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统计工作转型发展亮点纷呈
2012年,省公安厅提出统计工作由“手动统计向自动统计、被动统计向主动统计、概况统计向全貌统计、数据收集向数据分析”的转型发展思路,立足统计数据强基提质,着力打造了统计报表扩容、数据分析研判等工作亮点。
——多管齐下,确保数据零差错。将报表数据质量作为公安统计工作的生命线,连续三年将整治依法立案中出现不实的问题作为统计工作的重点,纳入全省公安机关综合考评,2012年侧重考核了刑事、治安案件数据统计倒挂问题;加强日常调度通报,每年跟踪下发3-4期统计工作通报,点评各地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会代训加强指导,召开统计工作调度会,对全省公安统计工作进行讲评,加强市州统计工作人员的交流学习,适时组织交叉数据审查、核对工作,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创新思路,实现报表大扩容。过去厅机关统计月报表一直沿用群体性事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接报警、收缴罚没、交通火灾事故、违法犯罪人员及打击处理情况“七表装册”模式,每月定期从公安部统计报表系统抽取数据制成,由于数据不全面特别是领导决策所需数据不能实时掌握,导致参谋服务工作被动。2012年下半年以来,立足公安工作全局,打破警种部门界限,对《公安工作主要数据资料》月报表启动了3次内容扩充工作,将网上网下的、警种部门的、公安内外的各类数据全面收集,整合了人口与出入境办证、机动车保有及驾驶人、情报平台、监管、公安民警违法违纪、公安信访、警卫、边检以及机场、铁路客运量等情况,报表数据类型由原来7类扩展至目前33类,形成了“全警采集、全警共享”的“大统计”新格局,进一步夯实了统计工作基础,努力为领导决策提供最全面、最准确、最鲜活、最权威的数据服务。
——做实统计分析,提升参谋服务水平。积极拓宽思路,加强报表数据的综合性、专题性、阶段性、实证性分析研判,真正将“死数据”变成“活建议”,努力实现“大数据”、“大统计”向“大分析”的转变,相继推出了《中部六省主要公安业务数据分析报告》、《全省14个市州主要公安业务数据分析报告》、《2012年上半年全省公安业务数据分析》、《2012年全省公安工作数据分析报告》、《全省毒情分析》、《全省侵财犯罪案件分析》等一批高质量的分析报告,形成内参,供领导决策。报告选择分析角度独特,坚持用数据说话,通过纵横比较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供稿:省公安厅姚晓辉]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