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三十而立从头越 继往开来谱新篇

——改革开放40年张家界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8-09-27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张家界自1988年建市以来,已走过了30个春秋。沐浴改革的春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全市上下秉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的总体思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不畏困难,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勇于突破,在历史的征程中交出满意答卷,张家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30年的历史跨越

  1988年5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大庸(张家界)设立地级市,辖永定、武陵源、慈利和桑植。建市之初,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决策指出:“新市的建设和发展,要坚持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全市的脱贫致富。”30年的风雨历程,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始终牢牢坚持旅游强市这个初心不动摇,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旅游瑰宝实现了从“养在深闺”到“享誉中外”的历史性跨越。

  (一)“走出深闺,发展起步”阶段(1988-1994年)

  从1988年建市至1994年更名的6年时间中,张家界的旅游知名度开始逐步打开,不断被人熟知。张家界先后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40佳”、“世界自然遗产”、同时举办了3届国际森林保护节,也成为当时全国力推旅游发展较早的地区。

  (二)“快马加鞭,加快发展”阶段(1995-2005年)

  1995年3月,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视察张家界,并亲笔题词“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为张家界指明了发展目标,也成为张家界旅游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此后,张家界大力推进旅游营销,成功举办了“1999世界特技飞行大赛”,先后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示范景区”、“全国首批4A旅游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首批5A景区”、入选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和精品游览线路,在国内众多优秀旅游景区中脱颖而出,张家界在海内外名声大振,旅游产业跻身国内同类城市和同类景区的前列,也基本实现了“建设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的目标。

  (三)“惊艳扬名,享誉中外”阶段(2006-2017年)

  把时光轴拉到2006年9月,张家界市第五次党代会召开并确立了全市新的发展目标:要把张家界建设成为世界旅游精品。这次会议标志着张家界的旅游发展从此踏上了第二次全面跨越的新征程,张家界突出“一体两翼”(“一体”即景区项目建设,“两翼”即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发展战略,推进旅游产业大发展,特别是旅游营销推陈出新,如自行车峰林穿越挑战赛、黄石寨速降赛、世界酷跑大赛、翼装飞行国际锦标赛、民俗文化活动月、国际乡村音乐周、黄龙音乐季等多项国际体育赛事和活动在张家界举办,还有精心策划的元宵节、白族仗鼓舞、土家六月六和摆手舞等多个节会正在吸引众多国内外客人来张旅游,2017年来张入境游客总数355.89万人次,较1989年的入境游客16846人次增长了210倍,年均增长20.3%;实现的旅游外汇收入由1995年的165万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66329万美元,增长了400倍,年均增长22.9%,张家界的旅游品牌已经享誉中外和声名远播。

  二、30年的辉煌成就

  (一)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一是经济总量持续扩张。张家界建市近30年来,经济总量日益攀升,经济发展发生了根本性巨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由1988年的14.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542.4亿元,年均增长10.04%;其中2007年的发展速度创建市以来最高水平,达到14.6%。从经济总量上看,2005年全市GDP达到107.70亿元,首次跃升百亿元大关,随后在2009年、2012年、2014年和2017年这4个年份分别突破200亿、300亿、400亿和500亿大关。

  二是人均水平逐步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逐步增大的同时,各项人均指标均得到同步提升。人均GDP稳步提高。1988-2017年,全市人均GDP由976元增加到35442元,总量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9.7%。人均储蓄余额稳步增长。1988-2017年,全市居民储蓄存款由13646万元增加到4489061万元,总量增长了近327倍,年均增长22.1%;人均储蓄余额由1989年(145.85万人)的94元增加到2017年(153.16万人)的29309元。

  三是财政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跃升的同时伴随着财力的同步壮大和增加。财政总收入由1988年的5637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565662万元,增长了99.4倍,年均增长17.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5637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341697万元,增长了59.6倍,年均增长15.2%。从年份上看,在2012年、2014年和2017年,财政总收入分别突破30亿元、40亿元和50亿元关口。财力的壮大对解决社会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问题,切实改善民生和促进统筹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紧紧依靠立市之本,旅游产业枝繁叶茂

  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旅游立市”、“旅游兴市”、“旅游强市”的发展战略的发展战略,按照“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的要求,致力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市场开拓,使张家界旅游在中国旅游发展史上异军突起。2017年,全市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1.5亿元,第三产业增速达到11%,分别高出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速2.3个、7.1个和6.9个百分点,总量比1988年增长57倍,年均增长15%。

图注:张家界2018年元宵灯会人头攒动

  一是接待人次大幅增长。1989-2017年,全市景点游客接待量由56.55万人增加到7335.8万人,人数总量增长了128倍,年均增长17.6%;全市旅游总收入由0.25亿元增加到623.8亿元,年均增长29.8%。从入境游客看,韩国、东南亚、欧美和日本游客在2017年分别达到了155.3万、89.7万、13.2万和5.3万人次,“白天看美景,晚上看大戏”成为来张游客的常态,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助推张家界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

  二是旅游供给日益丰富。建成了世界级的最长客运索道 天门山索道、最高户外电梯百龙天梯、最高玻璃桥大峡谷云天渡,《魅力湘西》《天门狐仙》被认定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贺龙故居、贺龙纪念馆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7年底,全市拥有旅行社106家、持证导游5669人、宾馆酒店民宿3199家、床位11万余张,开发了一批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户外探险等旅游产品,筹划新建了溪布街、碾子铺、大庸古城等一批综合体。

图注: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

  三是旅游发展再度起航。张家界荷花机场正式更名为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成为全省第二、武陵山片区第一国际机场和航空口岸,黔张常、张吉怀高铁、安慈高速加快推进,磁悬浮专线全面启动,张桑高速竣工通车,集航空、高铁、高速和磁悬浮立体交通网络将加快构建。在大交通稳步改善的基础上,要发挥在“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基地建设中的龙头作用,突出武陵源这个“月”的核心地位,加快发展东线旅游、西线旅游、南线旅游这“三颗星”,加快构建“三星拱月、月照三星”的旅游空间格局;坚持以武陵源风景区和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张家界大峡谷、茅岩河九天洞风光带、天门山风景区为支撑,加快形成“双核三极多点”的旅游产业布局,先后建成了国家等级旅游区19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2个。

图注: 1999世界特技飞行大赛飞机穿越天门山天门洞

  (三)三次产业结构调优,主要产业阔步前进

  30年来,坚持把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延伸完善产业链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三次产业比由1988年的36.7:18.3:45调整为2017年的10.8:20.7:68.5,基本实现了从农耕之乡到产业新城的跨越。

  一是农业基础不断稳固。积极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建设,农业增加值达到58.6亿元,比1988年翻了3番;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36.4%,比1988年提高了12.1个百分点。特别是实施“农业523行动计划”以来,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85%。大鲵养殖规模达到212万尾,商品蔬菜基地面积达到31.5万亩。

  二是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紧紧抓住工业这个最大的“短板”,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增加值由1988年的1.8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90.9亿元,年均增长11.9%。形成了市经济开发区、慈利县工业集中区、桑植县工业集中区、市旅游商品产业园“三区一园”的工业发展布局,入园工业企业达到242家,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23.17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6.6%。

  三是服务业支撑作用凸显。近五年来,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71.5亿元,年均增长10.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12.7亿元增加到219.2亿元,年均增长11.7%;内联引资从33.2亿元增加到58.2亿元,年均增长12.2%。

  (四)城市建设持续发力,投资规模快速增长

  1988-201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由1.1亿元增加到351.3亿元,年均增速达21.9%。从年份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2006年突破了50亿元,在2009年首次迈过100亿元大关,随后通过4年时间突破200亿元,在2016年又突破300亿元,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跨越。

  一是城市版图稳步扩张。张家界市区脱胎于一个仅有5平方公里和7万人口的湘西北边陲小镇,如今已发展成为建成区59.4平方公里和46.6万人国际旅游新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1989年的9.04%提升到2017年的25.8%。提质火车站,扩容飞机场,拉升主干道,打通滨河线,完善地下管网,建设城市高架,培植城市公园绿地,通过“三带三区”和“三化三改”项目实施,张家界旅游城市品位日益提升。

  二是交通设施日益完善。2017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899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8公里,铁路营运里程117公里。历届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提别是近年来张桑高速建成通车,邢大公路基本建成,黔张常铁路、高铁西站、武陵山大道、杨家界大道、子午西路延伸段建设步伐加快,张吉怀高铁顺利开工,旅游观光磁浮专线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沙堤大道路基完成,机场北路、融山东路、澧水大桥南延高架桥、西溪坪东互通立交改造、天马路建成通车,杨家溪体育公园、白马泉高架桥滨河景观工程、高云公园建成开放,4个智能化公共停车场基本建成,共享汽车、共享单车投入使用。

  (五)改革开放亮点纷呈,民生民本持续改善

  30年来,全市把改革开放作为关键一招,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空间,基本实现了从内陆山区到开放高地的跨越。

  一是全力提升开放水平。荷花国际机场已经成为全省三个一类口岸之一、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唯一国际航空口岸,相继开通了30条国内航线,香港、澳门、台湾3条地区航线和泰国曼谷、韩国济州等17条国际航线。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了30余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经济500强企业。拓展口岸功能,张家界航空口岸获批“境外游客购物离境退税试点”,“四个进境指定口岸”建设顺利推进,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市成功创建。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近五年来,会展经济拉动消费逾25亿元,2017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40.1亿元,成立了“中国山水旅游第一股”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1988-201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32元增加到8692元,总量增长19倍,年均增长10.9%;1992-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889元增加到22944元,总量增长11倍,年均增长10.5%。2017年,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7.61%,完成了30件43个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三是科教文卫事业稳步发展。2017年,全市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全年登记科技成果10项,签订技术合同21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0.63亿元。专利申请量397件,其中发明专利219件。授权专利348件,其中发明专利34件,大专院校授权107件,工矿企业授权85件。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13.8%;张家界市一中新校区、张家界民族小学竣工使用,完成22所学校“全面改薄”任务,建成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教学点64个;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行动扎实有效,“一宫四中心”项目加快实施,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3家、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30个;市人民医院新院等项目加快推进,建成9所合格乡镇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83个村卫生室,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图注:张家界市城区澧水河夜景

图注:张家界滨河路居民日常休闲锻炼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满怀希望、饱含激情的170万张家界儿女已经踏上了再次跨越的新征程。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张家界人民将积极投身到全域旅游的建设浪潮中,以“对标提质,旅游强市”为战略要求,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为早日实现“旅游胜地梦”和“全面小康梦”而继续奋斗!

[供稿:张家界市统计局]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