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张家界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6-09-23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工业园区是生产要素的聚集区、企业发展的主平台、加快发展的主战场,贯彻落实《张家界市工业产业提质升级“135”行动计划》,推进全市新型工业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张家界仍处工业化初始阶段,张家界工业发展仍任重道远。张家界园区的发展现状如何,主攻方向在哪里?为此,笔者就招商引资、园区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思考,并撰写此文,寄希望于本文能对张家界工业园区发展有所启迪和借鉴。

  一、工业园区发展基本情况

  (一)园区体系初步形成。张家界市工业园区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2002年到现在经历了由分散到集中到集群的过程。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张家界科技工业园和慈利县工业集中区、桑植县工业集中区。3个工业园区中,都有较规范的管委会,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内企业、生产发展优势比较明显。2012年至2015年园区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89亿元、22.45亿元、23.57亿元、26.38亿元,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张家界科技工业园已逐步形成以久瑞生物和康尔佳为龙头、以茅岩莓、灵洁食品和福太子为支柱、以科云石业和鑫彤飞为代表、以永兴玻璃为依托、以汽配厂为起点、以九城汽贸和红星美凯龙项目为开端的绿色生物医药、绿色旅游商品、绿色新材料三大产业为主及环保节能、机械加工、现代服务三大产业为辅的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园区收入占比近半。各园区根据各自的区位条件进行产业定位和布局,逐步形成了生物医药、矿产加工、清洁能源、旅游商品等优势产业。截止2015年底,园区内工商注册企业178户,共有从业人员14987人,完成营业收入55.0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8.25%;实现利税2.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3.96%。“十二五”末,张家界科技工业园实现财政总收入1.63亿元,较“十一五”末的0.38亿元增长4.3倍,年均增长率33.8%。“十二五”期间,张家界科技工业园共引进投资5000万元项目11个,其中过亿元项目4个,已全部落地,比“十一五”期间的4个和1个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产值过亿元企业由1家增至5家。

  (三)园区经济发展迅速。园区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5年底,园区已开发面积12.05平方公里,拥有标准厂房面积457169平方米,已出租或出售标准厂房面积270169平方米,比上年分别提高2%112%38.5%。园区经济迅速壮大。2014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49.11亿元、利润总额2.35亿元;2015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58.76亿元、利润总额2.68亿元,分别提高了20%、14%。“十二五”末,张家界科技工业园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8亿元,较“十一五”末的3.83亿元增长4.7倍,年均增长率36.3%,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14.5亿元,较“十一五”末的3.55亿元增长4.1倍,年均增长率32.5%;实现工业增加值5.3亿元,较“十一五”末的1.24亿元增长5.3倍,年均增长率33.7%

  (四)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各园区积极加快技术研发和改造力度,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有新进展。园区研发机构数从2014年的4个增长到2015年的7个,增长率75%;园区创新服务机构数从2014年的4个增加到2015年的6个,增长率50%;园区高新企业数从2012年内的7个增加到2015年的39个,年均增长率77.3%;园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2012年的6.6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9.54亿元,年均增长率43.1%20141张家界科技工业园被省经信委评选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永兴玻璃通过引入德国索尔斯集团的品牌技术,新建了四条全自化生产线,实现了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化的华丽转身;灵洁食品、金鲵生物等企业在新三板上市。

  二、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园区缺乏竞争力,理想项目引进难。全市园区与湖南其他市州对比,存在多方面的差距,园区的建成区面积、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税收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在全省开发区中的排位均处在中下游水平,按照省级开发区的退出机制,压力巨大。一是优质项目竞争激烈。好产业、好项目各个市州都想要,僧多粥少,优质项目对区位交通、政策优惠、产业配套及外部环境的要求甚严,而张家界市不具优势。二是签约项目落地难。主要体现在供地困难,在用地申报、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环节中,困难重重,步履维艰。三是配套措施落实难。对于签订了合同又取得土地的项目,后续服务跟不上。实际开工时间往往不如人意,常常延后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主要原因是园区服务平台政策不落实,企业办事不出园区暂未落实,需要加快管理体制改革进度。

  (二)现有企业小弱散,企业效益增长难。园区劳动密集型行业比重偏高,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偏低。多数企业分布在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行业,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规模偏小。这种以高投入、高污染、高耗能为特征的粗放型产业结构,势必使园区环境保护面临巨大的压力,节能减排的难度进一步加大。2015年全市产业园区营业收入55.07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11.4亿元,仅占20.7%。市园区普遍存在中小企业居多,大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偏少,项目或企业占用相当多的土地,每平方公里土地投资额却不高,产出效益不理想的现象。

  (三)园区支撑能力差,企业转型升级难。目前全市园区的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品利润低,核心技术不多,暂时还拿不出叫得响、优势突出的主打产业。在产业布局上缺乏有序的产业规划,在招商引资上缺乏目的性,有点“饥不择食”,不是围绕产业找企业,而是先引进企业再找生产。这使园区发展陷入一种无序状态,往往机械、食品、电子、化工、能源、环保等各类企业混杂,摆布混乱,各类产业单打独斗,生存成本增加,发展难度增大。特别是产业缺乏龙头企业,支撑力带动力不强。因此,优化园区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高度整合园区内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建设,对园区经济发展来讲,显得尤为迫切。

  (四)内外部环境欠优,各项工作落实难。目前园区从“管理型”向“服务型”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还比较缓慢,优良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政府服务环境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物流、交易方面的间接商务成本与发达市州相比仍处劣势,园区已有政策和项目也未能完全兑现,特别是在规划、环保、土地等方面的行政审批授权不够,需要进一步下放和扩大行政审批权,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增强园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三、解决上述瓶颈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进一步加强园区规划,确保规划蓝图落到实处“规划先行”是园区建设的首要原则。为此,园区一手抓产业规划的制定;另一手抓园区建设规划的制定。完善“一园两区”的运转机制,把张家界科技工业园建成全省一流的产业园区,把两个工业集中区建成在全省有较高知名度的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孵化器、助长器和助推器”的作用。园区要组织有关专业人士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及论证,摸清市场需求情况,使园区的开发建设符合市场规律。在规划和发展过程中,园区还可以聘请知名园区经济专家对园区的发展进行指导,以求做到园区规划的精益求精。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如果出现项目与产业发展规划相矛盾时,项目要服从于规划。通过对产业规划的严格执行来保证产业园区的特色,实现新兴产业领跑、高新技术产业落地、传统产业升级的新格局。

  (二)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园区下一步发展目标是“三量齐升”,进一步整合各种要素资源,引进和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有活力的小微企业。力争到2017年底前,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新增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的工业企业30家,新增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的工业企业5家。  在园区招商过程中,本着“建设在区内,发展在区外”的原则,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按照现代园区发展的要求开展招商活动。结合我市的特点和优势,围绕三大绿色产业基地和三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目标,开发包装一批有发展潜力、投资效益好的项目,不断充实招商项目库。与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密切协作,采取专题、专栏和系列报道形式,展开强大外宣攻势,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舆论氛围,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借力省市驻外机构、省市招商部门、省市台办,各类商会、协会、老乡会的人脉关系,利用展销会、博览会等载体,发挥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代理招商、产业招商的“主力军”作用。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建立开发区招商网站,发布网络信息,实施网络招商。

  (三)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着力优化园区投资环境。在园区建设中,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精心打造园区的软硬件投资环境。以成功申报省级集中区为契机,认真研究,用活用足省级工业集中区优惠政策,加大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加强土地储备工作,加快标准厂房、水是路配套设施和安置区、公租房建设进度,增强园区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国家政策性贷款指标,要优先安排到“一园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一园两区”加强标准厂房建设,市财政对张家界科技工业园标准厂房建设予以适当补贴,慈利县、桑植县要出台支持本地工业园标准厂房建设的政策。各工业园区要强化市场化运作力度,努力吸收民资、外资投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进一步抓好结构调整,加快园区产业优化升级。选择符合自身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大力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把生物医药、旅游商品、矿产资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基础工业作为突破口,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新型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向高附加值、低物耗、低能耗的研发道路延伸。紧紧依托旅游市场,牢固立足本地资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品牌带动和质量兴区战略,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切实加快推进具有张家界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要不断加大对生产经营正常、产业发展前景良好的现有优质企业指导服务的力度,及时帮助企业化解转型升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力争多培育出如福太子食品等的过亿元企业和康尔佳药业等规模企业,使能支撑开发区快速发展的骨干企业集群不断扩大。

  (五)进一步抓好引才引智,加强园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与发展建设相配套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紧缺型人才的吸纳、培养和使用,为张家界园区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一是建立人才供需信息库,搭建快捷高效的人才交流平台。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有序扩大实施范围和领域。二是加快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国际接轨步伐,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张家界创办科研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并有计划地在现有高职院校增设园区建设紧缺的专业,扩大招生规模。着力构建符合张家界园区发展目标和各项产业相配套的整体科技支撑体系。三是选择一批园区的重点企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实习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创业和就业的综合服务平台,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力度,为引进的创新人才提供生活补贴和优厚工作条件。四是工业企业引进专业对口的博士、正高职称专家并签订合同的,市县政府每人每月发放工作津贴,并一次性发放安家补助费。

  (六)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着力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坚持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生命线”来抓。一要创优政务环境。在项目服务上,全面推行外来投资企业“绿色通道”制,真正使张家界成为投资者的宝地。二要抓好配套服务。一方面在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全力保障,另一方面在整治施工环境上下功夫。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强买强卖、敲诈勒索、无理取闹等行为。对外商的举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三要继续开展为外来投资者排忧解难工作。继续实行市县级领导联系外来投资企业制,建立外来投资企业的经济性走访制度,深入了解外来企业项目的投资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实实在在地为外来投资者解决问题、排忧解难。四要针对企业需要抓好用工政策的落实。各项措施要制定全面,并指定专门的监督部门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确保企业用工需求。

[供稿:张家界市统计局 秦小敏、李  芳、严再森]
[审核:刘  雁]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