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邵阳县:抓好“三大工程” 为民办好实事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4-07-11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2004年,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庄严承诺,为民办好八件实事。10年来,邵阳县委、县政府始终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八件实事和为民实事作为一把手工程、重点工程和惠民工程来抓,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大事要事来抓,举全县之力,凝全县之心,聚全县之财,在工作落实上创先争优;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上创先争优;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解决最现实、最紧迫、最直接的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为着力点,求真务实,攻坚克难,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完成各项实事工作目标任务。

  一、总体完成情况概述

  10年来,邵阳县为民办实事(八件实事)工作上下联动,整体推进,进度快,质量好,群众满意度高。

  (一)实事项目数量多。2004--2007年,八件实事项目共90个指标,其中2004年35个,2005年18个,2006年17个,2007年20个。2008--201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165个指标,其中2008年28个,2009年29个指标,2010年28个指标,2011年33个指标,2012年20个指标,2013年27个指标。10年总计255个项目指标。从所有指标项来看,其中民生福利类占62%,公益事业类24%,基础设施类占13%,其他类占1%,彰显了党和政府对民生民利的关注和重视,真正为老百姓谋福祉。连续10年里列入实事项目的指标有6个,即新增城镇就业、城市低保、农村低保、改扩建乡镇敬老院和通乡、通村公路建设项目。新增城镇就业10年合计目标任务3.8955万人,实际完成4.4011人,总完成率为113%;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发放率分别达100%;改扩建乡镇敬老院目标任务21所,实际完成22所(含村级敬老院1所),为目标任务的105%;通乡公路总目标任务272.6公里,实际完成360.22公里,完成率为132.1%;通村公路建设总目标任务1038.7公里,实际完成1428.53公里,完成率为137.5%。

  (二)工作落实成效好。10年来,邵阳县对完成八件实事和为民办实事工作从不打折扣,经省、市验收,全面甚至超额完成各项实事目标任务。255个指标,超额完成任务的指标共105个,占总项目指标的41.1%。其中2004年超过100%完成的有17个,占年度指标项目的48.6%;2005年超过100%完成的有13个,占年度指标项目72.2%;2006年超过100%完成的7个,占年度指标项目的41.1%;2007年超过100%完成的有11个,占年度指标项目的55%;2008年超过100%完成的有9个,占年度指标项目的32.1%;2009年超过100%完成的有11个,占年度指标项目的37.9%;2010年超过100%完成的有10个,占年度指标项目的35.7%;2011年超过100%完成的有12个,占年度指标项目的36.4%;2012年超过100%完成的有7个,占年度指标项目的35%;2013年超过100%完成的有8个,占年度指标项目的29.6%。

  部分项目措施过硬,完成程度高。2004年新增城镇就业任务0.3万人,完成0.4509万人,为目标任务的150.3%;2005年改造D级危房任务3.1887万平方米,完成3.5852万平方米,为目标任务的124.3%;2007年通村公路建设任务300公里,完成520公里,为目标任务的173%;电话通行政村任务13个,完成22个,为目标任务的169%;标准化农家店建设任务56个,完成70个,为目标任务的125%。2010年移民培训任务390人,完成562人,为目标任务的144%;移民避险和改善生存搬迁人数任务50人,完成80人,为目标任务的160%。2011年改造县乡公路任务29.9公里,完成56.2公里,为目标任务的188%。2012年建设农家书屋任务150个,完成186个,为目标任务的124%。

  (三)经费保障力度大。邵阳县集中财力办好实事,为县域经济发展夯实基础,增强后劲。10年来,全县共投入为民办实事资金32.6亿元,年均3.26亿元。其中国债项目资金15.5亿元,占总资金的47.5%,年均1.55亿元;省级投入资金4.8亿元,占总资金的14.7%,年均0.48亿元;市县级投入资金3.96亿元,占总资金的12.1%,年均0.39亿元;群众自筹、捐资等其他资金8.38亿元,占总资金的25.7%,年均0.838亿元。其中通村公路建设社会民间投资1.75亿元,有力促进了农村公路建设迅速发展。

  (四)后续管理常抓不懈。为了把“为民办实事、为民办好事”的工作进一步做实,邵阳县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管理,统筹兼顾,扣住“三个一”工作法,实现实事项目承办落实与跟进管理的有机统一,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社会反响良好。全县成立了为民办实事后续管理工作一个专门班子,一套工作机制,经常性地开展“一事一回头看”。每年既抓为民办实事任务完成,也抓历年为民办实事后续管理工作,规定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实行终身制,项目责任人负责到底,如果项目质量出现问题,责任人已调出原单位的,也要实行“秋后算账”,严格追责;要求当年实事完成与上年实事跟踪管理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督查。全县各项实事后续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各村成立公路养护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公路水沟清理、路面清扫、路肩培土、油膏灌缝等工作,通乡、通村公路都设立了护栏和警示标志,全县建立了便民招呼站385 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点多面广,为加强管理工作,各村按自然院落成立理事会和监督小组,制订用水、清池和收费公示等制度,黄荆乡大塘垅水厂是邵阳县最大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供应12000余村民和学生的饮水,该乡采取招聘方式,聘请2名管理人员,要求他们定期检查水源和池水质量,经常性地到各村查看水管和龙头,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规范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书籍管理和方便村民借阅,县财政预算每个农家书屋每年2万元,作为聘请书屋管理员和设备维修、书籍补充专款专用。通过不断加强实事项目后续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真正使各项实事激发出惠民效应。

  二、邵阳县为民办实事工作做法与成效

  邵阳县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为民办实事工作,齐抓齐管,通力合作,进一步提振精神,凝聚合力,打造干实事,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坚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催化剂”,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新引擎”,作为“加快富民强县,实现后发赶超”的“助推器”,着力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作为“重点工程”来做,作为“惠民工程”来办。

  (一)责任落实到位,把为民办实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一是完善为民办实事管理体制。邵阳县每年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今年为民办实事工作进行了总体动员。县委办、政府办制定下发《邵阳县为民办实事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县年度为民办实事责任体系、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和工作要求。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每个实事项目由1至2名县级领导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各责任单位、相关单位和乡镇场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班子。并将为民办实事指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到各责任单位和乡镇场,并建立了为民办实事工作台帐,涵盖22个责任单位和25个乡镇场;各部门、各乡镇场也把各项实事指标进一步量化和细化,具体到点、到村、到人。每年县委、县政府共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4次,为民办实事主要责任单位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会议8次,专题研究为民办实事工作,听取工作汇报,分析全县为民办实事形势,调度处理为民办实事矛盾由于我们把为民办实事工作当作硬指标、铁任务来抓。二是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每年在全县工作大会上,各县直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乡镇场长向县政府递交了《为民办实事目标管理责任状》。各责任单位一把手和乡镇场长是第一责任人,亲自分解任务、亲自落实措施、亲自督查调度、亲自组织协调、亲自严格把关,并将为民办实事完成情况列入责任单位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未完成为民办实事任务的责任单位一把手和分管领导年度考核一律不称职。三是严格考核奖惩制度。坚决实行为民办实事“一票否决”制。如发现在为民办实事工作中不作为,甚至反作为的,县纪检、监察部门严格追究责任。各级各部门所承办的实事工作,只要有一项未完成或工程质量有问题,考核结果为不达标。凡考核结果达标的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在公务员年度考核中可评为优岗,事迹突出的还可记功,县直机关和乡镇场(领导班子成员)年度公务员考核优岗指蒜提高到20%;并给予单位和乡镇场一次性奖励。凡考核结果为不达标的,其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年度考核均为不称职,并不得参加其他奖励项目的评选,单位年度公务员考核优岗指标比例不得超过10%,并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各责任单位和乡镇场也将实事完成情况直接与工作经费或干部待遇挂钩,作为年度绩效考核与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二)工作措施到位,把为民办实事作为“重点工程”来做。邵阳县积极深化创先争先主题,拓展科学发展思路,创新管理模式,把为民办实事列入全县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抓得紧抓得实。一是开展为民办实事创先争优“夺红旗、亮黄牌”竞赛活动。在全县当前重点工作部署会上,县委书记、县长亲自部署和动员。为民办实事创先争优活动每月评比一次,每季开展一次讲评,发出县委通报。褒扬先进,鞭策后劲。通过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两轮驱动”,形成了为民办实事的高压态势。在为民办实事创先争优竞赛活动的推动下,全县上下增强了为民办实事的荣誉感和责任性,形成了办实事的强大动力。二是坚持日常考核规范化。县为民办实事考核办公室制订了《邵阳县为民办实事日常考核细则》,对各责任单位和乡镇场为民办实事工作实行制度化管理。具体考核项目分为月进度报表、半年及年终工作总结、奖励评审材料、信息稿件、督查督办五项,总分值为100分,严格规定了增减分条件,每月一次汇总,作为年终评比的依据。三是狠抓落实,加强督促检查。督查工作一直是全县作为落实为民办实事的抓手。在为民办实事工作中这个“拳头”握得紧,握得牢。10年来,“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讲评、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已成制度化,“领导随时督、专门机构督、单位经常督、乡镇及时督、上下联合督”相结合的督查办法已成常态化,每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督查的着力点是把握实事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安全生产,提高建设水平。多年来邵阳县水利局通过推行“一个项目工程、一套实施方案、一名行政责任人、一名监管责任人、一名技术责任人”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成效显著。五峰铺镇等乡镇通过实行“包自筹资金到位、包矛盾处理到位、包工程质量监管、包工程进度按时完成” 的“四包”责任制,扎实有效。

  (三)认识深度到位,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惠民工程”来办。邵阳县坚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惠民工程”来办,认识到位,措施得力,效果明显。一是保障实事资金。筹措资金是为民办实事首要环节,也是最大的难点。邵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财政十分拮据,但是为了把实事办好,尽力想千方尽百计,力保为民办实事资金到位。10年来,县级财政共投入为民办实事资金2.772亿元,主要投入在通乡、通村公路,义务制学校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新增公共租赁住房等方面,投资占县级财政投入资金的46.7%。10年共投入通乡、通村公路0.95亿元,年均950万元,其中2008年县级投入通乡、乡村公路资金达1764.2万元。2009、2010年县级投入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资金4803万元;2012年新增公共租赁住房县级投入资金3405.22万元。二是广泛宣传发动。为了充分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邵阳县把为民办实事宣传工作靠前,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广泛扩大为民办实事的影响力。县报《邵阳人》、邵阳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充分发挥为民办实事宣传主渠道作用,《红网》、《邵阳日报》、《湖南日报》、《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多次对邵阳县办实事工作进行专题推介。三是注重实事民众满意度。邵阳县在为民办实事过程中,顺民心,适民意,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实事办理好坏及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每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后,由县为民办实事评估认定办公室对项目进行评估验收,并采取发放问卷、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对实事承办单位的项目进行民意测评;并统一在县报《邵阳人》、邵阳县电视台及政府信息网、统计信息网等报刊、网络媒体上予以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据统计,每年全县为民办实事满意度在95%以上。

  三、为民实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为民办实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是系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是检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把手工程”,更是惠民富民的德政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循序渐进,统筹兼顾,才能把各项实事办成样板工程、放心工程。由于主、客观原因,多年来,八件实事和为民办实事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部分指标上级下达迟。大部分项目到6月份后,上级才下达计划指标,年底就要验收。因工程项目招投标和施工需要一定的时间性,使基层单位为了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评估验收,难免仓促上马,造成被动局面。虽然采取“抢晴天,战雨天”、“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模式,但质量问题难以避免。

  二是项目资金到位难,影响工程进度。有些年份,接近年底,省、市进行验收了,但上级下达的项目建设资金仍未拨付,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农村公路建设年年超额完成,并且经县农村公路管理局验收合格,但是,资金难以全部到位,遗留项目资金欠账多,不利于项目整体推进目标的实现。

  三是任务分配不合理。部分项目分配存在与实际不相符的现象。1、经济适用房建设是居民市场经济行为。该项目上级没有国债项目资金,而每年分配到县经济适用房建设任务在7千平方米,居民缺少资金,任务完成压力很大;2、农村公路建设依然重任道远。近4年来,全县每年任务指标不超过100公里,而群众修路热情高涨,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还有些乡镇有许多路已先修好,由于没有指标不能验收,如果不能纳入项目指标,将给群众和村级组织背上沉重的债务,甚至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3、农村危房改造指标数量太少。近两年来,上级分配到邵阳县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在1500户左右,而邵阳县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开发县、革命老县,省级贫困村还有85个,19.3万贫困人口,到2013年底,仍有15.6万人、约3.3万户居住在土砖房里,每年区区1500多个指标,“粥少僧多”,农村危房彻底改观至少需要20年。

  四是后续管理亟待加强。通乡、通村公路维修资金缺口较大,县级财力难以支撑;农村水利建设要常抓不懈,农村安全饮水上级项目资金“杯水车薪”,缺乏维护和管理经费,群众自筹难度大;农村电网改造需继续加快等,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为民办实事的主题之一。

  四、对策与建议

  (一)降低为民办实事地方配套资金比例。邵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大西部开发县,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财政运转十分艰难,请求省市领导考虑国扶县的实际困难,适当降低地方配套资金比例,确保为民办实事工作健康有序推进,让贫困地区群众在实事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以免县乡财政因实事办得多而背上沉重的债务。

  (二)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通过几年来的大修路,上级安排邵阳县村道建设的指标已经所剩无几。但是根据全县的实际,要修的路还很多,一是2004年村道数据普查时,部分村的村道没有及时纳入,现在无计划指标,群众意见很大;二是群众对行政村内的自然村的支道修建期望值也很高,全县还有1832个村民小组没有通水泥路,希望上级把支道建设也列入补助范围;三是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的“断头路”成为公路建设的“盲点”,上级应统一规划和设计,安排专项资金予以考虑,以免出现“盲肠”。

  (三)节省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行政审批成本。如合格学校建设、卫生院建设等项目,需办理手续复杂,耗时近两个月,且各项审批收费较高。建议上级统一制定优惠政策,简化审批程序,减免行政收费。

  (四)综合考虑,科学谋划为民办实事工作。为民办实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设计具体实事指标时,应从群众最迫切需要、反映最强烈的实事着手,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尊重民意, 科学谋划为民兴办实事工作。

 

[供稿:邵阳县统计局刘扬]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