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城市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消费质量全面提升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系列分析之四

(2002年第146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2-10-14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在启动消费,扩大内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城市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质量全面提升,居民生活已步入小康。

一、收入稳步增长

    据省城调队对全省1000户城市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1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780.6元,比1989年增长3.5倍,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95.7%,平均每年增长5.8 %。今年1-8月,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41.68,比去年同期增长9.9%。
    (一)工薪收入逐年增加。13年来,国家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连续增加工资,各种所有制企业也根据效益情况提高员工待遇, 2001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从工薪中获得的收入为4919.2元,比1989年增长3.66倍,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1.03倍,平均每年增长6.1%。今年1-8月,城市居民家庭人均从工薪中获得的收入为3410.0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
    (二)个体经营净收益大幅度增长。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拓展就业渠道。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自谋职业,扶持他们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使个体经营者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2001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来自个体经营的净收入为170元,比1996年增长2.84倍,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2.72倍,平均每年增长30.0%。今年1-8月,城市居民人均来自个体经营的净收入为152.9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2%。所占比重由1996年的0.9%上升到3.2%。
    (三)离退休金发放得到保证且增幅较大。近年来,每次国家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企业员工增加工资时,都同时提高离退休人员工资、最低工资标准和生活保障线,使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来自养老金的收入得到保证,同时增幅较大,2001年为745.9元,比1989年增长4.78倍,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1.51倍,平均每年增长8.0%。今年1-8月为685.3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2%。

二、消费质量进一步提升

    13年来,城市居民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改善,消费质量全面提升。
    (一)消费水平提高。2001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5546.2元,比1989年增长3.49倍,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95.35%,平均每年增长5.74%。今年1-8月人均消费支出3657.5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2%。按八大类增长分组,13年来增长10倍以上的有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居住等3大类,增长5倍以上的有娱乐文教服务、杂项商品及服务等2大类,增长5倍以下的有衣着、食品、设备用品及服务等3大类。
    (二)消费结构改善。一是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食品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989年为54.9%,1996年为48.5%,2001年为35.0%,12年间下降19.9个百分点,前7年下降6.4个百分点,后5年下降13.5个百分点。二是技术含量高、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型消费需求迅速增多,信息类产品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所关注。2001年与1989年比较,消费比重上升的为:居住(7.8个百分点),交通和通讯(7.4个百分点)、娱乐文教服务(6.1个百分点)、医疗保健(4.1个百分点)、杂项商品和服务(1.8 个百分点),下降的是食品(19.9个百分点)、设备用品及服务(5.3个百分点)、衣着(1.3个百分点)。
    (三)耐用品消费不断升级。城市居民家庭耐用品消费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档化向高档化、电气化、现代化全面飞跃发展的转变过程。改革开放以前,普通百姓家中的“老四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被视为珍品。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纷纷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党的十五大以后,家用电器又进入新一轮更新换代、不断升级且日趋多样化、现代化,家用电脑、电话、手机已进入并逐渐普及寻常百姓家庭。
  
    (四)居住条件改善。13年来,城市居民家庭的居住条件和环境状况得到显著改善。2001年末,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7.88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5.15平方米,平均每人有1.03间居室。83.6%的居民家庭住上单元房或成套住宅,95.6%的居民家庭有独用自来水,3.9%的居民家庭有公用自来水,94.2%的居民家庭有独用厨房,36.9%的居民家庭有浴室厕所,51.7%的居民家庭有厕所,72.6%的居民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气或管道煤气,85.2%的居民家庭拥有电话。城市居民家庭居住的周边环境大大改善,人均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很多家庭购买花园式成套公寓或者别墅。
    (五)信息消费大幅度增长。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形成,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显现,信息成了人们的宠儿。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经济生活中都已离不开信息的交流。信息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千多元购买一部手机或添置一部家用电脑上网已成为平常事。2001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通信支出305.7元,比1989年增长254倍,平均每年增长59.0%。
    (六)重视教育慰然成风。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源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活要素和分配要素。城市居民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特别是经济优越家庭,更是出手大方,送子女读书,从小学到大学,首先看学校名气,为选一所理想的学校,花上几万元在所不惜;一般家庭出五六千元为子女选取一所较好的学校也是普遍心态。除对子女重视智力投资外,成年人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将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摆在了重要的位置,边工作、边充电一时间成为一股热潮,自费几千元上大学、或参加自考成为一种时尚;另外花几百元,上千元参加各种知识培训班,讲座班也为数不少。2001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费支出567.5元,占全部消费支出的10.2%,比1989年增长10倍,平均每年增长22.2%。
    (七)文化娱乐丰富多彩。13年来,城市居民由于收入大幅度增长,物质生活丰衣足食后,渴望充实精神生活,提高文化品位。爬山、钓鱼、跳舞、游园、聚友、喝酒、听歌、唱歌、聊天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充实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旅游是一项集文化、娱乐、体育、购物于一体的休闲消费,既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又是娱乐的好方式,因而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2001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用于娱乐和旅游的支出为244.45元,比1989年增长14.77倍,平均每年增长25.8%。

承办:城调队
执笔:张天森
核稿:周碧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