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2019年郴州市公众幸福感总体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0-01-06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2019年10月,郴州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了全市第九次公众幸福感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全市公众幸福感得分为67.91分,比去年增长1.61分,增长幅度2.37%,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增长趋势。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CATI),运用随机抽样方式,完成2000个有效样本。采用与前八次调查一致的标准问卷、指标体系、样本框范围和计分方法,保证了各项数据的可比性。

  二、幸福感指数特点分析

  全市公众对幸福感的感受总体评价正面肯定,主体问卷的全部12项指标得分,除“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否满意”和“是否感觉家庭生活幸福”两项指标得分有所下降,其他10项指标得分均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接近五成公众认为在郴州生活感到幸福。从分数上分析,“总体上感觉是否幸福”该项指标得分为64.76分,比去年增长0.36分。从人数上分析,近五成公众在郴州生活感到幸福。当被问到“总体上感觉是否幸福”时,明确回答“幸福”或“比较幸福”的人数占全部受访者的48.25%,高于回答“一般”(41.75%)、“不幸福”(8.05%)和“很不幸福”(1.95%)的人数。这说明公众对生活在郴州还是相当满意,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及生活质量都有比较好的评价,刻画出“幸福郴州”的总体印象。

  2、公众幸福感的客观感受高于主观感受。全市公众幸福感客观感受得分为69.36分,主观感受得分为65.87分,客观感受比主观感受高3.49分,与2018年的情况基本保持一致。同时,2019年的客观感受得分和主观感受得分均比2018年得分有所增长。表明,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在改善治安、交通、社会保障、就业渠道,提高教育水平等民生方面做出的成绩,让群众持续感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幸福感、获得感、认同感。

  3、公众对未来生活和社会发展满仍然信心十足。幸福感指数的12项构成指标中,得分最高的是“未来生活和经济发展是否充满信心”,为77.25分,比去年增长0.93分。表明,公众普遍对郴州未来将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对未来幸福美好生活充满信心。

  4、八项指标得分超过65分。12项幸福感指数构成指标中,除“未来生活和经济发展是否充满信心”外,另有8项得分超过65分,分别是“对居住地周边治安状况和社会道德风气是否满意”73.82分、“对自身目前的人际关系和业余生活是否满意”72.4分、“是否感觉家庭生活幸福”71.99分、“对所在地的交通状况是否意”71.86分、“对居住地的生活环境是否满意”67.90分、“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否满意”67.41分、“目前教育状况是否满意”67.03分、“当前社会保障状况是否满意”66.04分。表明,公众对我市治安、交通出行、社会道德风气等整体生活环境比较满意,这得益于我市近些年大力改善基层设施、开展扫黑除恶、生态环境保护、精准扶贫等民生工程取得了积极成效,进而让公众对生活在郴州的多个方面感到较为满意。

  5、增加收入水平成为最迫切的愿望。幸福感指数的12项构成指标中,得分较低的是“对目前的家庭月收入水平是否满意”52.79分、“对当前就业状况(或赚钱机会)是否满意”61.63分。与2018年比,两项分别增长2.16、3.43分,但仍然为12项构成指标中的最低两项。表明,今年受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影响,我市社会公众普遍感受收入增加受影响,满意度不高。

  6、七个各县(市、区)幸福感得分较去年有所增长,五个各(市、区)幸福感得分超过全市综合水平。11个县(市、区)幸福感得分排位依次为桂阳县(73.99)、北湖区(72.18)、嘉禾县(70.29)、临武县(68.51)、资兴市(68.21)、汝城县(66.76)、永兴县(66.58)、安仁县(66.06)、宜章县(65.62)、苏仙区(63.97)、桂东县(63.84),其中前5位的县(市、区)的得分均超过全市综合水平,桂阳县、北湖区、资兴市、汝城县,安仁县的得分有明显增长,增长均在3分以上,宜章县、苏仙区的得分有不同下降,分别下降1.02分和2.18分。

  三、对策及建议

  1、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提升“幸福感”。当前,在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公众收入方面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面对当前形势,唯有全面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聚焦实体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补齐发展短板弱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经济基础。

  2、突出人民为中心,在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中提升“幸福感”。近几年,我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棚户区改造、厕所革命、东江引水、大班额化解、食品安全、扫黑除恶、社会保障、矛盾纠纷化解等民生工作,全心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特别是老区、边区、山区等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群众满意度还有提升空间。为此,必须精准发力,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让群众在各方面更宽裕、更安心、更加公平、更有尊严。

  3、大力弘扬正确价值观,在积极健康的心态中提升“幸福感”。引导公众确立符合自我实际的价值取向,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形成敬业、诚信、友善、助人等良好心态,是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内在因素。财富的差距和职业的差异无法填平,但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内心感受,全社会就可以用最小的成本提升整个社会的幸福感。新闻媒体和文化教育部门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公众形成科学健康的“幸福观”。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宋园斌]
[审核:徐林]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