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力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显优、优中求强”的良好发展态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同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成绩,岳阳打造新增长极初显成效。
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2016年,全市城市现状建设用地面积达190.57平方公里,比2015年净增0.47平方公里,其中增长较大的有: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增加0.69平方公里;绿地与广场用地增加1.49平方公里。全市总户籍人口为570.52万人,其中,市辖区人口为109.9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6.13万人和1.15万人。全市全年出生人口73735人,出生率为12.98‰;死亡人口18366人,死亡率为5.98‰;自然增长率为7.0‰。随着就业、住房、医疗等各项措施的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高。2016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5.62%,比上年增长1.5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85个百分点,在14个地市中排名仅次于长、株、潭三市。
(二)经济增长稳中有进,产业结构调整更趋合理
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0.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45.8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69.10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85.94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构成由2015年的10.99:50.13:38.88演变为2016年的11.15:47.38:41.4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继续下降,由上年50.13%下降至47.3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了2.59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三)三大需求协同发力
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投资有所回落。2016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2184.42亿元,同比增长1.38%,分产业来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完成106.68亿元、926.19亿元和1284.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0.4%、27.2%,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4.6%、40.0%、55.4%。2016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2.95亿元,同比下降12.21%,其中住宅投资完成96.4亿元,同比下降17.05%,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2.51%。商品房销售保持平稳增长。商品房销售额215.24亿元,比2015年增长22.39%;商品房销售面积534.2万平方米,比2015年增长19.02%。
2、消费市场缓中趋稳。2016年,全市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长动力缺乏、热点商品消费降温等不利因素影响,消费品市场增速放缓。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42.88亿元,同比增长11.98%,较上年回落1.0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994.66亿元,增长11.9%;乡村实现零售额148.22亿元,增长12.6%。
3、对外贸易逆市上扬。201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14.87亿美元,同比增长31.13%,高于全省增幅39.43个百分点,增幅全省第2。其中出口完成11.36万美元,同比增长31.72%;进口完成3.51万美元,同比增长29.25%。
(四)财政金融运行平稳
2016年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完成330.75亿元,同比增长9.2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47.25亿元,同比增长4.68%。具体来看,企业所得税为18.53亿元,同比增长4.39%,个人所得税为5.85亿元,同比下降4.72%。
201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171.83亿元, 同比增长25.2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236.17亿元,同比增长13.2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012.68亿元,同比增长13.22%。
(五)交通运输发展加快,邮政电信升级提速
2016年全市交通运输邮电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便捷、畅通、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邮电体系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规模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市公路里程达20363.72公里,同比增长0.31%,境内高速公路里程为388.5公里,同比增长14.6%,实有城市道路面积达250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
由于私家车的日益增多,网约车、顺风车、拼车、租车等新兴用车方式的出现,人们的出行方式更加多样化,对传统铁路、公路客运产生了一定的冲击。2016年全市公路客运量为9677.87万人,同比下降11.9%;水运客运量为3.8万人,同比下降57.72%。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快速增加。2016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达420083辆,比2015年增加71921辆,增长20.66%;私家汽车拥有量达391339辆,比2015年增加71515辆,增长22.36%。
2016年全市邮政、电信业积极推进运行机制改革创新,深入落实“宽带中国”、“提速降费”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年末全市邮政业务收入达6.43亿元,同比增长24.32%;订销报刊杂志累计5462.5万册,同比增长2.0%。全市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304013万元;移动电话达到397.14万户,移动3G及以上用户数达318.8万户,同比增长23.57%;互联网宽带接入户数达85.31万户,同比增长19.08%。
(六)民生事业不断进步
2016年全市公共财政支出首次突破四百亿大关,达到431.02亿元,同比增长14.69%;民生支出共计322.3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为77.2%。其中增幅较大的支出有: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0.92亿元,同比增长59.30%;节能环保支出11.23亿元,同比增长53.27%;交通运输支出25.25亿元,同比增长50.50%;科学技术支出5.47亿元,同比增长49.32%;住房保障支出27.95亿元,同比增长28.58%;教育支出56.56亿元,同比增长7.19%。
2016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546元,同比增长9.3%,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19355.2元,同比增长9.89%;物价涨势温和,全年仅上涨1.9%。
2016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66.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36.13万人,均与2015年基本持平;参加工伤保险77.1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40.97万人,均比2015年略有增加。养老保险方面,全面实现了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水平逐年提高的目标要求;养老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5.9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67.31万人,比2015年有所增长。
(七)用电量有所增长,节能完成预期目标
2016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为131.38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了9.03亿千瓦时用电量,同比上涨7.38%。其中工业用电量78.28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了2.79亿千瓦时用电量,同比上涨3.7%。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4.1%,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八)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市环境
科技、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16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2801件,比上年增长85.74%;全市专利授权量达到162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89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69%、7.39%。2016年,全市共有小学805所,普通中学304所,中等职业学校33所,成人高等学校1所,普通高等学校4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达45171人,同比增长3.17%;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为2350人,同比增长3.16%。
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全面进步。全市年末剧场、影剧院41个,比上年增加5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190千册,体育场馆97个,均与上年持平。2016年全市医院、卫生院241家,与上年减少1家;床位数27589张,比上年增加8100张;医生数14312人,比上年增加1960人;注册护士10106人,比上年增加795人。
旅游业发展迅猛。2016年,我市本着“做旺旅游市场人气”的理念,强力推进南湖13118工程、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成功举办首届岳阳洞庭湖生态旅游文化节、岳阳市民免费游岳阳等活动,旅游总人数、总收入继续保持高位增长,2016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5006.73万人次,同比增长17.03%;实现旅游收入404.84亿元,同比增长29.62%。商业住宿设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27.79万人次,海外收入13733.28万美元。岳阳大酒店获评我市第一家五星级旅游饭店,实现了全市五星级酒店“零”的突破。
二、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结构欠优
岳阳经济结构欠优是多年累积的问题,尽管近年来有所改善,但仍是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比重偏低。2016年岳阳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41.5%,分别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10.1个和4.9个百分点,离第三产业占比47.0%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有5.5个百分点的差距。从农业结构看,规模化农业、订单农业普及率不高,农产品加工业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产品层次低,附加值少。从工业结构看,高能耗行业比重较大,新兴产业占比较低。全市六大高能耗行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的36.7%,而新兴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仅为23.7%。全市高加工度、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财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两厂独大”矛盾依然突出
2016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46.0%,居全省第14位,全市财政自给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与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值)35.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2016年,全市地税部门完成税收收入73.9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22.3%,低于全省各市州平均水平。地方收入存在短腿现象。县市区财政收入仅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6.3%,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亟待提升。2016年,中国石化长岭、巴陵公司,两厂入库财政收入133.7亿元,仅比全市各县市区财政收入总量之和少19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40.4%,“两厂”一旦停产检修,将给岳阳市财税收入和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影响。“两厂独大”的现状暂时难以改变,抗风险能力较弱,不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运行。
(三)消费需求动力不足,缺乏有力的收入支撑
2016年全市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发展,但发展动力有所欠缺。一是部分商品市场趋于饱和,增长幅度放缓。近年来,受家电消费刺激政策的影响,家电市场逐步趋于饱和,家电类零售额增速逐步放缓;二是居民收入制约消费增长。2016年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4084 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29元,工资水平居全省第13位,仅高于娄底市。三是消费外流现象日趋严重。由于本地产品质量有待提升,特色没有彰显,缺乏本地电商企业带动,导致购买力外流严重。2016年全市快递业务量2426.09万件,快递业务投递量4837.2万件,业务量仅占投递量的一半。预计2016年岳阳市购买力外流超过100亿元。
(四)科技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科研支出还有差距
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岳阳市科技人才从人数上看,总量较小且减少较大:2016年全市科技活动人员总数为13440人,较上年减少6923人,下降34.0%。从分布行业上看,人才分布缺乏均衡性: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个别大型企业、学校和其他事业单位,而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因受科研经费、用人成本等诸多因素影响,科技人才严重短缺。
2016年全市科学技术支出5.47亿元,仅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23%。科技研发投入不足,致使我市创新发展缺乏动力。
三、加快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农业方面:以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活动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拓展第一产业发展空间。将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发展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现代化农业合作社,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实现规模效应。
工业方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把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充分发挥供给对需求的引导和拉动作用,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重点任务,通过从生产供给环节加快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突出化解过剩产能,不断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激发和引导新的消费。
在稳定主导产业增长的同时,要加快培育扶持新的利润来源。抓好政策扶持,清费减负,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保障重点行业、企业要素供给,促进工业项目加快落地、投产、达效;加大力度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煤层气、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要进一步提升非石化工业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积极推进“互联网+”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培育壮大非传统产业。
服务业方面:以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为目标,“互联网+”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旅游业和会展业等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拉长产业链条。
(二)促进新兴业态发展,提升消费市场发展活力
一是积极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帮助本地限额以上企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销售。二是提升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基本工资标准等措施,促进居民消费。三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积极发展养老、健康、教育、文化等居民区服务中心机构,健全和完善居民区基础设施,努力提高居住适宜度。
(三)完善人才的发展机制,加大科技投入
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要积极实施引进优秀人才政策,吸引更多国内外创新人才来岳阳工作。
进一步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研发投入,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探索“互联网+”发展新模式,依托百度云计算中心的核心优势,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传统行业的融合。
[供稿:岳阳市统计局 王鑫怡]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