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谈成绩 找差距 谋发展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2-04-10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最近,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号召全市800万邵阳人民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旨在通过这一活动,激励全市人民在总结成绩、找出差距、树立信心的基础上,为谋求加快邵阳的发展,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敬言献策。本人做为一名在政府统计部门工作了32年的邵阳统计人,应该从数据中总结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找出发展中的差距,为谋求邵阳的快速发展尽一点统计人的责任。

  成绩有目共赌

  这几年,邵阳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应对全球经济放缓和国内宏观调控带来的挑战,努力实施兴工强市、后发赶超战略,抢抓机遇,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步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2011年成绩更为喜人。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907.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增速高出全省0.4个百分点,在14个市州中居10位;比2007年增长了62.13%,平均每年递增12.84%,保持了较快、稳健的发展势头。2011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7%、 19.2%和13.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9:38.2:37.9调整为24:40:36,从合理结构逐步迈进。全市人均GDP达到12797元,比上年增长10.9%。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6.27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1.02亿元,增长30.1%。全部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2.83亿元,比上年增长20%,增速在全省居第三位,增幅超过GDP6.8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49.7%,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294.13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在全省增速排名第一, 工业产销衔接平衡,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23%,比上年提高0.25个百分点,拥现出过亿元产值的工业企业350家, 其中过10亿元企业6家,过5亿元企业21家;兴工强市大力推进,发展后劲加强,工业主导地位逐步显现。农业基础不断改善,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9.75亿元,比上年增长4.6%。粮食产量达到310.77万吨,比上年增长3.5%,实现连续8年增产丰收。投资增速加快,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562.1亿元,比上年增长35.2%。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717万平方米,增长42.5%,竣工面积194.08万平方米,增长80.9%,销售面积137.66万平方米,增长23.5%。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9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增速全省排名第三,消费市场充满生机。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8%,增速第六, 外贸规模逐步扩大。实际利用外资1.37亿美元,增长27.9%,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80亿元,比上年增长45.6%。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为2158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5153公里,高速公路284.7公里。洞新、娄新、邵安、邵坪、包茂5条高速公路加快建设进度,娄邵铁路扩改和沪昆高速铁路顺利开工,武冈机场和邵东机场项目申报建设使邵阳区位条件改善步伐加快。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7%。电信业务量26.32亿元,增长16.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28.7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51.5部/百人,比上年提高2.9部/百人, 邮电通讯业务较快提升。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16.19亿元,比年初增加165.4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06.9亿元,增长17.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25.4亿元,比年初增加81.3亿元,全市保费收入达到34.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78元,比上年增长15.1%,人均消费支出9592元,增长16.1%,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73元,比上年增长16.3%,人均消费支出3548元,增长20.6%,农民收入快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6.3和29.75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34.13%,比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宿小。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引导,得益于上级部门和领导的支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市人民的辛勤努力。

  差距正确面对

  邵阳这几年虽然发展的步伐加快了,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段时期以来,由于邵阳的区位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全省、与兄弟市州的发展比,邵阳的发展已经滞后了, 从以下几组数据对比,足以找出邵阳的差距。

  [人口与土地]:邵阳拥有土地面积2.0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9.82%,2011年末总人口达到797.5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1.2%,是全省第一人口大市,其中,农村户口人数达668.18万人,是一个农业大市,由于经济欠发达,全市长年外出务工人员达86.8万人,占全省外出务工人员的16.1%,全市常住人口只有710.72万人,比衡阳市少5.88万人,居第二位,常住人口率为89.12%,比全省低3.31个百分点。

  [收入与消费]:2011年全市城镇化水平为34.13%,比全省的45.1%低10.97个百分点,居第十四位,比倒数第二的湘西州还低1.9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的低下,影响二三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城乡居民的收入,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3614元,居13位,仅高出自治州23元,比全省低5230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2.3%,人均消费性支出9592元,增长16.1%,为全省人均消费支出的71.6%;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4373元,居10位,比全省平水平低2194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6.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3548元,为全省5179元的68.5%。

  [总量与结构]:2011年,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907.23亿元,占全省的9635.19亿元的4.62%,居第九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12797元,仅为全省人均水平的42.9%,居倒数第一位,从三次产业比来分析,全省一、二、三次产业比为13.9:47.5:38.6,邵阳则是24.0:40.0:36.0,邵阳的第一产业(农业)比全省高出10.1个点,而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低7.5个点, 第三产业(交通、贸易、服务业等)低2.6个点,说明邵阳的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2011年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217.61亿元,比上年增长3.7%,占全省的7.96%,人均农业增加值3069.5元,只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3.9%,农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201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312.83亿元,占全省的3.89%,居十一位,人均工业增加值4413元,仅为全省人均水平的35.9%,人均规模工业增加值4149元,仅为全省人均水平的33.6%,工业做大做强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机。只有二产业的发展,才能加速第一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投资与贸易]: 2011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562.1亿元,比上年增长35.2%,但投资总量只占全省的4.92%,居第九位,人均投资只为全省平均数的45.7%;实际利用外资0.91亿美元元,占全省利用外资额的1.48%,居第十一位。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92亿元,占全省的4.8%,居第七位,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4626元,只达到全省水平的44.7%,开拓全市消费品零售市场的潜力还很大;全市完成进出口额3.93亿美元,为全省进出口额的2.07%,居第八位,人均进出口55美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9.2%,其中人平出口额49美元,为全省的32.7%。

  [财政与金融]:2011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6.27亿元,为全省的2.7%,人均财政总收入935元,仅为全省平均数的四分之一;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02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8%,居第十位,人均一般预算收入579元,为全省人均数的26.2%,居倒数第一位,比倒数第二的益阳市、第三的永州市、第四的湘西州分别少207元、291元和403元, 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只占51.2%,比全省62.2%低11个百分点,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的空间很大。201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16.19亿元,占全省的5.74%,居第六位,人平存款15745元,为全省平均值的53.3%,而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25.4亿元,占全省的3.16%,居第十位,人平贷款仅6000元,为全省平均值的29.3%,存贷比仅100:38.1,一定程度制约着邵阳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供稿:邵阳市统计局邓红专]|

  由于经济的滞后发展,同样,制约着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给邵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给邵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带来一系列的矛盾,这就需要800万邵阳人民去面对,去迎难而上,加以克服解决。

  发展事在人为

  成在人,败在人,事在人为。从以上几组数据对比不难发现,占全省总量4.6%的GDP、2.8%的财政收入要养活11.2%的800万邵阳人民,已力不从心,只有加快邵阳的发展,才是邵阳人民的唯一出路,只有加快邵阳的发展,邵阳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发展靠什么?关键在人。目前,邵阳的区位优势明显好转,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有利于邵阳发展,邵阳人民要抢抓国家扶植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邵阳的明天才会有希望。

  转变机关作风,坚持任人唯贤。全市要下大力整顿机关工作作风, 转变政府工作职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要把政府打造成服务型政府,要把公务员转变成老百姓的勤务员。使我市的政府与各级职能部门的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工作中要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要提高各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尽量减少办事环节,做到保障民权、尊重民意、关注民生、开发民智。对干部要量才而用,任人唯贤。采取能者上,庸者下,对那些不干实事,干不了事实的干部该降级的降级,该撤职的撤职,绝不能姑息迁就,坚持以德才为原则,以实绩论英雄,做到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产生,政绩在一线创造,真正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有舞台、有干劲、有奔头。坚持不拘一格选人、用人,打破地域、界别和年龄的限制,让各阶层人才脱颖而出。对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诫勉谈话和通报批评,对严重的“索、拿、卡、要”等违法行为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在发展问题上思想要解放一点,胆子要大一点。一切以加快邵阳发展为准绳。

  加强城市管理,外树邵阳形象。邵阳是一座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经济发展的滞后给城市基础建设和规划管理带来了困惑,城市脏、乱、差的面貌一直不能根除,环境卫生的好坏就是一张城市的名片,城市环境干净整洁能给人赏心悦目的心情。因此,我们要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把卫生城市的创建工作当成大事来抓,要抓好新城区建设,搞好城区扩容,要大手笔运作,高眼光规划,把邵阳大道两旁建成在全省有特色,在邵阳最美丽的一个新城区,减轻老城旧交通出行的压力。邵阳人民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把邵阳建成一个碧水、蓝天、地绿,整洁、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与实力的现代文明城市,文明卫生城市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加快邵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卫生城市的创建事关观念创新和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城市管理与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环境卫生质量才能得到改善,生态与居住环境才能得到优化,居民健康卫生水平才能得到提高。要加大宣传监管力度,多做正面宣传,多开展一些评先争优活动,要弘扬正气,惩治陋习,多宣传推介那些爱岗敬业、见义勇为、尊老敬贤的好典型,从严把握负面报道,逐步树立邵阳在外的良好形象。

  着力招商引资,加快邵阳发展。邵阳目前发展相对落后,表面上看是经济发展的滞后,其实质是思想观念上的落后。我们要以思想的大解放,推进思路的大突破,思维的大创新,在全市上下形成一股思想观念上的大解放,下大力气解决发展意识不强、发展活力不够、发展办法不多的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招商引资对邵阳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破除畏难意识,强化竞争观念, 破除守旧意识,强化创新观念,破除近功意识,强化务实观念,破除小农意识,强化进取观念,破除官本位意识,强化服务观念,消除一切与发展不合拍的音符,清除一切与发展不合流的现象,扫除一切与发展不协调的作风,使全市上下做到集中心思,谋求发展;振奋精神,投身发展;团结干事,加快发展,形成一种思发展、议发展、争发展、促发展的良好氛围,真正把全市上下的心思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把思想统一到加快发展上来,政府对投资者不能分本地与外地,都要一视同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商家之道在于谋利,让利招商应当说是招商的根本。全市上下要形成一股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努力做到感情真,服务实,环境优,诚信高, 给商家以吸引力。特别是对投资后的发展环境和政府服务,我们应当要做得更好,不要只招商不管商,让招进的商家大呼让当受骗,只要搞好了招商后的服务,使他们感到满意,这才是商家最大的利益,也就是我们招商最大的力度、最大的诚信。对于一些重大项目和客商,项目启动后,市委市政府应当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陪同办理相关事宜,这对客商发展是服务,对部门作风是检阅。

  只要全市上下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把思想统一到加快发展上来,邵阳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供稿:邵阳市统计局邓红专]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