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集聚资源要素 打造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12-14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作为集聚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重要载体,主导产业突出,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推手,在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益阳市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湖南省两个“百千万”工程的实施,益阳市着力加强现代农业物质装备,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传统农业向新型经营业态转变,全面启动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建设工作。

  发展基础好。益阳是农业大市,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6年全市粮食作物总产量245.77万吨,蔬菜产量404.70万吨,茶叶产量7.79万吨,水果产量54.23万吨,水产品产量41.28万吨,出栏猪478.75万头,牛21.47万头,家禽3137.94万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55%,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70%,水产标准化养殖比重42%,拥有17个中国驰名商标、92个湖南省著名商标、33个湖南省名牌产品、11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安化黑茶和沅江芦笋成为区域公用品牌。

  发展势头足。截至2016年,全市基本符合省级示范园标准的特色产业园145家,涵盖了蔬菜、水果、马铃薯、中药材、畜禽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其中种植业69家,养殖业68家,休闲农业8家,累计投资超10亿元。2014-2016年获批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共22个,按产业类别分,种植业14个,养殖业6个,休闲农业2个;按区域分,赫山区、桃江县各5个,安化县4个,南县3个,沅江市2个,资阳区、高新区、大通湖区各1个。

  休闲农业热。随着法定节假日的优化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落实,人们有了较多的休闲时间,且都市人群近年来更愿意亲近乡村,休闲农业迎来发展热潮。2016年全市主打休闲农业的特色产业园共29个,集农业观光、农事活动体验、农产品加工、休闲度假于一体;新增16家星级休闲农庄,其中4家五星级、6家四星级、6家三星级。安化县梅山文化生态休闲农业园和桃江县新桃缘生态园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获批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园。桃江县被评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二、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对益阳市经济的影响

  目前,益阳市蔬菜、茶叶、水产、水果、生猪、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得到提高,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对益阳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2016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构成为49.5:3.2:32.9:13.4:1.0,种养比例为51.7:48.3,粮经比例为55.2:44.8,优质农产品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80%。蔬菜在种植业中的占比为45.8%,连续三年超过粮食;茶叶不断发展,在种植业中的占比提高至7.4%;生猪在牧业中占比降低至62.5%,生猪、牛羊、家禽齐头发展。

  (二)推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的发展加速农村土地流转,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有序推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2016年全市共流转土地面积219.6千公顷,其中耕地150.9千公顷,耕地流转率56.7%,土地流转总量、耕地流转率稳居全省前三。以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为模板,涌现了一大批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主体,2016年益阳市种植业标准化示范区145个,总面积125.3千公顷,国家级蔬菜标准园21个,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场33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5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5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45家,农产品加工生产总值达800多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0%。

  (三)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一方面适度规模经营、科技投入和生态资源循环利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约了农业成本,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以赫山区竹泉蔬菜标准园为例,该园以“猪—沼—菜”循环农业模式种植蔬菜82公顷,用沼渣、沼液作为蔬菜的生产用肥,用残次菜叶作为青饲料,年节约化肥14.8吨、青饲料61.5吨,计22.5万元;露地蔬菜实行喷灌节水农业,大棚内采用微喷灌,节约水电及浇水人工等灌溉费用计3.2万元;采用生物、物理病虫害绿色防控,节约治虫费用9.2万元;发展“菜-林-菜”立体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喜阴蔬菜田块种植苗木,比如空心菜套种樱花、红叶石楠,玉竹套种香椿,增加生产基地的实际使用面积1.5倍以上;2016年产蔬菜近万吨,年产值1800万元,实现净利润90万元。另一方面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如赫山区银桥有机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会员共150多户,与其签订保护价合同,2016年户均增收3万余元;流转土地超126公顷,承租价格共计133万;缓解了周边村组200多名农民就业问题,还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机会。

  (四)提升了农产品质量。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的建设有效推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产地认证和农产品认证,提升了农产品质量。绝大部分产业园都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从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到质量追溯全程生产记录保存待查,保证了产品质量。截至2016年益阳市有效使用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的农产品266个,产量27.77万吨。2016年市本级对蔬菜、水果、食用菌分别开展了4次例行监测,分别抽检样品945批次、159批次、89批次,农残合格率均为100%;全市各级农产品质检机构共分别抽检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稻谷样品达71390批次、2144批次、287批次、257批次、108批次,合格率分别达98.6%、99.5%、100%、100%和100%。

  三、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财政金融与保险体系不健全。这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普遍问题,由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缘故,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动力小,农业内部累积能力弱,现代农业需要财政金融与保险体系的有效支撑。然而财政投入不足,且重点在基地水、路、沟渠等公共基础配套设施上,运输、冷链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等生产销售链条不完善,很难适应产业园生产的需要;农业金融不能有的放矢,现代农业缺少有效的融资和担保平台,资金来源基本上靠自筹,阻碍了产业园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发展;保险业务覆盖面小、水平低,一旦发生灾害、疫病或农产品积压贬值,微弱的保险赔付对产业园的损失帮助甚小。

  (二)科技推广与人才引进不足。农业科技落后,高专业、精技术人才缺乏是制约益阳市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农业科技落后主要原因还是推广问题,现阶段益阳市科技推广的弊端表现在推广资金不足,基层推广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推广技术与农业实际所需技术不适应等,导致农业科技与农业成果之间的转化效果不佳;而人才方面则是农技人员过少,尤其农业高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乡镇农技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不高、科技意识不强、接受速度慢等问题,劳动力素质难以满足胜任大型种养产业园发展的需求。

  (三)品牌优势有待提高。对于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创造品牌优势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虽然益阳市在推广农产品品牌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策扶持力度小。据悉2018-2020年长沙市每年将投入5000万元用于扶持以生态绿色为导向的农业品牌建设,常德市、怀化市为3000万元,益阳市虽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但并无大力度扶持措施;二是品牌意识弱。中小规模农户的观念大多还停留在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认为品牌创建耗时耗力耗资金,短时间难以看到回报,缺乏创建农产品品牌意识;三是品牌数量不多。益阳市虽拥有数个农产品品牌,但对于海量农产品来说,品牌的数量不多,名头响的更只有寥寥几个。兰溪米市是全国十大米市之一,有130多家企业,却没有一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

  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的建议

  按照《益阳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18年要建设100个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园,还应加快集聚资源要素,为其打造优质服务平台。

  (一)加大资金投入。政府要积极组织申报省级特色产业园,争取上级奖励资金。对各特色产业园达到一定种养规模、符合现代化标准的,对获国家地理标志、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商标的,对购买良种、大型农机具的,市县级财政应加大给予相应的奖补。金融机构应完善农业贷款担保制度,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做好政策性金融服务,培育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规范引导民间借贷,有效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缺口。保险部门要设计适合农业的具体险种及赔付比例,支持农民建立互助保险合作组织,风险互担,确保实现特色产业园参保全覆盖,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二)强化科技、人才引培。一是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的关键。要鼓励农业特色产业园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建立试验、示范、实习、创业基地,建设公共研发平台;二是加强科技推广。逐步改善乡镇基层推广部门的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稳定推广队伍,提高推广人员综合素质,集中力量推广适用本地农业生产的前沿技术,确实增强农业科技服务功能;三是加强人才建设。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的关键。搭建农业特色产业园与农业人才交流平台,帮助园区引进高专业、精技术人才,负责园区科研、管理工作。培育一批中初级农技人员,成为园区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广大农民普及基础科技知识,宣讲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其科技素质和观念。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最大程度的收集、分析农业信息,强化服务功能,构建农产品质量预警和市场风险预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提升信息化监管能力。扩大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将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由示范区向其他农业特色产业园推广,使遥感监测、病虫害远程诊断、精准饲喂等普及到各个园区。继续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开辟网上专栏,对优质农产品、特色产业园进行网上推介,实时查询产品价格,组织大型电商平台与特色产业园开展对接活动。

  (四)加强品牌建设、宣传。一方面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优势认识,加快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积极注册农产品商标,努力创建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湖南省名牌产品、中华老字号等有分量的品牌。挖掘整合区域农业资源,集聚品牌核心竞争力,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快建设以“三品一标”认证为载体、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为主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品牌宣传。政府应安排专项资金对集体品牌、公用品牌在电视台、城市醒目位置等有影响力的地方进行宣传推广。鼓励企业、合作社等参加国家、省级农博会、农交会,将农产品品牌推向全国以及世界各地。利用好新兴媒体(网站、微信、电子商务平台)推介特色农产品品牌。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    文    敏]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