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转型发展助推长沙烟花爆竹业逆势前行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4-05-27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2013年,烟花爆竹业在转型与发展中度过了艰难的一年,全国多个省(市)已逐步退出烟花制造行业。面临新形势,长沙烟花爆竹业呈现出“逆势而为”的现象,2013年全市共有烟花爆竹业法人单位1330家,其中四上单位387家,占全部法人单位的29.1%;全年出口烟花爆竹18.0万吨,同比增长6.3%,占全省烟花爆竹出口总量的93.3%;全部法人单位年末从业人员超10万人。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烟花制造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3.6亿元,同比增长47%。

  一、发展现状

  (一)烟花制造占据行业主导。2013年全市烟花爆竹业共有法人单位1330家,年末从业人员为13.1万人。从组成结构看,制造类法人单位1203家,资产总计129.6亿元,占全部法人单位资产的比重为89.3%,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1.2亿元,占全部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96.9%,上交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7亿元,占全部法人单位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比重为97.8%,年末从业人员为12.8万人,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为97.2%;批发零售类法人单位127家,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6亿元,年末从业人员为3622人,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8%。

  (二)企业综合效益大幅提升。一是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13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烟花爆竹制造企业372家,较上年增加3家,全部企业累计实现产值389.6亿元,同比增长24.9%,增幅较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平均每家企业实现产值10473.3万元,较上年增加2019.1万元。二是盈利能力大幅提高。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烟花爆竹制造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1.9亿元,同比增长20.3%,实现利润总额33.6亿元,同比增长47.0%,增幅较上年提高38.5个百分点,产值利润率为8.6%,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三是上缴税金明显增加。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烟花爆竹制造企业累计上交营业税金及附加21.0亿元,为2012年的2倍多,平均每家企业上交营业税金及附加563.9万元,较上年增加281.3万元。四是营销网络日益健全。从2013年全市烟花爆竹业发展情况看,烟花制造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1.1亿元,而全市烟花批发零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4.6亿元。由此可见,全市烟花制造企业的销售主体为全国其他省市或海外,且各制造企业自身的营销体系已健全并完善。

  (三)骨干企业数量迅速增加。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烟花爆竹制造企业中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12家,较上年增加54家,累计实现产值186.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烟花爆竹制造企业产值的比重为47.9%,较上年提高14.4个百分点,企业平均规模为1.67亿元,高于全部规模以上烟花爆竹制造企业平均水平6178.5万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0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烟花爆竹制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9.7%,其中金生花炮为全市烟花爆竹企业营业收入唯一突破十亿的企业。

  (四)转型发展不断凝聚力量。在行业政策不断收紧、市场疲软日益加重的情况下,2013年浏阳市逐步淘汰了散、小、乱、差花炮企业100家。此外,长沙烟花爆竹制造业还呈现出转型发展新思路。如“烟花第一股”的熊猫烟花以交易总价5.5亿元收购华海时代全部股权进军影视业,浏阳飞鹰烟花公司通过创立三格医用器材制造公司来扩大营业范围进而规避行业不景气风险,强泰花炮厂则利用自身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资金实力与湖南长发蔬菜种植合作社开展合作等等。目前,全市部分烟花爆竹企业营业领域不断延伸至投资、房产和餐饮等行业,转型发展也逐渐成为全市烟花企业共同的话题。

  (五)品牌表现形式呈多样化。随着国际烟花论坛、第十一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文化节的顺利举办,长沙烟花爆竹制造业展示平台得到扩宽,经贸机会得到增加。与此同时,凭借1071.4亿元的文化品牌价值,“浏阳花炮”获得了2013年中国文化品牌工艺美术榜中的首位,还成功上榜中国“五星级地理杂志”。此外,2013年长沙浏阳共有包括明义烟花、庆泰烟花等多家企业的14件产品获评湖南省著名商标,至此,浏阳花炮行业的湖南省著名商标总数达近70件。不断探索的烟花爆竹产品推广渠道既提升了浏阳烟花的品牌影响力,也进一步增强了长沙的城市竞争力。

  (六)区域竞争优势依然明显。以长沙浏阳为中心和以萍乡上栗、宜春万载和株洲醴陵为三点的三角区域是中国花炮的发源地,也是全球最大的花炮生产基地,素有“中国烟花金三角”之称。从“烟花金三角”四县市政府工作报告看,浏阳市花炮产业集群全年累计实现增加值190.9亿元,同比增长10.5%,占GDP的比重为20.3%;醴陵市花炮产业集群全年累计实现增加值81亿元,同比增长10%,占GDP的比重为18.2%;上栗县花炮产业集群全年累计实现增加值7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8.5%;万载县花炮产业集群全年累计实现增加值23.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4.9%。

  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产业发展环境日益严峻。一是公众环保意识日益提高。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特别是雾霾日趋严重,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而对贴着“高危”、“污染”等标签的烟花爆竹,已慢慢呈现出以电子烟花取而代之的势头。二是禁限禁止政策不断。目前,在各省会城市对燃放烟花爆竹逐步由禁限转向禁止,二三线城市也相继出台禁止新政。如2013年武汉七大中心城区由限鞭改为禁鞭,长沙首次倡议春节少放烟花并进一步加大了禁燃区域,邢台市出台了《邢台市人民关于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近期廊坊市又出台了《廊坊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等等。此外,2013年全国各烟花生产地中已有江苏、天津和辽宁等8个省(市)退出烟花爆竹制造业,还有宁夏、安徽等5地即将或有意退出。从各方情况看,烟花爆竹业目前正处于风口浪尖上,而如何在种种压力下提升产品性能,降低或达到无硫化效果成为烟花爆竹制造企业的唯一出路。

  (二)科技创新力度有待提高。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烟花爆竹制造企业中有科技项目的企业5家,占全部企业数的1.3%,占比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4个百分点;累计投入科技活动经费1007.7万元,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0.03%,远远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的平均水平;拥有科技活动人员71人,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0.1%,大大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1%的平均水平。

  三、进一步促进长沙烟花爆竹业发展的建议

  烟花爆竹既是长沙文化产业的特色,也是展现城市影响力的名片。近年来,长沙烟花爆竹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总体规模日益扩大,但也存在科技活动开展动力不足、核心竞争实力不强等不利因素,为进一步促进长沙烟花爆竹业长远发展,可从以下两点切入:一是激发企业活力,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企业在日益严峻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各级政府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还应积极引导企业依靠不断进步的科技力量提升自身产品质量,实现、推广无硫化规模生产,保障烟花既具有可观性又有环保性。二是营造良好氛围,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市烟花爆竹业科技活动人员占比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可积极通过各种政策进一步加大此类技术人才的引进,提高人才的待遇水平,让人才“来的了,留得住”。此外,还可充分利用长沙高等学校多的优势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建立相关制度构造学校相关专业人才无障碍输送桥梁。

  注:

  1、文中所有2013年相关数据均为初步核算数。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邓细锋]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