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湖南商务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

(决策咨询报告15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0-05-17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商务服务业包括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职业中介、旅游服务等行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力资本密集行业和高附加值行业。大力发展中间投入少、附加值高的商务服务业,是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9年,湖南全省限额以上商务服务业单位实现收入130.12亿元,同比增长11.4%;吸纳就业6.91万人,增长5%;其中,限额以上商务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5.21亿元,同比增长12.1%;吸纳就业5.69万人,同比增长6.1%

  一、湖南商务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企业规模扩大私营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快。2009年,全省限额以上商务服务业企业764个,其中内资企业758个,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6个,占全省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总数的7.6%。限额以上商务服务业企业年平均营业收入规模达到1648.95万元,规模超过2000万元的大中型企业108个,比上年增加3个,实现营业收入91.49亿元,占限额以上商务服务业全部营业收入的72.6%,其中,营业收入超过2亿元的大型企业6个,比上年增加2个。从企业控股情况看,国有和集体控股企业营业收入占57.8%,私营控股企业占37.4%,其他企业占4.8%。私营企业以其运作灵活的特点,异军突起,数量不断扩大,服务品质也日趋专业化,成为商务服务业的一支主力军。2009年,私营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4.8%商务服务业平均增速高2.7个百分点。

  (二)企业管理服务占主体,知识产权服务增速高。分行业看,限额以上商务服务业企业中,企业管理服务实现营业收入58.42亿元,增长12.5%,占限额以上商务服务业企业总收入比重为46.4%。其次为旅行社、其他商务服务和广告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0.18亿元、12.15亿元和10.87亿元,占限额以上商务服务业企业总收入比重分别为16.1%9.7%8.7%。从行业发展速度看,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是知识产权服务,增长23.1%商务服务业企业平均增速高11个百分点,其次为广告业和其他商务服务,增速分别为17.9%17.7%(详见表1)。

  (三)吸纳就业作用强,广告业和其他商务服务业尤为突出2009年,全省限额以上商务服务业单位年平均从业人员6.91万人,增长5%。分行业看,企业管理服务其他商务服务职业中介服务吸纳的从业人数最多,分别吸纳从业人员1.71万人、1.4万人和1.1万人,合计4.21万人,占全部商务服务业单位从业人员的60.9%。从增速看,其他商务服务从业人数同比增长21.3%,比限额以上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幅高16.3个百分点;广告业增速居第二,从业人数同比增长8.7%

  (四)地区聚集效应明显,省会长沙居首位湖南限额以上商务服务业主要聚集在长沙、岳阳、株洲、衡阳、张家界市2009年企业营业收入比重看,省会长沙稳坐商务服务业的龙头地位,实现营业收入85.12亿元,占全省限额以上商务服务业企业总收入的67.5%;从业人员2.36万人,占41.5%;资产总计922.22亿元,占72.9%固定资产原值139.38亿元,占69.0%限额以上商务服务业企业收入规模列第二到第五位的是岳阳、株洲、衡阳、张家界,分别为9.41亿元、6.47亿元、4.31亿元3.57亿元(详见表2)。从增速看,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全省平均速度的有湘潭、岳阳、张家界、郴州、长沙,分别增长32.1%31.5%28.2%22.0%13.7%

  (五)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的增速,对GDP的贡献提高。随着湖南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对商务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商务服务业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近5年来,全省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的增速(见图1),其在GDP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已成为拉动湖南经济的新增长点。2004年湖南商务服务业增加值为78.45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为3.3%,占GDP的比重为1.4%2008年湖南商务服务业增加值为185.18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为4.0%,比2004年提高0.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6%,比2004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六)商务服务业有力地推动湖南相关产业的发展。商务服务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不仅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等方面效果显著,而且它本身也直接为商业活动中的各种交易活动提供服务,有着很大的乘数效应,有力地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湖南各地举办的各类会展业为例,经过10多年的长足发展,如今已经形成较大规模。近几年会展经济更是出现“井喷”现象,规模、效益增长迅速,目前,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中国(长沙)国际汽车博览会、湖南农博会等已成为享誉全国的会展品牌。据统计,全省2009年展会数量300多次,会展经济直接收入超过16亿元,带动相关产业的收入超过130亿元。会展不仅已成为各地城市的名片,而且提升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效果显著。据统计,2008年湖南全省展会数326个,其中,长沙举办展会150个;展出面积达158万平方米,会展直接收入13.8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22亿元,签订投资合同金额2200亿元,拉动经济消费750亿元;会展经济已成为湖南经济活动的一个亮点,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

   二、商务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小,整体竞争力不强。尽管近年来我省商务服务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层次低,整体竞争力不强。限额以上商务服务业企业中,大型企业只有6家,小企业占85.9%。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8年,全省商务服务业企业中年末资产在50万元以下的企业法人单位有2322个,占39.9%;年平均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下的达5402个,占92.7%,其中7人以下的单位数就占39.8%;年营业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1238个,占单位总数的21.2%。全省没有一家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商务服务业企业。如,2009年全502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10人以下的387家,占77.1%;合伙人51~100人的2家;目前尚无合伙人100人以上的大型事务所。

  (二)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低商务服务业市场发育不全,特别是该行业部分企业由行政事业性单位改制而来,生产经营理念不强,业务也多依赖于政府机关的行政权力。行业协会虽已与行政机关脱钩,但还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尚未真正形成。2009年,我省限额以上商务服务业单位中事业单位占16.7%,企业单位占 83.3%。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省市发展迅速的市场调查、经济咨询等企业在我省发展严重滞后。

  (三)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商务服务业单位从业人员中大学本科以下学历的人员占80.1%;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19.9%,平均每个单位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4.1人,低于全省第二、三产业单位4.6人的平均水平。从技术职称和技术等级来看,商务服务业单位从业人员拥有技术职称或技术等级的从业人员占该行业总从业人员数的24.6%,比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平均水平低10.1个百分点。

  (四)区域发展严重失衡,农村商务服务业发展滞后。尽管近几年全省各地商务服务业整体实力都有明显增强,但各地商务服务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8年末,长沙、株洲、岳阳、常德、衡阳5市共聚集了商务服务业法人单位4995个,总收入305.09亿元,分别占全省的64.0%76.2%,其中,长沙2855个,总收入220.59亿元,单位个数和总收入均居全省第一;株洲734个,总收入12.62亿元;岳阳602个,总收入52.96亿元。而大湘西地区一共有商务服务业法人单位1028个,总收入17.79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3.2%4.5%,其中湘西自治州仅有单位265家,总收入3.86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4%1.0% 农村商务服务发展缓慢,服务品种少,层次低,仅限于法律服务、农贸市场、打字、复印等商务服务,农产品行业协会、调查咨询等商务服务缺乏。

  三、加快商务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服务业与加工业的融合,并以服务业为中心将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是新型工业化国家后期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湖南要建设新型工业化,就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而商务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促进商务服务业发展,规范发展法律、会计、评估代理、工商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培育一批大型会展、广告、策划、创意设计等服务企业。加快商务服务业发展进程,必须要按照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方向,从管理体制、法律环境、人才战略、市场机制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为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加强引导,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针对商务服务业普遍存在的"小而弱"问题,要积极引导商务服务企业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组织结构,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积极支持和鼓励经营方式灵活、服务品种多样的中小企业发展,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商务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最为国际化的产业部门。要抓住全球直接投资转向服务业的新趋势,加大开放力度,降低准入条件,引进一批境外知名的商务服务业企业。 

  (二)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对于其他行业,商务服务业是一项高附加值和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为促进其发展,政府主管部门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情况实行一定优惠政策,包括拟订行业发展规划,做好相关统计工作;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向企业及时提供相关行业与市场信息等公共服务;适当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制定扶持商务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重视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快科技创新。商务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科技创新和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专业化水平对行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促进商务服务业的发展,鼓励商务服务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管理网络化,开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基础技术。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信息资源,提高整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还必须注重商务服务业人才培养,要有目标、有计划、多途径、多层次地进行,政府、协会、高校与租赁和商务服务机构要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加快培育一批商务服务业知名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对商务服务的合理定位,为商务服务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空间和外部环境,选择一些具有较强实力、有一定市场基础的商务服务机构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通过政府的重点扶持和政策倾斜,使之成为商务服务行业的重点骨干,培育成为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商务服务机构。发挥湖南区位优势,培育几个国际国内知名会展品牌,把长沙打造成中国中部会展之都、创意产业之都。

承办:服务业处
执笔:彭会林
核稿:张映欣
责编:鲁  喆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