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提升长沙经济外向度的思考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11-02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经济外向度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重要宏观指标之一,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本地区经济要素与外部经济要素相互渗透、融合的能力,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外向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以及吸引与利用外资的能力。近年来,长沙市对外经济贸易虽然表现出“总量扩张、增长加速”的良好发展势头,但与全国水平和发达地区对比,仍表现出“起步晚、规模小、层次低”的比较劣势。“十三五”时期将是长沙经济快速发展、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阶段,从发展的眼光看,进一步做大对外贸易,全市具备了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外部发展环境、产业拓展空间等诸多利好因素的支撑。如何在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背景下,抢抓机遇,加快开放,扩大进出口规模,提高经济外向度,推动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既是长沙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是“十三五”时期长沙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长沙经济外向度发展情况

  近年来,长沙主动担当湖南开放崛起新使命,打造开放高地新引擎,大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一)利用外资量质齐升,亮点较多。2012-2016年,全市累计实现利用外资195.66亿美元,年均增长13.1%(图表1)。2016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177个,实际利用外资48.14亿美元,同比增长9.3%,占全省比重37.45%。2016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居中部省会第2位,仅次于武汉。一是引进一批重大项目、战略投资。2012-2016年,全市新引进转移型企业66户,省市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项目387个,投资额在5亿元以上的项目73个,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152个,截止2016年底,据不完全统计,149家世界500强企业(含境内世界500强69家)入驻长沙,大众、克莱斯勒、菲亚特、三菱、沃尔玛等一批战略投资者落户长沙。二是园区引资实现较快增长。2016年,省级以上园区实际利用外资21.29亿元,同比增长14.4%,占全市比重为44.22%。其中,5个国家级园区实际利用外资13.87亿元,同比增长16.14%,占全市比重为28.81%。三是利用外资向服务业倾斜。2016年全市一、二、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为0.04%、35.02%、64.94%。从具体行业看,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比重为35.02%,是引进外资规模最大的行业。外商投资规模最大的三个服务行业为批发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合计占全市比重的47.84%。四是利用外资来源相对集中。截止2016年年底,共有59个国家(地区)在我市进行投资。2016年,香港、毛里求斯、德国、英属维尔京群岛、日本是投资来源前5名的国家(地区),分别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比重的55.35%、7%、5.29%、4.13%和4.1%。意大利、加拿大和英国等国家同比增幅超过100%。

  (二)进出口总额稳步增长,结构优化。2012-2016年,长沙市对外贸易增长迅速,2014年全市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百亿大关,2015年达129.53亿元,2016年,面对复杂严峻的进出口形势,全市共完成进出口总额109.35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25.80%,年均增长5.9%。一是贸易方式更加多元。2016年,全市一般贸易同比增长9.7%,一般贸易占比由2015年的60.8%提高到2016年的76.8%。积极创新贸易方式,推动多种贸易方式共同发展,全市其他贸易方式实现进出口2.8亿元,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额达4.45亿美元,同比增长20.5%,跨境电商、旅游购物贸易等方式均实现突破。二是出口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全市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39.98亿美元、16.76亿美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49.5%、83.2%,占全市出口比重分别为54.7%、22.9%,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传统优势产品中,烟花爆竹、茶叶出口分别下降15.5%、4.2%,农产品增长4.9%。劳动密集型产品中,汽车零部件、服装出口分别增长3.6%、40.9%。汽车和汽车底盘出口下降34.6%。

  (三)对外经济步伐加快,投资领域不断拓宽。2012-2016年,全市累计新增对外投资项目201个,累计对外投资总额23.58亿美元,其中中方合同投资额19.70亿美元,年均增长58.5%;累计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4.27亿美元,年均增长40.64%。2016年,实现中方合同投资额7.78亿美元,同比增长42.91%,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9亿美元,同比增长49.66%。一是对外投资进一步多元化。2016年,全市对外投资行业涉及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物医药、文化传媒、农业、矿业、建筑业等众多行业,其中全市企业对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实现大幅增长,投资总额分别为5.94亿美元、1662.23万美元。二是跨国并购成对外投资主要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企业全球化发展意识增强,主动走出国门配置资源和拓展市场。2016年,全市海外并购十分活跃,并购案例多达16宗,并购项目的投资总额高达4.34亿美元,占全市对外投资总额的51.14%。三是对接“一带一路”初显成效。2016年,全市有29个项目分部在“一带一路”国家,占境外投资项目总数的41.31%,投资总额和中方合同投资额分部为3.36亿美元、2.82亿美元,占比分别为39.63%、32.40%,主要涉及农业、建筑业、纺织建筑业、食品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营业额10.70亿美元,新签合同在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共有6个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四)开放平台不断优化,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口岸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已获批或建成的有一类口岸10个,二类口岸2个,海关特殊监管区或场所3个,长沙机场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加快推进。已获批肉类、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进口指定口岸(查验场),并已具备粮食进口指定口岸(功能),药品、水果指定口岸正在申报阶段。二是开放通道不断拓展。截至目前,长沙已开通定期国家航线29条、不定期国际航线8条,直飞亚洲、非洲、北美洲等15个国家(地区),开通了长沙至上海的“五定班轮”、长沙至深圳的“五定班列”,中欧快线(长沙)已经实现常态化运营,长沙至阿姆斯特朗、悉尼两条跨境电子商务直购线路和“港澳直通车”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通道开通。三是开放平台日益完善。近年来,全市已获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城市,已拥有检测中部(湖南)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湖南高桥大市场进出口商品展示中心、长沙高新区国际科技商务平台,高桥大市场获批旅游购物贸易试点和湖南省内外贸结合示范市场,生物医药、茶叶等产品获批国家出口示范基地,建成阿治曼中国城、北欧湖南农产品园、东帝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等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

  二、存在问题和短板

  近年来,长沙对外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先进发达城市相比,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要求相比,与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从对外开放度来看,外向程度偏低。当前研究区域经济的对外开放水平,国际上通用的办法是通过计算对外开放度来比较,其计算方式是:对外开放度=外贸依存度 + 外资依存度,其中外贸依存度 = 外贸总额 / 地区生产总值(GDP),外资依存度 = 实际利用外资 /地区生产总值(GDP)。总体而言,外资和外贸依存度共同决定了地区对外开放度水平,同时两者之间又是紧密联系。与中部35个城市横向相比,2016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居35个城市的第12位,进出口总额居第23位,实际利用外资居第10位,外贸依存度居第30位,外资依存度居第13位,对外开放度居第28位。

  长沙地处内陆,既不临海不沿边,运输距离与沿海和沿边地区相差悬殊,给出口型企业增加了较大的物流成本,同时由于地处内陆,对国际市场上的经贸信息或缺乏了解、或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在商机的把握上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尽管长沙外资依存度差距与先进发达城市差距不大,但由于外贸依存度偏低,使得对外开放度在35个城市中排名落后,这就是长沙市目前的开放度的现状,也体现出我们与发展目标“内陆开放高地”之间的现实差距。

  (二)从对外贸易规模来看,总量偏小。长沙外贸依存度仅仅相当于国际水平的1/3,相当全国平均水平的1/6,与长沙的发展地位极不相称。从总量上看,2016年长沙进出口总额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19位,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排第5位,进出口总额不仅与排名前三的上海、深圳、北京相差巨大,只及上海、深圳、北京的1/39、1/36、1/26;与广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等经济总量大于长沙的省会城市相差较大,只及广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的1/12、1/4、1/6、1/2、1/5,甚至小于太原、石家庄、沈阳、西安、长春、合肥等经济总量少于长沙的城市。实际利用外资48.1亿美元,排全国省会城市第9、中部第2位。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占全市投资总额仅5%左右。

  (三)从出口指标来看,“三小三低”依然存在。长沙市的外贸出口虽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与全国及其他地市相比,对外贸易在规模、结构和速度上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三小三低”依然存在,即出口规模依然偏小,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低;加工贸易出口规模小,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低;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小,对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贡献低。比如,全市贸易出口90%以上的为一般贸易出口,加工贸易占比偏低,相比之下,深圳市的加工贸易占比高达67.8%。缺乏知名品牌,缺少名牌企业和实力强大、集约化程度高的企业集团,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造成生产企业出口乏力。六大千亿产业集群中仅有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新材料等其他千亿级产业尚未形成出口规模,且三一、中联等骨干企业受政策和经济波动影响较大,2016年出口同比下降35.9%、34.7%。而郑州、武汉、合肥、太原依托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带动了出口的迅速发展。

  (四)从市场主体来看,企业实力不强、市场增长分化。从企业规模来看,全市6123家外贸企业中,有外贸实绩的企业仅1752家,仅占总数的29%。中小外贸企业偏多,骨干龙头企业偏少,2016年长沙进出口额其中进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179家,排名前三的蓝思科技、广汽菲亚特、博世汽车,与郑州富士康(480亿美元)、武汉联想(50亿美元)、合肥联宝(50亿美元)等相差甚远。由于企业规模小、技术、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创新能力不强,和外商不在一个平台之上,外商对合资、合作缺乏兴趣,涉外企业和涉外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

  分企业类别来看,占对外贸易主体的民营企业近年来呈下滑态势,特别是2016年,民营企业完成进出口39.4亿美元,下降51.2%,占全市外贸总量比重下降到35.1%;外资企业完成进出口38.2亿美元,仅增长3.7%,占全市外贸总量比重为34.0%;国有企业完成进出口10.4亿美元,同比下降12.2%,占全市外贸总量为9.2%。

  从对外市场来看,传统市场中对欧盟、日本进出口分别增长18.5%、14.4%,对美国、香港进出口分别下降1.7%、28.2%;新兴市场中对东盟、中东、非洲、拉美进出口分别下降32.2%、0.1%、32.9%、10.5%。

  从外商投资来看,目前进入长沙的大企业、大项目较少,具有行业带动和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更少。2016年全市新批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仅25个,合同外资63.32亿美元。跨国公司投资有所增长但总数偏少。

  (五)从通道平台来看,相对不足,作用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随着黄花综合保税区、金霞物流园等开放平台的加快建设,长沙开放通道建设平台所取得的重要进展。但总体而言,当前的困局并未根本改善。从口岸建设来看,目前我省唯一的一类口岸落户在岳阳,全市霞凝铁路口岸、长沙新港水运口岸均为二类铁路、水运口岸,其肉类、冰鲜产品、水果和整车进口功能基本缺失,许多进口产品如冻品、粮食、水果、汽车等只能从其他口岸清关进来,导致急货进不来,好货出不去的局面,属于典型的“有岸无口”。从国际通道建设来看,全市至今没有一条国际货运航班,“五定班轮”、“五定班列”以及“中欧班列”班次和货运量相对偏少。以黄花机场为例,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持续攀升,位列全国机场第12位、中部第1位,但是黄花机场的货运吞吐量只居中部第4,至今没有一条国际货运航班,没有专门的货运包机,而重庆已开通11条国际货运航班,郑州开通全货机航线24条。从开放平台发挥的作用来看,湘江新区、金霞物流保税区在离岸结算、跨境电商、保税交易展示等功能建设上,与沿海成熟管理模式、经营效果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至今没有引进一家开放型龙头企业、大型项目入区发展;黄花综合保税区虽然正式封关运行,但其组织架构、运营模式、效果效能还有待实践检验。

  (六)从服务环境来看,有待改善、配套建设滞后。近年来,长沙推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区域通关协作,降低外资准入门槛,营造了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投资环境。但是,与深圳、武汉、郑州、重庆等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相比,服务环境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从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来看,综合保税区外贸服务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体试点、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还没有真正发挥应有效益,入驻我市的外贸服务供应链和跨境电商企业其总体数量和成熟度,都难以满足外贸服务需求,无法提供高效便捷的通关“一条龙”服务,就导致市内很多产品出口以内贸转外贸、赴省外报关等各种形式走外省出口,造成出口数据流失,如浏阳的烟花炮竹每年出口数据流失约4亿美元,长沙县内本地报关率仅为70%左右,30%以上的企业选择在深圳、广州或上海报关。从整体通关效率来看,企业普遍反映我省、我市的通关效率与沿海等地还有较大差距,比亚迪长沙公司生产的车辆都是经由深圳海关出口,在长沙市报关的仅为40%,原因之一在于深圳海关可以24小时365天预约服务、全电子化自助操作,报关效率高,通关便利,而长沙的海关普遍还是传统的直档申报通关方式,资料整理难、申报手续繁琐、周末休息等,比较耗时费力。从出口退税进度来看,企业反映长沙进度较慢,在宁波、深圳等沿海外贸发达地区,货物上船约15天后就可退税,而在长沙出口一般退税到账要两、三个月,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大、拖不起。

  (七)长沙的国际化程度偏低,投资吸引力相对较弱。从设立外国领事馆和外资银行来看,长沙的国际化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与成都、广州、沈阳相比,在外国领事馆、外国商协会等方面,长沙均为最少。以外国领事馆为例,武汉有3家,成都有15家,长沙今年实现零的突破,老挝在长沙设立总领事馆。以外国金融机构为例,成都已有荷兰、香港汇丰银行、英国标准渣打、香港东亚、日本东京三菱、法国巴黎国民、美国花旗等外资银行进驻,形成了一个外资银行群体。而长沙仅有香港汇丰银行、香港东亚等四家外资银行进驻。企业走出去意识不强,严重缺乏专业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通晓国际惯例和国际法规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从旅游外向度来看,国际旅游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2012-2016年国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4.6%,国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5.9%,近几年来,长沙国际旅游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反映出长沙的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提高全市经济外向度的建议

  扩大经济外向度需要提升开放水平。面对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推进,长沙开放型经济在新的起点和新的形势下,必须以国际化为导向,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突破。

  (一)加强企业培育,增强对外贸易竞争力。一是重点培育龙头企业。着力强化企业主体作用、科技人才支撑、政策措施保障等手段,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规模档次高、品牌影响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外向型大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进出口带动作用,对骨干企业给予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指导,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进出口代理公司的引领作用,力争每年引进2-3家进出口额达1亿美元以上的专业贸易代理公司。二是积极扶持成长型企业。加大对年均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成长型企业的资金、税收、融资等扶持力度,积极扶持中小经贸微企业发展,对新获进出口经营权一年内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和达到一定进出口规模的企业给予奖励支持。鼓励中小微外经贸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投标、合同洽谈等活动,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予以配套扶持。支持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开展信用证贷款、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和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服务。三是着力加强企业服务指导。选择100户上年无出口或出口在5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与专业孵化器建立孵化合作关系,引导其扩大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关系,在孵化出口中实现共赢。在外贸院校、出口相关部门聘请人员,组成外贸孵化讲师团,作为孵化大会及外贸培训会的培训及咨询班子,对企业进行外贸政策和外贸实务的全方位讲解和指导。

  (二)补齐外贸短板,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一是筑牢外贸产业发展基础。注重产业发展,重点扶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推动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积极推进产麻纺织品、鞭炮烟花等传统产业转型创新升级,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加快发展北斗导航、机器人、3D打印等未来产业,努力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二是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积极捕捉境内外各类综合性、专业性展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环球资源南非采购展、东盟博览会、亚欧博览会等国内外专业性展会。在巩固日韩等主体市场的同时,加快开拓东盟、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推进我市出口市场多元化。三是发挥外贸平台聚合作用。发挥中部(湖南)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高桥进出口商品展示中心、红星大市场等外贸平台的作用,培育中部进口消费品中心。发挥黄花综保区、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作用,加快外向型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推动园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和国际产业专业,增强发展后劲。依托艾瓦特、万成云商、阿里巴巴等平台型企业,推动“互联网+外贸”,助力中小企业走出去。加强与有关商会、协会的联系合作,适时发布重要商品进口信息,引导专业外贸公司开辟进出口渠道,增强进口经营能力。

  (三)加强通道平台建设,提升对外开放发展水平。一是加速一类口岸申报建设。抓住历史机遇,主动与中央部委对接,对现有二类口岸、无水港、监管点等予以规范提升,积极争取增设一类口岸。加速推进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积极推动进口粮食、水果、肉类、种苗和整车等指定口岸建设,构建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提升口岸竞争力。二是加强运输通道建设。打通空中通道上,以黄花临空经济区为核心,扩展客机腹舱载运业务,推动长沙黄花机场货运包机飞行常态化。加强与北上广口岸海关空运转合作,建立国际货运联运业务监管配合机制。打通陆上通道,对湘欧快线进行改制重组,加密“五定班轮(列)”班次,拓展新的“五定班列”线路,大力扶持“中欧快线(长沙)”国际货运班列。打通水上通道,建设望城新康港、铜官港及其港口陆域用地,拓展货运北站至长沙新港的港铁联运。打通公路口岸,争取海关总署政策支持,打通“内港两地牌”车辆跨境快速直通渠道。三是着力做优开放平台。以湘江新区为核心片区,在投资体制、管理体制、自由贸易、资源开发、科技孕育转化等方面先行先试;依托金霞国际物流园,建设国际国内航运信息集散和物流交易中心;抓好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联动黄花机场,建立货运快速通道,扩展全市及周边异地一体货运功能;建设长沙电子海关试验区,加快电子口岸平台和国家级信息口岸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在新区设立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打造电子海关的长沙“国家工程”;以长沙获批全国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为契机,开发建设跨境电商B2B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中西部地区跨境电商集散地。

  (四)加强招商引资,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水平。一是把握招商重点,着力推进招大引强。以园区为载体,着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及央企区域总部基地,特别是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进力度。引进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加工贸易企业和出口操作经验丰富、实力雄厚、规模较大的大型专业贸易促进机构,快速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及时掌握和跟进重点湘商投资动向,引导省外湘商将总部企业整体搬迁到我市或在我市新设立综合性、地区总部,打造湘商“生产基地”和“总部集聚地”。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好的外资项目,打造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产业。二是创新招商方式,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加强产业链招商,围绕我市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优势特色产业,智能家电、汽车及零部件、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移动互联网等新“千亿级”产业,北斗导航、虚拟现实、机器人、3D打印等未来产业,精准制定招商引资重点产业指导目录,重点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提升长沙引资水平。大力推行网上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专业招商、商业化招商、全民招商等方式,加快推进产业集聚,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三是搭建招商引资平台,构建境外招商新格局。充分利用“泛珠合作论坛”、“沪洽周”、“港洽周”、“湘商大会”、“深圳文博会”等重大经贸合作平台,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联系,及时掌握信息,承接一批优质产业,争取更多的产业布局长沙,更多的企业落户长沙。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对接沿线国家,充分利用湖南驻美国、法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商务代表处和各境外商会的招商平台窗口,构建境外招商引资新格局。

  (五)实施外经拓展,提升外贸市场份额。一是提升外经合作层次。优化经营主体结构,提升我市外经企业整体实力,力争每年引进一批2000万美元以上总包大项目。重点培育外经骨干企业,鼓励和推动三一、中联、远大等企业参与国际工程招(投)标。充分利用我市建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发展国际BOT等合作方式,促进我市国际工程由产业链条低端、利润较低的施工领域向产业链上游的项目规划、设计咨询和下游的项目运营、经营高端转变,带动我市技术、设备和货物出口。鼓励企业建立生产研发基地、构建全球营销网络、承揽国际工程项目、实施跨国兼并收购,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二是创新贸易方式。大部分在珠三角发展得较好的开放型经济企业,都是采用的“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借鉴外地,探索加工贸易垂直整合方法,打造“一头在内、一头在外”、“整机+配套”的内陆加工贸易发展新模式,鼓励加工贸易企业由OEM(贴牌加工)向ODM(委托设计生产)、OBM(自主品牌加工制造)转型,鼓励大型企业积极将加工贸易研发中心、结算中心落户长沙,探索打造“研发+制造+生产结算”的微笑曲线,延伸高端价值链。三是做大境外投资。积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以并购、参股、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境外资源项目合作开发。鼓励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主动承揽国家援外项目建设,重点引导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骨干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和出口,推动优势产能加快“走出去,鼓励企业在基础较好的国家探索开展海外工程BOT、PPP等建营一体化模式。支持企业和个人发挥自身优势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创新方式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等,带动我市优势产品、技术、标准服务出口。

  (六)注重环境优化,提升对外开放软实力。一是搭好建优外贸服务平台。加大各大园区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将服务功能向园区外延伸,每年组织100家左右企业到境内外知名的国际性、区域性展会参展观展、在境外设立营销网点,促进外贸“破零倍增”。积极对接与我市商务关联度大的国家或地区,争取在我市设立领事馆或地区办事处,鼓励境外投资企业在我市成立外贸总部和商务总部,尤其与芬兰、瑞典、荷兰等北欧等科技实力较强的国家建立联系,加强经贸科技合作,当好走出去、请进来的纽带。二是提高“大通关”效率。深入推进关检合作,加快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全面推行“一站式作业”,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口岸通关模式。全面深化通关一体化、通关无纸化、集中汇总征税、税收担保一体化、“双随机”等改革,为企业提供365天“预约式”通关、货到海关监管场所24小时内办结通关手续等服务。对省、市认定的重大开放型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或重点支持,构建“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环境最优”的通关体系,打造最具竞争力的通关环境。三是创优出口退税环境。郑州航空港智能终端启动了6亿元的“出口退税资金池”,并与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3家银行合作办理业务,为重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提供出口退税周转资金支持。借鉴其做法,可以设立5亿元规模的“外贸出口退税资金池”,由省、市、区按一定比例出资,解决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因出口退税被占用过多资金或周转资金慢,制约企业规模发展的问题。

  (七)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开放型经济保障能力。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简化行政审批制度,优化行政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压缩审批时限,构建“一站式”审批政务平台,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加强工作考核,将各职能部门、干部个人在对外开放工作方面的成绩作为年终评奖评优的核心指标之一,对能力、绩效和贡献突出的干部予以奖励和表彰。强化部门联动,发挥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的总揽作用,强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商务牵头、部门联动开放机制,加强工信、农业、外事、口岸、科技、文化、教育、旅游、金融、工商联、贸促会等部门(单位)之间政策、资源的统筹协调,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重大项目和重大活动会商制度,形成开放合力。二是加强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投入,设立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实行单独的财政分成体制。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及省级产业研发项目补助资金。建立明确的分类拨付与使用制度,对重点扶持领域和对象按平台建设、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和项目发展等专项进行划分;建立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评价制度,设立技术创新准备金制度,控制资金投入的风险损失。三是注重人才支撑。深化拓展“3635人才计划”,针对开放型经济专业人才制定更具市场化、针对性的政策。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力引进企业紧缺的电子商务、外贸等战略性新型人才,着力解决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人才瓶颈。与国内外顶级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展开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培育本土精英人才。全面启动企业家开放型经济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培育和打造一批高素质企业家群体。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朱    乐]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