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娄底市小微工业企业发展情况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6-12-12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规模以上小微工业企业是娄底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众多且行业分布广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以来,国家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为工业经济的转型创造了重大发展机遇。本文以娄底市规模以上小微型企业现状为对象,闸述其发展现状,剖析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解决措施,以期为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发展现状

  截止2016年7月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小微工业企业550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3.2%,其中娄星区70家、开发区75家、双峰县118家、新化县88家、冷水江市78家、涟源市121家。全市规上小微型企业资产总计为291.41亿元,户均资产5298万元。其中资产0-500万元的企业54家、500-1000万元企业52家、1000-2000万元企业100家、2000-5000万元企业206家、5000-10000万元的企业79家,资产总计过亿的企业59家。按注册登记类型分:国有企业4家、集体企业26家、股份合作制企业1家、股份制企业431家、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6家、其它企业82家。

  1、行业涵盖面广。截止2016年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涉及行业大类34个,其中小微企业涵盖33个,基本实现行业全覆盖。其中纺织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9个行业全部为小微型企业。规上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的行业有24个,其中增速超过30%的行业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纺织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酒和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食品制造业等,同比分别增长31.7%、32.0%、40.8%、44.0%、63.3%、71.2%、75.3%。

  2、发展速度加快。作为规模工业的后备军和“补给者”,小微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近年来,娄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工业经济的政策措施,支持培育小微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新建新开工企业及“规下企业”升为“规上企业”数量明显增多。2015年全市累计有81家小微型企业进入规模企业行列,截止2016年7月底,当年新入规小微型企业15个,预计全年入规企业将超过去年,支撑作用明显。

  3、整体实力增强。2016年1-7月全市规上小微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0.23亿元,户均产值达8004万元,同比增长6.7%,高出规上工业3.2个百分点;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9.1%,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2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5.48亿元,同比增长 8.0 %。

  4、产销衔接良好。2016年1-7月,全市规上小微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434.71亿元,同比增长6.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的49.0%,产销率达98.7%,产销衔接良好。

  二、存在问题

  1、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小。全市规模以上小微企业的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达87.79元,比2015年底增加了2.39元。对上半年49家小微企业的景气状况调查显示:有18家企业认为是用工成本上升快,19家企业认为产品价格下行。生产运营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下行直接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2、管理人才、技术工人匮乏。对上半年49家小微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查调查显示:缺少经营管理人员的企业6个,占12.2%; 缺少科研人员的企业10个,占20.4%; 缺少技术人员的企业23个,占46.9%。小微工业企业以私营企业为主,普遍存在着董事长、总经理、生产厂长、销售部长“四位一体”的现象,内部经营以“作坊式”、“夫妻店”模式为主,无法准确把握市场导向,发展思路缺乏远见,粗放经营,固守已有成果,缺乏引进先进设备工艺和扩大规模的勇气。企业员工以外来务工人员或附近的村民为主,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且流动性大。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多数企业的财务人员为兼职,从而在企业的产品质量及成本核算管理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最终导致企业发展动力不足。

  3、融资渠道窄,资金供应紧。小微企业由于信用评价体系缺失,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加上其自身实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生产经营稳定性差等原因,往往造成小企业融资难,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的发展。对2016年第二季度49户小微企业的景气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资金紧张的企业22个,占44.9%。融资难的企业11个,占22.4%。

  4、政策落实待加强。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则由于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执行兑现往往难以到位,对2016年第二季度49户小微企业的景气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本季度没有受益于相关政策的帮助和支持的企业39个,占79.6%。

  三、对策建议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转变经营理念。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共同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选择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让他深深植入企业每个人的灵魂深处的过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凝聚人心,激励斗志,调节企业与环境、与顾客、与企业、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还能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我们认为,在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恶化、企业经营难度增大、社会矛盾增多的不利形势下相关部门可以主动作为,或邀请国内著名企业文化建设的老师来娄授课,或组织企业主分期分批外出参学,这些举措投入少、产出大,对提升企业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激活中小微企业内生动力。引导中小微企业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一是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引导中小微企业敢于创新。二是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创新。三是完善创新合作机制,推进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推动中小微企业和省内外、国内外大企业建立战略技术联盟。四是增强名牌品牌意识,提升中小微企业产业档次。鼓励中小微企业在做精做优的同时,有意识地向产业链高端转型。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创新形式,实现产品的专特精新,形成独特工艺方法,摆脱同质化,建立核心优势,进一步提升中小微企业产业档次。

  3、强化政策扶持,着力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一是要帮助企业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建议由政府成立公共信息服务机构,及时向企业提供有力的市场销售信息。二是重点扶持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企业。通过投资补贴、税收减免、提供长期政府贷款和优惠利率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强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转换升级。三是要引导和鼓励金融部门对信用度好的小微企业增加投入,建立小微企业风险投资基金,从而逐步解除小微企业贷款难、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

  4、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建立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培育和发展多层次、多方面满足小微企业需求的社会中介组织,逐步建立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健全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市、县、乡三级小微企业服务信息网络,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供稿:娄底市统计局  李荣健]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