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衡阳民用车辆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近年来,衡阳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道路运输网络逐步完善,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升,衡阳“机动化”浪潮持续向前推进,2011年,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突破60万辆,其中汽车突破20万辆,全市机动车驾驶员已突破70万人。
一、民用车辆发展的基本情况
截至2011年末,衡阳民用车辆拥有量总计61.62万辆,比上年增加4.06万辆,增长7.1%。其中,汽车总数达20.09万辆,增加3.24万辆,增长19.3%;摩托车39.43万辆,增加0.52万辆,增长1.3%;挂车0.28万辆,增加260辆,增长10.1%;拖拉机1.51万辆, 增加0.24万辆,增长19.3%;其它类型车3026辆,增加250辆,增长9.0%。衡阳民用车辆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民用车辆拥有量增长态势减缓。近三年来衡阳民用车辆拥有量年均增长17.4%。2011年,由于油价连续上涨、城市交通拥堵、刺激政策退出等因素制约,民用车辆拥有量仅比上年增长7.1%,增速较2009年、2010年分别降低了17.3和14.4个百分点。
(二)载客、载货汽车迅速增加。近几年,衡阳经济发展加快,交通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全市高速公路及干线公路建设进展显著,2011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49公里居全省第一,同时各行各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逐年增加,拉动公路客货运输量持续增长。2011年底,载货汽车拥有量为5.32万辆,比去年增长11.2%;载客汽车13.55万辆,增长24.9%,比同期民用汽车拥有量增速快5.6个百分点,比载货汽车增幅高13.7个百分点。
(三)私家车拥有量增长较快。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有经济能力购车的家庭和个人群体逐年壮大,全市私家车数量不断攀高。2011年末,全市私家车达16.21万辆,占民用汽车总量的80.6%,比上年增加2.88万辆,增长21.6%。每百人拥有私家车辆由2010年的1.86辆提高到2011年的2.26辆。
(四)进口汽车拥有量持续增长。在消费结构升级、车型日益丰富、排量不断下移、网络持续扩大等因素的带动下,进口汽车拥有量依旧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末,全市进口汽车拥有量达到4312辆,比上年增加820辆,增长23.5%,增幅提高5.8个百分点。
(五)摩托车拥有量增速大幅回落。2011年末,全市摩托车拥有量为39.43万辆,比上年增加5192辆,增长1.3%,增速比2010年末下降了20.8个百分点。同时,全市新注册摩托车3.8万辆,比去年减少了4.4万辆,降低53.8%。主要是由于全市展开了大规模的交通整治行动,采取了“限摩”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市区摩托车销量大幅降低,轻巧、便捷、环保的电动车取而代之。
(六)拖拉机总量持续增加。近几年,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2011年全市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150万元,比上年增加720万元,进一步提升农民购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的积极性。2011年末,全市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51万辆,比上年增加2446辆,增长19.3%,增幅较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1.01万辆,增长17.8%;小型方向盘式拖拉机拥有量3982辆,增长22.4%。
(七)挂车发展较快。伴随着全市运输行业及高速公路的发展,挂车作为货物运输的专用载体,其需求量越来越大。2011年末,全市挂车拥有量为2840辆,比上年增加260辆,增长10.1%。
(八)非营运汽车增速快于营运汽车。2011年末,全市营运汽车总数达到7.02万辆,比上年增加6057辆,增长9.4%;非营运汽车13.08万辆,增加2.64万辆,增长25.3%。
(九)报废车辆下降较快。受汽车报废补贴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今年全市报废车辆数量总体下降较快。2011年,全市报废车辆总数为1.09万辆,比上年减少1500辆,下降12.1%,其中报废汽车1752辆,下降27.7%。但由于全市工业化程度加快,物流运输业加速发展,全市载货汽车报废量增速较快,达17.7%,其中重型货车为88.6%,中型货车为208.9%。
(十)机动车驾驶员数量上升。近几年,随着民用汽车特别是私家车的快速发展,“驾考热”也随之出现,驾驶人员数量明显上升。2011年末,全市机动车驾驶员数量达70.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3万人,增长9.1%,平均每天新增机动车驾驶员数量为162人。其中汽车驾驶员4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2万人,增长14.2%。
二、民用车辆发展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衡阳民用车辆拥有量的快速发展,在改善和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推动和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和交通道路管理带来了较大压力,制约了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城市交通拥堵、停车场地拥挤日趋常态化。衡阳城市建设采用的是传统的以中心为圆心、层层展拓的“摊大饼”模式,直接导致人口密度大、建筑物间距小。虽然近几年衡阳城区道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由于大量私家车涌入城区街道,城市道路负荷持续增加,再加上各种车辆驾驶员及行人文明交通意识不强、“电的”日益猖獗、交通管理水平滞后,使得城区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使汽车原本应带来的快捷、舒适、高效无法实现。此外,汽车拥有量持续增加还引发了“停车难”、“停车贵”现象。在繁华路段,除大型商场、酒店门前、广场有停车区外,许多路段没有规划合适的停车区间,违章停车现象时有发生。据初步统计,2011年城区车辆数已达9.1万余台,而城区现共有13356个公共停车位,停车位明显供不应求,缺口很大。
(二)能源消耗加剧,环境压力加大。由于近几年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已成为石油对外依存度高、石油进口绝对量大的国家,2011年原油进口同比增长6%,对外依存度达56.5%,并且从趋势来看可能还会增加。此外,汽车排放的大量废气及交通噪声也对城市居住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对居民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三)新增驾驶员数量攀升,安全隐患增大。2011年衡阳新增汽车驾驶员5.52万人,新增人数比上年多出了2.48万,是近年来新增人数最多的一年。驾车新手增多无疑增加了许多交通隐患。据衡阳市交警支队提供的资料显示,全市驾龄在1-3年的汽车驾证人数为13.19万人,20年以上的仅为2.07万人。
(四)车辆管理难度加大。衡阳车辆数持续增加也给车辆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一是由于法治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盲目追求经济利益,部分车主对车辆进行改装,如加高货厢拦板、增加轮胎数量、增加车轴数量、增加客车座位或者卧铺铺位等,超限超载运营,不仅干扰客货运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公平竞争,而且增加了运输的安全隐患,还对道路桥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二是节假日期间,尤其是重大节日期间,由于外出行人较多,的士不打表、公交车拒载以及县级、乡镇客运车辆随意涨价等现象普遍存在。三是摩托车、小轿车、面包车等社会车辆非法营运现象屡禁不止。
三、民用车辆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面对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仅要进行科学的交通管理,还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对车辆的发展进行必要的引导,以使其发展最终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一)综合规划城建行为,集中整合交通资源,全面提升现有道路交通承载力。交通拥堵的问题根源在于规划。一是加快“西南云大”经济圈的建设步伐,建立多中心、分散式的城市空间布局,建立科学合理的路网布局框架和等级结构,提高路网密度。二是在城市道路规划上必须优先和重点发展公共交通。合理设置交通站点布局,完善公交系统的无缝衔接,增加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尽量消除盲点。三是合理设计停车场,推行节约土地资源的立体和地下停车场。在建设项目审批当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配套建设停车场地。四是实行人与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在人行道规划自行车专用通道。
(二)引导、鼓励居民购置小排量汽车,提倡环保出行,减少环境污染。一是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倡导理性消费,积极引导和鼓励居民购置小排量的经济型私家车。二是建立严格的长效监管机制,有效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物,对所有在用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定期检验,发现不合格的车辆,限期治理、维修。三是有计划地分批淘汰高耗低能运输设备,做好交通运输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四是积极开展宣传,鼓励短距离的出行者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同时在机动车道外规划自行车和步行者专用道。五是加快建立步行街区,创造良好的步行交通环境。
(三)加强对驾驶员队伍的管理,严抓交通监管、整治,优化交通运输环境。一是严把驾照考试关,定期培训、学习法律法规等知识,建立完善客货车驾驶人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考核淘汰机制,减少安全隐患。二是加大宣传,加强交通安全法制教育,搞高市民遵守交通法规意识,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和执法力度。三是进一步加大公安、交通、公路、安检等多部门参与治超的力度,严厉打击客货运车辆超速超载和非营运车辆非法载客行为,最大限度地防止因超载带来的运输安全隐患。四是建立、完善与交通安全相关的配套制度保障体系,如完善保险业相关规定、完善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执行管理,保证所有交通事故当事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安全与利益。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李芝]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