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依托生态优势 发展绿色产业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3-10-14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近年来,益阳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狠抓绿色有机主线,坚持走“工业立市、农业稳市、三产兴市、生态美市、人才强市”的发展道路,不断探索以生态产业为核心、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生态文化为支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发展模式,逐渐成为一个在湖南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生态城市。

  一、益阳市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一)突出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1、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益阳市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9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31家,市级龙头企业259家。2012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96亿元,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收入的80.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安置农村劳动力10.3万人,占全市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4.5%,已发放劳动者报酬17.8亿元,年人均工资收入2.3万元,全市农村人口人均从农业产业化企业获得收入660元。农产品加工业把工业化注入农村,造就了一代亦工亦农的新型农民,培育了一批农民企业家,推动了益阳市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2、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发展。2012年,益阳市217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共完成销售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24.5%;实现增加值103亿元,增长26%;实现利润总额26亿元,增长20.5%;上交税金11.4亿元,增长23.3%。全市已基本形成了粮食、水产、畜禽、黑茶、果蔬、棉麻、竹木等7大重点产业。

  3、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益阳市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放心农产品特色产业带已初具规模。目前,全市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已突破1300万亩,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直接建立基地达210个,建立种植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51个,示范面积125万亩;建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258个;益阳市70%的农副产品实现了基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

  4、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全市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现有中国驰名商标11个、中华老字号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省著名商标75个。有无公害农产品176个、绿色食品139个、有机食品认证105个。名优农产品的不断增多,极大地增强了益阳市绿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5、休闲农业发展明显加快。全市休闲农业已形成“花乡、竹乡、渔乡、樵乡、湖乡”为重点的休闲品牌。目前,全市有较大规模的休闲农业示范区12处,上规模休闲农业企业191个;有星级休闲农庄18个,其中五星级8个,四星级7个,三星级3个。从业人员2643人,带动农户4964户,接待游客85.4万人次,营业收入29.9亿元。休闲农业已成为了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支柱产业。

  (二)突出特色资源开发,发展壮大绿色工业

  一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益阳市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33家和上市公司24家,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2012年,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92家,完成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291.7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291.3亿元,同比增长28.0%;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90.71亿元,同比增长27.9%,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24%;创造利税22.80亿元,同比增长14.8%。益阳高新区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湖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东部新区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湖南益阳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沅江船舶制造工业园成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益阳船舶制造产业园。

  二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坚持利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工艺改造提升纺织、造纸、竹制品、建材、矿冶五大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现代化、高端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近几年益阳市先后关停138家造纸企业、8家涉锑企业、25家炼钒企业、41家苎麻脱胶企业。

  三是推进节能新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近年来,益阳市确定5个园区、50家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推动重点企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目前,全市形成了一批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的建材产品、以废旧塑料和有色金属为原料的包装袋及有色金属产品、以林区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的环保木炭和纤维板等产品,循环经济企业达120多家,年产值50多亿元。

  四是发展低碳经济,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近年来,益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技术创新水平大幅提升。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也渐成雏形,包括以晶鑫新能源为代表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以中科恒源为代表的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制造产业;以凯迪生物为代表的生物质能再生产业等。此外,一批新能源的应用,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光互补路灯、LED路灯、生物质能发电等示范项目的相继投入使用,以及大力推进核电建设,积极开展桃花江核电项目前期建设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突出旅游深度开发,带动绿色服务业发展

  益阳享有“中国黑茶之乡、中国楠竹之乡、中国苎麻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等多项美誉。益阳地方文化发达,竹文化、茶文化、梅山文化、三国文化、湖乡文化、民俗文化等源远流长。辖区内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国家A级景区和国家级、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4个,其中国家4A级旅游区3个、国家3A级旅游区4个;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湿地公园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2012年接待旅游者1703.6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1.18亿元。安化茶马古道、益阳山乡巨变第一村、奥林匹克公园、皇家湖、花乡农家乐、厂窖惨案纪念馆、白鹿寺、会龙山、梓山湖高尔夫俱乐部、益阳博物馆、黑茶博物馆、桃花江竹海、南洞庭湖、沅江五湖等是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益阳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与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绿色服务业呈现稳步发展势头。2012年,益阳市实现绿色服务业增加值75.86亿元,比2009年增加29.03亿元,年均增长17.4%,比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快0.8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9年的20.8%提升到21.2%,提升0.4个百分点。

  二、益阳市绿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和劳动力资源不足。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种养行业的企业,由于自身固定资产少,到银行贷款缺乏必要的抵押资产,加之农业担保体系不健全,因而贷款困难。有些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有些企业在民间高息融资,最后导致破产。另外,益阳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工人大部分为企业所在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受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在农忙时节又要回家干农活,造成企业短时期内用工紧张。

  (二)绿色工业发展后劲有待加强。一是绿色工业经济总量小,区域比重处于逐年下滑的态势;二是产业发展层次低,资源能源和环境消耗型产业占比偏高;三是新上项目特别是产业拉动力强、绿色效应明显的大项目不多,产业发展缺乏后劲;四是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强,核心竞争力较弱。

  (三)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不够。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等典型特征。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R&D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应达到3%及以上。2012年长沙、株洲、湘潭、常德、岳阳占比分别为2.3%、3.5%、3.1%、3.8%和3.0%,而益阳市R&D经费投入3.3亿元,占比仅为1.2%。与其它市州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投入不足,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绿色服务业比重偏低。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与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绿色新兴服务业比重偏低,没有形成集聚发展态势。2012年与2009年相比,绿色服务业增加值发展速度比GDP增速慢2.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2009年的7.9%下降到7.4%。益阳缺乏集企业集群采购、商品展示、电子商务、仓储配送于一体,与工业主导行业对接的现代专业市场。这一方面不利于整合区内制造业特色资源、劳动力和技术优势等要素有机融合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整合区内外物流需求、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运作效率。难以形成区域产业规模经济优势,使益阳的物流服务向周边地区辐射。

  三、益阳市绿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党的十八大明确发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发展绿色产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我们要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保持好青山绿水、保护好生态环境,最终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发展的目标。

  (一)突出重点,在发展生态产业中加快经济方式转变

  1.发挥农林优势,着力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林业。益阳市作为农业大市,益华水产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水产品加工厂;克明面业在全国面条生产同行业中排名第一;兰溪米市全国闻名,口口香米业居同行业前列;黑茶产品在全国影响力不断提升。应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加快推进绿色食品、林产品加工等特色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推进农业副产物高效循环利用,加强优质、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和监管,积极探索和建立从田间到餐桌、从原料到成品、从加工到消费、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体系。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力度,积极发展森林碳汇产业,积极培育碳汇林,统一计量体系与标准,完善区域森林补偿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捐资造林增汇,志愿减排。

  2.发挥能源优势,着力发展新兴产业。益阳市作为湖南重要的能源基地,应积极推进桃花江核电项目建设,同时把新能源、清洁能源和生物能源作为战略重点,积极发展风电、太阳能以及沼气发电、生物制氢、燃料乙醇等生物能源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产业等新材料和生物战略性产业,积极推广节能产品,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土壤、水、矿产等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3.发挥区位优势,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益阳市区位优越,水陆交通发达,资江水系横贯境内,是湘北最大的铁路枢纽站。

  要有序承接国际、国内服务业转移,加强与绿色、环保、节能和低碳密切相关的现代物流、商贸流通、信息、旅游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及其聚集区建设,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加强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带动地区投资繁荣,走出一条具有益阳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之路。

  (二)强化措施,在保障生态发展中加快经济方式转变

  1.挖掘绿色发展优势潜能。一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再生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要加快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低碳化、绿色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三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四要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着力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和资源能源低消耗的生产体系。

  2.提升绿色发展示范效应。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实现绿色转型升级。一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二要注重绿色管理,现有各类园区要认真修订和完善企业入园条件与门槛,提升园区绿色管理水平。三要大力推进企业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工程。四要加快“两高一低”产业、资源消耗产业、生产不可降解产品产业清理、整合、淘汰工作。五要着力发展绿色技术和标准,引导和鼓励企业推行绿色标准技术创新。

  3.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要在政府引导下,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补充的R&D投入体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地高新技术企业,有选择地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突破。同时要引导和鼓励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培育一批本地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和更多的有竞争力、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市场开拓潜力的名牌拳头产品。

  4.全面推进服务业的绿色升级。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服务企业绿色意识;二是制定相关制度,促使服务企业服务生产绿色转型;三是积极倡导绿色消费,迫使服务企业绿色转型;四是努力加快服务企业的绿色认证,拓宽绿色服务市场。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孙凌]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