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3-10-08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农村消费市场是指在农村的地域范围内产生的各种消费关系的总和。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石门县农村常住人口约占全县常住人口总数的66.5%,农村消费市场前景广阔,要保持石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显然离不开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与支持,但当前农村消费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确保农村消费市场健康发展,已是迫在眉睫。

  一、当前农村居民消费主要特征

  近年来,石门县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核心目标,采取强力措施,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消费支出呈现快速增长。2008—2012年,石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了58.43%,人均消费增长了34.9%。从消费构成看,发生了明显变化。

  ——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2012年石门县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2%,较2008年下降4个百分点,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从饮食消费支出结构看,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已开始由主食型向副食型转变,肉类、禽类、蛋类、水产品类、鲜奶、糖果、瓜果及制品的消费比重在逐步加大。

  ——农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衣着消费大幅增长。住房和衣着消费的支出金额从低收入户到高收入户基本呈递增趋势。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1173元,较2010年增长49%,较2008年增长42%,所占消费支出百分比2008年增加1个百分点;衣着消费支出213元,较2010年增长13.3%,较2008年增长65.2%,所占消费支出百分比2008年增加了0.7个百分点。

  ——交通和通讯普及率显著提高。随着“村村通”等工程的实施,农村公路、通讯条件得到改善,农村家庭电话普及率在逐年上升,2012年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电话已达到252部,人均交通和通讯消费401元,较2010年增长5.5%,较2008年增长6.93%;2012年每百户拥有摩托车48辆,较2008年增加8辆。

  ——医疗保健消费快速增加,文教消费受惠国家政策明显。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覆盖和平稳运行,新农合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农民看病有了基本保障,促进了农民群众的医疗消费。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480元,较2010年增长82.5%,较2008年增长117%。受惠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营养餐计划的实施,用于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逐步降低,2010年人均226元,占消费支出3.97%,较2008年、2010年分别下降4.44.3个百分点。

  二、制约农村居民消费发展的问题

  (一)农民收入不高,城乡消费市场发展失衡。近年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总体上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农民收入仍处于低水平,且收入的绝对差距在不断拉大,导致石门县农村消费市场长期疲软。2008年以来,石门县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在3.2-3.0倍徘徊,但绝对额差距由2008年的8793元扩大到13119元;农村消费向城镇集中,乡村市场份额逐渐萎缩,乡村消费零售总额在全县社会总额占比由2008年的47.6%下降到2012年的2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城镇一直比乡村高5-7个百分点。

  (二)农民增收预期不稳定,制约消费增长和升级。近年来,国家采取的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增多,农民承担着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合作化程度太低的三重风险;尽管国家对种粮采取保护政策,但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总是水涨船高抵消种粮收益,而农产品销售不畅,频繁出现销售难,农业生产受市场制约,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村特色产业较少,缺乏经济支撑,部分乡村没有结合本地资源状况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主导产业不突出,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难以形成,经济效益也难以提高。目前,传统种植业仍占农民收入的28%左右,特色种、养殖产业较少,导致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农民对未来消费的预期和农民消费支出和层次的提高。

  (三)农民消费环境不佳,制约农民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农民消费和农村市场的活跃,虽然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电网、通讯、水利等设施的改造力度,但由于成本原因,全县还有近3%的村未完成二次电网改造,存在用电水平低,一些村组通信网络、有线电视信号未全面覆盖、交通和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家电商品在农村普及。其次,农村适销对路的商品货源不足、品种单调、种类不全,加上销售和服务脱节,缺少维修和服务保障,农民购买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有许多后顾之忧。另外,农村消费市场不健全,“买难”与“卖难”并存。虽然商贸部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取得一定成就,但目前网点建设多为农贸市场,市场容量有限,农村消费市场流通不畅,配送线路长,营销环节多,流通成本高,农产品以外的多数商品中间环节成本高于城市,导致农村消费品数量少,农民很难买到物美价廉、质量可靠的商品,农产品卖出成本高,消费欲望受到消费环境制约。同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消费信心不足也是制约农村消费拓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对策与建议

  (一)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消费整体水平。农村市场的主体是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根本途径。(1)调整产业结构,从内部挖潜增加收入。从根本上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原因,主要在于农业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着力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在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重点围绕柑橘、茶叶等主导产业深加工作文章,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3)发展非农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调整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模式,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创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新的台阶上继续保持旺盛的活力,消除制约农村居民消费更快提高的障碍。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1)加强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而且也有利于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因此要继续抓好水利、公路、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要重点解决水、电、路、通讯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农村电网要提高运营质量,为更多的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进入普通农民家庭创造条件。(2)引导农民正确消费。更新消费观念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先导,要引导农民破除小农意识,激发农民通过勤劳致富,换取生活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领略新的消费时尚,拓宽消费领域。要引导农民由单纯的吃、穿、用等方面的物质消费扩展到更多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同时,要着重提高农民的素质,引导农民追求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加大科技、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服务性消费,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档次。还要发展农村的消费信用,改变传统的积累型支付方式,实现滞后型消费向适当超前消费的转变。(3)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健全的消费市场体系是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重要保障。做好农村市场建设规划,以城镇为中心规划建设农村现代化商业设施,进一步培育和完善批发市场,鼓励城乡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到农村发展销售网络,积极引导专业市场、快递服务、物流配送、仓储式超市等新型业态向农村辐射,引导国内外一流连锁企业在乡镇布点,更新农产品交易模式,积极探索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新的流通方式,保障城乡商品流通渠道畅通,实现城乡优势互补。同时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加快行业协会、商会建设,加强行业自律互律,规范经营行为,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坑农害农行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使农民有放心的交易和消费场所。

  (三)优化产品结构和质量,增加农村市场有效供给。在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中,提高农民收入是拉的作用,而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则是推的作用。(1)要生产农村市场适销产品。生产企业要切实重视农村消费市场,认真分析不同地区农村消费的特点。要针对各地水、电、路、通讯等消费设施条件和农民的消费水平、消费倾向和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有针对性地开发、生产满足不同地区农村消费要求的产品,做到简单实用、操作方便、经济适用、价格低廉,使农民买得起、用得上,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对农村市场的有效供给。(2)加强农村售后服务。提高产品售后服务质量,要推行销售网点建到哪里售后服务跟到哪里,特别要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大宗家电等耐用品的使用能力。(3)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乡村合作中介组织。培养本土农村经济人,使农产品规模抱团上市,解决农产品与企业之间的“卖难”问题。

  (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激发农村消费内在活力。(1)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当前,城乡社会保障还有很大的差距,要建立和健全包括医疗和养老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农户在面临较少的预期风险时,预防性储蓄的动机会减弱,有利于其消费水平的提高。要减轻农民在教育、住房和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加强对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投入,严厉查处滥摊派、乱收费行为,防止农民保障支出负担过快增长,让农民在有钱花的基础上,更能够做到敢花钱。(2)注重扶持低收入群体。目前,有的农村低收入居民生活与富裕居民生活比较,存在较大差距,对农村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尽管在农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保障水平偏低,这部分人收入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生存性消费特征明显,生活消费的更新升级难以在短时期内实现,因此,注重对这部分低收入群体的扶持与帮助,针对其贫困特点分类扶持,尽快提高其收入水平,切实增强这些低收入农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是促进农村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不应忽视的问题。(3)提升就业保障程度。全面加强政府在职业介绍、指导、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作用,切实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因此,应积极、稳妥、及时地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适合实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供稿:常德市统计局]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