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县铸造产业生产状况及未来发展思路
嘉禾县地处湖南省郴州市西南部,因神农教耕而得名。县域面积699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人,下辖13个乡镇,是湖南省县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之一。铸造业是嘉禾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铸造产业在我县已有200余年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以后,这一产业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工业强县,铸造兴工”战略,紧扣建设“江南最具实力的铸造基地”目标,把提升铸造产业,打造“江南铸都”作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中之重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9年,县内共有铸造企业212家,年产铸件45万多吨,产量居湖南省首位,铸造产业已位居全县第一大产业。目前全县铸造企业实现年产值16亿元,占全县工业年总产值的35.2%;实现工业增加值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37.4%;铸造企业入库税收近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4%;铸造产业从业人员10000余人。2008年12月,嘉禾县被湖南省政府授予“湖南省铸造产业基地”称号,2009年9月,被中国铸造协会授予“中国铸造产业集群试点县”称号,嘉禾县在铸造领域形成的“铸造湘军”被评为全省“十大劳动品牌”。同时,嘉禾籍人士在外创办的铸造企业已有400余家,年产铸件100余万吨,成为推广嘉禾铸造品牌、展示全县良好形象的主力军。
一、嘉禾县推进铸造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立足县情,明确了产业定位。一是强化协作配套。全县立足铸造产业集群发展实际,以协作配套“珠三角”和长株潭制造工业为市场定位,通过产业链条配套、生产环节配套、技术协作配套、互相合作配套等形式,着力打造了“泛珠三角”制造工业配套协作基地和江南最具实力的铸造基地。目前,全县所有的铸造企业都在为“珠三角”一带制造工业提供协作配套,全县铸件产量90%销往“珠三角”。在开拓“珠三角”市场的同时,全县铸造企业紧盯湖南省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机械制造龙头,积极开拓“长珠潭”铸件市场,目前取得初步成效,已有多家企业为两大机械制造集团提供铸件。二是力促铸造向制造升级。积极推进本地大型铸造企业由提供初级铸件向精深加工升级,并大力引进机械制造整装企业,完善本地产业链条,实现铸造向制造升级。全县已有20余家铸造企业的铸件通过深加工、数控机床加工出厂,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二)立足服务,打造了发展平台。一是打造了良好的园区承载平台。为实现建设“江南最具实力的铸造基地”的战略目标,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了承接铸造产业发展的载体平台,把坦塘工业园定位为铸造工业园,投资近亿元完善了各项基础设施,目前引进规模铸造企业20余家,形成了铸造企业聚集发展的态势。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在龙潭镇规划了1200亩的铸造产业返乡创业基地,已完成360亩的“三通一平”,已有10余家铸造企业入驻。二是打造了优越的政策平台。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任顾问,县委专职副书记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铸造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铸造产业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引进等问题。出台了《关于促进铸造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26条优惠政策,明确了全县促进铸造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县财政每年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60%的资金为锻造铸造产业集群发展引导资金,有力地支持了铸造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打造了广阔的战略合作平台。积极加强与中国铸造协会、湖南省铸造协会和各地机械制造、铸造界的联系,建立了双方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全县铸造产业发展。2008年12月,县政府与中国铸造协会签订了结成战略伙伴合作关系意向书。2009年5月,组团参加了中国铸造协会全国地方协会秘书长会议,并在会上作了“依托基地,推进集群,强力打造‘江南铸都’”的大会发言,提升了嘉禾铸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9年7月,广东省企业联合会组织机械制造40余个会员企业来考察铸造产业,并就在嘉禾县筹建广东省机械制造产业转移嘉禾承接园,推进沿海机械制造产业向我县转移达成了意向。四是打造了完善的行业自我服务平台。先后成立了嘉禾县在粤铸造业商会和嘉禾县铸造协会,形成了协会商会互动,县内县外发展的良好局面。2008年11月3日—5日,协会、商会组织30家企业到佛山市顺德区参加第二届顺德国际机械零部件采购展览会,签订供货意向金额近亿元。2009年8月,县铸造协会召开年会,山东、江苏、湖北等外地的26家炉具制造、行车制造、生铁模具、机械制造、电子商务等企业到会寻找发展商机。
(三)立足发展,实现了全面提升。一是重学习扩视野。积极主动跟踪铸造产业发达地区发展经验,先后组织铸造业主、到河北泊头及迁安、山东新泰、湖南株洲、江西南昌、江苏大丰、安徽宁国等地学习考察。通过学习考察,使铸造企业主们开阔了眼界、拓展了视野,明晰了发展理念。二是重技术促提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铸造企业引进技术、更新设备、强化管理、培养品牌,走科技环保型发展之路,优化了铸造产业结构,提升了发展水平,加快了产业提档升级步伐。去年以来,县政府高薪聘请了西安铸造研究所的谢如德高级工程师作为铸造产业发展顾问,引进了中南大学肖治平教授独创的国家级专利变质钢技术优化铸造生产。县职业技术中专与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办“嘉禾铸造班”,为全县铸造产业优化提升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三是重推介创品牌。县委、县政府把铸造产业作为一个品牌进行整体宣传,主动邀请中省媒体来嘉采访报道铸造产业发展成绩和经验,并在《经济日报》、《湖南日报》、《湖南经济报》、《金融经济》、《郴州日报》等中省市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宣传推介。品牌的培育和提升提高了全县铸造产业的市场知名度和产业竞争力,近两年来,已有广西柳州及美国、德国等国内外客商慕名来洽谈铸件供应业务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二、嘉禾未来加快铸造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调整发展战略,突出品牌打造。把铸造产业作为推进县城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变传统产业优势为新型工业优势,变规模数量优势为集群发展优势,变品牌特色优势为市场竞争优势,依托基地,延伸链条,推进集群,叫响“嘉禾铸造,神州荣耀”整体品牌,强力打造“江南铸都”,实现嘉禾铸造向嘉禾制造的转变。
(二)加快技术引进,强化科技支撑。一是加快热处理技术的引进和提升。县委、县政府着力引导铸造企业由烧煤向用电提升,对铸造企业技术改造给予奖励,为保证铸造企业的电力供应,建设了220KV变电站,为铸造企业提升热处理技术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加快造型工艺提升。采取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主导、协会服务的模式大力引导铸造企业由目前的普通砂造型向树脂砂造型、消失模造型等先进工艺升级,切实扭转铸造企业所生产的铸件饱和度、表面不光滑的状况。三是加快产品升级。引导企业走产品多样化的路子,由生产铸铁件为主向球墨铸铁、铸钢、铸铝、铸钢等产品多样化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引导企业走产品精细化的路子,抓住国家增值税转型改革机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购买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等铸件深加工设备,提高铸件产品精细度和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快人才提升。积极鼓励铸造企业与中南大学、西安铸造研究所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开展校企联姻,引进专业技术和专业人才,参加院校和研究院所的深造,培养企业家队伍。利用职业中专铸造班集中组织铸造企业工人分批进行专业培训,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工人优势。五是加快产业链提升。着力延伸铸造产业链,通过与先进制造企业的协作配套关系吸引制造企业来我县设立分厂,进而引导先进制造企业将整机装备、机械加工等产业转移我县,实现嘉禾铸造向嘉禾制造的升级。
(三)建设原材料供应市场,促进铸造产业健康发展。针对我县铸造产业原材料供应的薄弱环节,着力引进资金和资源,尽快建立货源充足、价格平稳、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的原材料供应市场,使我县铸造产业集团和业主解除原材料采购的后顾之忧,使我县铸造产业形成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设备维修、技术人才配置等高度配套的运行体系和产业链条,从而促进我县铸造业健康快速发展。
[供稿:嘉禾县统计局]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