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发展特色农业促农民增收
炎陵县地处湖南东南部、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西麓,属于“老、少、边、穷”地区,2012年被列入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该县耕地少,山地多,森林覆盖率达83%,生态优美,气候宜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居湖南省第一。由于良好的环境和气候条件,该县所产农产品品质优、无污染,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炎陵县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以特色水果、无公害蔬菜、有机茶叶和炎陵白鹅为主的特色农业,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炎陵县特色农业现状与成效
(一)特色农业占半壁江山,农民收入的一半来自特色农业。经测算,炎陵县蔬菜、水果、茶叶、白鹅等特色农业总产值达到5.38亿元,占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1.3%,特色农业为该县农民人均收入贡献2768元,占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2013年,该县有蔬菜种植面积4.43万亩,产量7.3万吨;特色水果总面积6.4万亩,产量1.6万吨;茶叶种植面积6100亩,产量210吨;炎陵白鹅100万羽。目前,该县“三品一标”农产品已达30个,其中地标产品1个,绿色食品5个,无公害农产品24个。今年新申报绿色食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6个。
(二)特色水果发展快、效益好。炎陵县引进的水果品种主要有黄桃、柰李、葡萄、猕猴桃、杨梅、南方早熟梨等。种植水果成本较低,受益时间长,仅去年为果农带来了1.28亿元的纯收入。炎陵特色水果中以黄桃发展得最快,效益最好。炎陵黄桃于1987年从上海引进,由于当地独特的地理条件,炎陵产黄桃果大、肉厚、色黄、品质优,在全国独一无二,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种植面积由最初的2亩发展到2013年的1万亩,产量由1.07吨提高到3500吨,价格由2元/公斤提高到30元/公斤,产值由0.21万元增长到7000万元。种植黄桃经济效益高,成本只有1元/斤,仅黄桃一年就为该县农民带来6300万元的纯收入,人均可增收561元。
(三)形成一批特色农业专业村和专业生产基地。经过连续多年的农业结构调整,炎陵县形成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村和生产基地,分别是以仙坪、瓜寮、山垅、云里等为主的特色水果种植村和基地,以星光、石子坝、荆山、洞里等为主的蔬菜种植村,以联西、龙潭、天堂、秋田等为主的生态茶叶种植村和基地,以星火、桐睦等为主的白鹅养殖示范村。特色农业专业村的兴起,帮助村民增收致富。霞阳镇山垅村为水果生产专业村,全村种植水果1400亩,去年人均纯收入1.32万元,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倍。该村书记陈远高,夫妻俩去年一年种水果的纯收入达到了13万元。
(四)新型经营模式助推特色农业发展。一是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良性发展。以种植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由生产大户联合成立合作社,辐射带动一般农户种植,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目前,全县特色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1家。由于合作社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并统一组织销售,既保证了农产品品质,又能快速销售,在确保农民利益的同时,又促进了特色产业的迅速壮大与良性发展。
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壮大产业。炎陵白鹅是湖南省优良地方品种,2006年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过去一直是农户零星养殖,产量不高,在当地龙头企业湖南福来喜鹅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带动下,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动炎陵白鹅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发展,2013年全县饲养白鹅100万羽,是10年前的5倍,1年能为养殖户带来1500万元的纯利润。
二、炎陵县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
(一)政策支持。为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炎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特色农业发展, 2011年制订出台“一带八基地”农业产业化建设实施方案及奖励措施,重点发展炎陵白鹅、无公害蔬菜、有机茶叶、特色水果、笋竹林、油茶林、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对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基地50亩、10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300-500元奖励扶持,为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技术支持。一是加强技术指导。县农业部门特别注重加强对特色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如引导农民在低、中、高不同海拔高度种植黄桃,海拔越高成熟越迟,这样错开了采收期,避免了黄桃短期集中上市,有利于稳定黄桃价格。在水果生产基地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几年来推广频振式杀虫灯300余台。率先在全省创新、推广黄桃套袋技术,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次数、用量,降低了农药残留,确保了质量安全和产品品质。目前,炎陵县具有全国一流的黄桃栽培技术,这主要是得益于县农业部门提供的技术支持。二是农技培训到位。经常开展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科技下乡等活动,提升农民标准化生产技能。三是加强监管,保证品质。县农业部门制订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在各乡镇成立了监管站(监测室),防止农民乱用乱施农药化肥,确保农产品品质,使炎陵特色农业得以良性发展。
(三)交通便利。随着衡炎高速、炎睦高速、炎汝高速、衡茶吉铁路的相继开通,炎陵县形成了大交通网络,已发展成为湘东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条件的改善,为炎陵特色农产品的外销提供了方便。
(四)旅游带动。炎陵县自然环境优美,境内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吸引了长株潭、衡阳、江西等周边地区的游客来此旅游,尤其是最近一年来,来炎陵县自驾游、家庭自助旅游的游客呈快速增长趋势。旅游的兴旺,将带动炎陵特色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
(五)市场需求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档次的不断提升,具有好品质、多营养、无污染、保健价值较高的绿色食品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而炎陵县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前景十分乐观。
三、当前炎陵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品牌多、杂。各个合作社都是自创品牌,蔬菜、水果、茶叶等品牌既多又杂,包装也各不相同,难以体现炎陵特色。如炎陵茶叶品质好,但因品牌多、杂,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致使炎陵茶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
(二)加工技术相对落后。茶叶加工技术、设备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炎陵茶叶发展。新鲜水果的保鲜期较短,而炎陵水果加工储存保鲜水平相对滞后,与产业快速发展不相匹配。
(三)农产品生产存在一定风险。一是监管难以到位。农民乱用乱施农药、化肥,监管难以到位,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二是养殖风险大。动物疫情难防难控,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养殖户就会血本无归。连续两年的禽流感疫情使炎陵白鹅生产、销售受到严重影响,养殖户至今仍在担惊受怕。
四、建议
(一)整合品牌,“一顶帽子大家戴”,推动炎陵特色农业又快又好发展。品牌是一个产品、一个产业的名片。炎陵县应在政府和市场的引导下,整合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规格、统一对外宣传,打造统一的强势品牌,如“炎陵蔬菜”、“炎陵水果”、“炎陵茶叶”、“炎陵白鹅”等,向工商部门注册商标,做到“一顶帽子大家戴”,形成炎陵特色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要扶优扶强,要重视扶持和发展区域性品牌,不同产区、不同合作社的产品,可在统一品牌下加注自有品牌,采取母子商标形式运作,提升品牌质量,推动炎陵特色农业又快又好发展。
(二)加大技术引进力度。一是提升茶叶加工做作水平。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改造传统落后的加工方式,注重茶叶精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保证所创品牌能够保持长久的声誉。同时,要尽快提高茶叶制作水平,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培养一批茶叶精深加工的技术人员。二是提高水果、蔬菜保鲜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外果蔬先进的保鲜技术,有条件的可引进国际上先进的低温贮存、低温流通保鲜技术,在比较集中的产区建立冷库,统一贮藏,统一对外销售,真正让炎陵特色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三)强化监管,确保生产安全。一是加强全程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充分发挥各乡镇监管站的作用,加强对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质。二是加强疫情防控。要严格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全面落实各项综合防治措施,扎实抓好禽流感等动物疫情的防控。同时,要尽快落实炎陵白鹅养殖保险问题,提高养殖户抗风险能力,保障养殖户利益,促使白鹅产业健康发展。
[供稿:株洲市统计局刘凌燕]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