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早稻品种优、技术新、长势好
(2001年第62期)
为了解我省早稻生长情况,最近省农调队对会省29个县58个村民小组的580户农户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显示:目前我省早稻禾苗长势较好,如果没有恶劣天气和病虫害的影响,早稻单产可望提高。 今年我省旱稻生产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播种面积减少。调查的580户农户,今年早稻种植面积为1599.56亩,比上年减少77.92亩,减幅为4.6%。早稻种植面积减少的原因,一是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提高农民收入继续加大了结构调整的力度。如邵阳县调整旱稻改种西瓜4万亩,蔬菜、烤烟、百合等经济作物1万亩;洞口县稻田改种经济作物达2.5万亩,比上年增加26%。二是由于早稻粮食价格低,加之国家取消了早仙稻的保护价,部分农民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改种中稻和其它农作物。三是外出打工的农户,因精力所限,只好改双季稻为一季稻。 二、品种优。农民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户对品优、质好、价高的优质稻有了深刻的认识,而自觉地改种优质稻。580户农户优质稻种植面积达44O.24亩,占早稻种植面积的27.5%,比上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 三、技术新。随着全省各级部门的科教兴农意识增强,科技推广力度加大,农民接受实施新技术的自觉性得到了提高。调查的580户农户今年早稻旱育秧和抛秧种植的面积到达了43%,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早稻育苗绝大部分采用了薄膜覆盖,因而早稻烂秧很少,由于采用了先进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今年农户投工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0%。在化肥的投入方面比以往有所改变。即单品种的氮肥、磷肥、钾肥施用总量分别减少6%、5%、14%,而长效多用的复合肥和农家肥施用量分别增长了9.5%、26%。 四、禾苗长势好。调查的580户农户的早稻禾苗长势较好、亩均基本苗与上半年同期相比略有增加,一、二类苗的比重达91%,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调查还发现,尽管从大范围来看,早稻苗长势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下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地方种田的积极性不高、抛荒现象严重,即使种了投入也很少,田间管理松懈。邵阳农调队反映今年全县早稻抛荒达8000亩,是上年的4倍。二是抗洪意识有侍加强,据宁远县农调队反映,去年被洪水冲毁的100多米河堤,至今仍用木桩沙石拦挡河水,抗洪能力很差。三是早稻病虫害面积大,防治要抓紧。调查的580户农户,早稻病虫害发生面积达835.5亩,占早稻面积的52.2%,比上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是病虫害的偏重发生年,虫源面积大,如不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将会对旱稻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
执笔:俞国义 核稿:戴乐平 |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