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一县一特”打造长沙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硬核
为切实掌握“一县一特”产业发展成效,积极引导产业聚集形成规模,在长沙市政府统一领导和安排部署下,市统计局与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构建了针对“一县一特”产业单位的网络报送平台,明确了统计范围、统计对象及统计指标等,对“一县一特”产业中经工商登记注册、财务制度相对健全的产业单位进行了重点统计调查,初步摸清了长沙市2019年度产业单位的基地规模、产业总收入、人员工资和产业布局等情况。
一、产业单位基本情况
“一县一特”统计调查对象是经工商登记注册涉及“一县一特”的一产业(种植、养殖单位)、二产业(农产品加工企业)、三产业(批发零售、服务业企业)产业单位。纳入此次统计调查的产业单位共计648家,实现产业总收入48.3亿元,其中长沙绿茶实现产业总收入18.1亿元,宁乡花猪实现产业总收入12.8亿元,浏阳油茶实现产业总收入8.9亿元,望城荷花虾实现产业总收入1.0亿元,望城蔬菜实现产业总收入0.8亿元,长沙花卉苗木实现产业总收入6.7亿元。
(一)长沙绿茶产业情况
长沙绿茶产业单位共计60家,茶叶种植和茶叶加工单位合计52家,占比为86.7%。其中绿茶茶苗繁育基地6家,茶叶种植单位32家,茶叶加工企业14家,茶叶批发和零售企业8家。绿茶产业基地总面积7.0万亩,种植总面积6.9万亩,平均从业人员3841人,产业总收入18.1亿元。
32家茶叶种植单位主要分布在“百里茶廊”七个重点镇,长沙县北部的金井镇(13家)、开慧镇(5家)、福临镇(4家)集中了近7成的种植单位和9成以上的种植面积。
(二)宁乡花猪产业情况
宁乡花猪产业单位共计54家,其中花猪养殖单位47家,花猪加工企业3家,批发和零售企业4家。宁乡花猪产业基地总面积4040亩,养殖栏舍面积15.1万平方米,平均从业人员949人,实现产业总收入12.8亿元。
花猪养殖单位47家,分布在15个乡镇街道,主要集中在宁乡市城郊街道和西南部的流沙河镇、老粮仓镇,这三镇育肥猪出栏数占全部的近8成,合计育肥猪出栏数9.6万头。
(三)浏阳油茶产业情况
浏阳油茶产业单位共计124家,其中油茶种植单位113家,油茶加工企业5家,油茶批发和零售企业6家。油茶基地总面积7.8万亩,种植总面积6.2万亩,全年实现产业总收入8.9亿元。
油茶种植遍布浏阳的24个乡镇街道,浏阳市西南的镇头镇、普迹镇及西北的淳口镇、沙市镇,占全部种植面积的71.0%。
望城荷花虾产业单位72家,基地总面积3.5万亩,养殖总面积2.5万亩,商品虾产量2081.4吨,全年实现产业总收入1.0亿元。
望城荷花虾形成了大众垸,苏寥垸、翻身垸,乌山、铜官等高标准核心示范区,望城中北部的高塘岭街道(508.9吨)、茶亭镇(453.3吨)、乔口镇(367.9吨)、铜官镇(192.5吨)合计商品虾产量1522.6吨,占全部商品虾产量的73.1%。
(五)望城蔬菜产业情况
望城蔬菜产业单位61家,2019年基地总面积21万亩,种植面积1.3万亩,蔬菜总产量2.6万吨,全年实现产业总收入0.8亿元。
蔬菜种植单位61家,望城北部的靖港镇(25家)、茶亭镇(13家)、高塘岭街道(6家)、集中了超过7成的种植单位和超过8成的蔬菜产量。
(六)花卉苗木产业情况
长沙花卉苗木产业单位277家,其中岳麓区单位18家,开福区单位12家,雨花区单位42家,长沙县单位43家,浏阳市单位162家。2019年基地总面积8.3万亩,种植总面积7.5万亩,实现产业总收入6.7亿元。
分区县情况来看,浏阳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5.8万亩,实现产业总收入2.9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43.2%,雨花区种植面积0.7万亩,实现产业总收入2.16亿元,占比32.2%,长沙县种植面积0.7万亩,实现产业总收入1.4亿元,占比20.8%。
二、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困难
纳入统计调查的产业单位代表性强,几乎囊括行业龙头企业,但仍存在调查单位覆盖面低、不能全面反映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的问题。从现有的产业数据来看,一县一特”六大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正在构建,但还面临集群效应不够突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品增效不够明显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质升级。
(一)集群效应不够突出
调查单位中,规模企业数量不多,龙头企业偏少,集群效应不够突出。例如望城荷花虾养殖面积超过1000亩的只有5家企业;蔬菜种植面积超过500亩的只有8家。
(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六大产业中种植业单位超过9成,产业结构中农业单位占比偏高,产业融合程度较低,产业链条延展性不够。例如全市最大的油茶种植单位浏阳市柏树土地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11000亩,但总产值只有3300万元,每亩产值仅3000元,还存在大而不强的情况。油茶加工企业只有5家,营业收入过2000万的仅3家。
(三)产品增效不够明显
名优产品不多,种养殖水平还有待提高,单位亩产偏低,土地增效不显著。浏阳油茶籽亩产低于100公斤的乡镇比例超过50%;农产品品牌效应不足,产品竞争力不强,农产品溢价能力不够,产品增效不明显,从业人员的人均薪酬大多低于4万/年。
三、相关建议
一是强点扩面,增强龙头示范带动作用。大力盘活土地资源,做精产品、做优品牌、做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头作用,发挥规模优势,形成产业合力,促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提高产业辐射力,带动一批附属农户、附属产业共同发展,实现富民、强农双效益。
二是延长链条,提高六大产业融合水平。积极探索绿色循环的综合种养模式,延长产业链条,提倡种养、教育体验、休闲旅游等多产业融合的发展方式,增强产业协同发展能力。精养深耕,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溢价能力,提倡种植养殖基地与大型餐饮企业的定点合作模式,提倡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方式,让“定制农产品”、“二维码可追溯农产品”成为特色,提高农业产品标准化、产业化水平。
[审核:徐林]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