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前三季度娄底高质量发展势头向好 稳增长压力有所增加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8-10-30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娄底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系列决策部署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产业项目建设年”为抓手,聚焦实体经济振兴,全力推进产业链建设,全力推进“七个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加速转型,奋力赶超,全市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趋”的运行态势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运行效益稳步提升,民本民生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势头向好

  一、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指标运行持续稳健

  前三季度,全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较好,GDP、工业、投资、消费、财政、居民收入等大部分指标增幅排位连续第7个季度保持全省前列,全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和抗风险能力稳步提升。初步核算,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10.14亿元,同比增长8.3%第一产业增加值94.31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454.70亿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461.13亿元,同比增长9.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建筑业增加值46.90亿元,同比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完成财政总收入99.3亿元,同比增长16.3%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80元,同比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11元,同比增长11.2%

  (二)产业发展稳中显优

  前三季度,全市三次产业发展稳中显优,各具特色,呈现出许多积极变化。一是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6%,高于年度目标任务0.1个百分点。今年气候条件总体较好,比较利于农作物生长,全市谷物、玉米、大豆、花生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基本保持稳定;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保持较快增长,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增长5.2%和7.6%,黄桃、蜜柚、蓝莓、枇杷等中高档名优水果种植渐成规模、产销两旺、效益较好;生猪及猪肉价格快速回升,养殖效益提高积极性增加,存栏和出栏减少的情况得到改善;农业产业化、休闲农业加速推进,产业融合持续发展二是工业支柱支撑有力前三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7%,与上月持平支柱产业贡献突出,全市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0个行业保持一定程度增长,其中钢铁、水泥、电力等传统支柱产业继续保持量价齐升态势,涟钢、薄板、金竹山电厂等重点企业满负荷生产,这三大支柱行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3.5%,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7.6%“两高产业”发展壮大,全市高技术工业和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5%9.6%,“两高”产业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32.7%,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9.6%园区集聚程度继续提升,全市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园区工业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71.0%,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三是第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全市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打好转型升级攻坚战,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同期的9.9:45.9:44.2的调整为9.3:45.0:45.7,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7%,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全市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内部行业中,交通运输业和营业性服务业发展较好:全市公路货运周转量88.3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5.1%,居全省第1位,带动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62.92亿元,同比增长6.6%;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1%,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95.2%,带动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5.98亿元,同比增长32.4%。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提升到23.0%,同比提高了2.9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回落到33.9%,同比降低了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有所优化。

  (三)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前三季度,全市以“产业项目建设年”为抓手,全力推进产业链建设,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大比拼,同时,着力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消费需求,投资与消费双轮驱动,有力地拉动了全市经济增长项目建设成绩突出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2%,增幅居全省第7位,比上半年前移1个位次。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全市13个省“五个一百”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9.3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0.8%18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18.4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61.8%57个市领导联系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39.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0.9%民间投资活力显现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4.7%,增幅逐月回升,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59.2%,比上月又提升了1.5个百分点,在政府投资大幅放缓的情况下,民间投资实现了有效补充重点领域投资较快增长全市工业技改、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7.6%、21.5%。是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增幅居全省第4位,比上半年前移1个位次。消费升级类商品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中,家用电器与音像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家具类等消费升级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18.6%、34.2%23.0%24.8%,均快于全市限上企业商品零售平均增速石油类消费贡献突出,汽车保有量的稳步增加和油价的持续上涨带动了石油类消费的快速增长全市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达27.84亿元,同比增长18.9%,对全市限额以上零售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20%左右电子商务较快发展,全市在库电商企业达4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6家,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8.94亿元,同比增长21.6%,快于全市限上企业商品零售平均增速5.4个百分点;限上企业培育和申报入统进度加快,全市共入统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45 家,已完成年度入统目标的75%,完成进度快于其他行业快于去年同期,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总数达到498家

  )运行效益稳步提升

  前三季度,全市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居民收入三大效益均保持较快增长,经济运行效益稳步提升。一是财政收入质量提高。前三季度,全市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16.3%,增幅高于年度目标8.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36.0亿元,同比增长21.5%,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69.2%,比上年同期提高13.7个百分点。二是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改善企业利润较快增长,1-8月,全市8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7.4亿元,同比增长52.9%,其中亏损企业亏损额1.81亿元,同比减亏59.3%;企业成本同比降低,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每一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营业成本为87.1元,同比下降1.4元;企业负债持续下降,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负债合计593.43亿元,同比下降9.1%,资产负债率52.6%,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三是居民收入住户存款双双增加前三季度,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34元,同比增长10.4%,增幅居全省第3位,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3%,与全市经济增长持平。其中农民收入增幅快于城镇居民收入2.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65,比上年同期缩小0.06,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市居民住户存款余额为1318.08亿元,同比增长11.4%,快于全市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1,城乡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稳步提升

  (五)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前三季度,全市主动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要求三新经济加快培育成长,新旧动能加速转换,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势头向好一是新兴动能加快蓄积。前三季度,全市在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方面呈现出很多新亮点:板材深加工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链建设取得新突破,随着VAMA的稳产达产和华安钢宝利二期项目的正式投产,全市板材深加工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前三季度全市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0%,快于全市规模工业增速4.3个百分点;新材料新能源基地建设提速,近期全市项目建设观摩活动观摩的23个项目,其中有电将军新能源、博盛新能源等21个项目是围绕“新材料新能源基地”建设的项目,这些项目的加快建设和陆续投产,将大大加速全市新材料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全市旅游总人数3026万人次,同比增长24.2%,旅游总收入232.9亿元,同比增长23.5%,尤其是“国庆、中秋”等节庆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全市旅游知名度继续提升新兴服务业发展加快1-8月,全市商务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6%、53.1%和100.4%。二是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加大科技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最关键的推动力量,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速达到111.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260.3%;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中,研发经费投入24.17亿元,同比增长130.6%。投入力度的加大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快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个,同比增加32个,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5.17亿元,同比增长20.2%,快于全市经济增速11.9个百分点。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提速。娄底作为传统内陆城市,经济外向度和外贸依存度低,近年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外向型经济发展提速。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69.47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幅居全省第7位,比上半年前移1个位次;全市实际到位外资3.97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增幅居全省第4位;成功举办第届“湘博会”,吸引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家境外企业参展,共计签约项目50个,总签约金额351.5亿元

  )民生改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市坚持民生优先,继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千方百计促就业、增收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发展成果惠及民本民生。是民生投入力度加大。前三季度,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199.38亿元,同比增长22.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3.3%,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民生工程投资增长16.7%,快于全市投资平均增速5.5个百分点。是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32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2.2%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同比上涨1.9%,八大类商品“七升一降”,居住类上涨5.1%,衣着类上涨4.1%,其它大类均比较平稳三是重点民生实事稳步推进。前三季度,12类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稳步推进,农村应用水巩固提升5.76万人,完成计划任务的80.8%;消除超大班额班级数1196个,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966户,完成计划任务的93.8%;城市棚户区改造13842户,完成计划任务的76.0%。

  、当前全市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虽然前三季度全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较好,但与上半年比、与年度目标比均存在一定的差距,GDP、第三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低于上半年0.3、0.7、0.1、0.8和0.2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年度目标0.2、1.1、0.8、3.3和0.9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呈现“高开低走”态势,下行压力较大。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商品房销售面积、公共财政8项支出、存贷款等相关指标增幅各县市区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比较突出。如果下阶段继续延续这种走势,全市及各县市区要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将面临较大压力。

  (二)工业增长后劲有待进一步夯实从增量看,对当前全市工业经济的较快增长形成主要支撑的钢铁、水泥、电力等支柱行业因为去年四季度基本满负荷生产,今年四季度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生产形势,增量有限,贡献预期减小,而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压减、贸易战等外部环境有可能会对钢铁、水泥等产品的需求产生直接影响;前三季度全市新入统30家规模工业企业累计仅完成产值12.22亿元,仅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0.8%,拉动作用不强从减量看,目前因为去产能、环保整顿等因素影响停产半停产工业企业继续增多,主要集中在煤矿及煤机、烟花鞭炮、采石场等行业,到9全市在库工业企业中有91家停产报零,比6份又增加了15家,下阶段要开工复产仍面临较多制约同时,节能降耗压力倍增。传统产业的复苏拉高了全市能源消费水平,前三季度,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39.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8个百分点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长0.75%,虽然增幅较上半年有所收窄,但仍呈正增长态势,要完成能耗“双控”、全面小康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考核目标任务压力倍增。

  (三)第三产业相关指标持续分化全市GDP从上半年的第1位后移到三季度的第4位,主要原因是第三产业增幅的逐季回落。第三产业相关指标中,两极分化的情况非常突出,其中公路运输总周转量、邮政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总量等指标增长快,排位靠前,尤其是电信业务总量爆发式增长195.2%,成为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支撑。但其他大部分指标运行情况很不理想:公共财政8项支出仅增长8.3%,低于上半年3.8个百分点,增幅逐月下滑;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7%,降幅比上半年扩大6.9个百分点;保费收入增长2.9%各项贷款余额增长5.2%,仍居全省末位;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1%,比上半年又回落了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居全省13位。同时,当前全市只有17家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难度。应当看到,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扭转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逐回落的态势的话,全年GDP增幅有可能继续回落

  (四)项目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当前全市国有投资和民间投资总量基本为四六开,民间投资项目往往规模相对偏小且资金以自有资金为主,政府主导性投资项目的压减导致全市新开工项目不足、大项目不足、投资资金来源偏紧、教育医疗等短板领域投入力度偏小等问题更加突出,全市投资增长后劲乏力。前三季度,全市新开工项目511个,同比下降37.9%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35.2%新开工项目中,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仅7个,没有新开工投资50亿以上的项目;全市12个PPP项目中只有5个开工,开工率仅41.7%77个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中 55个开工,开工率72.4%,其中5个项目由于配套资金不足已暂停实施。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双双负增长的局面仍在持续,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5%,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3.6%,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0.7%,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同时,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短板领域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仍待加大。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教育和医疗卫生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市投资额的1.5%和0.8%,其中教育和医疗卫生民间投资仅占全市民间投资额的0.8%和0.4%;全市公共财政支出中,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分别仅增长5.4%和7.3%,分别低于全市财政支出增速14.9和13.0个百分点,占全市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6.4%和10.5%,分别低于上年同期2.3和1.2个百分点。特别是教育领域,全市“化解大班额”成效初显,但仍存在资金筹措困难、区域发展失衡、中心城区学位缺口大等突出问题,当前全市各地化解超大班额也普遍采取的是内部挖潜、挤占功能室解决教室不足问题的方式,要实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超大班额、2020年基本消除56人大班额的目标压力依然很大。

  三、工作建议

  (一)加强经济运行的预警监测分析研判

  要继续加强经济运行的预警监测和分析研判,确保继续保持和延续当前“稳中有进、稳中趋优”的经济运行走势。一是要对照全年各项发展目标,抢抓四季度生产、投资、消费的黄金期,认真对账,找准差距,倒排工期,集中攻坚,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确保全年各项发展目标圆满完成二是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聚焦短板领域和薄弱环节,分类施策、强化督导、帮扶解困;三是要继续做好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预警督办,继续落实执行好联网直报期间值班值守制度;四是要继续做好“四上”企业扶植培育和申报入统等基础工作,特别是针对今年申报入统截止时间提前至11月5日的新情况,要尽快部署落实,确保完成任务

  (二)培育新增量巩固和强化工业支撑作用

  工业是近两年来全市经济增长保持全省前列的定海神针。一是加强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为新开工项目创造便捷条件,加快工业项目投产效率,形成有支撑力的新增量;二是要把握机遇,全力推动“钢铁新城”建设,围绕涟钢、冷钢、汽车板做大做强钢铁及相关产业,延长产业链,要瞄准高精尖产品,大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扩大竞争优势;三是要加快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创新能力突出的本土中小型企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四是专题分析研究解决当前停产企业逐月增多的问题,加强实地调研,查找企业停产半停产的主要原因,各个击破,努力帮扶有产品有市场的停产半停产企业开工复工五是继续高度关注工业用电量、工业增值税、公路货运周转量等工业支撑指标运行,确保相关指标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匹配和支撑。

  (三)全力抓好四经普夯实第三产业发展基础

  以四经普为契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全市推进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一是转变思想观念,理顺体制机制,要强化全市三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力度,定期召开高规格的三产业发展联席会议,进一步明确部门和县市区主体责任,汇聚工作合力,加强考核奖惩和督查督办二是加强规划引领聚集重点领域要进一步强化三产业发展的规划引领,科学规划布局,明确各县市区发展重点,强化规划执行效果和引导作用,聚焦与先进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现代金融、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信息科技等生产性三产业以及与打造投资环境密切相关的医疗、养老、教育、文化旅游等高端生活性三产业作为重点领域,推动三产业与工业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品位;三是加大要素投入,提升保障力度,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有针对性地引导政策、环境、资金、土地、人才、平台、交通的生产要素向三产业倾斜要完善体制机制,激发消费潜力,9月下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从总体要求,构建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壮大消费新增长点,健全质量标准和信用体系,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强化政策配套和宣传引导,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部署,要结合全市实际,尽快分析研究,确保贯彻落实到位,特别是针对当前全市农村消费市场占比仅10%左右的现状,要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娄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深入挖掘和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加速发展五是要抓住经普契机,调优产业结构,要抓好三产业各行业的普查,优化全市经济结构,提升三产业占比,增强发展后劲,确保真实反映全市三产业发展水平

  (四)聚焦重点领域激活民间投资优化投资结构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要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的引进落地和竣工投产,切实做好下阶段稳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一是聚焦“1+5+6”产业链,抓实产业投资,围绕“1+5+6”优势产业链,把握好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机遇,突出薄板汽车板配套产业、精细陶瓷、新能源新材料等12条优势产业链精准招商、务实推进要重点关注工业投资占比、新开工工业项目投资占比、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比、技改投资占比、民间投资占比、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占比等结构性指标,在项目引进和投资项目入统入库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加大这几类项目的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三是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水利工程、农业生产发展、生态环保和污染治理等领域项目建设;四是要持续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短板领域投资力度,进一步放宽这些领域市场准入简化行政程序,出台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医疗卫生领域的政策文件,创新项目建设模式,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实现政府投入与民间资本的互相促进补充,全力补齐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投资短板。

[供稿:娄底市统计局    肖    泉]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