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湖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2002年第056期)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种植业生产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一是从上年秋冬播情况看,秋冬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全省秋冬谷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5.6%。其中小麦99.28千公顷,大麦10.44千公顷,分别下降9.8%和5.2%。而效益较好的秋冬播蔬菜以及苗木生产规模得到扩大,秋冬播蔬菜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了11.4%。全省蚕豌豆和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为54.43千公顷和101.03千公顷,分别增长6.7%和2.7%。二是从今年农民种植意向看,预计今年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将比上年增长5.5%,其中小麦、棉花、药材受去年市场价格的影响播种面积将有所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可能保持与上年持平的态势,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都将有不同程度增加,增加较多的是蔬菜、油料、烟叶、糖料等作物。
(二)春收粮油作物产量将保持平稳水平。受气候影响,今年小麦长势不佳,预计减产10%,但马铃薯产量因播种面积的扩大将增长3.2%,全省春收粮食总产量预计可能会有小幅减产,约减2%。油菜籽虽然播种面积减少了2.3%,苗情长势较好,预计总产量可望达到109万吨,比上年增长2.4%。
(三)退耕还林初有成效。按照国家统一安排,2002年湖南全省退耕还林面积计划为41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00万亩,荒山造林210万亩。去冬今春以来,全省造林面积达到349万亩,比上年同期翻一番多。这不仅对农民增收十分有利,也将大大改善我省的生态环境,使我省的林业发展步入新的起点。
(四)生猪生产稳步增长,草食动物发展较快。一季度全省出栏肉猪1893.82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3.4%。而节粮型草食动物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各地在充分开发利用草山资源基础上,积极引进优质牛、羊新品种,促进了草食动物的良性发展。全省一季度出栏牛、羊分别为44.53万头、191.2万只,同比分别增长8.8%和14.9%。
(五)家禽、水产品生产发展势头良好。各地大力发展地方品牌,主要禽产品、水产品发展来势较好。全省一季度出笼家禽11574万羽,比上年同期增长7.6%。一季度水产品产量为37.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7%。全省各地在充分利用原有的养殖水面基础上,还将部分低产田改扩成鱼池,通过扩大养殖水面,形成新的稻田生产结构和种养模式,以实现农民增收。
(六)农民现金收入有所增加。一季度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总收入为83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1元,增长6.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43.8元,增长9.9%;农民出售农副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213.3元,增长6%;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人均为135.03元,增长3.7%;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为93.58元,增长8.1%。农民非收入所得(主要是储蓄借贷收入)人均143.9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79元,增长2.7%。
(七)农村投资小幅增长。一季度全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416907万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户投资为224708万元,减少0.8%;非农户投资192199万元,增长10.4%。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采取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政策导向,各地把农村公路、桥梁的建设和添置改造电信设备、文教卫生设施、水利等改善人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作为投资的主体方向,非农户投资继续增长。而农户投资由于农产品价格滞涨,生产性投资没有增长,而住房投资减少,导致农户投资下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产资金短缺,生产资料入户率不高。如调查的汉寿县795户农户中有102户无生产资金,占12.8%;351户少生产资金,占44%。
二是部分农产品价格下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一季度棉花、蔬菜、水产品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却有上涨趋势。如汉寿县今年杂交种子价格比上年翻了一番,去年调进价每公斤5-6元,今年达到12-13元。碳氨每包销售价由19-20元上涨到21元,磷肥每包上涨2-3元,尿素每吨上涨200元。农产品价格偏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如汉寿的调查农户中有0.72%的耕地无人种,赫山区衡龙桥镇八一村在年初调整责任田时,有40%的农户表示不要责任田。
三是部分地方农业结构调整中出现忽视市场预测的现象。一些地方在结构调整中把种植蔬菜、西瓜、花卉作为调整目标,没有作很好的市场调研,出现盲目种植。
四是外出务工人员办证手续繁琐、收费太高,外出打工人员缺乏组织、缺乏信息,民工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农民外出打工需办理未婚证、暂住证、生育证等,费时长,花费多,有的打工者花了许多钱办证,到外面跑一圈,没找到事,白花费了许多。再就是打工者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不少打工者在外工资被拖欠、克扣,生病得不到及时医治,劳动得不到保护,发生事故得不到补偿等。
承办:农调队
执笔:周杰韩
核稿:周碧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