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经济普查年度湖南各市州GDP情况简析
——湖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简明分析之三
(统计信息043期)
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后,各市州经济总量、结构和位次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总量位次基本保持不变
与2008年初步核算数据比较,除个别地区外,湖南各市州经济总量位次基本保持不变(表一)。位居市州经济总量前三甲的依次是:长沙、岳阳和常德。益阳超越娄底,位次上升1位,列居第10位。
二、产业结构呈现不同格局
2008年,湖南各市州的产业结构呈现不同格局(表二)。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郴州、娄底等8市呈现“二三一”产业格局,而邵阳、张家界、益阳、永州、怀化和自治州等6市州呈现“三二一”格局。得益于新型工业化的推进,14个市州中有7个市州的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邵阳、益阳和永州等3市的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在25%以上。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08年,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长株潭城市群在"两型社会"建设的助推下,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875.63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42.2%。"3+5"地区经济发展势头继续趋好,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244.86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80%。湘南地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359.53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0.4%。大湘西地区生产总值已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0%以上。
四、人均GDP跃上新台阶
2008年,湖南各市州人均GDP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按年均汇率折算,14个市州人均GDP首次全部达到1000美元以上。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和常德等5市的人均GDP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
承办:核算处
执笔:彭 蕾
核稿:张映欣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