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张家界城镇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6-03-31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一、张家界市城镇化发展基本现状

  (一)城镇化投入加大,城镇化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建设投入是推动城镇化的重要推手,在政策支持、财政资金引导和市场经济调节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城镇面貌发生重大改观。“十二五”期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由2010年的120.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96.4亿元,年均增长19.6%,快于GDP年均增速9.4个百分点,充分发挥了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尤其近两年在全国投资增速逐年下滑和房地产开发投资萎缩的情况下,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实现19.0%和18.1%的增长,这样的成绩可谓来之不易。

  (二)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水平逐年上升。2015年,张家界市城镇常住人口达67.99万人,比上年增加2.19万人,增长 3.3 %;城镇化率达44.61%,较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纵向来看,2010年—2015年城镇化率(见下表)逐年上升,年均提高1.68个百分点,虽然落后全国和全省的同期水平,但这种趋势是值得肯定的。  

  (三)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城镇空间迅速扩张。2014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为57.66平方公里,较2009年增加15.75平方公里,年均增加3.15平方公里,城镇空间迅速扩张。随着慈利县和桑植县的新城改造,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城市建成区面积将大幅增长。

  (四)城市设施配套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服务能力和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一是人居环境显著改善。2015年全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79.3%,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为12.8平方米。城市公园绿地面积358.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平方米,城市公园12个。二是城市更加宜居宜业。用水普及率和燃气普及率分别为95.6%和86.5%,地表水达标率为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39.8%。

  (五)民生质量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一是基本保险覆盖率提高。2015年,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职工人数分别为10.21万人、15.7万人和11.41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9%、3.3%、0.1%;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97%,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2.1万人,其中,新型农村养老保险92.34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5.1万人,城镇居民4.66万人。全市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100%,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4.1万人。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19.8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人数21.89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人数12.49万人。二是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稳步推行。城乡居民低保对象月人均救助水平分别为263元和107元。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07亿元,3.3万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5亿元,10.8万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9473元和7094元,分别较2010年增加6768元和342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0年的3.46缩小为2015年的2.75,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

  二、城镇化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人口分布较为分散,城镇化水平整体较低。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分别比全省(50.50)、全国(56.10)平均水平低5.89和11.49个百分点,市城内中心镇数量仍然偏少,且规模偏小,2015年每100平方公里地域上只有0.65个建制乡镇,人口规模大于4万的乡镇仅有7个,且分布分散,不利于形成城镇群。

  (二)三驾马车动力减弱,城镇引擎亟待创新驱动。2015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6.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总额177.4亿元,而进出口总额只有6600万美元,充分显示外需拉动软弱无力,几乎全靠内需拉动,而投资又是内需中的主力,而投资同比只增长18.1%,远低于往年的增幅,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特别是产业发展投资都显得不够。面对外需拉动软弱无力和内需拉动欠力的现实,需要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文章,向改革和创新要动力,不断加快新旧动力转换。

  (三)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旅游业消费结构不合理。全市已经进入升级转型期,工业是最能带动城镇化的产业,但现实情况是工业基础相对薄弱,2015年增加值只有101.9亿元,仅占全部GDP的16.5%,所占比例太小,一、二产业的拉动力和贡献率很不够,特别是工业体量过小,增长乏力。而三产业增加值达到了293.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65.7%,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以旅游业为主的大服务业。旅游业内部消费结构也同样不合理。2015年,接待游客每人次消费约760元,主要为旅游刚性消费,休闲娱乐和旅游购物消费占旅游全部消费的比重仅为11.7%和18.6%,比重太轻。粗放式经营问题仍然存在,过度依靠观光游客市场。在旅游发展初期确实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武陵源和永定区的一些小乡镇,像天子山镇、中湖乡、温塘镇等均依靠观光旅游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这样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缺乏有效的管理,其综合效益不高。

  (四)人口集聚滞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不快。农民工市民化就是以农民工整体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推动农民工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也即实现农民工在城市“有活干,有学上,有房住,有保障”。城镇化水平的大幅提升,主要是依靠农民进城,但进城只解决了居住的问题,生活质量和社会保障与市民还有较大的差距,有很大一部分户籍性质仍为农业,户籍城镇化慢于人口城镇化。

  三、对加速推进全市城镇化进程的思考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体系逐步完善,推进机制相继健全,城市承载功能有效提升,城市规模明显扩大,城乡融合不断加强。以城乡统筹、功能完善为重点,加快旅游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统筹民族旅游交通、通信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产业集聚功能;突出项目开发,加大资金投入,使全市发展成为武陵山区旅游中心城市、森林城市、国家旅游改革试点城市以及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城镇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构建城镇化考核体系。要切实推进城镇化进程,既要关注城镇人口量的增加,更要关注城镇化的质量问题。当前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和全面小康考核指标体系的城镇化指标是城镇化率,全以为城镇化率只是体现了城镇化的人口数量指标,城镇化进程关键要看其质量。比如,在城镇化率逐步提高的情况下,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等社会民生事业是否紧跟而上?如果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造成就业、就学、就医困难,交通拥挤,居民生活质量不高,那么,这种城镇化就是低质的,还有可能带来负效应。个人认为全国对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要建立一套综合的质量评价体系。比如从经济发展、人口环境、生活质量、社会和谐、民生保障等多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复合效应,使城镇化的速度与质量相互协调,克服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带来的负效应。

  (二)坚持规划先行,加强中心城市配套建设。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完成阶段性实施的控制性规划。按照“低碳、生态、宜居、宜游”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基本定位和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标准,引民族文化入城,提升中心城市承载能力,打造武陵山区节点城市;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发展城市公交体系,形成路网完善、结构合理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配套建设城市广场、供水、消防、文化体育场馆等功能设施,推进旅游服务中心、贺龙体育中心等项目建设。

  (三)加强职能整合,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整合城市管理职能,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管理向社区延伸,完善市、区、街道合理分工的城市综合执法体系;加大城市规划执法管理力度,清理违章违法建筑;加强市容环境管理,改善市容市貌;实行网络化城市管理,增强城管执法透明度。

  (四)优化功能布局,加强旅游城市景观建设。一方面,实施“中心极化、组群互动”城镇化战略,形成以张家界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城为骨干、中心镇和建制镇为支撑的城镇体系。中心城区按照“旅游西优、城市东拓”发展策略,落实功能分区,以新城开发为重点,带动旧城改造,发挥中心城区引擎作用。加快慈利和桑植县城配套建设,把慈利县城打造成为湘西北工业重镇和区域物流中心,把桑植县城打造成为湘西北生态、民族、红色旅游的接待中心。另一方面,根据城市板块的自然和人文特征,打造山水生态、民族文化、古街风貌等不同风格的街区,实施澧水风貌带、特色街区和周边山体景观等城市亮点工程,推进城市风貌和城市形象建设,打造山、水、城穿插交融的城市景观。

  (五)坚持旅游带动,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建设。依托中心城区,以公路沿线及河流两岸城镇扩容提质为重点,区分城镇功能,推进特色城镇建设;以综合型、工业型城镇和商贸、旅游型城镇为节点,进一步推进示范镇、中心镇和小集镇建设,真正打造一批“看得见水,望得见山,留得住乡愁”的旅游风情示范城镇。

[供稿:张家界市统计局 李芳]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