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长沙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8-12-28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组成的群体。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吸引更多的企业集聚,产生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促进集群内新企业的快速衍生与成长,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长沙将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作为经济发展突破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平台,产业集群发展迅速,总量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层次不断提升,有效地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创新发展。本课题以长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沙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产业提质升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和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一、长沙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主要特点 

  长期以来,长沙着力发展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新兴工业化,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长沙市委出台《长沙市六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发展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家用电器三大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中成药及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等六大产业集群;2012年进行调整,新增了烟草食品产业群集,减少了家用电器产业集群,确立新的六大产业集群;2017年,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规范,新增了节能环保、轻纺服装、烟花鞭炮、高端装备及智能应用四大产业集群,全市提出十大产业集群。 

  1、工业发展成效好。在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强力支撑下,长沙工业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一是总量再上台阶。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348.69亿元,比2012年增长76.4%,月均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跨上了新台阶。二是园区贡献增强。长沙始终坚持“园区兴工”的发展思路,园区工业经济发展更活、增速更快。2017年,“五区九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62.9%,比2012年提高6.5个百分点。三是龙头企业壮大。长沙工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迅速壮大,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突出,支撑力度不断增强,企业梯队迅速壮大。2017年长沙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1593家,比2012年增加649家;产值过100亿的企业共13家,比2012年增加7家。  

  2、集群覆盖范围广。企业通过产业分工合作和供需关系相互联结,围绕龙头企业聚集带动一批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企业,长沙产业集群快速延伸壮大,众多产业集群不断扩充和巩固着长沙工业经济发展。十大产业集群中有五大集群产值突破千亿元,分别为材料产业、工程机械、食品烟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2017年规模工业产值分别为2657.87亿元、1836.62亿元、1706.99亿元、1320.89亿元和1200.8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比重分别为21.5%、14.9%、13.8%、10.7%和9.7%。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轻纺服装、烟花鞭炮、高端装备及智能应用产业集群产值均在300亿元以上,2017年规模工业产值分别为726.82亿元、662.47亿元、620.73亿元、563.67亿元和321.4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比重分别为5.9%、5.4%、5.0%、4.6%和2.6%。 

  3、产业规模扩张快。近年来,伴随着龙头企业快速成长壮大,巨型企业不断涌现,产业规模快速扩张。从原有的六大产业集群对比情况看,2017年长沙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76家,比2012年增长51.2%;完成工业总产值9385.67亿元,比2012年增长74.9%。材料产业产值规模最大,2017年群规模工业总产值2657.9亿元,比2012年增长114.5%;工程机械企均产值最大,2017年规模工业总产值1836.6亿元,企均产值7.7亿元,高于十大产业集群企均产值3.4亿元;食品烟草产业增加值率最高,2017年规模工业总产值1707.0亿元,平均增加值率50.2%,高于十大产业集群平均值21.6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增加值率提高最多,2017年规模工业总产值1320.9亿元,平均增加值率31.8%,比2012年提高3.0个百分点;汽车及零部件集群规模扩张最快的产业集群,2017年规模工业总产值1200.8亿元,比2012年增长343.2%,增长幅度比十大产业集群平均值高231.6个百分点;生物医药是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产业集群,2017年规模工业总产值662.5亿元,工业企业142个,比2012年增长153.6%,增长幅度比十大产业集群平均值高29.8个百分点。在新规划的四大产业集群中,2017年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规模工业总产值726.8亿元,比上年增长22.7%;轻纺服装产业集群规模工业总产值620.7亿元,比上年增长4.0%;烟花鞭炮产业集群规模工业总产值563.7亿元,比上年增长3.1%;高端装备及智能应用产业集群规模工业总产值321.4亿元,比上年增长32.8%。 

  4、园区聚集效果强。园区是工业的主战场,更是产业集聚地,产业聚集发展的效果非常强。从“五区九园”整体情况看,园区规模工业产值中产业集群占比达93.2%,比全市占比高1.3个百分点。从各园区规模工业产值的产业集群占比情况看,五个国家级园区的占比均在90%上,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宁乡经开区、浏阳经开区和望城经开区占比分别为93.4%、95.3%、94.6%、99.9%和 91.6%。从各产业群集规模工业产值的园区占比看,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优势产业的园区集中度明显提升。2017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园区占比为92.4%,比2012年提升20.7个百分点;材料产业集群的园区占比为76.9%,比2012年提升11.8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园区占比为97.5%,比2012年提升4.6个百分点。 

  5、转型升级质量高。随着产业群集不断壮大,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产业升级不断推进。一是利润总额增速较快。2017年十大产业集群实现利润总额669.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工程机械产业实现利润总额8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倍;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利润总额64.27亿元,比上年增长35.9%;节能环保产业实现利润30.89亿元,比上年增长43.4%。二是智能示范推进良好。2017年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中共有规模以上工业174家,其中产业集群企业163家,占比达93.7%。从163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产业集群分类看,201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32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849.95亿元,比上年增长24.0%;电子信息产业产值736.97亿元,比上年增长24.8%;智能装备产业产值208.76亿元,比上年增长45.4%。三是创新投入力度加大。产业集群的升级壮大推动全市工业创新发展。2017年开展科研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01家,是2012年的2倍;开展科研活动的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31.2%,比2012年提高11.1个百分点。2017年R&D经费投入171.2亿元,比2012年增长95.4%,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25.2个百分点。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5%,比2012年提升0.2个百分点。 

  二、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对产业结构、发展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沙在产业布局、集群协调、核心环节等方面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制约着产业集群发展。 

  1、规划约束力不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产业集群发展总体目标和方向的全盘考虑,具有引导和约束作用,以实现长久、稳定和持续发展,但长沙产业集群规范的引导和约束力不强。2007年长沙出台了《长沙市六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但是在后来的产业发展中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推进,特别是没有集中力量发展作为支柱产业规划的家用电器产业,错过了现在格力电器、美的电器领军产业黄金发展期,导致家用电器产业集群规模萎缩,最终在2012年将家用电器从六大产业集群中剔除。十大产业集群更多地体现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总结,没有超前的规划,未见明显的升级,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不强。由于烟草产业占比过大,将烟草和食品产业捆绑在一起,既掩盖了食品产业的成绩,又隐藏了食品产业发展的问题,不利于引导产业发展。十大产业集群补充了轻纺服装和烟花鞭炮等传统产业集群,这些产业发展前景和市场容量难以扩张,特别是烟花鞭炮产业是要整合退出的产业,显得前瞻性不够。 

  2、园区主导极不明。按照园区主特产业发展要求,国家级园区“两主一特”,省级园区“一主一特”,各园区要围绕主导产业实现做大做强,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对于单一园区来说,由于资本、土地、管理等资源有限,不宜发展太多的产业,应明确目标,集中力量抓住1-2个重点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主导极。但是,长沙大部分园区布局多个产业,特别是小园区,产业多而不大,主导行业不明显,主导产业占园区的份额较低,贡献不大,引领作用不强。 

  3、内部关联性不紧。产业集群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同行业企业的整合、集聚,促进相互合作,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发展效益,实现互利共赢。但长沙当前产业集群发展更多停留在形式的聚集上,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产品延伸度不够,企业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和产成品本地销售率较低,相互联系不够紧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整车企业受企业集团公司统一分工布局所限,自主研发、决策能力有限,产品覆盖度较窄,本地化率不高,影响产业进一步做强,比亚迪、广汽菲克、广汽三菱等整车企业的主要零部件通过集团内部或集团配套的上、下游企业采购,没有同步配套本地的零部件企业;零部件企业“墙内开花墙外香”,博世汽车、磐吉奥、中信戴卡等企业产口主要是外销,没有与本地整车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三、促进产业集群提质升级的对策建议 

  产业是经济的载体,园区是产业的平台,要注重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园区布局,突出产业发展特色,以产业的壮大支撑园区的不断发展,以园区的承载实现产业的不断提升,推动产业集群提质升级。  

  1、加强统筹规划产业发展。以科学规划统筹产业发展,提升决策水平,增强发展定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规划产业体系。对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进行详细规划,逐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支撑、优势产业为动力、新兴产业为突破、拳头产品为重心、配套产业为依托的分层级产业集群体系,统筹管理产业集群发展。二是提升产业层次。以高端发展提升产业层次,以产业前沿为发展方向,顺应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引导时代潮流,以超前的规划实现引领发展。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扶持和培育力度,集中优势资源推动优先发展,抢占产业链高端。三是统筹产业政策。要加强横向和纵向的产业政策统筹,在横向上同一个产业实施统一的政策,加强全市统筹,实现合理布局,防止各自为政;在纵向上市和县、园区加强衔接,确保全市的政策能接得下、落得地、用得活,切实转化为生产力。 

  2、主导引领推动园区聚集。产业是园区发展的基础,园区是产业的主要聚集地,要坚持专业立园、产业兴园,发挥园区优势,推动聚集发展。一是突出主导产业。科学确定主导产业,集中力量重点发展,推动特色错位布局和优先发展。按照国家级园区“两主一特”、省级园区“一主一特”的要求,国家级园区两大主导产业占比要达到80%以上,省级园区一个主导产业占比要达到50%以上,突出主导产业的支撑地位。二是实现园区协同。打造以国家级园区为核心,以省级园区为配套,小型园区为补充同步发展的园区体系。立足全市进行布局,同一产业只规划为2-3个园区的主导产业,园区之间既形成良性竞争,又避免同质发展,推动园区错位布局和优势互补,提升产业集中度。三是推动聚集发展。以产业集群发展引领园区目标,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推动园区产业由单纯的企业集聚向主导产业突出、配套产业链齐备的产业集群发展。 

  3、围绕核心夯实产业链条。树立产业链思维发展产业集群,抓住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夯实产业链发展基础,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一是要抓住关键点。对产业链比较完善、研发和生产能力较强、销售体系较完备的工程机械产业、汽车制造产业、食品产业等基础较好的产业,要以关键技术研发和核心零部件生产为关键点,进一步推进做大做强,形成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产业。二是要盯住方向标。对标产业龙头企业找差距、谋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和重点扶植等手段注重培育本地龙头企业,特别是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培育龙头企业,加强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加快做大做强,高标准、高水平支撑起产业骨架,夯实产业链基础,促进稳定持续发展。五是要提升配套率。围绕主导产业、龙头企业抓好产品配套,发展配套企业,不断强化完善产业链,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推动产业规模壮大。 

  4、搭建平台实现增效提质。搭建公共平台提供给企业共享使用,进一步推动产业分工,减少重复投入,降低企业成本,增强集群整体效益,提高产业发展质量。一是搭建前沿化科研平台。依托企业、高校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资源,加大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重大项目、重要产品的研发攻关,前瞻性地开发更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二是搭建智能化示范平台。针对同一产业的生产和产品共性,选择基础较好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制定智能制造行业标准,形成示范效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现由点到面地推广扩张,实现产业智能升级。三是搭建专业化产业平台。利用企业聚集的资源优势,围绕主导产业搭建公共平台,减轻企业重复建设投入负担,加强交流合作,提升产业聚集能力。 

  5、开放合作推动产业升级。要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战遇,向开放要活力级,通过开放合作引进新技术、新产能,拓展新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高端项目引进来。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进行精准招商,重点引进高端项目。瞄准世界500强、央字头和国字号企业,着力引进大公司、研发基地、总部中心等有利于产业集聚的龙头项目。注重与国际品牌企业直接合作,成立国内一级合资企业,有针对性地引进核心企业、高端品牌和产品生产线,补充关键环节。二是提高质量树品牌。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推动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产品标准,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推出一批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努力打造“长沙创造”、“长沙质造”品牌。三是转移产能走出去。发挥节点城市作用,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加大产品、产能、服务输出,充分发挥“工程机械之都”的实力,主动把握新机遇,抢占国际市场,销售高质量的工程机械产品,输出先进的工程机械产能,再创工程机械产业新高地。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张阿兰]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