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逐步回稳 后期压力依然较大
--上半年湖南工业运行情况分析
(决策咨询报告54期)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持续偏紧及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省委、省政府加强经济运行调控,着力化解不利影响,全省工业生产增速在经历前4个月的持续回落后,5、6两个月份增速出现企稳回升的势头。当前工业运行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下半年工业保持较快增长的压力较大,应积极关注。
一、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增速总体趋缓回落,近期出现企稳回升势头
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增幅比去年同期低5.0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低4.7个百分点,但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4.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9位。从今年的走势看,前4个月的规模工业生产月度增速持续回落,从2月份的26.0%,回落至3月份和4月份的15.6%和12.6%。针对工业生产快速回落的不利局面,5月份以来,全省按照“稳中求进”的总体目标,认真落实近期中央关于稳增长的有关要求,工业生产增速出现企稳回升的势头。5月份和6月份,规模工业生产月度增速分别为13.0%和15.7%,分别比上月提高0.4个和2.7个百分点。总的来看,工业生产运行有如下几个特点:
1、重工业和生产性工业生产增速4月份后回升明显。前4个月,规模工业轻工业和消费性工业生产增速,始终在重工业和生产性工业上方运行,前者较后者分别快4个和3.7个百分点,但5月份以来这一局面开始出现变化。5月份和6月份,规模工业重工业分别增长16.4%和18.1%,比轻工业分别快10.3个和7.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生产性工业分别增长15.7%和16.8%,比消费性工业分别快9.8个和3.9个百分点。由于近期增速回升,上半年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5.7%,与轻工业增速的差距,由1—4月低4.0个百分点,转化为高1.0个百分点;生产性工业增加值增长15.3%,与消费性工业增速的差距,由1—4月低3.7个百分点,缩小到低0.2个百分点。
2、主要大类行业生产增速较1—4月有降有升。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39个大类行业中,有38个大类行业生产实现增长;与1—4月相比,生产增速有提升的行业有10个,其他29个行业的生产增速均不同程度回落。在七个主要大类行业[①]中,专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生产增速有回升,上半年增速分别为21.5%和5.9%,分别比1—4月提升8.7个和2.0个百分点。其他五个行业的生产增速均有降低,其中烟草制品业增长15.2%,比1—4月低10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4.7%,低2.9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4.1%,低5.7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低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6%,低2.3个百分点。另外,汽车制造业生产增长9.5%,比1—4月快5.1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1.4%,快17个百分点。在今年前4个月,烟草制品业对全省规模工业保持较快增长起到了主要的支撑作用,5、6两个月份,主要支撑点转换为专用设备制造业。
3、园区工业生产增速出现回升。上半年,全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生产增速呈现先降后升的走势。2月份,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6%,之后逐步下滑至3月份的14.1%,4月份的11.0%;5月份之后,增速明显回升,5月份和6月份分别为23.3%和26.6%。上半年,全省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为前6个月以来累计增速首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4、逾六成主要产品产量增产。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的有257种,占总数的63.6%。其中,增幅达到和超过20%的有114种,占总数的28.2%。主要产品中,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4.9%;发电量增长2.4%,其中火力发电量下降8.9%;卷烟增长4.1%;原油加工量增长26.9%;水泥增长7.5%;钢材下降3.5%;十种有色金属增长6.4%;混凝土机械增长33.3%;汽车下降6.2%。
(二)工业企业效益保持增长
1—5月,全省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6%;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56.26亿元,增长3.9%;平均吸纳从业人员数275.23万人,增长8.2%。
1、国有企业利润下降,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利润不同程度增长。在规模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实现利润48.06亿元,同比下降8.0%;集体企业实现利润5.90亿元,同比增长24.2%;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295.94亿元,增长1.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37.53亿元,增长12.7%;股份制合作企业实现利润2.56亿元,增长34.7%;其他内资企业实现利润66.27亿元,增长18.9%。
2、近九成大类行业实现盈利。1—5月,在规模工业39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大类行业实现盈利,有26个大类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利润总额居前五位的分别是专用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分别实现利润123.09亿元、50.70亿元、33.82亿元、24.17亿元和22.15亿元,合计利润253.93亿元,同比增长10.4%。亏损的3个行业是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这三个行业合计亏损11.17亿元,亏损额与上年基本持平。
(三)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1、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明显放缓。上半年,规模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比全省规模工业增速低3.3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占全部规模工业的31.0%,比上年同期低3.8个百分点。
2、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提高。规模工业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5%和25.4%,比全部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快4.1个和10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分别占全部规模工业的35.0%和6.5%,比上年同期分别高0.7个和1.6个百分点。
3、非公有制企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规模工业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8.5%,增加值总量占全部规模工业的65.2%,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
4、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增长较快。全省规模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医药行业和机械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8%、19.0%和18.5%,比全省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分别快13.4个、3.6个和3.1个百分点。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全省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97%。
二、展望后期,挑战和机遇并存
展望下半年,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既面临国家加大宏观预调微调的力度和节奏、全省多举措稳增长等机遇,又面临房地产调控政策依然偏紧、微观主体增长基础不牢等挑战,下半年工业运行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一) 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国家确立稳增长基调,加强宏观经济预调和微调。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资金面趋好。人民银行连续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释放流动性。《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银监会、证监会、国资委、交通部、铁道部、卫生部等相继出台相关措施,激活民间资本。项目建设逐步启动。国务院表示,将积极推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这是带动全省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发展、促进稳增长的重大利好。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加大。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将在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策、涉企收费清理和减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我省也出台了相应政策,这将有力促进全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
2、全省多举措抓落实,增强产业内生发展动力。全省上下进一步形成了把稳增长摆在当前更加重要位置的共识,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省委、省政府紧密结合全省实际,以超常规的力度,创造性地研究和制定了一系列稳增长的具体政策措施。重点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克服不利形势,生产逐步趋稳,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投产并逐步达产达效。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骨干企业新增生产能力年内释放,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
(二)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外部需求疲软,国内需求增速放缓。从国际环境看,外需疲软,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上半年,全国进出口总额增长8.0%,增速仅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7.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9.2%,进口增长6.7%。从国内看,在宏观调控影响下投资需求在调结构中受到明显抑制。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0.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6.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6.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6.3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增长欲振乏力。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4.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比上年同期不同程度回落。
2、盈利能力下降,实体基础不牢。企业盈利状况不佳,运营难度增大。1—5月,规模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比一季度回落7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成本和销售、管理和财务三项费用分别增长15.9%和25.6%,比主营业务收入分别高1.3个和11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8%,比上年同期降低0.4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7.3%,比上年同期扩大1.8个百分点。
3、产业结构欠优,整体竞争力不强。从行业结构看,全省高耗能行业以及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比重较高,而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偏低,工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尤其是在今年市场环境偏紧的情况下,结构制约更为明显。与投资密切相关的产能过剩的冶金、建材两大行业,上半年增加值分别增长6.2%和13.5%,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2个和1.9个百分点;而快速增长25.4%的高技术产业,总量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不足7%。铁路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等湖南工业的重点领域,受投资回落影响明显,增长贡献减弱。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投资调度跟进。下半年,全省应继续强化措施,抓好服务跟进,确保重大工业项目投产达产。同时,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衔接,确保重大项目的投资跟进,尤其要确保路网、能源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进度,保持投资对工业的增长拉动。
(二)努力扩大消费市场需求。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立足点。要出台切实可行的刺激消费的方案与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促进消费的政策。在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下,出台的刺激消费的措施方案,要有利于本土产品的销售。
(三)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重点要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规范税费征管,减轻企业负担,保障企业造血功能。
(四)稳步推进结构调整。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总体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是 “转方式、调结构”的阶段性结果。要切实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既要支持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发展,又要坚持推进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两手并举,使全省工业在稳定增长中调优,在调优中加快发展。
[①] 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的大类行业有7个,按总量由大到小分别是专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烟草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承办:工业统计处
执笔:张吉世 谭兵农 邹阳
核稿:李跃辉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