出各种风格、各种类型、不同消费档次的适应居民需求的格局,尤其以老字号餐饮品牌、特色旅游餐饮街区、民族餐饮、主题宴会、农家乐餐饮等为典型代表。2002年-2008年,全省限额以上餐饮业零售额均保持了20%以上增速。今年上半年全省实现餐饮零售额310.61亿元,增长20%,增幅较全省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快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实现餐饮零售46.6亿元,增长21.4%;限额以下实现餐饮零售264.01亿元,增长19.7%。
(四)享受型商品消费热度不减。近几年,高档化妆品、金银珠宝类等一些高档次的享受型的商品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价格一直处于高位的金银珠宝饰品销售热度不减。2002-2008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年均增幅分别为24.5%、23.7%。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金银珠宝饰品支出31.8元,同比增长32.1%;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分别为8.06亿元和8.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33%和33.6%。
(五)旅游休闲消费逆势升温。按照国际标准,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的时候,旅游消费便进入到快速增长时期。近几年,湖南居民旅游休闲消费不断升温。面对金融危机,为了拉动旅游消费,湖南省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湖南人游湖南。今年上半年,清明、五一、端午等小长假期间,出游特别是自驾游游客数量大幅上升,带动了住宿业、餐饮业及农家乐的消费。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额较上年同期增长53.4%,团体旅游与参观游览支出分别增长131.4%和36.9%,户均旅游人次增加了60.7%。
三、培育消费热点是扩大消费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湖南城乡居民消费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消费结构呈现出以衣食为主向住、用、行为主转变升级的加速趋势。用于住房、通信、交通、教育和文化娱乐的支出大幅增长,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消费热点的增扩,有力地带动了总消费和整体经济的增长,也使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拐点”,居民消费将由“温饱型”向“享受型”转变。2008年全省人均GDP已经达到17521元,2009年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7748.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湖南已具备了通过消费升级带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目前,湖南消费品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消费热点,但都处于初始阶段,新的主导型的消费热点并没有真正形成。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积极培育、发展消费品市场的消费热点,是湖南“扩内需、保增长”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必然选择。
(一)培育汽车消费热点,拉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汽车产业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化大生产产业,它的产业联动效应十分巨大,相关到钢铁、机械、橡胶、塑料制品、贸易、信息等产业,也与金融、交通、保险、能源、旅游等行业密切相关。有关专家分析,汽车产业对相关产业的产值有2.5倍的带动效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1000美元左右,就到了汽车进入家庭的时期,这是发达国家进入汽车私人消费时期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目前湖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远超该标准线,汽车进入城镇家庭的时机已经来临。今年上半年全省机动车驾驶者新增223057人,湖南汽车消费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但由于车价过高,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与之不配套,对家用汽车消费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不够,目前汽车消费成为居民的消费热点仍有制约因素。当前,应根据国家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制定配套措施,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形势发展需要,进一步落实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减少汽车使用中的手续和环节;加大道路、停车场建设力度;培育和形成规范的汽车营销市场,使汽车消费热点早日到来。
(二)培育住房消费热点,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住房是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其消费需求是不可替代的,又是不断提高的。据国外经济学家测算,在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衣、食、用支出下降的60%,将转化到居住的支出上。在美国、日本住房支出一般占居民家庭支出的20%,而湖南2008年城市居民这一支出比例仅占10.5%。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个人购房的制度和政策效应的发挥,人们对住房将产生巨大的需求,商品住房(包括装饰业)必将成为消费热点与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带动汽车、家具、建材、家用电器、装饰等一系列消费。因此,培育住房消费热点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条有效路径。当前,我们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住房的巨大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全面落实国家住房政策,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努力降低房地产开发配套费、税费、地价等开发成本,把高昂的商品房价格降下来,消除住房消费市场壁垒,把城镇居民住宅需求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改变“看得上、买不起”的状况。逐步放开二级房产市场,活跃住房交易市场。规范房地产市场,实现诚信经营,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
(三)培育家用电器消费热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在城市已经普及,但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产品更新换代时期已经到来,城镇居民对多功能、低噪音、节能型、新款式的新品仍有较大的需求。新型家用电器如液晶彩电、变频空调、电脑等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城乡居民的消费热点,成为城镇消费需求的主要拉动力。由于收入水平、消费习惯和消费环境的差异,农村居民家用电器、住宅电话、移动电话拥有率还不高,有较大的需求空间。因此,我们应做好市场调研,把握市场趋势,跟踪高新技术发展,努力开发不同档次的家电产品,以适应不同居民消费需要,带动消费需求升级;改善电信服务质量,进一步降低收费标准,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强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四)培育休闲旅游消费热点,优化居民消费结构
休闲旅游是关联度大、拉动性强的消费领域。在发达国家,旅游消费已成为仅次于食品和住房的第三大消费项目。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能激发人们对有形商品的需求,更能激发人们对无形服务的需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式的变化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消费在湖南悄然兴起,逐步成为新的消费时尚。湖南旅游业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目前影响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旅游基础设施、接待设施还不能满足居民旅游消费需求,旅游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旅游景点门票太贵和服务行为不规范。我们应从大力发展旅游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这个目标出发,强化旅游业的支柱地位,加大投入,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加强旅游大品牌建设,提高湖南旅游竞争力,开拓旅游产品,建立大旅游市场,提高旅游服务功能,融“行、游、住、食、购、娱”六大产业要素于一体,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支柱产业,带动交通、通讯、餐饮、商贸、饭店、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其在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开放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五)培育餐饮消费热点,全力打造湘菜品牌
餐饮消费在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生活和繁荣市场等方面的拉动作用正在逐年加大,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的餐饮市场正在形成并对湖南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但仍存在总量不足、水平不高、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一些名店黯然消失,新店变换频繁,传统精髓断承,招牌创新无规,本土特色餐饮业优势不明显,竞争压力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湖南餐饮业的发展。湘菜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也是湖南餐饮业的主体。重视发展湘菜产业,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发展服务业,扩大消费,推进富民强省的重要举措。为培育湖南餐饮消费热点,必然要加快发展湘菜产业,要积极引导和培育引领湘菜潮流的大型餐饮航母,着力打造餐饮经济产业链并逐步推进湘菜产业融合,推动湘菜产业优化升级,使湘菜拥有更广阔的市场。
承办:贸外处
执笔:曾晓林 刘雁 彭沧海
核稿:张映欣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