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邵阳市农产品市场占有情况调查

(2001年第54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1-05-24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邵阳市是我省的农业大市,种植业、养殖业均占全省10%左右。但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增产不增收的矛盾较为突出。其原因有多方面,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是一个重要原因。最近省城调队与邵阳市城调队对该市市区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进行的专题调查已说明了这一问题。

一、主要农产品占有情况

邵阳市市区主要农产品已形成了购销网。比较有影响的批发市场有,下河线粮食中转站、洛阳洞粮食批发市场、市钢球厂禽类批发市场、九江屠宰场和西外街屠宰场、江北鲜鱼批发市场、江北蔬菜批发市场。比较有影响的零售市场有三眼井农贸市场、甫门口农贸市场、城北个体粮食批零店。为了解大米、鸡、鱼、猪肉、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市场占有情况,我们对以上几大市场分别进行了调查。

1.大米:本地米销售量不足10%,外地米销量占90%以上大米是邵阳市的主要农产品,但由于米质差、价格高,市区居民及各县城非农业居民都购外地米。据下河线粮食中转站反映:去年仅该中转站从外地通过铁路运输调入大米达6万多吨,以每人每年消费:100公斤大米推算,可供应60多万人,而市区只33万:)农业人口,加上流动人口及菜农,也不及50万。据估算,市区各粮店外地米销售量占90%以上,本地米不足10%。本地米主要用于国有粮店销售及制作米粉加工。外地米主要来源于安徽、河南、湖北及我省的常德等地,辽宁省也有部分米进来。可以说,市区大米市场己基本被外地米占领。

2.鸡:本地鸡销量不足20%,外地鸡销量达80%以上邵阳市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喂鸡,但自养自食的多,商品鸡少。从几大农贸市场看,土鸡几乎都是湘乡、双峰的;黄鸡、螺丝鸡、麻鸡都是从市钢球厂禽类批发市场进的货,真正本地鸡极少。据钢球厂禽类批发市场管理人员反映,该市场现有批发商30多户,每天成交量达10万斤,产地主要是河南、河北、山西及本省的湘乡、双峰、衡阳等地。只有到逢年过节或秋后农闲学生开学时,本地鸡销量才多一些。据有关人员统计2000年市区鸡的销量,本地鸡不足20%,外地鸡占80%以上。

3.鲜鱼:本地鱼销量仅占5一10%,外地稍量占90~95%邵阳市山塘、水库多,但鱼产量并不高。从市区鲜鱼销售情况来看,只有逢年过节和七、八、九几个月才有本地鱼销售。市郊鱼塘多,但鱼以钓为主,直接上市销售的少。常年销售的鱼大多是外地调入的。外地调入的鱼以洞庭湖一带的岳阳、常德、沅江和湖北洪湖等地的鱼居多。江北鲜鱼批发市场,过年前一个月每天鲜鱼成交量为20万斤左右,淡季成交量2一3万斤,全年成交量达2000万斤左右。据场内的鱼商估算,在场内成交的鱼,本地鱼约占5一10%,外地鱼约占90~95%。

4.生猪:本地猪销量占70%。外地猪占30%邵阳市是农业大市,也是畜牧大市。

2000年生猪出栏达750万头。本地猪除满足本市外,大批销住广东等地,但市区猪肉销售也有部分是外地猪。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市区有近十个屠宰场,从进入屠宰场的货源来看,70%的生猪来自市内八县一市三区,也有30%的生猪来自怀化、永州、常德等地,外地猪占30%左右。

5.蔬菜:本地莱鞘量的占65%,外地莱占35%邵阳市蔬菜供应主要是依靠市郊菜地和隆回、城步等地的菜篮子工程,本地菜占的市场份额高,但蔬菜由于受气候条件影响,在本地菜出现淡季时,海南、广西、广东一些时令菜大批进入该市,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目前,江北批发市场外地蔬菜成交量每天达400吨左右。据估算,从全年鲜菜销售量来看,本地某约占65%。外地菜占35%。

二、本地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影响本地农产品在市区市场占有率偏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除生猪生产外,本地农产品发展缺乏规模,自户自用的多,商品率不高。)如鸡,邵阳市尽管家家户户都喂养,但成规模的养鸡场不多,商贩在该市难以组织成批的货源。又如鲜鱼,该市虽然山塘、水库多,市郊也有不少鱼场,但所养的鱼大多以钓为主,成批上市的少。

2·本地产品成本高,价格无竞争优势;邵阳市居民收入水平在全省居后几位,外地农产品之所以能占领该市市场,主要是凭借其价格低廉的优势。而该市鸡、鱼、生猪等由于以饲料喂养为主,价格难以降低,自然缺乏竞争优势。例如本地鸡至少要14元/公斤,北方鸡只7一8元/公斤,即使外地鸡口味差一点,但老百姓受收入的影响,容易接受价廉的产品。

3.大米由于本地品种质量差,此外地米普遍低1一2个档次。目前,邵阳市的早稻米主要调给广东酿酒、做米粉,稍好一点销给民工。而邵阳市的晚稻优质米推广面积少,品改一直落后于洞庭湖区等产粮区和湖北、江西等临近省,同时外地米不仅十质较好,价格也低,自然老百姓更乐意吃外地大米。

4·邵阳市衣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科学技术推广工作还有待加强。邵阳市养鸡专业户一直发展缓慢,主要是技术难过关。在高崇山有几家养鸡大户,因鸡瘟发作导致亏损,严重挫伤了他们养鸡的积极性。该市鱼的养殖每亩产量不如湖区高,也有一个科技水平问题。

5.农民商品意识尚有一些差距。邵阳市农民外出打工的多,钻研在田里、土里、塘里发家致富的少;搞自养自给的多,用于卖出去换钱的少;搞单个面积种、养殖业的多,搞成片开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少。

市场是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商品生产的目的在于交换。从邵阳市主要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调查情况看,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的水平,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已刻不容缓。

三、从市场销售的角度来看,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仍需要:

1.大力发展规模农业,提高本地优质农产品的产量,树立本地农产品的品牌。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和竞争力。在国家政策准许的前提下,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规模生产。而农产品生产只有形成规模,才能形成市场、形成品牌,才能稳定价格。如邵阳市“湘米王”,目前规模还不大,与常德“金健米业”相比,差距很大。

2.坚持市场引导的原则,重视市场的导向作用。在主要农产品放开的情况下,发展农产品必须充分面向市场,市场需要什么就大力发展什么。要通过经济合作组织,实行专业化生产,及时摸捉市场信息,引导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化布局。

3.必须走科技兴农之路,要大力培育、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要加强培训、宣传和指导,并通过科技示范户的带动,提高广大农民的种、养殖科技水平。

4.要引导农民改变思想观念,从传统的生产模式中走出来,树立商品经济的观点,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比重,搞特色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5.要加大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以乡村为单位组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组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指导和帮助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发展名优特产品,为发展壮大规模生产提供宽松环境。

撰稿:陈 志 向和群 郑 洁 龚元珍

核稿:戴乐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