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1-9月农村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郴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和各级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产业为支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全市农村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据统计,今年1-9月,全市农林渔及服务业增加值为183.91亿元,同比增长3.3%,与全省水平持平,比二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1.04亿元,同比增长3.2%,与全省水平持平,比二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为2.88亿元,同比增长10.7%,比全省7.5%的增幅高3.2个百分点。
一、1-9月份全市农村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
(一)农产品保供给能力稳步提升
1.粮食生产基本稳定。今年早稻病虫害防治及时,苗情较好,但由于6月中下旬持续半个月的密集降水,使正处于灌浆期的水稻结实受到影响。全市早稻播种面积达97.08千公顷,产量为53.93万吨,同比分别下降5.5%、5.1%。中稻生长期间天气情况较好,未出现强对流恶劣天气,生产形势较好。全市中稻和一季度晚稻播种面积达51.52千公顷、产量32.7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2%、11.2%。双季晚稻生产期间天气情况较好,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且未出现寒露风天气,对双季晚稻的抽穗和开花有利,目前大部分晚稻已进入灌浆、壮籽、乳熟期,预计收获期为10月7日-30日,比去年提早1-3天。
2.烟叶收购达到预期。8月8日,全市烟叶收购工作以桂阳为试点拉开序幕,截至到10月18日,烟叶收购工作全面完成,全市累计收购烟叶110.97万担,累计收购均价1397.71元/担,完成计划103.91%;其中上等烟比例65.16%,中等烟比例34.84%,中部烟比例63.01%。
3.经济作物果蔬丰收。1-9月,全市蔬菜播种面积为81.38千公顷,同比增长3.9%;蔬菜产量为230.79万吨,同比增长4.93%。1-9月,全市瓜果播种面为13.4千公顷,同比增长6.43%;瓜果产量为33.16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二)畜牧业逐渐复苏回暖
1.生猪产能逐步恢复。目前生猪价格出栏7.1/斤左右,生猪价格小幅震荡,四季度猪肉进入消费传统旺季,猪价有望保持基本稳定,现养殖户出栏一头生猪可盈利100元左右。1-9月全市生猪出栏440.68万头,同比增长0.3%,比二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生猪存栏为325.24万头,同比下降3.3%,比二季度下降2.5个百分点;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0.15万头,同比下降2%,比二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从数据看,三季度我市生猪出栏呈增长趋势,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数量继续小幅下滑,但下降趋势明显减缓。
2.家禽养殖逐渐回暖。随着禽流感的消退,家禽和禽蛋价格持续上涨,标准化、规模化蛋鸡、肉鸡养殖场养殖户积极性提高,家禽业渐渐回暖,这主要表现在出笼存笼稳步增加。1-9月全市家禽出笼2236.51万只,同比下降2%,增幅比二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家禽存笼1337.3万羽,同比下降0.4%,增幅比二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
3.草食动物发展较快。牛肉、羊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市场供不应求,规模化养殖不断提高。1-9月全市肉牛出栏12.63万头,同比增长1%,肉用羊出栏33.59万只,同比下降0.7%;牛存栏39.77万头,同比增长1.1%,羊存栏37.89万只,同比下降2.2%。
(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向好
乡村旅游、农产品初加工等新兴产业新型业态逐渐兴起。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产业功能新型业态助农增收的效果日趋显现。
1.休闲农业方兴未艾。据有关部门统计,1-9月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1221万人次,经营收入52.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和22%。森林康养产业(森林休闲旅游等)1-9月份产值47.98亿元,同比增长15.91%;从业人员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3.46万元,同比增长11.3%。
2.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回暖。据有关部门统计,1-9月,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651亿元,同比增长12.6%;实现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11.3%。资兴市达达农产品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湖南福鹅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临武县舜湘牛业发展有限公司、安仁县生平米业有限公司、湖南裕湘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不错。
(四)农林牧渔服务业亮点纷呈
农林牧渔服务业是各项综合农业的附属行业,是维持农、林、牧、渔产业链完整运行的第三产业,以农业产业中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等服务业为主的市场经营行业,其细分领域非常繁杂,从农业产业链的上端开始,一直延伸到零售环节。1-9月,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为2.88亿元,同比增长10.7%。
1.机械化耕作步伐加快。自2004年国家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农民群众购买、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普遍高涨,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拥有量的增加、新型农机具的应用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提高,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递增。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发展到429.27万千瓦,比去年的413.13万千瓦,增加16.14万千瓦,同比增长3.9%。全市完成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创历史新高。
2.畜牧业服务水平提升。据有关部门统计,2017年全市生猪规模养殖场基本普及人工授精,生猪三元杂交改良面达98%。目前,全市已建立肉牛人工品改点81个,肉牛良种改良面达75%,截至10月底,全市共实行生猪人工授精42万胎次,开展冻配肉牛1.8万头。全市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粪便污水储存、处理、利用设施比例达到75.3%,超过省里要求5.3个百分点。
二、当前农村农业经济“三难”
1.三次产业有效融合难。农业生产基地与加工企业的结合不够紧密,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相当一部分休闲农庄仅限于发展餐饮,档次品味不高,没有较好地与农村一产、二产实现有效融合,带动力、辐射力不强,发展后劲动力不足。
2.机械化服务推进难。由于农业基础仍然较薄弱,受丘陵山区地理条件、耕作制度、种植规模、基础设施及农民购买力等因素的影响,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及应用有极大难度,大中型农机具的推广工作不理想,农业机械化的高效率与农业生产规模小的矛盾仍较为突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农机化。
3.市场风险研究预判难。受各种因素影响,今年农产品价格波动比较大,不利于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比如生猪市场价格自今年2月份开始下滑,且下滑速度之快出乎意料。根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2月-6月份生猪出栏均价分别为18.63元/公斤、17.77元/公斤、16.60元/公斤、14.67元/公斤、14.10元/公斤,呈现下滑之势,而相应的饲养生猪的饲料价格却没有下降,保持相对平稳,因此生猪养殖户的养殖收入同比大幅减少,现在每出栏一头肉猪毛利润由去年的600元减少到100元左右,养殖户的利润大大缩水,养殖总体效益大大减少,目前生猪价格为14.2元/公斤。前后几个月生猪价格变化超过23%,对生猪行业冲击较大。又如,年初,受禽流感影响,家禽产品一度无人问津,甚至不得不采取休市政策应付禽流感。疫情的暴发使禽业行业遭受毁灭性打击,极大挫伤家禽养殖户积极性,严重影响家禽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对发展郴州农村农业经济的三点建议
(一)狠抓实体经济,促进三次产业融合。一方面,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郴州实际,突出稳粮、优经、提养。大力发展丘岗特色农业,推动农林牧渔结合发展,着力打造以精细实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构建产业集聚、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产出高效的新型格局,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另一方面,继续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休闲农业提质,抓好农产品销售,积极开展“农超、农校、农市、农社、农企”五大对接,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支持农业新型主体应用网络平台开展农产品销售。
(二)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遵循“农民自愿、民主管理、互助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扶持发展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机手通过“机械联合、技术联合、服务联合”等多种形式,建立农机服务队和专业协会等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同时,进一步增强农业机械化管理部门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手段,融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的新型农机服务机制,完善各项服务措施,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努力将农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成为农机服务产业和农机化发展的主力军,促进农机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三)强化服务功能,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农业生产周期较长,跟不上市场变化步伐,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有限。同时,因信息不对称、资金缺乏等原因,根本经不起市场折腾。为此,要想方设法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一是完善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有关农产品价格、销售等方面的信息,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损失。二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要加大对农业方面的贷款支持力度,尤其是针对中小微农业企业的贷款,缓解农业企业的资金短缺的问题。三是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虽然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促进和保护农业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因认识不足、高保费率、投入大等方面的原因,覆盖面比较狭窄、实际作用相当有限。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发挥为农业保驾护航作用。
四、全市全年农村农业经济形势预测
郴州市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既有诸多有利因素的促进,也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困扰。
有利因素主要有:一是中央对农业生产愈来愈重视。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稳住农村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扎实推进。如2017年全市创建禾花鱼精准脱贫示范基地14个,示范养殖面积达5000多亩,发展养殖面积5万多亩,产量达1000多吨,与去年相比,全市禾花鱼示范基地、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均实现“翻倍增长”。目前高山禾花鱼价格30-40元/斤,是一般鲤鱼价格的3-4倍,养殖户亩均增收可达1800元以上。同时带动产区高山禾花鱼米、乡村土特产的高价就近销售、乡村旅游农家乐等蓬勃发展,实现群众就近就业、就近创业。三是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现代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必将大幅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的单产和效益。四是生猪市场养殖户看涨情绪逐渐抬升。通过加快推广以生猪龙头企业为主导,“种猪企业+养殖农户+屠宰加工”+饲料生产+有机肥产业的产业链模式,生猪生、养殖业结构不断优化,养殖农户依托龙头企业,成为“养殖车间”,养殖风险得到控制,养殖效益得到保障。
不利的因素有:一是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影响制约。二是农民种养积极性不高。由于农业种养比较效益相对较低,农产品价格随市场波动较大,农民对粮食生产以及畜禽饲养热情不高。三是农村撂荒现象仍然存在。
综合以上因素,初步预计今年年底全市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增幅为3.3%左右。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胡志勇 何艳艳]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