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湖南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8-03-18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着力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湖南,全省经济发展加快,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民生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谱写了富民强省的崭新篇章。

一、综 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达到9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4%,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1.45亿元,增长 4.6%;第二产业增加值3901.16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3632.39亿元,增长14.4%。2003—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4405元,比2000年增长109%,翻了一番。财政总收入跨过千亿元大关。据快报统计,全省财政总收入1119.31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3.18亿元,增长26.2%。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59.56亿元,比上年增长70.1%,加快26个百分点。

推进新型工业化成效显著。在全省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6∶41.6∶40.8调整为17.6∶42.7∶39.7。由于新型工业化有力推进,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推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也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加快4.2个百分点。优势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省级及以上园区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9.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节能降耗完成年度目标,比上年有明显下降。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作用加大,实现增加值141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加快1.2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6.6%。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497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4 %,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投资2750.5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4%,提高1.2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保持协调发展。优势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增强。长株潭三市生产总值346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比全省快1.3个百分点;“3+5”地区生产总值6923.58亿元,增长15.3%,比全省快0.9个百分点。大湘西地区开发初见成效,实现生产总值99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加快1.7个百分点。新型城市化稳步推进,全省城镇化率40.45%,比上年提高1.74个百分点。

和谐湖南建设力度加大。全省8件实事23个考核指标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有14个指标超额完成了任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5.01万人,比上年增长3.9%。3.09万户城镇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实现了一人就业。新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92万人。全年投入城市低保资金15.45亿元,保障对象134万人;投入农村低保(含农村特困户救助)资金3.99亿元,保障对象110万人,城市低保资金和农村低保资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到位率均为100%;新建、扩改建乡镇敬老院285所,新增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38万人。全年建设(筹集)廉租房42.14万平方米,解决了10045户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全省有99个县市区顺利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平均参合率为82%。全年春季和秋季分别免除了政策范围内625万名和615万名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为17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灾民的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全年发放救灾救济款3.98亿元(包括现金和实物折价)。全省财政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1.78亿元,比上年增长43.9%;教育支出222.93亿元,增长37.1%;医疗卫生支出57.42亿元,增长58.2%。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解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群众安全感提高,全省社会大局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结构调整难度大;节能减排任务重;解决民生问题薄弱环节多;就业和物价上涨的压力大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省农业总产值2603.87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种植业产值1193.61亿元,增长4.1%;畜牧业产值1045.24亿元,增长3.8%;渔业产值178.51亿元,增长8.0%;林业产值144.10亿元,增长9.1%。农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增。粮食播种面积5295.85千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棉花种植面积155.74千公顷,增长14.8%;甘蔗种植面积 21.73千公顷,增长8.8%;油料种植面积926.55千公顷,增长0.9%;蔬菜种植面积1085.42千公顷,增长3.8%。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粮食总产量2910.1万吨,比上年增长0.3%;烟叶19.58万吨,减少9.0%;出栏肉猪7955.60万头,增长3.3%;出栏牛227.35万头,增长3.2%;出栏羊873.52万头,增长1.2%;出笼家禽6.41亿羽,增长6.1%;水产品产量199.65万吨,增长5.5%。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4.2万家,比上年增长10.2%,实现销售收入1600多亿元。220家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680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实现利润30.5亿元,增长20.6%。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022个,比上年增长9.3%;合作组织成员234.47万户,增长18.7%。

农业生产能力继续增强。全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45.38亿元,比上年增长19.3%。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117.01亿元,增长39.4%。其中,农业综合开发投入7.27亿元,增长13.6%。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5万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89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56千公顷。全年农村用电量79.5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7%。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684.4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8%。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省共有121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成县到乡镇公路2348公里,新增通水泥(沥青)路的乡镇127个,通畅率89.5%;建成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28727公里,新增通水泥(沥青)路的行政村8015个,通畅率53.1%。新增1139个自然村通电话,实现乡乡能上网。115.64万人解决了听广播、看电视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15.66万口,带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兴建各类农村供水工程7933处,解决了162.15万人的饮水困难及饮水不安全问题。全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含本乡镇)1480.89万人,比上年增长2.5%;劳务总收入898.78亿元,增长18.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3360.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55.97亿元,增长24.3%。其中,轻工业增加值862.88亿元,增长20.5%;重工业增加值1793.09亿元,增长26.4%,增幅继续高于轻工业。优势产业增长加快,实现增加值2004.60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加快4.7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2 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5.0%。省级及以上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7.18亿元,比上年增长31.9%。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853.74亿元,比上年增长51.7%,加快32.3个百分点。全年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4.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6.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5.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8.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3.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3.6%。产销衔接良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8377.17亿元,比上年增长36.9%,产品销售率达99.29%。

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次能源生产总量3793.5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0.5%。原煤产量4852.35万吨,增长21.1%;发电量814.12亿千瓦时,增长16.6%;钢材1303.10万吨,增长13.3%;十种有色金属160.89万吨,增长12.8%;水泥5556.72万吨,增长28.3%;机制纸及纸板222.62万吨,增长8.6%;汽车13.23万辆,增长30.8%;加工大米277.29万吨,增长30.9%;配混合饲料513.12万吨,增长20.1%;卷烟1587.22亿支,增长5.0%。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169.60亿元,比上年增长40.1%,加快9.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030.61亿元,增长46.8%;亏损面为7.7%,下降2.9个百分点。独立核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5.87%,比上年提高39.8个百分点。优势产业对工业利润的贡献突出,实现利润359.7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78.3%。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68.38亿元,增长246.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42.17亿元,增长75.7%;烟草制品业实现利润71.49亿元,增长50.9%。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省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40.57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47.77亿元,增长26.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509.27万平方米,增长22.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550.99万平方米,增长14.7%。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4294.52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749.14亿元,增长34.6%。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700.92亿元,增长23.3%。施工项目15585个,建成投产项目8139个,分别增长10.8%和5.3%。

工业投资增长加快。全省城镇工业投资1437.69亿元,比上年增长47.1%,加快21.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008.5亿元,增长78.1%;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3.5%,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原材料工业投资505.19亿元,增长40.1%;装备制造业投资292.76亿元,增长65.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8.18亿元,增长34.6%。

基础建设力度增强。全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投资1923.80亿元,比上年增长41.9%。其中,交通运输、环境管理、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分别增长39.4%、54.8%和52.4%。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765.5公里,其中年内新增362.5公里。年内新增发电机组装机容量365万千瓦,新增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762万千伏安。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省185个在建的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3.6%,为年计划投资的108%。其中,35个投产项目完成投资260.4亿元,110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446.4亿元,40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47.7亿元。华润鲤鱼江发电B厂扩建、益阳电厂二期等机组投产发电,益阳电厂—复兴双回500KV线路、湘潭—响水坝双回线路、衡钢石油管加工生产线、株洲硬质合金型材生产线等项目竣工投产,长潭西、醴潭、邵怀、怀新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武广高速铁路客运湖南段、常吉高速公路、皂市水利枢纽、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湘钢技术改造和泰格林纸集团林浆纸一体化等项目顺利推进。

房地产开发增长加快。房地产开发投资761.23亿元,比上年增长36.9%,加快15.2个百分点。商品房竣工面积2064.7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0%,加快23个百分点。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745.1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5.8%,加快26.1个百分点。其中,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1825.26万平方米,增长47.9%。商品房屋空置面积184.2万平方米,下降15.8%。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零售市场活跃。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5%。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942.53亿元,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413.95亿元,分别增长19.0%和17.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831.62亿元,增长18.1%;住宿餐饮业479.76亿元,增长21.0%;其他行业45.10亿元,增长11.4%。

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全省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4.9%,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0.9%,金银珠宝类增长72.3%,儿童玩具类增长36.9%。汽车零售量104933辆,增长35.5%;零售额118.57亿元,增长36.8%。其中,轿车零售量78770辆,增长45.2%;零售额100.01亿元,增长41.1%。液晶电视机零售量60254台,增长104.3%,零售额3.99亿元,增长82.8%。

贸易业商品销售规模扩大。全省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额6385.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批发企业商品销售额3322.98亿元,增长17.2%;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3062.13亿元,增长24.2%。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1722.51亿元,增长15.7%。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705.24亿元,增长25.6%,占贸易业的比重为24.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上涨较快。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3%,农业生产价格上涨13.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8%,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30.6%。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进出口总额继续增长。全省进出口总额96.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8%。其中,出口65.23亿美元,增长28.1%;进口31.67亿美元,增长40.2%。一般贸易进出口87.55亿美元,增长30.4%;加工贸易进出口8.14亿美元,增长46.0%。私营企业进出口35.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1.1%,加快28.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16.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3.7%,加快43.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13亿美元,增长52.7%。农产品出口3.5亿美元,增长12.4%。其中,活猪出口0.53亿美元,增长14.7%;茶叶出口0.40亿美元,增长19.2%。

招商引资稳步推进。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66亿美元,增长31.3%。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32个,增长11.9%。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2家在湘落户。全省实际引进内资1052.8亿元,增长19.0%。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内资439.23亿元,增长33.9%。全省实际引进内资到位资金5000万元以上项目403个,到位资金超亿元以上项目187个。

对外经济合作取得成效。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金额17.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营业额9.39亿美元,增长20%,外派劳务1.85万人,增长43%。

旅游规模不断扩大。全省旅游总收入73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4.5%。接待入境旅游者120.57万人次,增长24.2%;旅游外汇收入6.42亿美元,增长27.5%。接待国内旅游者10766.9万人次,增长18.3%;国内旅游收入681.54亿元,增长24.7%。以韶山为重点的红色旅游十分火爆。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省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984.5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7%;旅客周转量1226.59亿人公里,增长8.6%。机场旅客吞吐量979.72万人,增长18.4%。其中,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807.00万人,增长22.4%。

邮电通信业较快增长。全省邮电业务总量619.76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1.07亿元,增长17.5%;电信业务总量588.69亿元,增长29.3%。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3713.95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321.22万户,减少20.0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91.07万户,净增349.39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9.4户/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27.8户/百人,分别比上年减少0.4户/百人和增加5.7户/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213.20万户,增长10.5%。

八、金融、证券与保险

金融业务加快发展。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15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企业存款增长25.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11.3%;全年新增各项存款1345.12亿元,比上年多增135.32亿元。全省金融机构盈利107.59亿元,比上年增盈29.39亿元。

间接融资力度加大。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15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加快3.5个百分点,全年新增894.09亿元,多增242.5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225.03亿元,多增25.83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668.25亿元,多增226.57亿元。

直接融资取得新的进展。年末境内上市公司48家,比上年增加3家;境外上市公司5家,增加1家。全年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82.58亿元,比上年增长96.3%;从境外证券市场融资21.09亿元。年末全省证券公司营业网点120家,证券交易额22751.22亿元,增加18624.33亿元;期货公司4家,成交金额5257.93亿元,增加2538.67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加快。全省保险保费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20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6.2%,加快20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最高增幅。其中,财产险保险保费收入47.82亿元,增长42.8%;寿险保险保费收入135.73亿元,增长37.8%;健康险保险保费收入10.61亿元,增长10.4%;意外险保险保费收入7.14亿元,增长14.9%。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 69.68亿元,比上年增长81.5%,加快51.3个百分点。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省普通高校 99所,比上年增加 3所。研究生教育招生 1.41万人,增长6.2%;在学研究生4.33万人,毕业生 0.95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 29.12万人,增长9.5 %;在校生 89.86万人,毕业生 20.98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 33.68万人,增长 7.1%;在校生83.06 万人,毕业生 25.64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3.81 万人,下降10.5 %;在校生 130.73万人,毕业生 40.87万人。初中招生 73.36万人,增长0.9 %;在校生 223.58万人,毕业生 94.88万人。普通小学招生 86.28万人,增长9.8%;在校生444.84 万人,毕业生 71.29万人。特殊教育招生 0.23万人,增长72.0 %;在校生 1.32万人。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3 %,比上年提高 0.3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41 %,提高0.29 个百分点。各类民办学校 4776所,在校学生 133.57万人;民办普通高校 13所,在校学生7.67万人;民办独立学院15所,在校学生7.67万人。

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国家安排“863”计划项目 81项,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21项,其中产业关键技术开发项目4 项。拥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6个,新增4个。全省取得各类科技成果970项,有1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争取国家科技经费6亿元,比上年增长20%。中南大学钟掘院士牵头的铝资源高效利用与高性能铝材制备的理论与技术项目荣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四轴宽轨K24A型高速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等15项科技成果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签订技术合同5988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 4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 %。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40.77亿元,增长40.7%。

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全省专利申请量11233件,比上年增长9.6%。其中,发明专利3670件,占申请总量的32.7%;职务申请4067件,占申请总量的36.2%。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分别增长48.2%、112.7%、31.2%。全省专利授权量5687件,增长1.4%。株洲市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城市,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三一重工被列为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创建单位。

综合技术服务不断增强。年末全省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139个,新增29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5个,新增1个。法定计量检定机构229个,特种设备检验机构136个。完成定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1.5万批次,比上年增长42.9%。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480张,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2271张。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点7 个。测绘部门公开出版地图 132种,测绘图书32 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1734 张,大地成果4204点,航摄成果 387片。地震、水文等技术服务工作进一步发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 93个,文化馆 140个,公共图书馆120个,博物馆、纪念馆69个。花鼓戏《走进阳光》获第十二届全国文华奖文华剧目奖;花鼓戏《老表轶事》、《古画雄魂》分别获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和入选作品奖。广播电台 11座,电视台15 座。全省有线电视用户 510.12万户,增加 39.99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 89.03%,比上年提高 0.65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 94.69%,比上年提高 0.68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发展良好。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44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占GDP的比重4.9%,提高0.4个百分点。全省出版图书 4762种,报纸88种,期刊246 种。期刊出版量10457万册,图书出版量 30350万册。全年新闻出版业销售收入142.8亿元,利润总额11.83亿元。年产原创动漫2.8万分钟,居全国第一。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省医疗卫生机构415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22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3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9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 15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17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15.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9.1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8.12万人,注册护士5.57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省体育场地21302 个。其中,体育馆142 座,运动场656 个,各种训练房20352 个。全省运动员夺取13个世界冠军、6个亚洲冠军和31个全国冠军。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全省建设占用耕地5056公顷,生态退耕510公顷,灾毁耕地247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231公顷,其他原因减少耕地52.75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7084公顷。全省共有5个县成为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基本农田稳定在336万公顷。

矿产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已发现各类矿种141种,探明储量的矿种101种。成功预报群发性地质灾害69起。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省关停小火电55.4万千瓦,淘汰水泥落后产能600万吨,关闭小水泥企业90家,关停环洞庭湖造纸企业146家。设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46.3%,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2.7%,提高6.4个百分点。14个市州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7个;全省地表水满足III类标准的断面比例82.3%,提高7.14个百分点。洞庭湖局部水质由Ⅴ类上升为Ⅲ类。全省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5个。全年造林面积7.62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为56.1%,比上年提高0.57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经国家统计局初步审核认定,2007年,我省单位GDP能耗1.29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4.43%;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2.51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7.99%;单位GDP电耗1052.11千瓦时/万元,比上年增长0.02%。列入国家“千家节能企业”的28家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长7.7%,比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低6.7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40.0%,比上年下降2.49个百分点。全省“百家节能企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长6.7%,比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低7.7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52.5%,下降3.85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安全生产死亡人数4677人,比上年下降1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51人,下降30.1%;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4.2人,下降5%;煤矿百万吨煤死亡人数6.27人,下降23.1%;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9903起,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7.79人,下降 25.2%。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年末全省总人口6805.70万人,比上年增加3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52.91万人,乡村人口4052.79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11.4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8.98%,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为11.96‰,比上年提高0.04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71‰,下降0.0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5.25‰,提高0.06个千分点。全省常住人口6355万人。年末全省从业人员3883.41万人,比上年增加41.24万人。全省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5636万元,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对象9.4万人;发放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金1470万元,共有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1.54万人。

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3.54元,比上年增长1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加快2.6个百分点,增幅为1996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人均工薪收入7975.14元,增长16.7%,加快8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1192.42元,增长10.0%,加快3.4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2955.07元,增长20.4%,加快7.3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170.91元,增长28.4%。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4455.18元,增长26.9%;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人均收入比由上年的8.02:1缩小为7.3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04.26元,增长1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其中,工资性收入1712.31元,增长18.1%;家庭经营收入1963.91元,增长12.6%;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228.04元,增长16.0%。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990.72元,比上年增长10.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衣着和食品支出分别增长17.4%、17.2%和13.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77.38元,比上年增加364.33元,增长12.1%。其中,食品、衣着和居住分别增长14.5%、17.5%和20.8%。受猪肉等主要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全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有所上升。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6%,分别比上年提高1.2个和1.0个百分点。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8.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农村居民年末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话机61.4部,移动电话机75.6部。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18平方米,增长2.3%。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全省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56.61万人,比上年增长2.7%;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80.30万人,增长9.2%;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88.00万人,增长0.4%;参加医疗保险人数620.50万人,增长10.7%;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7.61万人,下降23.1%。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56.20亿元,增长18.9%。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湖南省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户口登记地在本地且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和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口。计算公式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户口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人口。本公报所使用的2007年常住人口数为本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断数据。 
    4.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数据来源于省建设厅。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