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怀化市201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及全年经济预测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4-07-31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换档调整的宏观经济形势,给全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民生,使经济增长总体保持在健康合理区间内,经济运行实现了缓中趋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但在当前国家及省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背景下,受增长基础较薄弱及结构性矛盾较深影响,全市后期经济回升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较为严峻,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亟待提速提质。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承压放缓

  上半年全市经济发展放缓,基本符合转型升级宏观预期,部分主要经济指标的适度回落也基本切合深化改革有关措施的释放效应。上半年完成GDP495.60亿元,增长5.6%,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49.67亿元、223.96亿元、221.98亿元,分别增长4.2%、9.2%、2.3%,同比分别提高1.0个和回落1.8个、8.9个百分点。

  工业态势趋稳。今年以来,全市规模工业分月累计增速始终保持10%以上,与全省差距呈收窄态势。工业用电量增速全省排名由一季度的第10位提升至第4位,且连续两个季度稳定在8%以上,支撑工业生产趋稳。一是重点行业增长有力。1-6月,32大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中有23类实现增长,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分别增长28.5%、22.1%和21.8%。二是主导行业市场回暖。6月,有色金属矿采选、农副食品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支柱行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分别较上月提高0.5个、0.5个和1.3个百分点,市场疲软呈现改善迹象;1-6月规模工业产销率逐步走高,上半年达99.1%,产销衔接良好。三是园区逐步发力。1-6月,全市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含工业集中区)增加值增长16.1%、快于全市平均6.0个百分点,园区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2.2 %、高于上月3.7个百分点。

  投资回落筑底。全市投资增速由近年的30%-45%高位箱体区间快速回落,整体走势与宏观大势趋同。分月累计看,同比回落幅度逐步收窄,自4月开始呈现筑底回升态势,1-6月增速为15.1%、较上月略升0.3个百分点。内涵式增长较快。1-6月,全市完成技改投资118.27亿元、增长21.3%;民生领域受重视。全市完成民生工程投资额19.41亿元,增长65.2%,成为投资增长生力军;产业投资发展迅速。全市十二大产业共完成投资额87.75亿元,增长17.5%,其中钢铁、汽车制造实现倍增,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有色分别增长75.9%、46.4%和23.9%,为优化产业结构奠定坚实基础。

  消费市场平稳。年初以来,全市社会消费零售额累计增速稳定在12.2—12.7%区间,与全省平均仅有0.5-0.2个百分点的微小差距。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为消费提供稳定动力。上半年,全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9598元和3014元,分别增长10.8%和11.2%。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保持市场持续畅旺。限额以上商品中,耐用品与非耐用品零售额比重结构由上年同期的24.8:75.2调整为25.2:74.8,其中汽车类商品销售由冷复热,6月累计增速攀升至20.7%。消费理念更新培育新的消费亮点。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新的消费观的形成,便捷式消费逐步替代传统消费,赢得现代消费风光。1-6月,限额以上大型超市实现零售额9.86亿元、同比增长46.1%。外贸大幅好转。1-6月全市外贸进出口逆转上年同期降势,实现总额4508 万美元,增长3.91倍,其中出口总额增长8.44倍,增速及排位双双居全省前列。

  收支质量提高。税收格局优化。1-6月,全市全口径税收占比72.3%、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三税”占比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土地财政”份额进一步萎缩,契税、耕地占用税等“关联四税”占地方税收收入比重下降3.5个百分点。重点保障到位。全市民生支出完成95.71亿元,同比增长22.1%,增幅高于财政支出10.1个百分点,占比达财政支出的77.5%,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

  民生逐步改善。截止6月末,全市承担的15件29项省为民办实事中,有6项已完成目标任务,其中有2项超额完成(县以上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完成率分别达到100.95%、102.38%),1项达到90%以上(省级以上公益林管护面积到位率96.47%),其他各项均已在开工建设中,项目进展较为顺利,民生基础进一步夯实。

  二、经济企稳回升面临严峻挑战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态势虽然与宏观大势趋同,但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回落幅度过大、全省排位后退,且回升势头不明朗:GDP增速分别低于全国、全省1.8个和3.7个百分点(居全省末位)、创近10年来同期新低,与全年目标相差4.4个百分点,其中洪江区(-36.8%)、沅陵县(-0.4%)首次出现负增长;规模工业增加值(1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增速同比“两回落一持平”,与全年目标比较,分别相差1.9个、14.9个和0.3个百分点,全省排名分别居第10、第12和第12位;公共财政收入(-6.0%)、地方财政收入(-9.3%)增速同比降幅较大,分别达18.0个和22.6个百分点,增速分居全省第13位和末位,其中公共财政收入总量仅完成年度计划42.6%,8个县市区两项指标同时负增长;1-5月,盈亏相抵后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利润6.13亿元,下降8.8%、比一季度降低80.4个百分点,经济运行效益下滑明显。后期全市经济持续下行多重风险仍在积聚,需引起高度重视。

  主要表现如下:

  (一)发展信心不强。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截止6月末,全市新增个人消费贷款17.27亿元,同比少增1.04亿元,居民消费趋于谨慎;项目投资信心不足。1-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512.74亿元,占计划到位资金仅33.5%,比重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企业扩大产能信心不足。水泥、人造板、合成纤维等企业产成品库存持续下降,显示企业补库存动能不足,扩大产能意愿不强。

  (二)增长结构不优。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大幅回落。今年以来,全市第三产业增速始终低于GDP增速(比上半年低3.3个百分点、居全省末位),占比持续大幅回落,与全国宏观大势背离。与上年同期比较,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回落幅度达8.9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同比回落30.2个百分点。从内部分行业看,失衡降速的主因是占第三产业17.5%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增加值大幅下降(-14.4%),以及铁路运输业(占比3.8%、增速-6.4%)和房地产开发业(占比12.2%、增速-0.3%)低迷。投资结构方面,抗风险能力不强。目前,全省仅有2个市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高于工业,在当前国家控制地方债务平台规模的财政支出政策和严控房市的货币政策影响下,这类投资结构首当其冲“遇寒”。1-6月全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两大投资主力降温明显:前者增速低于全省平均6.3个百分点,后者增速由上年末的40.5%高位大幅下降至1.7%。在民间投资活跃度下降(1-6月增速、占比同比分别下降27.2个、3.1个百分点)及园区投资疲弱(增速低于全市平均9.6个百分点)等因素叠加下,全市投资同比回落幅度大于全省平均16.3个百分点。

  (三)转型力度不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依靠高新技术产业的壮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末位,总量占GDP比重仅4.5%,居全省后位;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速低于全省19.5个百分点,总量占全部投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6.5个百分点,低速扩张模式使我市在新一轮竞争中处于劣势。

  (四)新增动能不足。新增单位匮乏,后劲支撑薄弱。截止6月末,全市累计新增“四上”单位11家,仅占全省新增数的 3.4%,比同方阵内的邵阳、娄底、益阳均少百余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新增仅1家,远低于“退笼”家数,总数不升反降,由上年末的563家减少至6月末的554 家;重点服务业单位仅1家新增。“微新增”已严重影响全市扩容提质步伐,降低了后期增长预期。项目开工迟滞,发展动力疲弱。1-6月,全市新开工项目769个,仅占全省的4.4%。29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仅为年度计划的31.4 %;分板块看,除农林水利外,其余行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均未过半。

  (五)要素保障偏弱。一是原油销售下滑。1-6月,中石油同比下降14.5%、中石化同比仅增长6.5%,库存形势也不容乐观。二是资金供应偏紧。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新增各项贷款41.79亿元,同比少增9.07亿元,企业景气调查数据也显示,近半数企业认为当前流动资金供应较前期紧张。三是极端气候影响。年初以来的低温阴雨天气对春夏农作物的播种和收成造成不良影响。入汛以来,全市受灾农作物面积达120万亩,灾后病害发生率的上升将进一步降低农业增产预期。

  三、全年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多变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平稳发展的基本面虽然没有发生改变,但国家及省对经济适度放缓容忍度却不断提高。2-6月,国家GDP、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等主要经济指标累计增速始终分别保持在7.4%以下、8.8%以下和17.3%以下的较低区间;全省规模工业分月累计由2月的12.1%降至6月的11.0%;固定资产投资也由22.8%降至21.2%,但均未出台强力干预政策予以刺激,经济发展更加遵循市场规律,凸显去杠杆化特征。从经济发展风向指标看,6月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1.0%,略高于5月0.2个百分点,呈小幅回升趋势,但仍未明显摆脱临界线;从同步指标看,2-6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在4.5%—7.2%(上半年为5.3%)之间波动,未形成稳定快速上升轨迹;今年以来,反映大宗商品物流情况的全国铁路货运量持续低迷,近期无回暖明显迹象;从宏观政策层面看,二季度以来,国家相继出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领域项目、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简政放权促进创业就业等一系列“稳增长”微刺激积极政策,经济发展积极因素不断累积,但也凸现出国家在政策调控上宏观更稳、微观更活的基本思路,预期近期出台重大普惠性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较低。与此同时,还要清醒看到,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自年初下滑以来,回升势头始终较弱。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经济向好因素与进一步放缓风险仍交织存在。结合我市历年来在经济波动时期与大势比较多呈现“回落较快较深,回暖较慢较缓”的特点,预计我市下半年经济有望逐步回暖,但短期内经济快速回升甚至赶超全省水平难度极大。

  四、促进实现全年目标的几点建议

  (一)有保有压强化能源保障。一是要做好迎峰度夏应急预案和调度方案。一方面,煤、油、电、气行业要从自给和外调两个方向采取多种措施挖掘潜力,努力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动态监测和综合协调,科学开展区域间与行业间资源调度,提高有效供给效率,保障重点耗能行业满负荷运行。二是优先保障居民生活、防汛救灾、农业生产、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的能源需求,发挥价格杠杆作用,限制、压缩落后产能,倒逼企业和项目单位提高节能降耗技术改造能力。

  (二)突出重点强化金融支撑。在当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趋紧,新增贷款准入门槛提升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效能。一是以工业企业为重点,进一步盘活金融存量,提高贷款有效投放率;二是要稳定重点行业,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净负债率,既科学控制融资风险,又确保融资合理规模,保障房地产市场资金链条紧密衔接,加快去库存步伐,推动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将现有融资平台的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等一系列金融监管指标控制在科学合理限度内,提升融资平台资质。

  (三)双管齐下提振消费需求。一是促增收,增强消费能力。人社、民政等相关部门要以中低收入群体为重点,采取社保托底、强化就业指导和培训等多种有效措施,切实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入,保障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提升,为稳步提高居民平均消费倾向(APC)打下扎实基础。二是促升级,培育消费热点。首先要扩大服务型消费。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大力促进健康消费、养老消费,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做强旅游消费,继续扩大文化、绿色环保消费,激发新一轮消费热点发力。其次要扩大信息化消费。加快实施“数字怀化”战略,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发展电子商务。

  (四)提质重量加快企业新增。一是以“个转企”为切入点,以批零住餐和重点服务业为重点,进一步强化企业新增宣传服务,消除业主税费顾虑;精减新增报批流程,清除程序障碍;出台鼓励成长升级的优惠政策,提升申报自觉性与积极性,提高企业新增总量。二是充分发挥园区集聚功能,以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为重点,整合中小微企业资源,积极引导企业走集群发展道路,促进企业扩张孵育达规模,优化企业新增结构。三是拟制企业新增考核奖惩方案,明确经信、发改、住建、商务等相关各部门职责,理顺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同时将新增目标科学合理分解到县市区,强化督促检查,力促进新增企业摸排、孕育工作落到实处。

  (五)着力稳定投资合理增长。一是严把开工进度关。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跟踪、监测和分析。按月对接集中开工重点项目、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督促投资如期开工,加强项目进度考核。二是切实保障资金到位。相关部门在积极向国家、省级争取资金的同时,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应通过降低民间融资门槛等方式加强自主筹资能力,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和资金投向,着眼于储备一批代表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的商务楼宇集群、大体量城市综合体和高科技的特色项目,提高项目储备质量。

 

[供稿:怀化市统计局米军霞 邓芳]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