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湖南经济运行稳中趋优
决策咨询22期
进入5月份,全省部分经济指标出现放缓迹象,但总的来看,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有利,1—5月全省经济运行延续了一季度以来总体平稳、稳中趋优的发展态势。下阶段,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抓好各项改革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针对苗头性问题主动作为、综合施策,力促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产业投资加快增长。工业投资增长较快。1—5月,全省工业投资增长24.7%,增速比1—4月加快2.1个百分点,同比加快21.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7.8%,同比加快25.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活力较强。民间投资增长21.7%,比全省投资平均水平快11.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仍有后劲。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7%,比1—4月有所回落,但仍快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速。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长30.6%,比1—4月加快7.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9.1%,均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形成有力支撑。
(二)新兴经济快速成长。科技创新驱动增长。1—5月,规模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同比加快1.2个百分点。1—4月,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5.3%、13.5%和15.3%,同比加快3.8个、5.5个和1.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引领增长。1—4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居前三位的大类行业均是现代新兴服务业,分别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合计贡献率达61.2%。其中,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7.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9.2%,邮政业增长17.9%。
(三)支柱产业支撑有力。烟、车支撑作用仍强。1—5月,规模工业烟草制品业和汽车制造业增长贡献率居行业前四,合计贡献率达19.4%,增加值分别增长13.5%和12.5%,明显快于全省规模工业平均增速。石油加工高速增长。受去年4—5月停工检修基数低及今年原油加工计划增加影响,1—5月,全省原油加工量增长77.9%,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5倍。其中,5月份增加值增长9.6倍。电力生产加快增长。1—5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1.5%,比1—4月加快2.2个百分点。用电需求持续回升,发电量基本同步增长。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2.4%,比1—4月高1.3个百分点,同比加快3.8个百分点。
(四)质量效益明显提升。财政收支质量提高。1—5月,地方财政收入中,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27.3%,比1—4月快4.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8个百分点;非税收入下降24.9%,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32.7%,同比降低11.4个百分点。城乡社区、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保障有力,财政支出分别增长15.3%和18.8%。主体产业效益向好。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5.7%,比一季度高0.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02%,同比提高0.23个百分点。39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整体盈利。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增长23.7%,比一季度高1.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3个百分点。
二、需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工业增长动力不强。1—5月,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6%,连续两个月持平。新兴行业增势减弱。4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多年来首降,5月份仅增长2.8%。5月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8%,连续两个月回落,比3月份和4月份分别低10.1个和1.1个百分点。传统行业低速增长。建材、化工、有色等高耗能行业受益于价格回暖有所好转,但污染防治保持高压背景下,生产依然低迷。1—5月,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1.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价格倒挂挤压利润空间。1—5月,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3.5%,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低于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幅0.3个百分点。
(二)投资增速回落明显。1—5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比1—4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1.1个和1.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下滑是主因。受规范清理PPP项目和严控地方债务影响,全省基础设施投资下降4.6%,降幅比1—4月扩大4.1个百分点,已连续三个月负增长。PPP项目集中的交通运输、市政公用行业投资下滑明显。水利管理业投资下降10.2%,降幅比1—4月扩大1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11.7%,降幅扩大3.4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0.4%,回落8.7个百分点。财政支出收缩明显。1—5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2.2%,比1—4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2.2个和6.7个百分点。其中,对交通运输领域支出下降14%,而去年同期为增长30.2%。
(三)消费市场稳中趋缓。1—5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比1—4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0.4个和0.6个百分点。多数品类销售放缓。5月份,限额以上法人单位22个商品类值中,有19类商品增速同比放缓。其中,烟酒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回落9个、14.6个和11.2个百分点。双重因素致汽车销售回落。受去年二季度促销力度加大基数抬高,以及进口车关税下调背景下降价预期和观望情绪较强影响,5月份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7%,比4月份低6.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月低7.2个百分点;1—5月增长10.2%,比1—4月回落2.1个百分点。购房挤出效应明显。随着房价持续上涨,首套及改善性购房需求集中入市,首付及房贷刚性支出一定程度挤出了同期消费需求。5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长7.6%,比1—4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0.9个和6个百分点,自去年9月份以来已连续9个月下行。
三、几点建议
当前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国际贸易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我省经济回暖力度偏弱、时间滞后。针对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工作调度,积极开展督促通报,采取切实有效对策措施,力促6月份全省经济向好发展,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一)增强工业增长后劲。工业投资转化为工业增加值增量存在一定时滞。要继续巩固工业投资向好势头,为新开工项目创造便捷条件,积极解决在建项目遇到的难题,加快项目投产效率,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充分发挥工业新投产项目的拉动作用。加强重点行业监测预警,密切关注近期出现回落苗头的卷烟、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的运行趋势,动态跟踪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周期性行业以及食品、医药等消费性工业的运行变化,对异常波动和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及时预警,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二)稳固投资增长势头。以产业项目年建设为契机,切实落实促进产业项目投资的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领域项目储备。抓好签约项目跟踪落实,促进项目投资尽快落地开工,切实增强投资增长后劲。针对基础设施投资下滑问题,要全面摸清地方政府债务和PPP项目规模、结构、风险点,系统评估规范清理PPP项目和地方债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不触碰红线、守住底线的前提下探索合规融资渠道和解决办法,避免因资金接续问题产生新的风险。
(三)深挖消费发展潜力。抓住消费升级趋势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机遇,鼓励和引导消费性工业企业加快创新开发贴近多层次消费需求的高质量、高品质产品,增加优质、中高端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消费需求。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重点保障力度,解除消费后顾之忧。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调节和低收入群体的转移保障,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建立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的工资增长机制,创新规范金融理财产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真正藏富于民,切实增强消费能力。
承办:综合研究室
执笔:朱继无 倪凡伟 邹阳 谭兵农
核稿: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