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奋发图强勇开拓 宜居新城筑辉煌

-----新中国成立65年株洲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报告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4-12-10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1949年8月,株洲和平解放,并在1956年升为省辖地级市,从此这座新兴城市掀开了发展创业的历史篇章。65年间,株洲人民同心同德,奋发图强,不断探索适合株洲市情的发展模式,全市经济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发展齐头并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全面改善。特别是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和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战略以来,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工业重镇和我省长株潭“金三角”的重要一隅,株洲正以宜居宜业的崭新面貌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华丽篇章。

  一、宏观经济稳定发展

  (一)经济总量大幅扩张。65年来,株洲市经济建设硕果累累,经济总量实现大幅跨越。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国家选址在株洲发展工业,先后有4项重点项目和9项限额以上项目落户,新建了11家重点骨干工业企业,奠定了经济发展基础。至改革开放初期,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其中工业占比高达50%,占全市经济半壁江山。突出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举措,让株洲这个农村集镇迅速崛起,成为湖南重要的工业基地。200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株洲市牢牢抓住国家刺激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所带来的良好机遇,经济快速实现“V”型反转,GDP首破千亿大关,成为全省五个经济总量突破千亿的市州之一,高达1024.9亿元。2013年,株洲市紧扣“加快转型升级,奋力打造株洲发展升级版”的工作主题,着力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全市经济运行呈现“转型发展,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49.4亿元,增长10.5%。

  (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65年来,株洲市经过1949年—1978年突出重工业发展战略、1979—1992年以农村经济改革为重点和1993—200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三个重要发展历程,产业结构由“一二三”转变为“二一三”,进而优化为“二三一”,三次产业呈现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良好态势。1978年,全市产业结构由1949年的76.3∶5.4∶18.3调整为33.7∶50∶16.3,第二产业占比大幅提高,较1949年提高44.6个百分点,年度占比高于第一产业16.3个百分点;1992年为23.8:48.8:27.4,第三产业占比首次高于第一产业3.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调整优化为“二三一”。2010年,第一产业比重首次降到10%以下,成为全省第二个第一产业比重在10%以下的市州。2013年,全市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60:32,第一产业占比大幅降低,较1949年降低68.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较1949年提高54.6个百分点和13.7个百分点。

  (三)经济质量稳步提高。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株洲市从1951年建立起的县级市财政迅速发展起来。全市财政总收入从1951年的503万元提高到2008年82.1亿元,增长1632倍,年均增长18.2%,总量首次超过岳阳,位居长沙之后;财政总支出从1951年的44.2万元提高到2008年109.7亿元,增长2.5万倍,年均增长19.1%。200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首次跨过百亿大关,成为全省第二个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的市州,达到100.3亿元。201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35.6亿元,为1951年的0.47万倍,年均增长14.4%;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2%,与长沙并列全省第一。全市财政总支出316.1亿元,为1951年的7.2万倍,年均增长19.4%。财政收支的快速增长标志着株洲经济质量的显著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的财力得到有力保障,较好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一)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株洲市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得到全面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949年的0.5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56.1亿元,增长283.8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4.9%。1983年“南四县”划归株洲市管辖后,全市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30.3万吨增长到2013年的177.2万吨,年均增长2.8%。1995年成为全国第一个双季稻成建制过吨粮的地级市。2013年,全市具有各类种养专业大户2.1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38个,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95万千瓦;全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51.9亿元,其中19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达到17家。全市农业正在由粮猪型、分散型、单一化向高效型、集约化、多元化方向转变,一个崭新的新农村建设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新型工业化强劲发展。自建国初期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8个工业城市以来,株洲市以工业发展作为跨越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通过发展千亿产业集群来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台电力机车等新中国工业史上的180多个“第一”,相继在这里诞生。现在,株洲不仅是江南最大的铁路货车、航空发动机和火花塞制造基地,而且是国内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和电力机车研发制造基地,还是世界五大硬质合金基地之一。2013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042.1亿元,为1949年的2.7万倍,年均增长17%。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885.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5.4%。全市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具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86家,大中型工业企业501家,位居全省第二;高精传动、山河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建设,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列入首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建立于第一、第二产业基础之上的第三产业日益活跃和发展起来,不仅传统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新兴的信息产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产业也迅速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与此同时,各种社区服务业也逐步形成。2013年,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23亿元,增长10.6%,占GDP的比重为32%。

  三、需求经济协调发展

  (一)投资需求大扩张。65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株洲市坚持不懈地推进投资拉动经济的发展战略,有计划、大规模地进行投资建设,一大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株洲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12年,株洲市固定资产投资首破千亿大关,成为全省五个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的市州之一,高达1150.5亿元,居全省第3位。201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505.3亿元,居全省第2位,增长30.8%。其中公有制经济投资484.5亿元,增长35.5%;非公有制经济投资1020.8亿元,增长28.8%,占总投资的比重达67.8%。全市全面推进“项目大会战”和“百日攻坚”工作,成功承办第六届湘商大会,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五矿精密工具园等项目相继落户株洲;新芦淞服饰产业园、旗滨玻璃搬迁等项目进展顺利;大功率半导体IGBT产业化、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基地、北汽株洲分公司一工厂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竣工投产。

  (二)消费需求大活跃。65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消费市场体系日渐形成,商品经济也迅速发展起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1978-1998年,株洲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7%,伴随芦淞市场崛起,总量由1978年排全省第9位前移到1998年排全省第5位。1999年,株洲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破百亿大关,成为全省五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百亿的市州之一,达到105.7亿元,为1949年的338倍,年均增长12.4%。2013年,全市社会消费量零售总额达660.3亿元,居全省第5位,增长13.9%,居全省第4位。

  (三)外贸需求大增强。株洲早期的招商引资工作,最初是在国家计划项目建设上。1951年,利用苏联和波兰的1863万美元贷款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装备到331厂、430厂等企业,确立了株洲作为新兴工业城市的地位,也为以后外贸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株洲对外贸易活力不断增强,外贸出口经济日渐发展。2013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5.7亿美元,增长19.4%。其中,进口6.4亿美元,增长103.9%;出口19.3亿美元,增长4.9%。从重点商品类别看,机电产品出口4.3亿美元,增长88.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2亿美元,增长121%。全市进出口总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居全省第二。

  四、民生事业全面发展

  (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65年来,株洲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财政民生支出大幅增加,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幸福指数逐年提高。1978年,株洲市城镇和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5.8%和78.6%,人民生活处于温饱阶段。经过多年发展,株洲市城镇和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于1988年和1999年首次达到50%以下,为45.5%和48.4%,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的转变。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698元,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12908元,增长13.4%。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36:1缩小至2.22:1,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8642元和8477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居全省第二。

  (二)社会保障不断加强。一是医疗保障不断提高。2013年,株洲市城镇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7%。二是住房保障落实到位。2013年,全市新建廉租房1910套、公租房9431套,棚户区改造7506户,农村危房改造2532栋。三是社保体系全面覆盖。2013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6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0%。在全省率先实施市区城乡低保统筹。

  (三)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一是教育事业逐步发展。2013年,全市普通高校10所,在校学生7.4万人;中等教育在校学生20.1万人;小学教育在校学生22.2万人。职教大学城建设初具规模,被国家确定为“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二是卫生事业强劲发展。2013年,全市卫生机构3159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和卫生院共17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个,专科疾病防治院2个。卫生技术人员2.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451人,注册护士8935人。防疫站10个,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449人。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1.91万张,比上年增长10.1%。乡镇卫生院113所,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13所。三是文体事业协调发展。年末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纪念馆9个;共有体育场地1319个,其中,体育馆17座,运动场204个,各种训练房1252个。全市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46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有32万人。四是科技事业加快发展。2013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09.3亿元,增长18.5%,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39.2%,居全省第二。承担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个,共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17个;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6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1项;新申请专利4461件,其中发明专利1211件;授权专利2780件,其中发明专利330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株洲经济社会发展走过了65年极不平凡的光辉历程。65年风雨兼程,65年硕果累累,随着长株潭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加速推进,株洲将努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不久的未来,株洲一定可以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建设的蓬勃繁荣发展。

[供稿:株洲市统计局 张海清]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