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张世平就一季度全省经济形势回答记者提问
4月20日上午,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张世平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一季度全省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全省经济形势,并详细回答了湖南卫视、湖南日报、香港文汇报、中新社、湖南经视等媒体记者的提问。
湖南卫视记者:请张局长对我省后期经济走势作一个初步判断,后期应从哪几个方面努力,以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张世平:从全国宏观经济大环境的角度分析,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全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但全年经济趋冷或趋热的可能性同时存在。判断可能趋冷的依据:一是全球经济放缓,大部分主要国际组织和预测机构下调经济增长速度。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全球今年经济增长预测调低至3.7%,较三个月前的预测下调0.5个百分点;世界银行预测回落0.3个百分点。二是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从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仍然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土地、银根的“紧”政策,有可能使局部地区出现经济增长快速回落。三是我省等南方地区经济受冰冻灾害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判断也可能趋热的依据:一是国际经济在秋季后还是有回暖的可能。二是全国经济趋热的势头可能性较大。事实上,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6%,较上年同期仅回落1.1个百分点。其他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还有所加快,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等,特别是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上涨了8.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如果全国出现趋热势头,我省不可能不受影响。目前,我省经济灾后回升较快,3月份全省生产总值增幅已回升到12.1%,比1-2月份加快6.6个百分点。后期,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对后期经济发展的部署,结合湖南的实际,在防热的同时,以防冷为主,在“防冷”和“防热”之间走出一条平稳较快发展的路子,完成全年经济工作目标是可以期待的。
湖南日报记者:今年初,我省遭遇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我想问的问题是,这场灾害究竟对我省经济运行带来多大的影响?灾后重建成效如何?
张世平:在年初的这场冰雪灾害中,我省是全国几个受灾最重的省份之一。一季度经济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主要就是这场灾害的影响。首先,冰灾对投资的影响大,建筑业出现负增长。由于天寒地冻,许多在建项目停工,新上项目延缓。一季度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同比回落12.2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下降3.6 %,而去年同期增长13.4%。其次,工业受灾影响重,生产增幅回落大。由于冰灾期间大部分企业电源被停,运输断流,部分厂房被压垮,无法正常开工,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同比回落8.5个百分点。第三,交通运输一度受阻,运量增量出现下滑。京珠高速、京广铁路都一度阻塞,湘南和湘西山区,甚至平原地区交通也遭遇冰雪封路。一季度,全省累计发送货物同比增长速度只有1%,而去年同期货运量增长11.6%。第四,种植业受灾大,林业损失惨。预计油菜籽平均每亩减产20%左右,蔬菜也大面积被冻死冻坏。部分地区山林损毁严重,被人们形容是“青山变秃岭,森林变牙签”。一季度农业增加值增长只有2.2%,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此外,市政公用事业、商务和城乡居民生活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尽管灾情严重,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应对有效,取得了抗冰救灾工作的重大胜利,总体经济形势比预想的要好。3月份全省各主要经济指标已出现掉头回升。其中,全省生产总值增幅已由1-2月份的5.5%回升到了3月份的1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1-2月份的7.5%回升到了3月份的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2月份的18.4%加快到了3月份的21.6%。目前,生产和建设基本恢复正常,灾民得到救济,情绪稳定,灾民倒房重建全面启动,灾后重建成效显著。
香港文汇报记者:一季度,我省工业生产增速回落、企业效益下滑,除了受冰灾的影响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后期我省如何加快工业复产增效,确保完成全年增长目标。
张世平:一季度,我省工业生产、效益下滑,突出原因是冰灾影响。除此以外,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受物价影响。能源、原材料持续上涨,企业成本增加,降低了企业利润。1—2月全省规模工业企业营业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分别增长24.4%、23.3%、22.3%。第二,美国次贷危机、国际贸易壁垒、关税政策调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一季度,全省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
为确保完成全年工业经济发展目标,我们认为要切实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着力抓好今年后三个季度的工作。我们分析,从近期看,一是落实工业生产。要加强对每一个工业企业的运行情况、受灾工业企业的灾后重建、复产情况的调度,切实组织好工业生产。二是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力保续建项目尽早开工达产。三是加强煤电油运的调度,搞好工业生产保障。从长期看,一是要强规划,调结构。通过加强产业布局规划,一手抓“限制”、一手抓“鼓励”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二是要重创新,转方式。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三是要坚基础,优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融资、政务等产业发展环境。
中新社记者:今年,我省遭受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对投资建设造成不利影响,请问:这种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全年应如何进一步抓好灾后重建工作?
张世平:一季度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同比回落12.2个百分比点,主要也是冰冻灾害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影响部分建设项目正常开工。一季度,全省31.4%的续建项目未正常开工,续建项目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二是影响新上重大项目投资。原计划本年新开工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如征地拆迁、场地平整等受到影响,开工时间推迟。一季度,全省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8.7%。三是影响投资进度。冰冻期间,全省95%的重点建设项目因交通、电力和材料供应中断而被迫停工,延误工期近一个月。
面对严重的灾情,省委省政府及时分析了形势,提出了要抓住灾后重建的机会,加大湖南的投资建设力度,并作出了全面部署。如:城市污水垃圾处理、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央企对接、炼油、核电等重大项目建设;以及社会事业、第三产业等方面项目的建设。目前,我省灾后重建工作顺利开展,续建项目恢复施工,新上项目的准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重点建设项目工地场面火热。特别是去年底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3月初长株潭地区获批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今年中央大幅度增加支农投入,将进一步增大我省投资力度,预计全省上半年和全年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湖南经视记者:一季度,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9.4%,请您分析一下消费快速增长的原因?下阶段应如何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
张世平:分析起来,主要原因是:第一,居民有效购买力增加。去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为1996年以来最高增幅;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5.2%,为1997年以来最高增幅。今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又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1.2%和12.3%。第二,市场消费结构逐渐升级,新的消费热点形成。升级产品及享受型和发展型等商品销售继续走旺。第三,人口流动秩序活跃,城市化步伐加快,包括就业增加,都有利于居民消费的增长。此外,物价上涨也是拉动因素之一。由于冰灾期间,又逢春节,因交通问题部分商品供应紧张,而需求又增加较多,造成部分商品价格上涨,销售超常规增长。如方便面、矿泉水等商品的销售量是平常的几倍,且价升量涨。
下阶段,要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对低收入群体,重点在增加收入,并通过完善和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措施,提高即期消费能力,提升消费预期。对高收入阶层,主要从扩大消费领域、推出新的消费热点等方面下功夫,促进其消费水平提高。二是努力引导居民合理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高度重视休闲产业的培育,引导城乡居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提高发展性、享受性消费的比重,特别是精神文化产品在消费中的比重。三是要进一步优化市场运行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努力创造便捷诚信的消费方式,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促进消费升级。
[综合研究室 整理]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