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衡阳旅游市场加快复苏 全面回暖尚待时日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2-10-20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自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疫情阶段性反复对旅游业造成直接冲击,旅游市场持续低迷,旅游行业发展举步维艰。为了解当前衡阳市旅游业复苏情况,市统计局对市文旅局、南岳区旅游业相关部门、旅行社和住宿餐饮业企业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进入7、8月份暑假旅游旺季,全市旅游市场尤其是南岳衡山景区旅游业较4月份疫情期间快速复苏,但受团队游客数量增长乏力、运营成本负担沉重、扶持政策效用有限等因素影响,全面回暖仍待时日。

一、旅游业加快复苏回暖

今年4月份,国内本土疫情加剧,给本处于恢复期的旅游业带来新一波冲击,旅游市场惨淡。5月份以来,衡阳借助“五一”、端午小长假契机旅游业逐步恢复,随着7、8月份旅游旺季到来,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旅游消费积极复苏。

(一)旅游市场回暖向好

5月份尤其是7、8月份以来,全市南岳衡山、耒阳蔡伦竹海、常宁印山、茶山坳风景区等主要景区景点热度持续升温,游客数量大幅提升,旅游市场快速复苏回暖。据南岳景区门票管理中心数据显示,景区门票收入由5月份的1463万元增加至8月份的4439万元;端午节小长假(6月3-5日)期间,景区共接待游客6.5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37.4万元。传奇(湖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运营南岳衡山中心景区道路旅客运输业务,今年7-8月份月均运营人数收入1850万元,远远高于4月份的238万元,基本回归至2019年同期水平。贤达山庄民宿老板表示,暑期以来,民宿实现“爆单式”增长,可谓一房难求 ,周边部分民宿经营收入甚至好于疫情前。

(二)自驾游近郊游成为新常态

受新冠疫情影响,自驾游、近郊游、短途游、乡村游等成为主流,结合节庆拉动效应,推动旅游市场异常火爆。例如衡东县推出“粽”情山水,畅游衡东2条端午出游线路,解锁衡东新玩法,玩水、露营、遛娃、美食、采摘,一站式吃喝玩乐全覆盖;衡阳县推出美果山庄+黄门寨丹霞地质公园的假日旅游线路,三湖镇组织三湖龙舟文化活动;耒阳市江头推出“贡茶海”活动等,精彩纷呈的乡村游让人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更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珠晖金甲梨园杨梅基地、南岳镇红星村西瓜基地、衡东洣江生态观光园枇杷基地、衡阳县樟木桃园等水果基地采摘活动,既享受采摘乐趣,又欣赏自然景观。

(三)营销推广显著加强

为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促使衡阳旅游业复苏,旅游主题营销活动百花齐放。今年以来,衡阳市文旅行业陆续在《衡阳日报》、《乐游衡阳》、《天下南岳》等报刊媒体及微信公众号及时向社会推介发布一系列旅游出行提示、景区景点文旅惠民活动、旅游攻略等,还通过景区+节庆、景区+秋收等形式,线上线下一起发力,开启文旅、农旅融合模式。南岳衡山景区,借助第十四届省运会圣火采集开展一系列文旅促销活动;珠晖区双水湾景区举办2022年衡阳首届夜游狂欢季,打造太空星球展、水幕情景剧,开展西游记巡演激光秀、非遗铁花、无动力乐园猜谜灯、篝火晚会等活动;衡东花奇里景区举办火焰星球夜游秀,星河、表演、美食、游乐等活动。

(四)扶持政策接连出台

市财政部门下发《衡阳市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办法的通知》,开展“引客入衡 迎客入村”和实施品牌创建扶持奖励,对新评为星级的旅行社、度假区、旅游饭店、旅游民宿都有不同等次的奖励金额;市总工会实施允许从工会经费中购买“公园年票”规定;市文旅部门出台《关于落实纾困政策支持旅游行业恢复发展的实施办法》,继续实施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提高至100%的暂退比例;税务、人社部门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稳岗返还补助和缓缴社保等措施。传奇(湖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反映,2022年上半年获得增值税留抵退税1430万元,获得稳岗返还和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约27万元,“五险一金”缓缴每月约60万元。

二、现存问题不容忽视

由于假期效应,旅游市场逐步复苏,游客开始恢复性增长,但仍没有恢复到疫前水平,旅行社、酒店、饭店等相关企业运营艰难,同时疫情反复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因素。

(一)承接订单大幅下降

受疫情反复影响,加之群众积极响应当地号召,减少跨省旅游,缺少客源仍然是影响旅游市场恢复活力的主要因素。南岳衡山景区本身有传统香客为主、半香半游散客居多、旅行社团队偏少的游客构成特殊性,疫情对当地文旅企业的冲击更为明显。南岳牵手旅行社负责人反映,今年7、8月份每月接待游客约500-800人,虽然好于4月份的380人,但与2019年的一个月2万人顶峰时期相差甚远。某文旅项目负责人反映,2021年4月祝融小镇开园、《祝融传说》开演,但由于疫情反复,小镇人气日趋冷清,难以组团,导致演出停演,商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贤达山庄民宿老板反映,以前广东、深圳、上海游客居多,现在由于跨省游受限且游客对防疫安全存在顾虑,很多外省游客不得不临时取消旅行计划。

(二)企业运营困难重重

由于国内疫情阶段性反复,人员流动性降低,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不及预期,旅游市场主体收入大幅下滑,行业人员流失严重,支出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经营举步维艰。某旅行社负责人反映,旅游行业如同“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企业员工最多的时候20-30人,现在仅10人左右,员工半脱产、半转型,若疫情再持续两年,企业就要垮掉。某餐饮负责人反映,收入大幅减少的同时,原材料、房租、水电气、防疫物资等成本居高不下,例如蔬菜价格比年初涨幅超过40%、肉类价格上涨30%-40%,口罩、消毒水、体温检测仪、专人查验等额外支出费用高达3-4万/年。据初步了解,南岳区餐饮协会60余家会员企业,勉强营利的约占30%、基本保本的约占50%、濒临倒闭的约占20%。某文旅项目负责人反映,今年1-8月份,公司共完成营收约220万元,其中8月份收入约65万元,虽然4月份收入实现倍增,但人力及费用成本增加,实际上持续处于亏损状态。

(三)纾困解难受惠有限

今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冲击,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政府出台了税费减免、稳岗补贴、贷款优惠、融资帮扶等一系列惠企政策。但南岳区部分旅行社表示,虽然国家和政府及行业部门相继联合出台了各种纾困解难、减负扶持发展政策,但今年以来旅游企业订单匮乏、营收锐减,部分企业负债经营,缓交政策对于企业而言收效甚微,不能从根本上帮助企业走出发展困局。小微文旅企业普遍反映受经济下行和疫情的双重影响,资金困难程度远远大于往年,银行仍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但利率高高,渠道窄,企业缺乏银行能接受的抵(质)押资产和有效担保,而民间借贷利息较高,企业主望而却步。同时,从税务部门了解到,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大部分受众群体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旅游业困难行业中的大中型企业享受到帮扶政策相对有限。部分企业负责人反映,由于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所以很多优惠政策无法享受,所以很多优惠政策无法享受。

三、积势蓄能以待“春天”

(一)继续筑牢疫情防线。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各级旅游休闲活动场所应该坚持限量开放,预约开放,错峰开放;坚持防疫安全优先,预防为主,控制人流量;从严抓好测体温、验绿码、保持距离等防疫措施。旅游目的地的安全防疫措施完备、秩序良好,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游客提高出游意愿的关键之一。

(二)加快文旅产业融合。

在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提高通行服务效能,大力发展“旅游+”等新兴文旅业态,着力丰富产品供给,推进旅游+体育、文化、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升级。鼓励各区(县)结合实际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或“一日游”线路消费套餐等线上线下特色消费产品,开展以康养、生态、娱乐、休闲、体验等新业态为主题的各类节庆活动吸引游客。

(三)引导扩大旅游消费。

注重挖掘本地旅游消费潜力,在拓展旅游消费方面,开展“衡阳人游衡阳”活动,引导各县市区制定实施文旅消费惠民政策措施,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各类促文旅消费活动,鼓励发放文旅消费券或惠民卡,举办文旅消费月、数字文旅消费体验等活动。完善旅游景区(景点)餐饮住宿、道路交通、旅游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产业上规模、有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游客的多层次需求,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满意度。

(四)纾困解难旅游企业。

切实落实减税降负政策和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参照2020年的政策,对全省中小微企业社保单位缴费部分,实行免征政策;加大文旅企业信贷金融支持,确保文旅企业和旅游服务市场主体尽快享受政策红利,对于部分企业要进行相应比例的贴息支持。文旅等相关部门要及时跟踪了解受困旅游企业、景区(景点)经营状况,深入分析政策保障对受困企业和景点的影响作用,加大帮扶宣传力度,做好政策引导服务,尽快帮助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各类旅行社、各景区(景点)渡过难关,迎来新一轮的市场复苏回暖。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屈云 李芝]
[审核:范夫]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