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前三季度长沙经济总体平稳、持续向好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11-07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沙市上下按照“稳住、进好、调优”的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运行情况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总量平稳增加,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在持续发展。

  (一)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的格局更加巩固

  1、主要指标稳中向好。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78.72亿元,同比增长8.4%,比全国、全省分别高1.5和0.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经济增速连续三个季度稳定在8.3%-8.5%的区间,发展韧性明显增强。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2547.95亿元,同比增长8.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45.20亿元,增长13.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4.73亿元,增长10.3%,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

  2、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前三季度,全市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46.98亿元、3820.54亿元、3411.20亿元。一是服务业继续保持经济增长“主动力”地位。全市三次产业分别增长2.8%、7.4%和10.0%,其中,第三产业增速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分别高7.2和2.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1%,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3.3:51.1:45.6,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提高,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二是工业持续向中高端迈进。主要体现在“两升两降”:高新产业占比提升,高耗能产业占比下降。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中高新技术企业约占40%,前三季度规模工业增加值中,高加工度工业占比达35.5%,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占比达15.5%,提高0.4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产业占比为20.7%,下降0.7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占比提升,传统产业占比下降。前三季度规模工业增加值中,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合计占比达21.8%,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加工业合计占比达34.7%,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二)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活力潜力持续释放

  一是现代农业稳步向前。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7.34亿元,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互联网+”现代农业继续深化,本地农村电商第三方平台加快发展,搜农坊等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交易额突破4000万元,农业企业互联网应用水平不断提高,70%以上的农业企业已建立网上销售渠道。二是工业新兴优势产业贡献增强。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攀升到8%以上,在全省规模工业增速回落的情况下,实现逆势上升,主要得益于优势产业动力强劲。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轨道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三大成长性优势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成为规模工业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前三季度,三大行业同比增速分别为22.6%、24.3%和73.3%,合计实现增加值497.25亿元,拉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4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53.7%。三是投资投向更加合理。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654.14亿元,同比增长12.0%,增速分别比1-3月和1-6月提升7.5和0.8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医药制造业(43.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3.4%)、专用设备制造业(23.4%)等行业带动制造业较快增长,全市制造业完成投资1600.47亿元,同比增长14.7%,高于工业投资增速2.7个百分点;高耗能制造业投资继续下降,全市高耗能制造业完成投资318.20亿元,同比减少7.5%,比去年同期回落4.9个百分点。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动能投资活跃。前三季度,全市完成战略性新型产业投资1494.10亿元,同比增长22.0%,增速自年初以来一直保持在17%以上,高于同期投资增速4个百分点以上;完成高技术产业投资562.05亿元,同比增长36.8%,增速自年初以来一直保持在30%以上。新动能投资活跃,对投资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同时,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今年全市共铺排重大项目932个,前三季度在建亿元以上项目(不含房地产)完成投资2367.02亿元,同比增长26.8%,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0.2个百分点。民生领域投资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共完成民生投资674.00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教育投资增长12.2%,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94.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62.8%,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投资增长71.3%。四是商品消费结构和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从消费结构看,汽车类是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前三季度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561.31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的39.2%,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上半年提升2.3个百分点。从区域结构看,新兴商业聚集区优势明显,近年来随着望城撤县改区、县(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湘江新区新发展平台的强力拉升,长沙非传统商业聚集区、县(市)优势明显,整体经济和商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带动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潜力释放,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宁乡市及岳麓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5%,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高于传统商业聚集区芙蓉区、天心区、开福区、雨花区3.4个百分点,以35.0%的占比实现了41.7%的增长贡献率。从单位主体看,限额以上单位发展势头好于上年。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同比增长11.8%,比上年同期提升0.2个百分点;全市排名前50位的批零企业实现零售额增长7.8%,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

  (三)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前三季度,长沙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一是相关指标协调发展。财政收入、对外贸易、用电量、货运量等指标与地区生产总值协调增长,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1.3%,生产用电量增长11.2%;全社会客货运输周转量增长15.3%,其中公路运输周转量增长19.1%;进出口增长保持高速,实现进出口总额达634.27亿元,增长57.6%,其中出口总额增长53.0%;实现旅游总收入1344.88亿元,增长13.3%。二是人民生活同步改善。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全市居民收入保持同步增长,前三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198元,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和上半年均加快0.3个百分点,与全市经济增速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前三季度,全市CPI同比上涨1.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5%。三是环境质量持续优化。9月份,全市环境空气中五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同比下降,前三季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12天,同比增加9天。

  二、主要问题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但部分指标增速回落,经济下行压力亟待注意。

  (一)第三产业增长势头减缓。第三产业是近年来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前三季度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但今年以来其增速一直呈回落态势,是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2.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业和营利性服务业增速回落最为显著,前三季度房地产业增加值呈现负增长,同比下降6.6%,同比回落17.6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4.5%,同比回落3.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服务业效益出现下滑,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9%,实缴税金下降36.4%。

  (二)投资增速下行压力加大。全市投资虽然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增速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一是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不足。前三季度,全市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69个(不含房地产),比去年同期减少79个;完成投资1037.38亿元,同比减少0.4%。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压力大。受调控政策影响,新建商品房出现销量和增速“双下降”的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完成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347.2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087.79万平方米,下降29.9%,9月当月住宅销售量比3月当月下降56.8%,比去年同期下降62.1%。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由1-2月增长16.8%逐月回落到前三季度下降22.3%,增速回落3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419.7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9.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823.67万平方米,下降9.1%。新开工面积和施工规模增速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支撑力度减弱。三是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减缓。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53.06亿元,同比下降3.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2.7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回落28.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回落57.1个百分点。

  (三)新增“四上”企业减少。新增“四上”企业是经济增长强有力的拉动因素。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四上”企业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下降态势。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四上”企业254家,比上年同期减少18家,其中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2家,减少26家;新增限额以上贸易企业71家,减少33家;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6家,减少10家;新增房地产开发企业50家,减少3家。新增“四上”企业数减少将对全市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一定影响,亟需重视。

  三、工作建议

  (一)促进三产加快发展。一是开拓市场,强化长沙区域性中心的辐射作用。加强对周边城市辐射,鼓励企业赴周边城市开分店,引入具有一定规模电商夺回市场需求,通过举办具有吸引力的节会,利用高铁、高速公路迅猛发展带来的便利,把长沙打造为区域性第三产业之都,下大力气把周边消费吸引过来,让全省、中南地区的消费能力共同支撑长沙第三产业市场的发展。二是壮大主体,做好服务业“小升规”工程。加强政策引导,实施服务业“小升规”工程。以提升小微服务业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抓手,加强分类指导和服务,通过积极培育扶持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引导促进一批,鼓励和引导全市小微服务业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推进企业创新发展、集约发展、提升规模。

  (二)保障投资稳定增长。一是扩大内需刺激投资。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提升城市品位和土地价值,加快盘活长沙土地市场,加大住宅供应力度,加快落实长沙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城市扩容提质来扩大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做好水灾后重建、江河、水库、堤坝提质改造工作。二是狠抓项目保障投资。继续狠抓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亿元以上重大在建项目建设进程,及早启动一批未开工重大项目,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同时,全方位服务项目,加快在建项目施工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项目储备和引进项目落地。三是调整结构优化投资。着重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结合工业转型升级,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投资向高新化发展;集中力量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形成规模优势,提高产业集中度、产业分工层次和整体竞争力。保持第三产业投资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继续在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层次上下功夫,促使全市投资量质齐升。

  (三)做好四上企业引进与培育。一是要做好项目引进投产增强活力。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切实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项目必须按照法人单位登记。以战略性新型产业、重点服务业为目标,努力引进一批高端产业和高端产品项目,实现招商引资“量”和“质”的双重突破。以重点项目为轴心,做长做宽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扩大产业厚度与广度,促进全市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加强“跟踪对接”,对已经签约的项目,落实专人进行跟踪对接,促进意向协议转化为正式合同,正式合同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开工建设早日投产生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向上发展注入新血液、新动力。二是要做好企业培育激发动力。注重现有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不断成长与壮大,对接近达标或成长性好的企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加大扶持力度。同时,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指导企业进行生产管理和调度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土地、融资、招工、用电等生产要素中存在问题,引导培育企业围绕国家政策、市场需求、产品开发和自身优势调整发展思路、推进技术改造,不断推动企业发展壮大,使企业早日达到“四上”标准。个体户达到规模以上标准的要引导其变更为法人单位后进入统计联网直报系统,从而持续扩大全市“四上”企业的数量规模。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综合研究室]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