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着力园区大发展 加速新型工业化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4-10-13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后发赶超的第一推动力,工业园区则是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我国在中共十六大开始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八大则进一步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内涵。近年来,益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工业立市”战略为指导,大力实施园区大会战。园区的快速发展在全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带动引领作用日益显著。

  一、益阳园区发展情况

  自2012年起全市大力实施园区建设大会战,通过两年多的建设和重点扶持发展,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新型工业化发展。

  (一)总量规模扩大,推新贡献突出。自2012年实施园区大会战以来,全市园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总量不断扩大。2012年、2013年和2014年1-6月,市级以上园区规模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93.95亿元、237.5亿元和13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12.7%和14.2%,增速比全市规模工业快1.9、0.1和2.1个百分点。随着园区经济的加速发展,园区工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贡献更加突出。2012年、2013年和2014年1-6月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50.6%、52.1%和57.1%,比重逐年提高。全市园区比重增大不仅得益于陆续获批的三个省级工业集中区(大通湖、灰山港、龙岭)和部分园区调区扩区后单位数量的增加,更得益于企业不断向园区集聚和园区内企业自身的成长壮大。

  

  (二)平台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完善。2012年以来,益阳加大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12年和2013年政府财政共投入资金31.6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内的土地平整、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水、通讯、排污、网络等设施建设加快。2012-2013年,全市市级及以上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80.99亿元,较以前年份明显增加。各园区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并采取租赁、买卖等多种方式投入使用,切实解决了中小企业的困难。2012-2013年,园区建成标准化厂房184.81万平方米,利用率达80.9%,2014年1-6月又建成48.33万平方米。

  

  (三)创新能力增强,发展水平提升。近两年,园区规模工业企业注重新产品的研发,2012年、2013年和2014年1-6月,全市园区规模工业研发经费支出分别为6.36亿元、8.68亿元和3亿元,分别占全市的73.2%、74.0%和76.5%,占比逐年提高;园区规模工业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为0.8万人、0.9万人和1.1万人,分别占园区规模工业从业人员的11%、11.2%和11.7%,占比逐年加大;2012-2014年6月全市共授权2429件发明专利,其中50%以上来自园区企业。研发人员的增加,研发投入的加大,促使产业园区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吸引了知名企业到园区投资,一批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级研究中心相继落户益阳。如沅江高新区引进的中联重科“国内兆瓦级风力发电技术平台”重大专项建设,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落户益华水产品有限公司等。

  (四)招商引资加速,税收贡献重大。2012年、2013年和2014年1-6月,全市园区招商引资实施省外境内合作项目分别实现126个、129个和103个,招商引资省外境内资金分别为94.28亿元、107.36亿元和69.4亿元,占到招商引资总额的93.3%、92.7%和93.6%。从近几年全市招商引资情况看,园区境外招商引资不到总额的10%,境内招商引资已成为主要方式。园区大会战以来,全市园区招商引资总额每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一些知名企业也纷纷到园区投资办企业,如顺德家具城(龙岭)、康源制药(龙岭)、皇爷食品(长春)、吉林森工的森华林业(长春)、福德电气(桃江)、华兴玻璃(沅江)、王老吉饮品(益阳高新区)等。2012年、2013年和2014年1-6月,全市园区新投产工业项目分别为185个、169个和38个。随着新企业投产,园区工业税收占全市工业税收比重也逐年提高。2012年、2013年和2014年1-6月,全市园区分别实现工业税收13.8亿元、15.67亿元和9.72亿元,同比增长39.0%、9.2%和7.7%,税收总额占全市工业税收的57.7%、61.8%和78.9%。

  二、益阳园区与全省其他园区比较

  (一)从园区布局看:益阳园区数量偏少,但分布均匀、合理,位置非常有利。

  1、国家级园区。2013底,全国共有国家级经开区215个,国家级高新区114个,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2、省级以上园区。2013年底,全省共有省级及以上园区137家(国家级13家):经开区58家,其中国家级8家;高新区11家,其中国家级5家;工业园10家;工业集中区57家;其他非工园区1家。

  3、市级以上园区。目前,全市有市级以上园区10个,其中国家级高新区1个,省级经开区4个、省级高新区1个、省级工业集中区3个,市级园区1个。

  全市9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个数排全省第9位,低于全省平均每个市州9.8个园区,仅占全省园区数量的6.6%,个数相对偏少。园区均匀分布在下辖的8个区县(市),布局优于部分市州。对比周边市州园区,岳阳、常德虽有10个园区,但它们分别有12个、11个区县(市),说明还有区县(市)无省级以上园区。从园区分类型看,全市经开区有4个,居全省第8位;高新区2个,与湘潭、衡阳并列全省第一,且益阳高新区为全省5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对比怀化、邵阳、永州,虽园区个数多于益阳,但他们均无高新区。因此,从园区数量、类型分布显示,益阳园区所处的位置在全省园区战略部署中非常有利。

  (二)从园区经济总量看:益阳园区经济主要指标居全省中等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从全市园区指标总量看,2013年全市园区实现技工贸收入、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税收总额、已开发土地总量均居全省中游,居市州8位左右。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第1位的长沙比,只有长沙的16%,第7位常德的80.9%。从已开发土地实现强度看,三项指标排位分别居全省8位,但土地投入产生效益较工业发达地区差距较大。每亩土地实现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税收与第1位的长沙比,只有长沙的42%和27.3%。

  (三)从国家级园区对比看:益阳高新区与省内其他国家级园区相比,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益阳高新区属全省13个国家级产业园区之一,虽在全市园区中,经济总量和所处位置皆首屈一指,但与省内其他国家级园区相比,已开发土地利用效率偏低。2013年,益阳高新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税收总额开发土地实现强度分别为116.5万元/亩和3.4万元/亩,分别居全省13个国家级园区的12位和11位,在5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居末尾。

  三、益阳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纵观全市园区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从着力园区发展、促推新型工业化来看,有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一)生产要素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各园区反映,目前园区发展主要存在土地紧缺,资金紧张等要素问题,加上征、拆迁土地有难度,直接制约了园区经济发展。2012年到2014年上半年,园区新增规模企业近100家,土地相应出现了供需矛盾。由于用地指标限制和供地要求高,给项目落地和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困难。有些企业因为征拆迁土地问题影响,拖延了建设工期。拆迁矛盾主要集中在拆迁户对安置方式不能接受、补偿标准太低等方面。随着园区大会战的不断深入,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投资,均需要大量资金周转,园区建设资金更趋紧张。目前园区融资途径主要为通过园区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由于受国家宏观经济影响,对接难度日益加大,而其他融资方式资金量不足,造成园区资金经常出现无米下锅现象,以致园区内部分标准化厂房建设只能采取“BT”(建设-转让)等方式建设。

  (二)主导产业关联集聚度不高。产业集聚不是大量企业的简单聚集,而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关联的单位,他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聚度不高的主要表现:一是主导产业集聚不显明。由于园区在前期发展中缺乏清晰的产业集聚导向,园区各招各的商、各入各的园,导致园区主导产业不明显,产业特色不鲜明,区域产业分工不明确,不同程度地存在产业趋同现象。如益阳高新区,主导产业涉及7个行业,行业集聚度最高的不到20%,整个园区主导产业集聚度不到80%,说明园区内无明显优势的产业集群。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在多个园区中都是主导产业,存在趋同现象。二是缺乏辐射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目前园区内产业龙头企业不多,就近辐射能力不强,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以上企业仅中联重科沅江公司一家,其产业带动能力略强。其他规模较大企业如科力远、益阳电厂、汇盛科技、纳爱斯、益华水产、艾华电子、克明面业等,产业链短且与本地企业合作不多,产业影响不大。

  (三)投入产出水平不协调。2013年,全市园区已开发土地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为42万元/亩,比全省平均水平36.3万元 /亩高15.7%,但是单位土地税收仅为3.5万元/亩,比全省平均水平5.4万元/亩低35.2%,投入和税收产出比为12:1,与全省平均6.7:1相比差距甚远,反映出投入产出不协调。其中,益阳高新区投入和税收产出比14.7:1;南县经开区11.7:1;沅江高新区和长春经开区11.4:1;桃江经开区10.2:1,大通湖工业集中区9.8:1;安化经开区2.8:1。投入产出不协调,究其原因是园区中普遍存在中小微企业居多,大企业及效益好的企业偏少;部分项目或企业占用相当多的土地,虽投资额高,但产出效益不理想。

  (四)新特优企业发展不足。从“新”看:全省高新区布局中,11个高新区中益阳有两个,对全市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经济发展非常有利,但是益阳高新技术企业相对较少,创造价值总量不足。2013年,全市园区仅有高新技术企业80个,只占全省的4%,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70.7亿元,仅占全省3.5%。从“特”看:园区某些企业产品特点不强,雷同性强,研发新产品少。2013年,全市R&D经费内部支出总额15.0亿元,占全省的3.4%,拥有授权专利679件,仅占全省的5.4%。从“优”看:园区中创造高利润高税收的优质企业少。2013年,全市园区实现税收27.3亿元,占全省的3.8%,实现利润51.5亿元,占全省的4.6%。其中,税收上亿元的仅益阳电厂和中联重科沅江公司,上千万的企业仅20来家;利润总额上千万元的企业也仅60多家,占园区单位的15.4%。园区中独立上市企业少,仅有汉森制药、克明面业、太阳鸟公司三家。

  四、加快园区发展对策

  全市园区作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发展环境日趋优良,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总量规模扩张显著,在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今后一段时间,应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加快园区发展,继续强力推进全市新型工业化,力争到2018年,省级及以上园区在2012年基础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上交税金总额、单位土地面积规模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主导产业集聚度实现翻番。

  (一)打造园区环境,使其成为外来投资的“金巢”。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要紧紧围绕园区这块“留凤”的“金巢”,做好留住外来投资的文章。

  1、增强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大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环境,形成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产业聚集区,提升园区承接大项目和大企业的能力。

  2、破解发展瓶颈。一是在资金要素上,融资方式不拘一格,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园。鼓励社会力量采取BT、独资、合资、入股等多种方式开发建设园区道路、标准厂房、职工宿舍、商住房、物流仓库、研发中心、宾馆酒楼、环保、绿化、生产生活资料配套等基础设施。二是在土地要素上,要盘活土地。一方面建立园区企业退出机制,对无法正常经营的企业,适当补偿后回收土地;另一方面对超出合约时间未动工或投资未达到合约额度,且园区无责的,收取违约金,超出合约最后期限仍未动工的依法无偿回收土地。

  3、帮扶“留住”企业。如何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留住”一席之地,而不是短暂经营后停产、关闭或搬迁。只要企业保持正常生产,就可以带来税收等直接效益,与某些新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周期长、早期优惠政策较多相比,效果更明显。因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一些基础较好、信誉度较高的企业予以帮扶,通过多种平台宣传推荐企业,协助解决困难,增强企业经营活力。特别是市直、县直单位可以采取对口负责帮扶一个或多个企业方式,使已投产了的企业能在益阳成长壮大。

  (二)打造主导产业,使其成为园区发展的“引擎”。拉长产业链是做强主导产业、促进产业升级的最佳途径。拉长产业链能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深化加工层次、增大附加价值、优化产品经济结构,有利于提高地区经济实力和综合效益。各园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引进等环节,除了重视主导产业外,也应重视主导产业的上下游产业,在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的同时,为建立产业链打好基础,真正使主导产业成为园区发展的“引擎”。

  1、装备产业:2013年装备产业在全市园区集聚度达39.2%,是益阳工业体系中最大产业。全市应围绕集聚发展观念,将装备产业集中在城区的益阳高新区、龙岭工业园、长春经开区和近临益阳城区的沅江高新区发展。要发挥现有装备产业中上游掌控的核心专利技术、中游占据优势成熟产能、下游呈现集群发展的优势,努力扩大规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稳固产业链。依托中联重科沅江公司、三一中阳、橡塑集团、艾华电子、奥士康科技等骨干企业,巩固电子信息业,积极对接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高端制造及新材料等产业。

  2、食品加工产业。重点构建质量标准体系,做好农产品深加工。集中特色或农产品丰产的地方发展,沅江高新区、南县经开区、大通湖工业集中区、安化经开区可重点发展。壮大辣妹子公司、克明面业、顺祥水产、白沙溪茶厂等龙头骨干企业规模,推进产业化进程,形成绿色食品、蔬菜、水产品、饮料产品、粮食产品加工产业群。

  3、纺织服装产业。发挥纺织和服装加工的传统优势,努力巩固和扩大规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形成产业链。集中在龙岭工业园、沅江高新区、南县经开区、大通湖工业集中区发展。依托龙源纺织、莎丽袜业、布伊尔服饰、新马制衣、拓普竹麻等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提升纺织品品质,做好深加工,打造知名品牌。

  4、竹木加工产业。充分发挥益阳竹、木材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产品研发,提高工艺水平,扩大生产规模。集中在龙岭工业园、桃江经开区发展。依托顺德家具城这一对外窗口,积极壮大原有竹木加工企业,培育更多不同门类的家具加工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链,为顺德家具城提供原材料和货源基础。

  (三)打造“新特优”,使其成为园区发展的“招牌”。加速园区发展,立足益阳园区在全省区域的重要位置,创新发展思路,发展特色产业,培植优秀企业,才能使园区依托这些金“招牌”,进一步推进园区高质高效运转。

  1、创“新”发展思路。一是管理体制创新。在管理体制上要打破园区为完成目标任务各自为战的局面,成立项目协调机构,统筹发展,年度目标考核时应重点关注园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如园区招到好的项目,却不宜在本园区发展时,可经集体协商,优先推荐到产业集群核心园区发展。二是企业技术创新。目前园区主导产业大部分为传统产业,因此,园区要引导和帮扶企业技术创新。一方面,积极引进与园区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的研发机构和技术服务部门,引导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新产品。另一方面,针对企业需求,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一批专业对口、技术熟练的技术操作工人,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思维要创新。在电子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多数园区还未建立独立的网站或二级栏目,只有几张网页简单介绍。各园区可考虑建立对外宣传的网站或在当地政府门户网站下挂二级栏目,有条件的可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及时更新内容,加强宣传,推动项目引进。对没有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或产品是大众消费者直接使用的企业,园区可指导或培训企业采用电子商务方式营销,如通过“湘飘天下---湘品湘企网上行”网络推介平台、搜空集市、淘宝网、窝窝团网等发布信息,就近销售,半成品与其他产品可通过阿里巴巴批发网等建立销售渠道。

  2、发展“特”色产业。一是从政策上引导和鼓励园区发展具有特色资源和产业优势的特色产业,提高园区竞争力。安化经开区的江南工业园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鲜明的黑茶特色产业园。大通湖工业集中区应紧紧围绕“大通湖”大闸蟹这个品牌,做好食品加工产业园。南县要依托“挂面之都”和产棉大县,做好食品、棉纺等特色产业文章。大通湖的蟹和南县的虾在食品加工方面可合作“虾兵蟹将”品牌,学习湖北潜江小龙虾特色产业的成功经验,带动食品加工产业。桃江经开区要借“中国竹子之乡”的品牌打造竹木加工产业。灰山港工业集中区要依靠几个大型水泥厂和金属加工企业,做好建材产业特色。益阳城区园区和沅江园区着重加快培育和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有序推进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扶持低碳园区建设。今年7月,益阳高新区被明确为国家55个试点低碳发展的园区之一,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量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低碳园区已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各园区要提前布局,早作规划。

  3、培育“优”质企业。从园区发展看,一个园区必须有国内甚至国际知名的大企业才能支撑和带动起来,只有靠这些企业的支撑和引领,才能促进园区整体水平的提高,进而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推动产业由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发展。建议各园区中明确一批优质骨干企业,继续有针对性地加大扶持,帮助其在新一轮产业调整升级中,抢占先机,加快发展。具体内容有:一是帮助有关政策落实;二是帮助和协调金融、国土等有关部门,获得支持;三是协助企业组织有关人才引进和必要培训;四是帮助企业寻找科研机构解决生产技术瓶劲;五是做好“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商务促销等宣传企业活动等。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黄炜辉]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