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从业人员素质提高
(统计信息130期)
为了解湖南省劳动力就业及其构成情况,今年5月我们按照随机的原则,在全省27个县(市、区)的街道和镇进行了抽样调查。约1.2万劳动者调查问卷显示,当前湖南省劳动者自身素质、劳动力的行业、职业分布、就业质量等劳动力各项要素构成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劳动力参与率和就业率都降到70%以下
劳动力参与率和就业率体现了劳动力资源中经济活动人口和就业人口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程度。2000年人口普查,湖南省的劳动力参与率和就业率都在70%以上。这次调查劳动力参与率为68.6%,就业率为65.9%。下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低年龄组人口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随着市场就业机制的逐步形成,迫使年轻人为提高自身素质而提高文化程度,年轻人参加工作的时间推迟。这次调查16—19岁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和就业率为29.6%和27.1%,均为较低水平。二是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的原因,中年特别是女性职工提早退出劳动力市场。调查中,55—59岁的劳动力参与率和就业率为48.7%和47.9%,而其中的女性人口均不足30%。
二、就业者受教育程度提高但行业间差距仍然较大
调查的就业人口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占了16.8%,高中和初中受教育程度的占32.3%和38.3%,小学以下文化的只占12.6%。高中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就业人口比重比上年调查上升了5个百分点。在各行业中,以教育、金融保险业的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最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达到了96.6%和92.6%,而农林牧渔业和建筑业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只占14.2%和28.2%,高低相差绝对值(最高与最低之差)高达82.4个百分点。
三、求职岗位的选择上仍然存在求稳怕变的思想
这次调查劳动力就业岗位的分布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占42.0%,私营个体劳动者占22.2%,自营劳动者占10.4%,没有取得正式就业身份、工作不很稳定的灵活就业人员占5.3%。在这些劳动力就业岗位的分布中呈现两个特点,其一是青年人口中的私营个体、自营劳动者和灵活就业人员比重最高,在16—19岁和20—24岁年龄段,这部分劳动者分别占同龄的62.6%和45.0%。其二是高文化人口就业主要集中在城镇单位,调查中具有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文化的人口在城镇单位就业的比重达到了88.2%和86.8%,反映了人们在求职岗位的选择上求稳怕变的心态。
四、就业者劳动时间有延长的趋势
我们在调查中,询问了就业人口上一周的工作时间,平均为46.0小时,按周工作5天计算,每天要工作9.2小时。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就业人口的平均周工作时间44.5小时,增加了1.5小时,劳动者工作时间有延长的趋势。从劳动者年龄、文化、所在行业和从事职业看,低年龄组劳动时间长于高年龄组,16—19岁周劳动时间最长,为49.2小时;低文化程度劳动时间长于高文化程度,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周工作49.2和47.5小时,而大学文化程度周工作41.3小时;自营劳动者劳动时间最长,为周工作54.4小时,而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周工作41.2小时;商业服务、建筑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在各行业中周工作时间最长,都超过了50小时。
承办:人口处
执笔:邓 艳
核稿:周碧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