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上半年全球经济继续回暖 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确定性

(统计信息141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0-08-02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上半年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较为明显,实体经济活动表现较为强劲。工业生产和贸易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消费者信心向好,就业状况有所改善。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回升较为温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复苏进程也在稳步推进。但高失业、高负债和复苏乏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复苏之路更加崎岖不平。

  一、全球经济继续回暖,但动力不足

  上半年,世界经济延续去年以来的复苏势头,复苏情况好于预期。7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世界经济2010年增长46%,比4月份的预测要高出04个百分点。全球经济复苏程度差异很大,许多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但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复苏步伐坚实。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的发展形势更为乐观;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中,亚洲新兴经济体处于领先地位;拉丁美洲主要经济体以及其他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也在巩固,但许多欧洲新兴经济体和独联体各国的增长仍然落后。

  

  (一)工业生产稳上升。从同比数据看,上半年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呈上升趋势,同比增长都保持两位数;从单月环比数据看,工业生产持续温和回升态势。美国5月工业生产增长1.3%,且上半年前几个月都以1%左右的速度增长;5月欧元区的工业生产连续两个月保持0.9%的增长。

  (二)内外需求齐助力。一是消费市场复苏献薄力。发达国家消费市场正在缓步复苏,但复苏基础不牢固。美国上半年零售销售比上年同期增长6.5%,但在5月和6月连续两个月出现环比下降,降幅分别为1.2%0.5%,其中5月的降幅是20099月以来最大降幅。日本零售销售总额连续5个月攀升,1-5月同比增长分别为2.3%4.2%4.7%4.9%2.8%。欧元区零售市场恢复脆弱。上半年的前五个月有三个月的零售额出现环比下跌:1月跌幅0.3%2月跌幅0.1%4月跌幅0.9%

  二是全球贸易增长强动力。世界贸易组织72日公布,2010年一季度全球商品贸易额同比增长25%,其中,出口增长27.2%,进口增长24.2%。分国家看,主要发达国家除日本外的出口增速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发展中国家速度明显快于发达国家。全球贸易恢复势头强劲,但仍未恢复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水平。

  一季度,美国、欧盟的商品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20.3%18.0%,而日本增速达到48.4%;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的出口同比增速为28.7%33.4%61.6%25.8%;大部分东盟成员国都保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长,其中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出口贸易同比增速达到42.6%40.8%42.9%38.3%31.6%

  进口需求增长最多的是中国和印度。与2008年一季度相比,中国一季度的进口额增长64.6%,印度增长55.3%,并令整个亚洲地区进口额较2008年同期增长44.7%。发达国家的进口增速也不慢,美国、日本和欧盟同比增长20.6%22.7%15.9%

  5月,发达国家进出口贸易在结束4月的小幅回调后又进入复苏的快车道。美国5月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环比上涨2.4%,进口环比增长2.9%;欧元区出口环比增长1.6%,进口增长4.2%

  (三)先行指标提信心。一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继续向好。6月主要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都一片涨势,但增幅都有所放缓。美国供应管理机构(the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公布6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PMI)指数为56.2%,该指数已连续11个月介于临界点50%以上,表明美国制造业总体仍处于扩张状态。但该指数出现连续两个月增幅回落,且6月份的56.2%创下了200912月以来的新低。数据编撰机构Markit公布的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今年以来该指数都处于上升趋势,4月创下20066月以来最大值,达到57.6%。但是从5月开始连续2个月该指数出现回落,6月为55.6%

  二是订单恢复断断续续。大部分主要发达国家进入二季度后工业订单增长出现波动,但欧元区仍保持持续增长态势。美国上半年耐用品订单同比增长16.5%,但6月和5月连续2个月出现1%0.8%的环比下滑,表明美国制造业发展放缓。

  日本内阁府公布的5月份机械订单经季节性调整后的数据显示,5月比4月下降9.1%,是三个月来首次下滑,且降幅创下2008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显示推动经济复苏动力不足。

  欧元区订单增长屡创新高。3月工业新订单环比增长创20076月以来最大的增幅,达到5.1%3月工业新订单的同比增幅也创20005月以来的最大值为20.3%4月同比增幅打破记录,达到22.1%是近10年来的新高;5月环比增长3.8%,同比增长22.7%,显示复苏的积极信号。

  三是消费者信心时强时弱。消费者信心指数主要是反映消费者对经济环境的信心强弱程度及购买意向。从美国经济咨商局发布的美国16月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看,消费者对经济复苏的信心仍不稳定。上半年该指数的最高值出现在5月达到62.7%6月却意外下跌近10点至52.9%,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环比上涨。

  从欧盟委员会发布的1-6月份欧元区和欧盟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看,消费者的信心仍显不足。4月欧元区和欧盟分别创下20086月和20085月以来该指数的新高至-15.0%-12.3%。然而,乐观情绪未得到延续,5月便下降至-17.8%-15.0%

  日本的消费者对经济复苏的信心比美国和欧洲国家较为平稳且趋好。1-5月日本家庭消费者信心指数呈温和上涨态势,从1月的39.0%升至5月的42.8%5月份的家庭消费者信心指数是200710月以来的最高值。

  (四)通货膨胀温和可控一是CPI美国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经季节性调整的环比降幅为0.2%,4CPI 0.1%。核心CPI(不计食品和能源价格的CPI)5月环比增长0.1%,为进入2010年以来第二次环比上涨。

     欧元区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环比上升0.1%,同比增长1.6%。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环比上升0.1%,同比增长0.8%。其中,德国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环比上升0.1%,同比增长1.2%;法国环比上升0.1%,同比增长1.9%

  二是PPI美国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5月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4月份下降0.3%;同比上升5.3%,升幅较4月份时的5.5%有所下降。

  欧元区5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环比上升0.3%,同比增长3.1%,增长速度较4月有所放缓(4PPI环比上升1%,同比增长2.8%)。

  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确定性

  (一)主要发达国家的失业率仍然保持高位。美国6月失业率由9.7%降至9.5%,创20097月来新低。5月,欧元区失业率连续第三个月持稳于10%,欧盟连续第四个月稳定于9.6%。其中,德国和奥地利失业率出现下降趋势,且降幅最大,失业率分别由1月的7.4%4.6%降至5月的7.0%4.0%1-5月失业率上升的国家中,西班牙由19.0%增至19.9%,葡萄牙由10.4%增至10.9%,爱尔兰由12.9%增至13.3%;其他欧元区国家还有一些企稳迹象,法国失业率连续第5个月稳定于9.9%,意大利也连续第三个月稳定于8.7%日本5月失业率攀升至5.2%,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出现恶化。

  (二)初级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大。根据国际货币组织(IMF)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球初级产品价格经历了先扬后抑的过程。4月价格指数上涨至高点后出现回落,4月初级产品价格指数比1月价格上涨10.5个百分点,而到6月却变成了下跌3.3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先涨后跌。1月相比,4月国际市场食品价格指数上涨2.2个百分点,6月价格指数下跌6.9个百分点。不仅下跌速度快,而且下跌幅度比较大。石油价格波动幅度大。一季度石油平均价格为77.1美元/桶,二季度上升至78.2美元/桶。二季度国际石油平均价格较上个季度虽略有上涨,但实际价格波动较大。原油价格最高时突破每桶86美元,最低时跌破70美元。金属价格前高后低。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金属价格指数在4月出现最高值,比1月高出21.6个百分点,后2个月出现下跌,到6月指数跌至151.3%,比1月减少3.5个百分点。

  (三)美国房地产市场不稳定。美国6月份成屋销售环比下降5.1%,这是成屋销售连续第二个月下滑;二手房销量下跌2.2%,也比预期的结果要差;美国待售的成屋存量增加了2.5%,库存空置指标为8.9个月,如果这种局面继续,可能会导致房价下滑;6月新屋开工连续两个月出现环比下滑,跌至上半年最低值54.9万套,环比下降5.0%

  (四)欧美发达国家高债务吞噬复苏成果。由于经济衰退导致税收收入锐减,同时福利开支大涨和刺激经济计划的巨额支出,使欧美发达国家的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2009年,欧元区政府公共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为78.2%,比上年上升8.9个百分点,其中,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和葡萄牙分别为112.6%65.8%114.6%77.4%,分别比上年上升13.421.78.811.1个百分点。

承办:综合研究室
执笔:陈  思
核稿:张映欣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