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长沙县:区划引领未来 城镇化内涵提升

——长沙县行政区划调整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10-27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近五年,长沙县根据实际情况,在县域范围内进行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区划调整作为长沙县县委、县政府调整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的重要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宏观调控工具,对长沙县的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五年来,长沙县城镇化率基本上以每年2.6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基本上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可以说,长沙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着“快速发展—区划调整—快速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越快,区划调整越频繁。因此,如何利用好“行政区划调整”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值得深入研究。

  一、长沙县近五年行政区划调整情况

  近五年,长沙县具体的行政区划调整情况如下:

  2012年3月,撤销白沙乡设立白沙镇、撤销干杉乡设立干杉镇、撤销?梨镇设立?梨街道;7月,从黄花镇析置长龙街道。

  2013年8月,撤销暮云镇设立暮云街道、南托街道。

  2015年1月,跳马镇划入长沙市雨花区,暮云街道、南托街道划入长沙市天心区;11月,金井镇和双江镇合并设立金井镇,开慧镇和白沙镇合并设立开慧镇;黄兴镇和干杉镇合并设立黄兴镇。此外,还进行了多次村(社区)调整。

  长沙县近五年的行政区划调整涉及9个乡镇(街道),涉及区域面积869平方公里、人口52万。长沙县辖有乡镇数由18个减少到13个,街道数仍然为5个,村民委员会由218个递减至114个、社区委员会由74个递增至83个。辖区面积由1997平方公里减少到1756平方公里;县城面积由68.1平方公里增加到74平方公里。

  二、长沙县近五年城镇化发展内涵提升

  (一)城镇人口方面

  1.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五年间,长沙县户籍人口由81.3万人下降至76.5万人,剔除暮云、南托、跳马影响,增加5.3万人;常住人口由99.8万人下降至94.6万人,剔除暮云、南托、跳马影响,约增加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由52.3万人上升至59.6万人,增加7.3万人,城镇化率也由52.4%增加到63%,增幅达10.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约2.6个百分点。

  2.人口素质显著提高。五年间,长沙县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0.7上升为11.6,人口素质提高明显。与此同时,依托良好的科教资源和产业基础,长沙县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2016年,长沙县规模工业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2.3万人,较2012年增加约两千人,专技人员占比也由13%增加到15.2%,专技人员为长沙县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下一步城镇化进程中开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产业方面

  1.经济总量快速发展。五年来,长沙县地区生产总值由880.1亿元增加到1280.3亿元,年均增长100亿元,年均增速为10.4%。财政总收入由150.4亿元增加到227.4亿元,年均增长近20亿元,年均增速为14.5%。2016年,长沙县顺利跻身全国中小城市竞争力百强县前七强,稳居湖南省经济强县第一。

  2.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在过去五年中,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在长沙县西南部,通过合并黄兴镇和干杉镇,依托长沙高铁枢纽和国际会展中心,大力发展以会展经济为核心的现代新兴服务业;在东南部,重点发展黄花镇,依托黄花机场重点打造综保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积极培育临空高端产业;在北部,通过合并开慧镇和白沙镇、金井镇和双江镇、以及重点发展北部其他乡镇,着力发展城郊型现代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与休闲旅游业;在环长沙经济开发区的中部,通过析置出长龙街道、设立?梨街道,扩大工业经济发展空间,突出发展以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产业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在以星沙街道为中心的县城区域,着力发展星沙松雅湖商务区。五年来,长沙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92.9亿元增加到118.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19.6亿元增加到428.8亿元;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三大支柱行业规模工业总产值由1157.8亿元增加到1859.4亿元;旅游总收入由50.1亿元增加到94.3亿元。

  3.二三产业带动明显。目前,长沙县的经济结构属于第二产业强力支撑型,2016年,长沙县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3%。同时,随着临空经济区、综保区、黄兴会展区的全面起航,全域旅游的兴起以及不断深化个转企、主辅分离等政策,长沙县服务业发展增势强劲。2016年,长沙县服务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83.5亿元增加到374.6亿元,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20.9%增加到29.2%,服务业投资也由263.7亿元增加到454.1亿元,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5%。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较多劳动力向城市集聚,2013-2016年,长沙县四上单位从业人员由19.8万人增加至22.4万人,剔除暮云、南托、跳马企业影响,年均增长约1.5万人。

  (三)居民生活方面

  1.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带动城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2-2016年,长沙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7398元增加到39765元,年均增长9.5%,虽然增速低于GDP增速,但高于长沙市近五年城镇居民收入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

  2.城镇居民消费量质提升。一是城镇居民是消费主力军。2016年,长沙县城镇居民人均全年消费总支出达29973元,较2015年增长2913元,较2016年农村居民高13241元;全年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8.8亿元,其中城镇完成334.2亿元,同比增长15.5%,占全县总量的77.9%。二是消费结构持续改善。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率不断缩小,2012年长沙县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3%,2016年降至23.7%,表明长沙县城镇居民已由相对富裕步入富足状态。

  (四)交通设施方面

  1.对外交通能级全面提升。近五年来,长沙县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航空、铁路、公路、水运方面都取得较大突破。黄花国际机场年客运吞吐能力增至2129.7万人次,位居中部第一;长沙黄花机场与高铁南站之间的磁悬浮列车开通运营,实现省内两大交通枢纽间的快捷联系;地铁3号线、5号线陆续开工建设,其中3号线预计明年底开通试运行;浏阳河河道、捞刀河河道清理整治正在进行,为两河通航提供良好条件。

  2.内部道路设施逐步完善。近五年来,长沙县加强市县融合,实现了南北向中部通道贯通,东西向联系道路增密,县市快速连通加强,北部地区道路等级提升,南部地区路网结构优化,2016年全县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64.7公里。但是,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在道路建设、停车设施建设、公共交通保障上仍需持续投入资金和精力。

  三、推进长沙县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几点建议

  《长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规划至2020年,长沙县城镇化率要达到70%,按照现有的常住人口(94.6万)每年约增长2.5万人的发展速度,2020年常住人口约达到104.6万人,城镇人口达到73.2万人左右,与2016年相比,2020年长沙县常住城镇人口需增加13.6万人。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努力提高长沙县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继续强化长沙县的集聚能力,从而更好的推动长沙县城镇化发展。

  (一)立足区域,提升城市功能定位

  长沙县作为三湘第一县,是提升湖南省及长沙市城镇化质量的主要力量。长沙县应始终坚持规划引领,以规划一体化推动区域一体化,加快县城与市主城区融城对接步伐,努力打造湘江东岸城市发展的新地标;坚持以国际化理念管理城乡,不断提高城乡管理水平,努力为城乡居民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一批“一镇一特”、“一镇一品”的特色精品小镇;把握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机遇,以开放促转型,变产业竞争力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定位,增强人口聚集能力,引领特色城镇化进程。

  (二)完善保障,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城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农民生活城镇化。近五年来,长沙县农村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导致其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居民方式转变,从而带动城镇人口数量增长。但从近两年数据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下滑明显。因此,完善农村居民保障、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是缩小或消除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农民生活城镇化的主要内容。

  (三)城区扩容,增强人口集聚能力

  拓展城区发展空间,增强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有利于吸纳更多发展要素,加快资源的整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从而带动区域产业和人口的集聚。2016年,长沙县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11.2平方公里,剔除暮云、南托、跳马影响,近五年年均增长量约达5平方公里。系统来看,长沙县基本上是以年均不到5%的城镇建成区增量,支撑了年均10.4%的GDP增量和约7%的城镇人口增量,土地城镇化慢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建成区扩张慢于城镇人口增长。因此,城区扩容应作为长沙县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空间、带动城区人口集聚的重要手段。

  (四)因地制宜,适当调整行政区划

  一是要适当利用乡镇(街道)及村(社区)区划调整手段提升城镇集聚能力,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从理论上来讲,乡镇(街道)行政区划的调整不会直接影响城镇人口和城镇化率,只有当镇改街道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及人流聚集,从而间接带动城镇人口增加。但村(社区)城乡属性的变化能影响最终认定的城镇人口和城镇化率。每年,统计部门会以民政部门确认的行政区划为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设管司发布的《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编制规则》,赋予各村(社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该划分将作为城乡常住人口统计的重要参考依据。近五年来,长沙县村民委员会由218个递减至114个,社区委员会由74个递增至83个,而城镇化率也由52.4%增加到63%,长沙县城镇化率的提升与城乡行政区划调整密不可分。从最新情况来看,2016年,长沙县新增村(社区),其中?梨街道成立高峰、檀木桥社区;安沙镇成立水塘垸、梅塘、三合社区;泉塘街道增设泉韵、星辉社区。新增社区常住人口数约为3.6万人,即新增城镇人口3.6万人,拉动城镇化率提高2.2个百分点,而实际情况是2016年城镇化率较去年提高2.7个百分点,城乡行政区划调整对长沙县城镇化率影响较大。因此,要继续根据经济发展状况,适时、科学调整行政区划,保持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是要加快撤县设区申报进程。2015年12月15日,四川省政府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双流县,设立成都市双流区,行政区域保持不变。双流县是四川省传统经济强县,是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所在地,是成都市向南发展的中心地带,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位于境内。双流县经济综合实力曾连续18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榜首,有西部第一强县之称,2015年位居全国百强县排名第13位。

  从近几年双流县(区)主要经济指标情况来看,2016年以来,双流区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前期均有所增长,特别是GDP、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明显。双流区经验表明,撤县建区可以加速经济要素的聚集,有利于项目引进和人才集聚,从而推动促进区域经济更好发展。

  注:[1]本文长沙县近5年各指标数据大部分取自当年统计年鉴,部分指标数据来自县统计局各专业及县直相关部门。

  [2]双流县(区)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取自该地区政府官方网站。

  [3]本文中的户籍人口、城镇人口、四上企业从业人员以及城镇建成区面积的年均增长量和速度均为剔除暮云街道、南托街道、跳马镇影响后的估计数。

[供稿:长沙县统计局    黄    婧]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