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2018年常德市生育率比上年明显下降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9-07-02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2018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三年”,在经历2016年波动,2017年上升后,2018年常德市生育率再次掉头向下,出生率为2014年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新低。

  一、生育率基本情况

  (一)2018年整体生育率再次跌破千分之十

  常德市2017——2018年人口自然增长情况

 

2017

2018

增幅

出生率(‰)

10.69

9.26

-1.43

死亡率(‰)

6.35

6.35

0

自然增长率(‰)

4.34

2.91

-1.43

  从人口年报出生率数据来看,2018年出生率为9.26‰,比2017年的10.69‰下降了1.43个千分点,为2014年二孩政策实施以来生育率新低。从自然增长率看,2018年自然增长率为2.91‰,比2017年的4.34‰下降了1.43个千分点。

  (二)各区县市出生率基本呈下降趋势

2018年常德市人口年报分区县市生育率基本情况

地区

2018年出生率(‰)

2017年出生率(‰)

增幅(‰)

9.26

10.69

-1.43

武陵区

7.83

10.00

-2.17

鼎城区

9.10

9.68

-0.58

安乡县

8.82

10.20

-1.38

汉寿县

10.78

10.72

0.06

8.91

10.99

-2.08

临澧县

9.37

11.78

-2.41

桃源县

9.11

12.14

-3.03

石门县

10.26

10.92

-0.66

津市市

8.40

8.70

-0.30

  1、从出生率来看,大部分区县市低于10‰。汉寿县和石门县出生率最高,分别为10.78‰和10.26‰,临澧县、桃源县、鼎城区其次,出生率分别为9.37‰、9.11‰和9.10‰,其他区县市出生率均未高于9个千分点,其中武陵区出生率最低,仅为7.83‰。

  2、从增幅来看,大部分区县市回落。除汉寿县出生率微增0.06个千分点以外,其他区县市均呈回落趋势。其中回落幅度最大的依然是桃源县,比2017年回落了3.03个千分点,其次是临澧县,比2017年回落了2.41个千分点,武陵区和澧县紧随其后,分别回落了2.17和2.08个千分点,其他区县市回落幅度较小,均在一个千分点左右。

  二、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育龄妇女人口不断减少导致了生育率下降。近年来,全市育龄妇女人口不断减少。2018年育龄妇女仅为148.56万人,比2017年的156.38万人减少7.82万人,比2013年减少了23.85万人,育龄妇女人口不断减少,直接导致了生育率不断下降。

  (二)结婚率降低也影响了生育率。据全市民政局公布的结婚对数来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3年至2018年登记结婚对数分别为5.29万对、5.27万对、4.78万对、4.26万对、3.89万对和3.57万对,呈逐年下降趋势,结婚对数的下降,直接影响了生育率。

  (三)生育观念变化是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传统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生育观念已逐渐转变,如今适婚适孕的年轻一代,其绝大多数是当年的独生子女,大多追求更有质量、更加满意的婚姻生活,其婚姻观、生育观更趋于理性、成熟,婚龄普遍延迟,生育意愿降低。

  (四)生活成本过高,导致生育二胎意愿不高。“养孩贵”是目前年轻夫妇普遍担忧的问题。从全市来看,近5年时间房价基本上翻了一番,而2018年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1126元,农村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仅15095元,一平米住宅相当于城镇居民2倍月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4倍月可支配收入,这对很多计划生二胎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同时,养育孩子的教育成本上涨较快,目前常德市几所较好的民办幼儿园达到2万元一学期,一般的幼儿园也攀升到几千上万元,加上医疗、生活成本等原因,造成放开二胎后育龄妇女生育欲愿仍然不高。

  三、相关建议

  (一)扩大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一是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加强产科和儿科建设,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创办非营利性妇女儿童医院,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二是优化婴幼儿照护服务。加大公立幼儿园建设力度,提升公办幼儿园办学水平,基本实现幼儿就近入园。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服务机构。加大社区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力度,有条件的社区应免费提供场地。三是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母婴设施建设,应配置母婴设施的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应完善母婴设施设备,方便母婴出行。

  (二)保障妇女生育权益和母婴健康。一是推行弹性工作制度。提倡在完成规定工作任务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应允许怀孕期和幼儿小于3岁的女职工申请弹性工作时间或工作地点,为女性更好地生养子女提供便利。二是落实基本妇幼健康服务项目。为符合条件准备再生育的人群落实国家免费19项妇幼健康服务项目。三是拓展妇幼健康特色保健服务。针对重点人群,通过开设再生育门诊为孕产妇提供精准服务,并开展生育服务指导活动。

  (三)降低二孩家庭养育成本。一是加大住院分娩补助力度。符合生育政策的参保城乡居民住院分娩二孩及以上的应给予定额补助。二是加大税收抵扣力度。除将生育子女的夫妻教育支出按规定纳入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范围外,还应将政策内生育二孩及以上子女的养育支出(0—18岁)列入抵扣范围。三是加大教育保障力度。政策内生育的二孩及以上子女,就读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时建议给予一定保教费补助。四是加大住房保障支持力度。对生育政策内二孩及以上子女的夫妻在首次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可适当调整住房公积金购房贷款和提取政策。五是加大女性劳动权益保障力度。企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湖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实施办法》规定,企业录用女职工需拒绝性别歧视,不得因妇女在怀孕、生育、哺乳期间降低工资、予以辞退、解除劳动聘用合同,依法保障女性“三期”(孕期、产假期、哺乳期)权益。

  [供稿:常德市统计局黄奥]
[审核:徐 林]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