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2014年娄底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2015年展望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5-02-05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三期叠加”和民间融资风险集中爆发的严峻考验,市委、市政府保持定力、沉着应对,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系列政策措施,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态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发展深入推进,发展活力稳步提升,民本民生不断改善,为娄底经济发展平稳转入新常态奠定了较好基础。
  一、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初步测算,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0.91亿元,同比增长8.1%,与一季度的7.3%,上半年的6.4%,前三季度的7.4%相比,从上半年之后逐季稳步回升。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76.26亿元、650.17亿元和384.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9.0%和8.0%,三次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6.8%、61.9%和31.3%,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0.6个、5.0个和2.5个百分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54.79亿元,增长9.6%,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5%,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一)产业发展总体平稳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2014年,全市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创新工作思路,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较好。相比于去年的极端干旱天气和H7N9疫情对娄底农业经济的冲击,今年全市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于粮食、蔬菜等农作物生长发育,也没有暴发大规模疫病疫情,生猪、家禽等养殖积极性有所提高,对娄底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形成利好,初步测算,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6.26亿元,同比增长4.7%,增幅高于上半年0.5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1.9个百分点。一是种植业面积、产量、单产均稳步提高。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3.54千公顷,同比增长0.7%,粮食总产量161.45万吨,同比增长2.5%,单产383.5公斤,同比增长1.8%;蔬菜播种面积41.11千公顷,同比增长5.5%,总产量129.33万吨,同比增长15.7%,单产2097公斤,同比增长9.7%;油料播种面积38.79千公顷,同比增长8.3%,总产量4.57万吨,同比增长12.8%,单产78.5公斤,同比增长4.2%。二是养殖业总体平稳。全市预计出栏生猪535.2万头,同比增长3.5%;出栏牛17.4万头,同比增长4.1%;家禽1920.12万羽,同比下降3.0%;水产品产量8.54万吨,同比增长5.7%。三是农业产业化和休闲农业加速发展。全市113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17.5%;全市704家休闲农业企业接待游客48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0%和20%。
  工业经济缓中趋稳。2014年,全市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31.12亿元,同比增长9.5%,比1-11月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8位,比上年同期前移3个位次。一是部分主要行业较快增长。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分别增长9.8%、5.7%、19.6%和16.8%,成为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二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五升五降”。水泥、生铁、粗钢、焦炭和纯碱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4%、 6.4%、6.5%、4.0%和5.9%,原煤、发电量、钢材、锑品和氮肥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3.3%、 9.1%、1.8%、8.2%和18.6%。三是“两高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全市高加工度工业实现增加值118.28亿元,增长16.7%,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7.51亿元,增长11.0%,均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增速;而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194.92亿元,仅增长6.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5.2%,比上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工业内部结构有所优化。四是园区经济活力显现。全市省级以上园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5.09亿元,同比增长12.1%,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8.3%,高于上年同期2.2个百分点,园区集聚效应和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五是小微型工业地位进一步突出。全市小微型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21.88亿元,同比增长11.3%,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增速1.8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1.5%,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5.9个百分点;小微型工业企业年平均从业人员8.31万人,占全市规模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5.9%,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谷底反弹。2014年,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84.47亿元,同比增长8.0%,高于上半年5.4个百分点,高于前三季度2.2个百分点,在上半年回落至历史低谷之后,连续两个季度稳步回升,第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7%,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一是营利性服务业较快增长。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2.3%,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1.3%,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9.9%,全市实现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60.59亿元,增长14.0%,比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二是旅游业蓬勃发展。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娄底丰富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全市旅游业发展进入加速通道,旅游景点知名度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加速推进,接待能力稳步提升,全年共接待游客1932.57万人次,同比增长22.5%,实现旅游总收入142.65亿元,同比增长23.1%,旅游产业未来有望打造成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三是商贸物流业前景向好。交通区位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国第二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试点城市建设全力推进,金和康年、娄底华天等高星级酒店竣工运营,湘中国际物流园建设加速推进,娄底诚通现代物流园启动征地拆迁,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
  (二)发展动力保持稳定
  投资拉动贡献突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经历持续近40个月30%以上的高速增长后,今年以来回落至30%以下,从10月起又回落到20%以下,但仍快于同期消费增速6.7个百分点,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突出。2014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8.94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55.75亿元、405.61亿元和477.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0%、13.3%和19.5%,第一产业投资力度加大,第三产业投资比重继续提高。从投资方向看,一是民间投资持续活跃。全市民间投资600.62亿元,同比增长24.5%,增速快于国有投资12.6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8.1%,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二是基础设施投资仍是重点。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89.23亿元,同比增长29.0%,高于全市投资增速9.8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20.2%。三是投资方向更加注重新兴产业和生态环境。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0.8亿元,同比增长61.3%;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11.33亿元,同比增长21.5%;完成生态环境投资34.33亿元,同比增长35.0%,均高于全市投资增速。
  消费领域总体稳健。今年以来,全市消费领域总体上维持平稳增长态势,增幅月度之间波动很小,在经济持续下行、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高档消费、集团消费、会议消费大幅下降、消费刺激政策退出以及娄底金融环境整体趋紧的多重影响下,仍然维持了两位数以上的稳步增长。201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35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城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1.22亿元,同比增长12.6%,农村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13亿元,同比增长11.3%,城乡居民消费均衡发展。一是批发零售业增长稳健。全市限额以上法人实现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56.08亿元,同比增长13.6%,快于全市消费增速1.1个百分点,快于限上法人住宿餐饮业11.3个百分点。二是食品、汽车、家具家电类消费品较快增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商品中,食品烟酒类、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同比分别增长24.2%、13.2%和25.0%。三是省运会、湘博会等对全市消费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成功举办湖南省第十二届省运会、第九届残运会,带来的人流、物流、现金流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全市住宿、餐饮消费增长;连续第五年举办湖南省第五届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电子陶瓷产品博览会,吸引国内外200多家企业组团参展,签订投资项目41个,总投资213.9亿元,签订贸易合同147个,贸易总金额36.46亿元。四是电子商务产业有新进展。4月,正式成立了娄底市电子商务协会,举办了首届电子商务高峰论坛;建成了娄底市正阳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目前正在动土兴建娄底市电商产业园;12月,阿里巴巴与九龙集团就双方在电商、物流、小贷等方面全面合作进行磋商,并初步达成了一些合作意向,娄底电商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
  进出口贸易恢复性增长。受益于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以及国家力促外贸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娄底进出口贸易终止了两年多来的下降局面,呈恢复性快速增长,尤其是出口增速较快,且出口产品多样化。2014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5.72亿美元,同比增长8.8%,其中,出口3.5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0.2%。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改善,农产品出口好于往年,天华实业、庆阳牧业、肖老爷食品成为主要农产品出口企业,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所突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20.41亿元,同比增长24.8%。
  (三)运行质量有所提升
  企业效益略有好转。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经营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娄底企业效益整体下滑,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亏损严重。但进入四季度以来,亏损形势有所缓解,1-11月,全市70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39户,相比于近三个月的48户、46户、44户,亏损企业户数逐月减少,亏损额也从三季度的4.83亿元减少至4.66亿元。部分行业效益逆势上扬,1-11月,农副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分别实现利润3.84亿元、1.86亿元、2.28亿元和3.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4%、31.1%、31.4%和105.3%。
  节能降耗来势较好。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123.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1%,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2.6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7%,万元GDP能耗1.5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2%。
  财税收入全力保收。受部分实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影响,今年娄底财税收入增长困难,一度出现公共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双双负增长的局面,进入四季度以来,情况有所好转,公共财政收入由负转正,地方财政收入降幅收窄。2014年,全市实现公共财政收入95.35亿元,同比增长0.3%,扭转了1-11月累计负增长的局面;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8.91亿元,同比下降2.9%,降幅比1-11月收窄了4.3个百分点。
  (四)民生改善持续推进
  民生投入力度加大。2014年,财政对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102.14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50.3%,同比增长5.5%,高于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增速5.2个百分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民生投资91.41亿元,同比增长19.2%;为民办实事项目大力推进,全市年初确定的29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圆满完成,其中: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20.74万人,城市棚户区改造2.46万户,农村危房改造4300户,改扩建农村养老院9所,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56所,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20所;社保水平有所提升,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259.7元/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123.4元/月,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标准达到2640元/年。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今年以来,尽管娄底经济增长放缓,但城乡居民收入、就业等指标表现较好,收入分配格局呈现出向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倾斜的态势。2014年,全市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36元,同比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0%,与全市经济增长基本持平,高于财政收入增速7.7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35元,同比增长11.0%,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24元,同比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7.1%,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014年,全市金融机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768.86亿元,比年初增加131.52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为19958元,同比增长20.1%。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各项就业政策的落实,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的就业创业工作,大力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及时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经济下行对娄底就业冲击不明显,成功守住了保就业的“下限”。2014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9万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4万人,安排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0.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物价涨幅温和平稳。2014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6%,全年物价涨幅均稳定在3%以内。八大类商品价格指数“六升一平一降”,其中食品类上涨2.0%,烟酒类下降0.7%,衣着类上涨2.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1%,交通及通信类持平,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2%,居住类上涨2.1%。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整体来看,2014年娄底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公共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等指标与上年比分别回落2.5、5.4、1.5、16.1、1.4、17.0和23.3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等指标增长速度近十年来首次回落到两位数以下,全市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虽然从四季度开始,部分指标增速小幅回升,但回升幅度较小、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回升动力不足。
  (二)工业经济回升压力大。2014年,全市规模工业增速回落到9.5%,为2002年以来最低水平,工业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从行业看,部分重点行业明显回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生产明显下滑,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1.2、4.5、22.5和21.5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0.4%和6.5%,拉低规模工业增速0.3个百分点,而房地产开发投资由高增长转入负增长也直接冲击着钢铁、水泥、工程机械等工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使相关行业雪上加霜。从支撑指标看,相关指标支撑弱化。12月当月全市工业用电量下降5.6%,1-12月累计增长1.2%,低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缴增值税23.58亿元,同比下降11.1%,全社会公路货运量仅增长3.9%,比上年同期回落7.4个百分点。从市场价格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低迷。12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延续了2012年5月以来的下降态势,已连续下降32个月。从企业经营来看,面临困难较多。融资形势并未明显好转,融资成本高企,人力资源成本也增长较快,工业企业经营压力较大,1-11月,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长3.8%,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0.6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润总额56.62亿元,同比下降7.6%。从企业创新看,创新能力和意识不强。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231.02亿元,同比下降1.1%,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仅为13.5%,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中小微企业发展状况调研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4.98%的工业企业有独立的科技机构,科技机构科技活动人员仅占全部规模工业从业人员的0.38%。
  (三)第三产业发展亟待突破。全市第三产业发展基础较差,占比偏低,内部结构不优。2014年,全市三次产业比重为14.6:53.7:31.7,第三产业占比低于第二产业2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6.5、10.5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型服务业占主导地位,新兴和现代服务业比重低,整体竞争力不强,高附加值、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的专业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等占比很小,发展滞后。从主要行业看,生产性服务业受工业经济下滑影响呈现下行趋势,累计实现增加值141.06亿元,同比仅增长6.5%,增速低于上年同期1.0个百分点,低于全市第三产业增速1.5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增长放缓,分别实现增加值52.61亿元和16.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和5.2%,增速分别低于上年同期1.0个和1.5个百分点;金融业在今年民间融资风险集中爆发、存贷款双双放缓影响下增长回落,累计实现增加值19.54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低于上年同期0.5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市场萎靡,累计实现增加值27.41亿元,同比持平,增速低于上年同期8.0个百分点。因为娄底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这些传统行业,亮点乏善可陈,导致了今年第三产业的快速回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亟待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增长点。
  (四)投资增长疲态初显。今年以来,全市投资增速从1-2月的29.1%,逐月回落到1-11月的19.1%,虽然12月小幅回升到了19.2%,但仍低于上年同期17.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投资增速0.2个百分点。投资增速持续下滑主要是因为项目建设力度偏弱以及房地产市场低迷。2014年,全市施工项2010个,同比增长12.2%,新开工项目1274个,同比仅增长1.0%,项目规模偏小,全市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73个,累计完成投资268.29亿元,同比仅增长13.1%,其中新开工亿元项目仅60个,完成投资86.2亿元,同比下降1.2%;项目结构不优,娄底的重点项目中,带动力强、成长性好、财税贡献大的产业项目偏少,投资主要依靠基建、交通及一些小项目拉动,全年完成产业投资308.52亿元,同比仅增长13.8%,增幅低于上年同期25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32.9%,低于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投资资金来源偏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本年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仅22.68亿元,同比下降30.1%,占比仅2.3%,投资资金主要依靠自筹。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放缓,2014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9.71亿元,同比下降8.1%,低于上年同期55.2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181.42万平方米,同比大幅下降71.4%。商品房销售持续下滑,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53.7%和55.7%,居民观望气氛较浓,购买欲望不强,商品房待售面积44.4万平方米,去库存压力仍较大。资金风险总体较大,部分房地产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面临生存压力。
  三、明年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和趋势分析
  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但总体呈现持续复苏态势。当前世界经济的下行风险逐渐累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加剧,金融市场风险逆差和波动性有所扩大,发展中国家增长动力不足,世界经济复苏将遭受一定挫折,但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全球贸易回升明显、主要国家和地区就业形势改善,不均衡的全球复苏仍将继续。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UN)等主要机构普遍预测,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将略高于2014年,保持3%左右的稳定增长,高于2014年0.5个百分点左右。
  从国内发展看,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将有效拉动全球贸易的回升,外部需求将有所增长;中央出台陆续出台了定向降准、降息、结构性减税、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建设、稳定外贸、扩大信息体育消费等一系列定向调控政策措施,明年继续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还具备较大的运用空间,在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将继续加大投入,政策效应将逐步释放,并集中体现为通过扩大内需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同时,改革红利将逐步显现,2014年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允许民间资本创办金融机构,放宽市场主体准入等,2015年还将实施一批重大改革,这些改革对经济增长潜力的提高作用将在未来一段时期逐步显现出来,对2015年的经济增长具有正面作用。
  从全市情况看,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仍具有较多有利条件。要对当前主要指标的整体回落保持定力,虽然经济增长换挡,但经济运行的基本面还是好的,投资、消费、进出口、工业等主要指标仍保持了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良好,居民收入较快提升,市场物价总体平稳。经济增速的回落,既是外部发展环境趋紧、产业调控政策倒逼以及长期积累的民间融资风险集中爆发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带来的挑战,也是娄底积极对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机遇。对于明年经济走势,既要看到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利因素,也要高度重视影响娄底经济加快增长的制约因素,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化解经济下行压力,稳定增长基础。从制约因素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娄底支柱产业冲击较大,当前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削减过剩产能,娄底钢铁、煤炭、水泥三个“一千万吨”支柱产业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而持久的,以此为支柱的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从目前调度的情况看,明年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仅有安塞乐米塔尔汽车板续建项目,2015年初步确定的387个市级“四个一批”重点项目计划年度完成投资273.9亿元,分别比2013年和2014年少107亿元和52.1亿元,连续两年下降,重点项目平均年计划完成投资仅7000万元,同时,房地产投资和商品房销售明显降温的状况短期内难言改善;民间融资风波虽然平稳但形势依然严峻,处置难度大,隐患仍然多,维稳压力大。从有利因素看,一是政策措施利好发展。近年来,娄底已成功争取列入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国家重点物流节点城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等系列国家政策,今年12月30号省政府原则通过《关于支持娄底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实施意见》,并要求省直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支持政策,加大对娄底转型发展的支持,将对娄底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转型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持和有力的指导。为应对当前房地产持续低迷的困境,娄底12月9日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从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刺激商品房市场、减轻企业负担入手,促进房地产持续、稳健发展。12月11日政府常务会议又原则通过《关于支持建设标准厂房促进工业地产发展的意见》,将有效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园区的有序有效发展。在中央和省里对娄底的重大政策的支撑下,随着娄底 “六个四年行动计划”、“娄商回娄”、“融城战略”等重大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政策利好逐显成效,为全市的产业转型、完善基础设施、稳增长提供巨大支撑。二是区位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沪昆高铁娄底段12月26日正式通车,娄底正式进入高铁时代,新溆高速、长韶娄高速娄底段、娄北连接线年底如期通车,安邵、娄衡、益娄高速进展顺利,娄底大道有序推进,娄底成为省会长沙一小时甚至半小时经济圈,对接大长沙、推动大发展的条件越来越成熟。三是产业发展有新支撑。工业方面,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天宏不锈钢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新增产能将为稳增长提供新的增长点,服务业方面,“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进入关键时期,一大批重点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将有效促进第三产业增长。四是企业主信心总体向好。从中小微企业发展状况调研的结果看,企业主对于当前生产经营困难有充分的认识,但是对于后期发展信心持审慎乐观态度,高达83.2%的企业对后阶段的生产经营还是有信心的,其中16.1%的企业还很有信心,只有16.8%的企业认为未来生产经营将更加艰难,发展信心不足。同时,经营理念更加趋于理性、审慎,更加注重通过人才的引进和产品技术的创新来提升自身竞争力,不再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大。综合来看,2015年娄底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全年仍有望保持8%以上的中高速增长态势。
  四、明年稳增长、促转型的几点工作建议
  (一)稳增长。娄底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偏低,在全省排名靠后,针对娄底发展相对落后的实际,必须采取措施坚定不移保增长、谋发展,防止经济增长继续下滑,以稳住保就业“下限”、促进财税收入增长、拉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一是要进一步帮扶实体企业发展。继续深入开展“企业帮扶活动”,帮助企业破解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瓶颈,强化各项惠企政策的落实和监督,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二是要促进消费增长,扩大内需。消费是拉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促进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提高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要着力强化招商引资,大力引进有规模、有影响力、有吸引力的品牌企业落户娄底,壮大限上企业规模,改善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尽量留住本地消费不外流,同时加快专业市场规模化建设,提高辐射能力,吸引周边消费;要努力挖掘潜在消费需求,大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更好地满足居民消费升级换代需求;要高度重视大力扶持电子商务企业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帮助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三是要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投资是拉动娄底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要继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娄商回娄”战略,加强与央企等大型企业对接,大力推进招商引资,通过引进一批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产业项目带动投资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深入研究宏观形势和国家政策,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找准投资方向,引导投资集中到有利于改善娄底产业结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力的创新平台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来;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投资市场,实现政府投入与民间资本的互相促进补充,拓宽投资资金来源渠道。四是要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经济增长活力与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有意识地增加科研投入,强化研发环节,抓紧技术渗透,采取实际奖励措施鼓励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推动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共建技术联盟,搭建合作开放、市场化运作的技术支撑平台,合作共赢;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优秀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促转型。今年娄底经济增长放缓,是因为工业和第三产业双双出现了较快回落,回落的原因主要与娄底经济长期依赖资源型重工业的产业结构相关,我们的支柱产业因宏观政策和经济下行大影响受到了直接且严重的冲击,而这又导致了围绕工业生产的生产性服务业回落。要摆脱这种被动局面,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转型升级,娄底经济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型的关键节点。一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依托娄底交通区位条件逐步改善、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等特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金融业、健康养老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壮大,要努力做大服务业总量,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稳步提高服务业在娄底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发挥第三产业服务生产、服务经济、服务生活的功能和作用。二是要推动工业改造升级。要做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一方面,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定不移实施“四转三化”战略,通过技术、信息、管理等手段进行改造提升,拉长产业链,推动工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全面提高传统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重点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创新能力突出的本土中小型科技企业,加快形成竞争优势,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三是要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着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园区化发展,着力做精以“三黑一菌”为代表的一批特色产品和知名品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切实提高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发展果蔬茶、中药材等经济效益较好的农作物种植作物,提高种植业产出和效益;抓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落实、强化养殖户扶持措施;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抓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供稿:娄底市统计局陈惠明 秦金莲 肖泉]
 [审核:刘雁]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