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湖南油菜籽购销市场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统计信息122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4-06-09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湖南省各地油菜籽播种面积增加,总面积达到729.6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6%。油菜生长期间气候适宜,单产大幅提高,预计总产量可达1032661吨,比上年增长10%左右。农民销售油菜籽获得的收入有望增加。但从湖南省农调队在澧县、南县、汉寿、石门的调查发现,今年油菜籽收购出现了与往年不同的特点,油菜籽大丰收而购销市场隐忧显现。

   一、油菜籽质量缺乏市场竞争力

   去年以来,由于油菜生产萎缩,油菜籽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进入市场是“落地不等水来干”。但是,今年不少地区农民忽视了油菜籽是大丰收年成的背景,依然放松了油菜籽的质量要求,菜籽水分高、杂质多、出油率低,只追求产量,很多外地客商望而却步。在油菜主产区汉寿县,不少本地加工企业甚至到外地求购“中意”的油菜籽,以期获得更大的加工收益。

   二、农民惜售油菜籽现象严重

   在油菜籽喜获丰收的时候,农民对出售油菜籽却非常谨慎。据调查,在石门县目前油菜籽每50公斤收购均价为152元,比去年同期的102元上涨49%,也比去年下半年的每50公斤130元上涨了16.9%,但农民吸取了去年12月份稻谷价格大幅上涨时无稻谷出售的教训,把今年的油菜籽囤集在家里待价而售。据对该县天供、停队和大同桥三个村的30个农户的调查,今年只有10%的农户出售,而上年同期有17%的农户出售油菜籽,出售量占生产量的比例由上年的26.8%下降到今年的4.7%,下降了22.1个百分点。此外,农户用来抵扣村上缴的菜籽价格一般都在每公斤3元左右,不少农户都以此价格作为今年油菜籽价格的标准,很少出售油菜籽。

   三、收购价格前高后低,惜售菜农和收购商都叫苦不迭

   由于农民对油菜籽市场价格预测不准,单纯依据上半年粮食价格波动的特点,在5月下旬没有将油菜籽在价格较高时卖出,许多惜售菜农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澧县盐井镇太白村农户王某反映,今年产油菜籽570公斤,如5月下旬出售可得到现金1596元,由于惜售当时没有卖,现在按市场价最多只能卖到1336元,损失230元。与之相反,收购商因价格走低也损失不小。据澧县油菜籽收购人员反映,5月中旬,他们对市场价格预测不准,收购价定在每百公斤340元,共收购油菜籽11万公斤,5月底6月初,该县油菜籽价格已下降到每百公斤240元,因收购时间早损失达11万元。

   四、收购市场趋于平静

   部分乡镇反映,去年这个季节有很多个体商贩下乡入户收购油菜籽,今年下乡入户收购的现象明显减少,一方面由于油菜籽价格行情难以摸清,油菜收购商不敢放开手脚去大量收购。另一方面农民对油菜价格期望值太高,出售不积极,导致收购进展缓慢。澧县梦溪镇白合村村干部陈某反映,往年每到油菜籽收购的时候,他们村每天收购油菜籽的个体商贩有5-10人,油脂加工厂设点收购2-3处,今年他们村基本上看不到个体收购人员,也没有油脂加工厂设点收购。

   五、厂家严格控制收购价格和收购质量,油菜籽丰产难卖

   由于今年油菜籽丰收,货源充足,整个油菜籽市场已由去年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目前的买方市场,厂家不愿提高收购价格。如目前南县棉麻公司油脂厂的收购价格每公斤仅为2.4元至2.5元,并吸取了去年对油菜籽水杂标准控制不严的教训,今年对水杂检测控制比较紧。同时,国内油菜籽进口量增幅较大,市场供应量增加,农民手中的油菜籽将出现卖难的问题。

   六、村级组织为完成上缴任务,按高出市场价大量收购油菜籽,使村集体经济造成新的负债

   据调查,部分村为了及时完成上缴任务,以高出市场价10%—15%的价格收购了部分农户的油菜籽。如澧县梦溪镇白合村现在已按每百公斤280元的价格收购了本村农户的油菜籽6万多斤,按目前市场行情,仅此一项该村集体就出现亏损1.2万元。

承办:农调队
执笔:龙立珍 曾勇
核稿:周碧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