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消费品市场稳步回升
2012年长沙消费品市场开局形势严峻,年初几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出现较大回落,发展态势几近跌入波谷,5月份以来借助“中博会”、“湖南汽车展览会”的东风,长沙消费品市场发展势头得以强劲提振,整体发展企稳回升。1-6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3.11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幅呈现出逐月稳步提升的良好趋势。
一、1-6月长沙消费品市场发展态势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同比回落,但企稳回升势头明显。1-6月,长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9%,增速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2011年1-6月零售额当月增幅分别为19.1%、10.5%、18.8%、18.8%、18.4%、16.5%;2012年1-6月零售额当月增幅为11.5%、19.5%、15.5%、14.7%、16.8%、17.6%。数据表明,长沙零售额增长速度在4月份探底后显现出明显的企稳回升势头。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速回落是长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减缓的关键性原因,1-6月长沙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增速为20.7%(1-4月跌落至16.5%),增幅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但回落幅度较前几月明显收窄(1-4月回落6.8个百分点,1-5月回落5.0个百分点)。同样道理,5、6月份全市零售额增速企稳,关键在于5、6月当月限上零售额增速大幅提升,分别达到25.9%、30.8%。
在看到长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升势头明显的同时,仍应看到1-6月15.9%的增长仍是近年来的较低水平,如此低的增幅与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的增长目标也相距甚远。就湖南省内而言,凭借5、6月份的快速增长,1-6月长沙的累计增幅已经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现在的问题是这种零售额增速回升势头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维持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就目前的情况看,从多个角度出发,2012年长沙消费品市场形势依然难言乐观。
(二)汽车类、家电类、中西药品类商品销售增长保持较高水平在全市零售额增幅回升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长沙现有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结构中,批零行业占比达90%左右,决定着长沙的零售额增长变化格局。提振长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努力方向在于提升批发零售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速。
在限额以上零售额类值中汽车类商品占比最高,1-6月占比达到33.9%,其对全市零售额增减变化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长沙1-6月汽车类商品累计增速为20.0%,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高达19.2%。诸如2012年5月份的湖南车展等多形式、全方位的汽车促销举措(其他的还有类似湖南(天心)汽车文化节等等活动)是上半年长沙汽车类商品销售增长加速的主要动力所在,此次湖南车展再次刷新了历届车展的多项新纪录,在车展规模、参展厂商和销量方面均取得新成绩。大量首发新车和豪车入展彰显着车展重要性,此次湖南车展上,共吸引了近30款新车在车展上集中亮相,包括兰博基尼、宾利、法拉利、玛莎拉蒂等平时难得一见的世界顶级豪华车品牌也携最新车型亮相。据了解,本届湖南车展共有来自全球80个知名品牌、500辆展车云集于此,展区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根据组委会统计,5天展期内,现场销售车辆最多的一天突破了5000台,为期5天的湖南车展交易额达到32.9亿元,参观人次也再创历史新高,仅5月5日一天的观展人数就突破10万人次。车展交易额将在今后几个月逐步得以实现,6月份汽车销售保持高增长即是车展效益的重要体现。汽车销售增幅提升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是通过加强基础工作对汽车销售企业统计业务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商贸企业的人员流动相对较大,统计人员的稳定不强,其统计业务水平普遍较差,汽车销售企业尤其如此。近段,市、县各级统计机构深入基层,对汽车销售单位突出存在的销售额未含税、配件销售不计入等多次强调应予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进行认真的筛查,从而保证基层单位严格按照国家统计方法制度的要求实事求是地上报数据,漏报、错报行为的修正也提升了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幅。
家电类也是长沙占比较高的商品类别,这个曾经的消费热点近年来逐步趋于平淡,尤其是去年年底的家电刺激措施的到期,长沙今年上半年此类商品可谓经营惨淡,1-5月销售一直处于负增长状况(1-5月零售额增幅为-5.9%)。但随着国家拉动内需的诸多政策措施的出台,家电行业成为首批受益行业,6月4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家用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的推广实施细则,明确采取财政补贴方式,支持高效节能家用电冰箱、电动洗衣机和热水器的推广使用,其最高补贴可达600元/台,这无疑是对家电行业带来现实利好,数据表明,此项政策可谓立竿见影,家电卖场纷纷以此为契机举办诸如“节能制冷电器节”等打折促销让利活动引爆夏季家电热,6月份家电类商品销售大幅提升,1-6月增幅恢复为3.6%。家电行业增幅提升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家电市场涌现出种种营销创新举措,家电不在卖场卖而在仓库买;家电厂家与零售商闭店团购、抱团促销;原有家电批发企业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开店铺或在商场开柜直营开展零售业务等等,这些新变化无疑对家电类商品零售额的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6月长沙限额以上单位中西药类商品零售额增幅达50.4%,仍是目前长沙销售亮点。医保政策的不断改革深化,人人享有医保的目标成为中西药商品销售增速提升持续动力,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也在加速提升,中西药品类商品销售加速具备很大潜力。另一方面,随着医药市场不断规范,医药市场不断整合,长沙的一大批医药经营企业扩大了在省内的辐射能力,在药品、器材等领域全面占有绝对领先的份额,由此也为长沙中西药商品销售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石油类商品增速出现较大回落。石油类产品消费增速高企是近年来凸显的亮点,石油类商品为长沙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该类商品已经成为长沙占比第二大的商品类别,随着长沙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加,其在全市零售额的中所起的作用将逐步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长沙限额以上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出现了下滑势头。1-6月长沙限上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3.2%,增速同比回落21.9个百分点,比1-3月回落3.0个百分点。
据了解,石油类商品销售增幅快速回落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从汽油销售方面看,自从今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上调国内成品油价以来,汽油销售就立竿见影出现了下滑,油价高企对消费的抑制作用迅速体现,虽然油价在近期出现了“三连跌”,但其毕竟仍处于高位运行状况,况且国际市场油价波动较大,国内市场油价变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价格抑制作用的消除会有一个过程。另外今年5月份以来,虽然国际油价整体呈下跌趋势,但在汽油市场占主导地位的中石油、中石化皆为国企,价格调整受到限制,其汽油的每吨售价比同行业其他企业要贵800元/吨左右,两个企业的大量客户流失。从柴油销售方面看,由于柴油的重要消费对象是企业且主要是建筑施工企业,由于今年投资增长乏力,企业开工不足,再加上前段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很多企业对柴油的需求量远没往年高,导致柴油销售量下滑。
(四)区、县(市)零售额增幅呈现较大差异。在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普遍出现趋势性下滑的过程中,各区、县(市)呈现出较大差异性,1-6月增速较高的区、县(市)超过19%,增速较低的区、县(市)仅维持在12%稍高的水平。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其一是区、县(市)限上增幅差异非常大,限上累计增速最高与最低的区、县(市)差距超过25个百分点;其二是各区、县(市)零售额的限上、限下结构存在较大差异,限上占比高的区、县(市)超过60%,限上占比低的区、县(市)刚过20%,由于在目前国家核算方式下,限下增速不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限上零售额占比低的区、县(市)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难以快速提升;其三是今年上半年区、县(市)新增单位差异较大,全市2、5月两次新增单位在望城区、岳麓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大地提升了这两个区的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幅水平,其他区、县(市)新增单位力度不大,零售额增幅提升相对而言缺乏支撑。
(五)批发、住宿业销售额(营业额)增速回落值得关注。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和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速是测算GDP的重要指标。1-6月以上4个行业销售额(营业额)增幅分别为14.7%、17.6%、13.5%、20.2%,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增幅同比分别回落11.3、3.3、8.1个百分点,餐饮业持平;批发业、住宿业比较明显的增速回落值得关注。批发业销售额增幅回落原因在于限额以上单位增幅的大幅回落,1-6月全市限上批发企业销售额增长仅为7.8%,增速同比回落20.9个百分点,深入地看,限额以上单位增速大幅回落的关键在于大型批发企业销售萎缩,1-6月长沙销售额排前20的批发单位销售额仅增长10.1%,增幅同比回落34.0个百分点。由于批发业单位销售额用途主要是生产经营,其增幅回落实际上是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企业开工不足、实体经济增速回落的重要例证。以建材及化工品批发行业单位为例,其销售额在全市占比超过30%,1-6月销售额仅增长6.3%,增幅同比回落32.7个百分点。
1-6月长沙住宿业营业额增速同比回落幅度也比较大,达到8.1个百分点。整体经济增势放缓,限上住宿业也相应呈不景气状况。调研表明,长沙除新开业的单位以外,主要住宿企业对全年的增长预期普遍只有10%-15%。1-6月营业额过亿元的5家住宿企业只有1家增幅接近15%,另外2家增幅不足10%,其他2家为负增长;全市营业额过2000万元的38家住宿企业增幅也仅有11.8%。规模较大的住宿业企业不景气,长沙全市住宿业营业额增幅在短期内难以见到幅度较大的提升。
二、当前长沙消费品市场发展应密切关注的几个方面
(一)“稳增长”所带来的发展契机具体能发挥的实际效果。当前,在处理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中,稳增长已经摆在首要位置。6月8日、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央行近期如此密集的降息凸显了对稳定增长的强烈意图,实际上这种强烈意图是以实体经济增速继续下行风险增强和通胀压力趋弱(6月份CPI为2.2%,为2010年1月以来的新低)等方面因素作为背景,在这种背景之下多方面的“稳增长”的措施正相继展开,新的措施也将继续密集出台。就消费品市场而言,机遇与风险并存,一方面,经济增长继续下行的压力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抑制消费,消费品市场所面临的形势可能更加严峻;另一方面降息、降准等货币政策所释放的流动性,对实体经济运行的利好也是显而易见;前期一大批重要项目已经相继获批,许多重点项目逐步复工或加快工程进度,增加的投资势必有一部分将转化为消费(有研究表明,转化率可达40%左右),消费品市场迎来提速契机毋庸置疑;于此同时,直接作用于拉动消费的政策也在陆续出台,高效节能家用电器财政补贴就是现实利好。现在的问题是在当前条件下诸如此类“稳增长”措施的累积效益最终能够达到什么实际效果,什么时候开始产生显著效果目前仍无法把握,普遍预期的“低开高走”具体的实现时间、高走的程度尚不可知。
当前,面对“稳增长”契机我们应主动对接国家政策调整。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对接,对国家已经出台的政策,要加快出台贯彻落实意见和配套措施,用足、用好国家金融、财税、投资、产业等优惠政策,确保政策实施效果。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策倾斜,紧密跟踪国家宏观政策新变化和新信号,做到提前应对、趋利避害。
(二)近段消费品市场企稳回升势头的持续性问题。长沙5月、6月消费品市场形势确实令人振奋,25.9%、30.8%的当月限上零售额增速鼓足了达到全年预期的信心。但今年后续月份是否继续有类似于5月、6月的积极因素支撑尚存在不确定性,消费品市场企稳回升势头的持续性有待时间的检验,以汽车销售为例,2012年湖南车展以及诸多的促销活动确实刺激了汽车消费,但这种刺激作用的持续性仍难以预料,如果没有持续的刺激措施的及时跟进,加之新增的汽车销售企业销售达不到预期,今年后续几月的汽车销售又会很快恢复低速增长的态势,如此这般消费品市场企稳回升势头则难以维系。就目前的情况看,如果长沙今年全年的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能够达到23%以上(1-6月为20.7%),长沙应能在全省市州处于领先地位,但就目前的情况看,要达到这个限上零售额增速水平仍需付出超乎想象的努力,主客观因素都要发挥最优效果才能使预期变为现实。
(三)新增单位能否对长沙零售额增长提供足够的支撑。加大新增限额以上单位工作力度是今后几个月的一项重要努力方向,这其中实际有两个方面的概念,其一是具体能增加多少家单位,其二是增加的单位的规模大小,实际上就长沙贸易业现实状况而言,在很多方面具备潜力,如果上述两方面都有比较好的结果,长沙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应能有所突破。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万能]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