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白醋、食盐涨价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2003年第033期)
近几天,广东部分地区流行“非典型性肺炎”的消息传遍我省,具有消炎和预防作用的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食盐、醋等商品价格在我省部分地区暴涨,但近日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介入下,抢购风潮很快平息。
一、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白醋、食盐涨价风起云涌
2月10日晚,我省开始了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醋等商品的抢购行为,信息灵通者整箱购进上述商品,11日,抢购风达到高潮,价格迅速攀升,在长沙市,上午8时,广州白云制药厂生产的《板蓝根冲剂》零售价格由每盒2.8元上涨到6.5元,抗病毒口服液、白醋价格也跟随上涨,到上午10时,从长沙、株洲、岳阳等所有大城市直至偏远的耒阳、道县等小市县,上述品种价格均在飞速上涨,如岳阳市板蓝根冲剂零售价格由每盒2.8元涨到12元,白醋由每瓶1—1.5元涨到15元;邵阳市抗病毒口服液由每盒7元涨到20元,白醋每瓶由2.5元涨到25元;部分偏远地区白醋每瓶涨到50元。2月13日,食盐价格也开始了抢购,长沙、株洲、岳阳、郴州等地出现了抢购现象,如长沙每500克食盐由原来1元涨到2元,攸县盐价最高的卖到7元,很多商店脱销。
二、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应对
针对上述涨价行为,我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应对,迅速制定限价政策。一是规定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抗病毒冲剂等抗病毒药物本属政府定价范围,应执行政府最高限价。为保证市场供应,省药品经销企业从外省调入上述药品,临时性实行按进货价格加实际运杂费用和综合差率15%制定销售价格;零售单位包括医院允许按实际进货价格加进零差率30%制定零售价格;二是规定食盐每袋(500克)零售价格1元,不会提价;三是出台干预措施。对商场、超市的食用醋等相关商品价格进行检查,调查商家的进销差价。如果发现暴利行为,将会对商家按《价格法》的规定进行处罚;四是开展对上述药品和用品的价格及经营行为的专项检查,随时接受消费者的举报。
三、抢购风潮基本平息
由于全国大市场供应充足,加上有关部门积极应对涨价抢购行为和相关企业大力生产相关产品供应市场,我省抢购风潮基本平息。2月12日到目前,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醋等商品的已经回稳,但目前价格仍比涨价前要高,如长沙市调查的白醋每瓶由11日的20元下降到9元,到13日中午再次下降到1.9元,基本恢复到正常的价格水平;邵阳市本地产白醋每瓶由11日的20元下降到1.2元,比涨价前高0.2元。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价格也大幅回落,仍比涨价前高,少数地方仍有脱销现象,如邵阳市抗病毒口服液每盒价格由20元下降到10元,但仍比涨价前每盒7元高3元。14日,食盐价格回落到每袋1元的正常水平。
虽然在广东等外省区出现粮、油抢购行为,但在我省暂时未发生粮食、食用油抢购现象。
四、导致发生抢购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是媒体的影响。10日外地卫星电视台报导广东地区严重流行非典型性肺炎,且致人死亡,板蓝根、白醋可起预防作用迅速传遍南方,使这样的消息变得广为人知。电话和短信及上网使抢购迅速漫延,加剧盲目抢购行为;二是群众盲目心理。主要表现在别人抢购什么,自己也跟着抢购什么,别人抢购多少,自己也跟着抢购多少,不分析是否有抢购需要,这在11日抢购板蓝根表现最为突出;三是不法商人的囤积居奇。如我省10日晚整箱抢购板蓝根,多为不法商人所为。株洲市个别“二道”批发商将原每500公斤80元的食盐涨到了100元;四是有关部门事前的预防行为尚不充分。
承办:城调队
执笔:彭建霞
核稿:周碧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