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常德石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调研报告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4-05-23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科学发展的保证,是提高农业劳动率的根本。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加快,农业机械化作为提高农村劳动力和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其发展愈来愈受到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实施,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良好机遇。石门县属典型的丘陵山区县,也是农业大县之一,农机化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

  一、发展现状

  (一)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到2013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已达62.9万千瓦,较上年增长3.0%,农业机械拥有总量为10.6万台套,全年全县新购农机具1.4万台套,农业机械结构渐趋合理,农田作业机械增长较快,联合收割机、大型拖拉机、配套旋耕机、耕整机械、排灌机械、茶叶生产机械同比去年有较大增长。

  (二)农机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到2013年,农机化作业水平达到57.0%,机收面积达30.1千公顷,机耕面积达63.73千公顷。2013午全县农机流通收入6820万元,大中型和高性能农业机械的大幅增加,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农机经营效益持续增长。在全县平湖地区(蒙泉、夹山)基本上解决了牛耕地,手插秧的原始农田作业方式,实现了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在西北茶叶主产区实现了茶叶采摘、修剪、加工全程机械化,在烟叶主产区规模烟田基本实行了机械化平整土地。

  (三)农机服务组织不断壮大。目前,全县共发展农机服务组织70家,较上年增加6家。增加家庭农场1家。在组织层次上,已基本形成了以县级为中心、乡镇为基础、村组延伸的服务网络。特别是以农机专业户为主体的作业服务组织和协会在全县发展较快,为推动全县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2013年全县共推广农机具14361台,其中,推广插秧机26台,联合收割机229台,拖拉机110台,茶叶采摘、修剪、加工机械756台,多用农田作业机械368台,果蔬加工机械40台套、挖掘机6台等大型农机具。特别是2013年石门干旱严重,老百姓对潜水泵的需求很大,全县共推广了潜水泵8570台,每台补贴300元,补贴金额达到近70%,国家的惠民政策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二、发展前景

  (一)新型农业主体的发展为农机推广提供了契机。近些年,全县农村广大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基本是老幼妇儒,农忙季劳动力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农村的个别种田能手和技术骨干抓住机遇,大量租用荒芜田地,促进了农田流转,涌现出了一批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如红土坡的唐丽莉承包土地面积达l000亩,拥有拖拉机15台,收割机2台,插秧机1台,雁池乡的盛绍华,承包土地1035亩,拖拉机4台,收割机4台,插秧机10台,二都乡卫星村的易先秋,承包土地面积558亩,拥有旋耕机、收割机、插秧机各一台。种植业主渴望拥有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推广站和农业机械化学校在推广先进机具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3年在全县范围内多次进行先进农机具的推广演示,特别是加强了插秧机的推广演示,多次到田间对农户进行手把手的操作,全年推广插秧机26台。

  (二)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使农业机械的需求增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留守在家中的老弱妇幼不能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活动,特别是粮食收割与耕作环节,这部分家庭对农机化服务的需求愈来愈大,购机补贴政策催化了农民购机热潮,给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发市场环境,部分农机经营专业大户抢抓发展机遇,首先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不仅解决了收割耕作难的问题,也为农机经营者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成了当前农村脱贫致富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石门县蒙泉镇花薮坪村农机大户李道珍为例,该农户拥有耕整机l台,农用运输机一台,2013年购置了一台联合收割机,因为农机具齐全,所以他承包了乡里一百多亩地用于耕种水稻,全年的效益很好。调查显示,人工收割水稻成本为150元/亩,机械化收割为100元/亩,机械收割既快又好,还省钱,所以只要有条件的地区,都会选择机械收割。该农户在2013年又添置一台插秧机,进一步加大种植规模,争取在2014年取得更好的效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大了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渴望程度,激发了农民自用和经营农机的热情,而购机补贴政策的及时出台,刺激了农民的潜在需求,使农机具的大面积推广和使用成为可能并已见成效,是解决山区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折的重要时期,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三)种植业主使用农业机械增收节支效果明显。石门山区面积占大部分,主要以种植柑桔,茶叶,烤烟为主。石门的柑桔,以往采用人工喷药,不均匀,所以除虫效果总是欠佳,现在改用机械喷洒,均匀又全面,柑桔品质有了明显改善。在以往,石门的柑桔只经过采摘,就直接装箱运到全国各地,虽口感不错,但因为卖相不好,所以在价格上没有任何优势,在近几年,差不多所有的柑桔采摘下来后,都要经过机械选果,打蜡,包装,所以石门的柑桔价格2013年比往年的价格高出三成。全县西北地区因地理位置优越,适合种植茶叶,但因近些年,广大农民外出务工,采茶季节总是难请采茶工,当采茶机械纳入购置补贴后,大受广大茶农的欢迎,特别是有许多茶叶基地,再不会因在采茶旺季请不到采茶工而眼望一年的好收成付诸东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石门平湖区农机化发展较快,而西北山区的发展滞缓。长期以来,各方面对山区农机化投入不够,山区农机化基础薄弱,不能满足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需求,难以提供有效的服务。近年来,国家对农机化发展的扶持对象主要是平湖地区,各种优惠政策也主要针对农业基础较好的地方倾斜,农业机械的生产和销售也主要以大中型农业机械为主,但是山区因地形复杂,田块分散,坡多路陡,一直是农机化发展的难点。在总动力中,九成以上为粮食生产及运输机械动力,而真正体现农业机械化水平,又符合石门特色农业生产的柑橘、茶叶、土豆、花生、油菜收获机械、畜禽养殖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较少。

  (二)农机人才缺乏。一方面农村人才外流,2013年末,全县劳动力资源数35.6万人(16周岁以上),占全部乡村人口数的59.5%,在这部分人口中,有15.9万人(不含本乡镇)外出就业,还有在校学习的学生、老弱病残人口。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很少,真正能够操作农业机械的男性青壮年更加缺乏。另一方面,留不住人才,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加强,在外打工一般都能够参加“五险一金”,而在本地打工当农机手,家庭农场没有提供这块保障,出现了买得起机器,无人使用的现象,部分农户购买的耕整机、收割机等因无人操作而长期闲置。

  (三)服务能力不足。全县有乡镇、农场、林场合计25个,仅有县级和乡级农机管理机构合计13个,平均每两个单位1个农机化管理机构,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1个,从业人员22人,按2013年末全县耕地面积67.59万亩计算,1个农机推广人员要服务3.02万亩的耕地,技术人员显得不足。导致农机使用效率低下,安全事故频发。

  四、提高农机化水平的建议

  (一)加强山区适用农机研发,强化农机化发展扶持。应加强调研,深入了解和分析山区农民的需求,研制和开发适宜山区农业生产的机具。调整补贴政策,让更多的小型机具进入国家目录,让更多的山区农民享受国家购机补贴的优惠政策。要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机遇,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主攻薄弱环节、加强新型特色农机推广为重点,在推广水稻种植收割机械的同时,鼓励本地农机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合作,大力发展柑橘、茶叶、玉米、马铃薯、油菜、油茶等特色作物收割和加工机械,全面提高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装备水平,实现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全面进步。

  (二)加强农机技术人才培训,提高农村农机操作水平。要大力推行新型农民农机技术培训,努力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熟练操作农机具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加强技术推广力度,建立农机化新技术培训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试验和示范推广的长效投入机制。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提升培训,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家庭农场、协会组织用人观念引导,按照企业使用人才的方式招录农机农艺人才,参加“五险一金”,提高农机人才的归属感。

  (三)加强农机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保障水平。建议按照每个乡镇(区)设置一个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每万亩耕地配备一名技术人员的原则健全基层机构和人员。每年由农机部门安排人员对农机进行免费安全检查。现阶段农民对新机具的使用、维护、保养、修理技术掌握相对较弱,致使农忙季节农机户不能有效实施机具的保养和维修,影响了农机具发挥最大效益,也增大了因使用农机具不当而引起的安全事故的隐患。

[供稿:常德市统计局]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