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当前郴州矿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2-05-30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一般来讲,狭义的矿业经济主要指采矿行业,具体包括煤炭开采、石油天燃气开采、黑色金属开采、有色金属开采、非金属开采和其它采矿等六大采矿行业;广义的矿业经济还包括相关矿产品加工制造业,主要包括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四大制造行业。本文所指的矿业经济是指广义的矿业经济。从总体上看,郴州矿业经济发展是健康的,也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如不及时加以研究解决,将影响郴州矿业经济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郴州矿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矿产资源概况。郴州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素有“煤炭基地”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是全国118个资源型城市之一。截至2007年,全市已发现矿产112种,探明有储量的矿种46种。全市共有大型及以上矿床13处,中型矿床26处,小型及以下矿床174处,其余各类矿点600余处。钨、铋、萤石、微晶石墨储量全国第一;钨、锡、钼、铋、铅等17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省第一位;煤、水泥用泥岩、饰面大理岩等11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省第二位;锌、硫铁矿、水泥用配料粘土3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省第三位;水泥用灰岩保有储量居全省第四位。郴州市矿产资源主要特点是: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矿产相对集中分布;矿床规模大,资源丰富;优势矿种市场容量有限,部分大宗矿产资源短缺;共伴生矿产多,单一矿产少,选矿工艺流程复杂。经多年发展,矿业经济已逐步形成了“采矿—选矿—加工”的生产格局,培育了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能源、建材等支柱产业。2011年,全市规模工业采矿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9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86.3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5.7%。

  (二)开发利用情况。2011年,全市1075户规模工业企业中,属于矿业经济的企业达619户,占比57.6%;其中采矿类和矿产品加工制造企业分别为340户和279户,分别占全部规模工业的31.6%和26.0%。全市矿业经济(含有色金属产业、黑色金属产业、煤炭产业、非金属矿采选及加工)实现工业总产值1393.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63.1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2.8%,占全市GDP总量的34.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2.6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64.1%;实缴税金32.99亿元,比2010年增加78.1%,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达21.9%,比2010年提高4.7个百分点。

  1、有色金属矿。全市有色金属矿探明储量630万吨,有色金属产业是郴州主要支柱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采选—冶炼—加工工业体系。现有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279户,2011年实现产值912.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87.9亿元,占全省的33.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4.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94.9亿元。

  2、黑色金属矿。全市黑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铁矿和锰矿,其储量分别为1.89亿吨和0.23亿吨(矿石量)。现有规模以上黑色金属采选企业20户,黑色金属冶炼的加工企业33户。2011年,黑色金属矿采选和冶炼加工业实现产值91.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9.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0.7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2.0亿元。

  3、煤炭。全市煤炭储量11亿吨,为全国19个重点产煤地市之一,是华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煤炭采选企业186户(含中省煤炭企业10户),煤炭产量2140万吨,实现产值211.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6.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14.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9.1亿元。

  4、非金属矿。全市非金属矿产主要有隐晶质石墨、石灰石、萤石、粘土、大理石、花岗石、重晶石、建筑石料、砂等。现有规模以上非金属采选企业16户,非金属矿加工和制造企业84户。2011年,非金属矿采选和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6.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9.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90.9亿元,实现利税26.0亿元。

  (三)郴州矿产资源产品产量情况。截至2011年,全市拥有入统的矿业经济产品58种,占全部规模以上产品产量的40.8%,其中原煤产量2140.1万吨,比2006年增长53.7%;水泥845.5万吨,比2006年增长99.2%;平板玻璃450.5万重量箱,比2006年增长18.3%;石墨及炭素制品238.4万吨,比2006年增长79.5%;十种有色金属92.3万吨,比2006年增长270.2%;铅73.8万吨,比2006年增长230.4%;白银4091吨,比2006年增长53.3%;黄金5300千克,比2006年增长536.3%。矿业产品的快速增长为郴州矿业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

  (四)矿业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郴州,以矿产资源为物质基础,以矿山采掘业为基础产业的矿业链不仅连接黑色和有色金属选冶、压延及矿产品加工和制造业,同时也渗透到全市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柿竹园矿、黄沙坪矿、宝山矿、金贵银业、宇腾有色、西河铅业、鑫达银业、桂阳银星有色、资兴展泰有色、华信有色等龙头企业均为矿业企业。因此,矿业是郴州经济的支柱,矿业的兴衰不仅直接影响全市经济的兴衰,也关系到全市生态平衡、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按2011年统计口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矿业行业企业619家,年总产值为1393.6亿元,从业人数为11.4万人,年利税总额172.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60.9%,矿业经济占据全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1、矿业经济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先驱。郴州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矿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作用显著。2011年,矿业总产值1393.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63.2%;矿业增加值为463.1亿元,占全市GDP的34.3%,比全省高3.7个百分点,比2006年提高14.8个百分点;矿业行业人均GDP65.9万元,为全市人均GDP的近15倍;矿业产品出口总值占全市产品出口总值的70.8%;矿业从业人员占规模工业从业人数的55.8%。矿业开发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矿业设备制造业、餐饮服务业等众多行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近6万个就业岗位;同时,矿山企业自身建设又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为偏远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

  2、矿产品对外贸易活跃。2011年,全市矿产品(含相关原材料加工产品)进出口总额15.44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7.11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46.1%,出口总额8.33亿美元,占53.9%,矿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顺差1.21亿美元,矿产品出口总额比2006年增长212.9%。2011年,有色金属冶炼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比重为63.8%,比2006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市出口的矿产品中,以白银所占份额最大,为3.9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93.9%,占矿产品出口贸易总额的46.9%;其次是黄金珠和铋,分别占矿产品出口总额的8.8%和8.0%,比2006年分别增长108.8%和73.1%。

  3、矿业经济提供的税收是各级财政重要的来源。矿业经济的税收是全市各级财政重要的征收渠道。据财政部门统计,2011年,全市矿业经济提供的税收为32.99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达21.9%,比2010年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煤炭、有色、非金属采选行业提供的税收收入分别为9.79亿元、9.10亿元和1.15亿元,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分别为6.5%、6.0%和0.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提供的税收收入分别为2.14亿元和9.29亿元,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分别为1.4%和6.2%。

  4、矿业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尽管矿业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县域经济的发展对矿业经济的依赖性仍然较强。2011年,全市矿业行业增加值463.1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2.8%,比2006年下降1.6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全市11个县市区中,桂阳、永兴、临武、汝城、安仁矿业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永兴和临武尤为突出,比重高达90%以上。

  二、郴州矿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开采过度,资源浪费严重,资源储量保障能力下降。由于过去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粗放,准入门槛较低,个体小矿山设置较多,尤其是小矿山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采厚弃薄,采大弃小,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规划,掠夺性开采,致使矿产资源浪费严重。同时,由于小矿山生产工艺简单,技术力量薄弱,主要有用成份回收率很低,伴生成份没有回收,矿产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开采监管力度不大,致使钨、锡、钼、铋、隐晶质石墨、萤石等优势矿产过量开采。由于过度开发,致使保有资源储量下降加快,有的矿山资源储量几近枯竭,有的矿山资源储量已高度危机。目前郴州的汝城钨矿、雷坪有色矿、七一一矿、香花岭锡矿、桂阳铅锌矿、资兴矿业集团、鲤鱼江煤矿、杨梅山煤矿因资源枯竭而关闭。许多目前仍在继续开采的矿山企业,因开采年限过长,资源趋于枯竭,剩余服务年限非常短。煤、锰、锡、铅、锌等主力矿种服务年限仅在10年左右。

  (二)矿产开发利用粗放,综合回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相当数量的矿山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低。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不高,尤其是众多的民营小矿山,机械化程度低,“三率”水平低,掠夺式开采现象较普遍,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二是技术力量较强的矿山,综合回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铅锌矿中伴生金、银的数量较大,而开采、冶炼后,实际伴生金、银回收率不高。近年来经过各级政府的大力整治虽然有所好转,但矿产资源开采秩序仍然还不够规范,掠夺性开采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仍然偏低,综合回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矿业结构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优化。从开发矿种看,长期以来,郴州矿业产业发展几乎是以原矿采选和粗加工产品居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加工产品少,开采的原矿大多只进行简单的加工就出售了,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产业链延伸速度慢。金、银、铅、锌、铋等有色矿产品的冶炼和深度加工不够,铌、钽、锂、铷等稀有、稀土金属矿产目前尚未规模开发利用,金矿仅限于小规模民采,铍、镉、铟、镓、银等矿产主要在冶炼过程中综合回收;水泥灰岩、水泥配料粘土、隐晶质石墨、大理石、花岗石、黄铁矿、重晶石、建筑石料、砖瓦粘土、砂等非金属矿均以出售原矿及低级产品为主,非金属行业的提纯、改性、超细产品的发展滞后,直接影响了矿业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与株洲相比,郴州的有色金属产业生产的产品不到10种,而株洲的株冶和601就可以生产出30多种不同的高、精、尖产品。从矿山规模看,多数矿山企业设计规模小,没有形成规模效益。特别是煤矿开采、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资源整合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环境欠账较多。改革开放以来,小型矿山迅猛发展,分布广泛,星罗棋布,但由于疏于管理,生产矿区环保设施建设未能配套,加上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落后,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导致植被破坏、地表沉陷、河道淤塞、重金属污染严重,三十六湾矿区的甘溪河、柿竹园矿区的东河和西河、小垣矿区的延寿河严重超出自净能力,生态功能基本丧失。此外,郴州属于暴雨山洪灾害多发地区,矿业活动造成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经常发生,特别是全市有各类尾砂库200余座,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大,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1年,全市有30余家矿产资源冶炼和采选企业由于湘江流域、珠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而停产整顿。

  (五)部分行业发展滞后。近年来,全市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冶炼和深加工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但由于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之间形成的供货关系,致使全市的冶炼企业原料供应不畅。湖南有色黄沙坪分司是全市主要铅锌矿产地,其生产的铅锌矿基本上用于供应株洲冶炼集团公司的生产,钻石钨公司生产的氧化钨等产品主要用于供应株洲硬质合金公司的生产。

  (六)矿产资源开发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矿业权市场建设滞后。矿产资源开发宏观调控力度不大,钨、锡、铋等优势矿产开采过量;矿产资源勘察、开发投资渠道单一,管理薄弱;矿业权市场建设滞后,矿业资本市场发育不够且不规范,矿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地矿行政管理基础工作薄弱,队伍建设、管理信息化、执法监督力度等均有待强化。

  三、确保全市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矿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推动区城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加快矿业结构调整,优化矿山规模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根据矿业经济分区,充分利用各区的优势,合理发展区域矿业经济,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资源开发新格局,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实施集约型与科技推动型相结合的矿产资源开发战略,不断增加矿产资源供给。以不断扩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为目标,依靠集约经营与科技进步,增加资源供给:发展采、选、冶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实行综合开发、集约利用的方针,大力开发非传统矿产资源,尤其是尾矿资源的整体利用研究与生产;开发利用新型能源、替代能源、新型材料和替代资源。

  (三)加快提升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精深加工水平。在今后的矿业开发中,应对于做精深加工的企业给予更多更优的政策,而对于只做初级产品的矿山企业减少或取消优惠政策,促使各矿山企业抓紧技术改造和扩能升级,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进一步整合矿产资源,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四)进行资源整合,创建大集团矿业公司。必须进行资源整合,创建大集团矿业公司。在资源整合中要以煤、钨、锡、钼、铋、铅、锌、铜、石墨为重要矿种,合理布局,科学利用资源,分矿种、分区域进行矿产资源整合,大力引进经济实力雄厚、技术水平较高和管理理念先进的大公司,对区内的小矿山进行兼并、联合、重组,组建大集团公司。将区内有经济实力的大矿山与具有甲级资质、有较高勘查技术水平的地质队相结合组建公司,联合勘查,风险共担,成果共享。

  (五)以资源为依托,加快矿业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在引进知名大企业地区总部和研发总部方面取得新突破。二是坚持以资源精深加工为取向,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不断深化与中国五矿、中国建材、中化集团、云南锡业、西部矿业等战略投资者的合作,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矿业经济。三是抓住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机遇。依托郴州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高性能材料为重点,布局一批市场前景好、产品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的新材料产业化项目。

  (六)培育和完善矿业权市场,规范矿业权流转行为。首先,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维护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努力培育矿业权市场主体。其次,要制定政策吸引投资。保护矿业权受益人的合法权益,鼓励投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第三,矿业权管理部门要提高办事效率。依法进行矿业权流转的审批和监督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第四,建立并开放矿业权二级市场。允许采取出售、出租、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进行矿业权流转,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矿产资源的配置,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投资多元化。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李巨辉 欧阳丽 毛跃明]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