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国际组织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仍将下行
(统计信息004期)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迅速蔓延扩散,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持续加深,欧元区经济已经陷入衰退,日美经济分别在第二、第三季度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影响也在进一步显现,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8年11月6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显示,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仅为3.7%,为近五年最低点。其中发达国家增长率只有1.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6.6%。
最近,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主要国际组织和预测机构对2009年世界经济做了最新的预测,普遍调低了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并认为2009年世界经济将进一步恶化,国际贸易量将大幅下降,国际通货紧缩压力将继续加大。但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可能先抑后升,呈现上涨的趋势。
一、2009年世界经济将持续低迷
1月上旬,根据联合国的基准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的增速将会从2008年的2.5%回落到1%,这一速度远远低于前5年平均增长3.6%的水平。在世界范围内,GDP年增长率大于等于3%的经济体,在2007年107个,到了2008年减少为83个, 预计2009年会进一步减少到52个。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底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0.5%,较去年11月预测的2.2%显著调低,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60年来的最低水平,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为-2%,美国为-1.6%,日本为-2.6%,英国为-2.8%,德国为-2.6%。
1月1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表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说,随着金融危机继续向美国经济基本面扩散,美国经济在去年11月下旬至今年1月上旬这段时间里继续恶化。美联储每年8次发表这份被称为"褐皮书"的调查报告。1月22日,美国全国房地产协会发布2009年1月美国房地产市场指数为8,比上月下降了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房地产业环比在收缩。一年前,这个指数是19,这个数值当时就被认为是极端低的水平了。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美国新房销售量下降14.7%,经季节调整按年率计算仅为33.1万套,为1963年开始收集此类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月,美国工厂耐用品订货下降2.6%,为连续第五个月下降。
1月21日据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报道,日本内阁府20日发布月度经济报告显示,该国经济状况正"迅速恶化",目前工业生产大幅下跌,出口不断下降,人们担心可能出现大规模裁员。日本内阁府月度经济报告中的上述悲观评估出台之际,2008年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26.2纪录新低,表明人们对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前景的担忧,已在全国范围内蔓延。
日本政府1月30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2月,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降幅达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最高水平。日本经济产业省同时公布的制造业生产预测调查结果显示,今年1月份日本制造业生产预计将比前一个月下降9.1%,2月份将下降4.7%。
1月23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英国国内生产总值比前一个季度下降1.5%,这是英国经济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表明英国经济自1991年以来首次陷于衰退。
对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2009年实际GDP增长预测的下调幅度更大,平均为1个百分点。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下调幅度有很大差异,受影响最大的是商品出口国以及存在严重的外部融资和流动性问题的国家。东亚国家(包括中国)总体下调幅度受影响较小,它们的金融状况更为强健,并且已采取了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底预测,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也将出现严重滑坡,经济增长预计将从2008年的6.3%大幅放缓至2009年的3.3%。
联合国1月底发布的《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分析指出,中国仍然是东亚以及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但与欧美的贸易量减少将会使以中国为首的大部分亚洲经济体发展减缓,预计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会降到8%。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的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1月29日在此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经济远远好于其他国家,2010年中国经济将会出现强劲反弹。"
二、世界贸易增速大幅下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8年11月6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09年世界贸易将增长2.1%,比上年的4.6%回落2.5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进出口贸易均出现大幅回落,进口将比2008年下降0.1%,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将达到1.2%,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增速出现大幅回落,但出口比进口增速的回落程度要轻。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将增长5.2%,增速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出口将增长5.3%,增速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由于受世界经济进一步恶化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2009年世界贸易增长的预测值比10月份又调低了2个百分点。
1月中旬,世界银行《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9年世界贸易将出现自1982年以来首次萎缩,降幅2.1%。该报告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世界GDP增长的影响,称"全球需求大幅下降与出口信贷紧缩导致出口减少,这将对所有国家带来影响"。
三、商品价格和通货膨胀率将进一步降低
由于全球经济严重下滑、美元升值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持续下降。尽管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减产,石油价格还是从去年7月份每桶147.27美元历史高点大幅回落。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09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量为8530万桶,比2008年减少100万桶。1月29日纽约市场指标原油期货价格下跌72美分,收于41.44美元。同样,金属和粮食价格也从近来的较高水平回落。这一方面缓解了发达经济体以及欧洲和亚洲新兴经济体消费者的负担,但另一方面却影响了许多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前景。
全球通货膨胀的势头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初步预计,2009年发达经济体的消费者价格将上涨1.4%,比2008年回落2.2个百分点;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将上涨7.1%,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两者的最新预计分别比10月份调低了0.6个和0.7个百分点。
四、就业形势持续恶化
由于消费、生产和贸易等方面的增速下降,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减少,失业率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迅速上升。欧盟统计局1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2008年12月份的失业率由前一个月的7.9%升至8%,远高于2007年12月份的7.2%,达到2006年11月以来的最高点,这也是欧元区失业率连续第九个月上升。日本总务省数据显示,日本失业率去年12月由前一个月的3.9%攀升至4.4%,创下近42年来最大升幅。而在2009年,就业恶化的情况会更加显著。预计发达国家的失业率会达到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计,2009年欧元区失业率将达8.6%,比2008年升高0.4个百分点。日本的失业率将达4.4%,比2008年升高0.3个百分点。美国的失业率将达7.3%,比2008年升高0.6个百分点。
承办:综合研究室
执笔:陈 思
核稿:曾斌求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